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首发|在设计之春上,11组设计师与一次命题作文
2023年3月18日,数字设计特展的“单元 MODULE+”亮相广州设计之春。该展览由吱音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朱晖担任策展人,数字设计师李宣吉联合策展,策展人朱晖希望通过邀请现今中国先锋的中生代设计师,通过他们的视角,共同探讨设计在科技,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处境。
“单元 MODULE+”的展览现场被呈现在一个干净的白盒子内,右侧放置了此次设计们创作的单体模块,完整的作品被集中在置于展场中央:虽然它们都是由3D打印技术生成,但是却在视觉上却呈现出了出乎意料的丰富性:极具科技感的黑色“数字塔“、犹如手工竹编质感的模块、半透明砖块中藏着若隐若现的物体、橙色的屏风随着视角的转变发生着微妙的形变……这些作品中的一些指向着实用的功能性,另一些则更像是某种寓言式的表达,无不引着观者继续一探究竟。
作为设计之春数字设计特展的“单元 MODULE+”亮相广州
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命题,而设计师作为恒久不断为大众带来创意灵感的群体,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更有机会以亲身的实践来验证诸多观点并散发思绪。
策展人朱晖以3D打印技术为出发点,以模块“MODULE+”为切入点,从技术反相推动设计进行逆向思考:他通过向设计师们发出例如“以3D打印技术,创作1至2个形式统一的单元体,单个体块的尺寸限定在250×250×250mm内,总模块数量为30块内等的“游戏规则”,邀请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及范围内进行独立创作,希望设计师们借此机会回归到更加纯粹的设计思考当中。
“单元 MODULE+”在广州设计之春展览现场
这场展览因此更像一个小型的数字设计实验场。不同背景的设计师都将在相同的格式下,极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想象,表达对技术应用的不同理解。借此从“数字技术的基础可能性”中抽离出来,跳出技术带来的浅层诱惑,把焦点拉回到设计本身,让3D打印技术真正赋能思考,并进行有价值的探讨。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师在拿到命题后以一种更加“本能的惯性思维”表达各自对设计的理解以及对外围世界的感知与思考,并触发更多不同设计⻔类在未来的数字世界中将会如何共生的想象。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每件作品的故事,我们将一一呈现这11组设计师们的作品与概念,并且邀请他们围绕相关话题回答三个问题。
产品设计师组
石大宇
特邀产品设计师石大宇,清庭设计中心创办人暨创意总监。
石大宇的参展设计方案是被放大比例和尺寸的竹编模块。在塑料尚未进入中国之前,竹编器物是传统工艺中较为常见且功能优越的类别,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负担。石大宇开始思考,如果将这种合理而又具有美感的结构放大,是否有可能成为大型建筑工程级别的结构。采用可降解材料打印出的类竹编模块,替代了手工制造,解决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石大宇创作的“单元Module+”作品
滑动浏览
设计师特别对谈 Q&A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石:设计师是被迫进入数字化世界的,从来没有被给予其他选项。在二十世纪,设计是被动的由科技发展所推进,甚至以傲慢、放纵的表现方式迅猛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寿命和生活品质已达空前高度,而整个生态环境上,对人类生存反而是有威胁的。这也使设计师不得不开始反省并且做出改变,开始认真思考 ”如何有创意的收敛“ ,即在设计过程中评估结果,对未来会产生如何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反省,也需要更大的胸襟,必须承担改善人类及其他物种生存问题的责任,造福人类及整个自然生态。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石:设计师最初是被迫强制接受数字化工具,当然我不例外。手绘是最直接的表达,我的习惯是有意不将草图画得精确,保持模糊的概念,仿佛刚开始有生命的胎儿,五官与身体四肢皆无定型,存在着无限的可塑性。当手绘草图发展出无数的点子后,3D软件即可将每一个idea建构成为更准确、更具体的虚拟3D模型,再经无数次的探讨与修正后,通过筛选,确定最终要被3D打印出的设计对象的模型。而3D软件目前的缺陷在于其建构出的模型,无法直接模拟非塑料类或非金属类,属天然材料类别的正确结构。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石:我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年代,Photoshop软件还尚未出现。在许多方面,我们这一代人是属于被遗忘的。可谓是命运多舛,每一学习阶段的结束,代表的是在那段时期在校所学的,在毕业之后皆无用武之地,步入社会后仍需重新来过重新学习。此背景下,我们学会了如何 “逆来顺受” 。但不论技术如何变革,我们所面对的所谓“技术变革”还是“问题”,问题是创意之母,针对新问题的核心进行分析、探讨并找出解决方案,即为设计的本质,也是我做设计的思维模式与态度,设计的本质其实未变,我是以此思考模式和心态面对所谓的技术变革。当生命的本质未变,与其相关的也未变。
设计师石大宇本次的手绘及构思过程图
设计师周宸宸
凭借专注在产品设计产业的垂直探索,周宸宸成为国内外众多品牌的合作设计师及战略顾问。
周宸宸的参展作品是“恐龙的骨头”,就像一块化石一样代表碳基时代。但把它剖开,内部所有的构件又都采用的是科技时代,甚至后科技时代的构建方式,它折射着传统世界与未来世界之间的一种启示。在他看来,3D打印技术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建造方式,这种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新的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我们的次代,次次代,又将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生存?这些思考构成了他此次创作的思考原点。
