查看原文
其他

国外第六代战斗机发展状况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 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


导读▼▼▼▼▼▼▼▼▼▼▼▼▼▼▼▼▼▼▼▼▼▼▼▼▼▼▼▼▼▼▼▼▼▼▼▼▼▼▼▼▼▼▼▼▼▼▼

进入21世纪,先进战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出现了转变,隐身性能成为新型第五代战斗机的重要技术指标。但是这种技术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普及,大多数第四代战斗机并不具备隐身性能,目前进入服役状态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只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和F-35、中国的歼-20,而俄罗斯的T-50发展进度较为缓慢,目前仍然没有准备正式生产。虽然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距离普及化发展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第六代战斗机的发展计划实际上早已经开始。作为主要的战斗机技术大国,中国、美国、俄罗斯目前都在加紧对于新型六代机的开发。显然,六代机的发展比预料要快得多,未来第五代战斗机将逐渐取代第四代战斗机,而六代机将和五代机处于同一服役时代。

▲▲▲▲▲▲▲▲▲▲▲▲▲▲▲▲▲▲▲▲▲▲▲▲▲▲▲▲▲▲▲▲▲▲▲▲▲▲▲▲▲▲▲▲▲▲▲▲▲▲▲▲▲▲▲▲▲▲▲▲▲▲▲


作战飞机划代规则

国际航空界通常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目前作战飞机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也称为四代。第四代战机的主要性能为:很好的隐身能力

在21世纪初,美国在作战飞机的分代上,改变过去四代的分法,分为五代: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的喷气式飞机作为第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目前作战飞机的发展仍和以前的划分原则一样分为四代,将原第一到第四代变为第二到第五代,其内涵不变,如下表所示。下表所示为美国《空军》杂志提出的战斗机划代方法。

划代

标志性特点

典型战斗机

1

喷气推进

F-80、德国Me262

2

后掠翼、测距雷达、红外导弹

F-86MiG-15

3

超声速、脉冲雷达、能超视距攻击

F-105F-4MiG-17MiG-21

4

PD雷达、高机动性、下视下射导弹

F-15F-16、“幻影”2000MiG-29

4+

高敏捷性、传感器融合、低信号特征

欧洲战斗机“台风”、Su-30、新型F-16F/A-18、“阵风”

4++

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信号特征更低或者采用有源(波形对消)隐身,部分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

Su-35F-15SE

5

带武器内埋的全方位隐身、超高敏捷性、全传感器融合、综合化航电系统、部分或全部的超声速巡航能力

F-22F-35T-50J-20

6

超级隐身能力,在全部飞行包线高效(从亚音速到多马赫)、可能具有“变形”能力、灵巧蒙皮、高度联网、超高灵敏传感器、可选有人或无人驾驶、定向能武器


因此,F-22 和F-35 成为第五代。代数与俄罗斯五代分法一致,但分代内涵略有不同。俄罗斯的五代分法基本上是在美国原四代分法的基础上,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增加了米格-23 和F-14 机翼可变的作战飞机作为它的第三代,则美国原四代分法的第三、第四代成为俄罗斯划代的第四、第五代。


在战斗机划代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见解是正常的,各国的划代方法基本上以自己国家的飞机为主,即使是同一代飞机,各国甚至各大飞机公司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波音公司对五代划分法就是另一种理解。下图所示为波音公司的五代划分法,它的五代划分法和俄罗斯的五代划分法基本一致。当然,波音公司将其F /A-18E/F飞机与F-22、F-35飞机划为同一代,其目的是在宣传和推销它的F /A-18E/F飞机。

第六代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及特征

第六代战斗机应有更快的时示速度、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大的作战半径、更全面且强大的隐身能力、更好的机动性能、更全面的态势感知能力等,同时现代空战越来越重视信息通讯优势和作战体系的建立,因此第六代战斗机还必须有更强的协同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将第六代战斗机的能力特征归纳为:超飞行能力、超隐身能力、超感知能力、超打击能力和超协同能力,如下图所示。

第六代战斗机能力需求示意图


国外第六代战斗机发展现状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都在为“第六代”喷气式战斗机进行早期规划。虽然各个国家六代机研发阶段各不相同,相较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六代机技术比较领先,不过总体来说仍然都处于概念研究阶段。

美国空军正在寻求额外的资金资助穿透型制空战斗机(PCA)的早期开发。PCA是一项空军计划,旨在用另一种战斗机取代F-22战斗机,远程和有效载荷预计是新战机两个主要要求。可能会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威胁,以减少飞行员的工作量。


日本和英国签署了一项协议,以探索联合开发一种新的战斗机的想法,用于在21世纪30年代的部署。日本正寻求开发一种大型双引擎、两架机组人员飞机,以取代三菱F-2战斗机。其第六代战斗机概念(绰号为未来战斗机)是一种大型战斗机,用于在东海对中国或者朝鲜进行远程作战。目前,日本的F-15和F-2战斗机在东海飞行任务只能从少数几个当地机场进行,远程战斗机可以从更远的机场飞行。

英国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将于2040年开始取代欧洲战斗机“台风”,FCAS可能是一种无人驾驶飞机。自2012年以来,英国一直在悄悄地测试“雷神”(Taranis)作战无人机。与目前的无人驾驶飞机不同,“雷神”正在开发除了地面目标之外,还可以攻击空中目标的能力。无人驾驶是FCAS 的一种选择,但英国国防部已经承认,该计划仍有能是有人战斗机。

“雷神”(Taranis)作战无人机

2018年7月,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报道称,据预计英国已经开始勾勒一项研发第六代战斗机的计划。预计英国在2020年之前至少将宣布开始制造第六代战斗机。


德国也在寻求研制第六代战斗机,以取代德国空军老化的“狂风”对地攻击型(IDS)攻击机,并补充欧洲战斗机“台风”。据称,第六代战斗机将在 2030—2040 年期间投入使用,既可以是有人的,也可以是无人的,有人驾驶飞机可以与无人驾驶飞机并驾齐驱,也可以控制无人驾驶飞机。


另外,俄罗斯启动了六代机研制计划。有专家预测,俄罗斯六代机概念可能以苏霍伊设计局的PAK-FA(现命名为苏-57)为基础进行设计。


第六代战斗机概念方案


(1)波音公司的方案

波音公司是最早开展六代机概念研究的公司之一,提出了多个六代机概念方案。2008年1月,提出F/A-XX第六代战机概念方案,并于2013年4月在海军联盟主办的海空航天博览会上,波音公司推出了“F/A-XX第六代战斗机”概念图:采用双发无垂尾外形,增加了一对前置鸭翼,采用了DSI进气道,具备全向隐身与超声速巡航等特征,并且具有有人机/无人机双模式操纵,还可能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这种布局可以兼顾灵敏性与全向宽频隐身。

据悉,F/A-XX的设计理念是在亚声速巡航方式下,实现高达50h的续航时间,以及前所未有的上万千米的作战半径;在高超声速巡航方式下,实现超过1600km的作战半径,并具备对更多雷达的隐身性。与五代机相比,其主要优势为全方位、宽/全频谱隐身能力,全域高速机动能力,全向战场态势感知和网络支持能力,全新概念的机载武器。


下两图为波音公司提出的空军型和海军型六代机概念方案。这两种方案都采用了上置进气道、翼身融合、无垂尾气动布局,注重飞机的隐身特性,并采用了两台发动机。为了机动性更好,空军型采用了平尾。

2011年提出的空军型六代机方案:F-X

2013 年提出的海军型六代机方案:F/A-XX

2016年11月1日,波音公司向《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提供了新一代战斗机的概念方案图:无尾布局,薄后掠机翼,保形进气道,且有座舱。


(2)诺斯罗普-格鲁门的方案

2011年7月,诺格公司展示了其第六代战斗机概念方案。该机采用大后掠角无尾布局,双发、单座、进气道上置,具有良好的隐身性。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15年1月21日报道,诺格公司已经组建了两个战斗机研发团队,分别致力于美国海军和空军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

2016年,诺格公司展示的新型隐身“超声速喷气机”(见下图),与传统布局相比较,其气动布局有了很大的改变,首次在战斗机上取消了垂直尾翼,采用全飞翼构型,每侧机翼各有4片复杂的大型后退襟副翼。机背可能设置有可开合垂尾。发动机进气口和尾喷口都集中在机身上面。

(3)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方案

2012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公布了其六代机设计方案,突出了速度更高、航程更大以及超隐身能力等特点。该设计方案的机头与F-22相似,但翼面形状独特,还采用了大外倾角尾翼。整体看,该机更注重飞机的速度和敏捷性。2017年6月,“臭鼬工厂”披露的最新六代机改进设计方案——“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见下图),是一种隐身、双发、无尾、折线三角翼设计的翼身融合体飞机,发动机进气道位于三角翼折线和翼根连接处。

洛马公司2017 年的六代机方案

(4)俄罗斯开展的六代机研究与概念方案

2007年,在莫斯科航展期间,俄罗斯米格公司透露了其六代机技术验证模型——“电鳐”(SKAT)喷气式隐身无人战斗机(见下图),2012年对外宣称SKAT即为俄空军第六代战斗机。其主要特征包括隐身、高超声速飞行、智能性高、无人驾驶,如“缩小版的B-2轰炸机”,该机由米格公司与一些相关科研机构共同研制。样机重10t,航程4000km,载弹量2t。

从“电鳐”的外形上可以看出很多提高隐身性能的设计思路。无平尾和垂尾;控制板结合部、起落架舱门和机舱门处在几条平行的线上,大大降低了雷达截面积(RCS);发动机为扁平喷嘴,这种设计可以减少辐射量,也可以规避敌方的红外线探测设备,且发动机进气道布置在机身上方,可以避免被敌方雷达发现。因此,“电鳐”隐身性能极强,可“悄然突破敌方防空系统,自主完成起飞降落、智能选择航线、完成对地对海打击等整个过程”,对其重要目标实施攻击。


(5)日本开展的六代机研究与概念方案

2010年,防卫省提出了关于未来战斗机的研究构想,不久之后,向外界展示了其第六代隐身战斗机“I3”(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反应能力)的战斗机构想,对具体概念和新技术进行细化。2011年,在防卫技术论坛上展示了其反隐身技术及关于六代机相关材料及设备的一些内容。目前,日本与英国合作研制一款全新隐形战斗机。日英两国已签署协议,准备在21世纪30年代共同开发新型战机,来代替F-2战机。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