周宸宸“恐龙的骨头”草图及模型展示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周:设计师的使命和角色在人类任何的时期都是一致的:解决当下最需要的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是会随着时代、文化阶段以及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那在未来数字甚至是虚拟的世界中,里面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可以说一切都需要设计师的参与去进行构建。如果没有设计师构建,他将会变得,无序混乱,甚至出现危险。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周:我觉得无论是手绘,3D打印,还是传统的手工制作模型,还是电脑建模等,对于我来讲都不重要,因为这些都是设计在实现过程中的方式而已,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生成最后杰出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产品甚至是作品,这个中间的过程就不重要。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周:我认为设计的本质是永远不会变的,即便这个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你认为它变了,那你尚未触碰到设计的本质。因为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去解决这个时代最关键的、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设计师李希米
李希米于2016年成立设计工作室Ximi Li Design,已与诸多品牌密切合作。李希米希望从中国设计师的身份出发,观察全球的文化元素、思考其背后的历史根源,并以严谨又不失趣味的设计语言进行传达
三维物体的二维化是设计师李希米近年来感兴趣的创作方向,此次参展作品Wave波浪屏风,由凹凸的结构拼接而成,同时每个单元的形状也是分成了AB两种,通过重复组合构成最终的造型。从某一角度看,这是一个完全的长方体;但随着人的游走带来观看视角的改变,屏风也会呈现如同波浪般的造型变化,最终恢复至稳定与平静的状态。这个过程带给观者的体验感是丰富的,同时单元组合、动态变化的形式也呼应着MODULE+的主题。
李希米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Wave波浪屏风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李:拥有独立自主意识且有创造力的个体会一直拥有主动输出的能力。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李:目前工作室比较少用到3D打印技术,同时也很少制作手工模型。基于之前的职业经验,我们主要采用三维想象与电脑建模配合的工作方式,成型的产品尺寸比例也相对准确。在办公室里我仍然倾向于手绘的形式,当纸笔接触时产生的摩擦质感于我而言是一种平静与放松;而外出则会使用方便携带的iPad,同时也能非常快速地查找以前的作品。二者的选择主要以便捷与效率为前提。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李:设计的本质在我看来并没有发生变化。具有个体意识的人永远是创作的主体,具有无法替代的主观能动性与输出能力。数字科技的浪潮,提供了更多可为我们所用的媒介与工具,能够帮助提高设计过程的效率,起到便捷的辅助作用,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因此设计的本质还是不变的。
李希米Wave波浪屏风手稿
设计师蔡烈超
蔡烈超工作室近年来潜心于自我驱动的设计研究,探索事物之本源及发展逻辑,以宏观思维梳理和设计造物流程
蔡烈超工作室本次参展的作品,是对“砖头“这种建筑系统的最小单元价值可持续化使用的探索。通常,砖头需要通过组合才能发挥价值,它作为个体的价值则往往被忽略了。因此,蔡烈超工作室希望设计一个拥有个体价值的小单元模块,在不成为系统的一份子时,依然具有它应该有的价值:当它作为单一单元时,可以作为花器发挥功能属性。
蔡烈超工作室“MODULE+”手稿
设计师刘知礼
GYRO是家具及灯具品牌,原由稚礼设计事务所作为一个长期项目而创立,希望将先锋原创设计真正落地和被更多人使用
本次GYRO的参展设计是一个应用3D打印技术的昆虫酒店。通过简便易行,融入城市生活的方式唤起大众对授粉昆虫的认知,最终达到促进授粉昆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传统的昆虫酒店一般缺乏美感,标准,和便利的操作性。作为最初的尝试,GYRO把最常见的4种传统人工昆虫巢穴形式,简化整理为4个独立3D打印单元,并按展览主题合并为两个方体模块。模块上带有方便的插接结构,实际应用时可以按照安装地点和需要自由选择。
GYRO把最常见的4种传统人工昆虫巢穴形式,简化整理为4个独立3D打印单元,并按展览主题合并为两个方体模块
GYRO的昆虫酒店模型示意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刘:确实完全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可能是对“数字式世界”缺乏想象或憧憬。如果出题者设想的那个时候,设计师这个工种还存在,那我想应该和现在能做的或多或少差不多。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刘:是的,数字化工具从二十多年前刚开始接触设计以来就一直是我的主要工作方式。很多时候也会用手绘快速记录思考,用手工模型验证结构外观假设,及打样等。两者对我来说没有分别也没有特别意味,他们都只是完成设计工作的日常基本工具和方法,会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和目标选择更舒服有效的进行。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刘:设计的本质可能没有变化。但因为社会各方面分工更细,信息传递和消费动机都更简短快速和容易表面,教科书里传统意义上的“为了人类和地球未来的美好设计”那部分正在萎缩,弱化,反而显得孤独甚至狭隘。
设计师翁昕煜
YUUE是位于柏林的产品设计工作室,由华裔德国设计师翁昕煜运营,通过设计重新想象日常。YUUE一直用设计探索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挖掘设计中的互动性与情感因素;也用设计介入环境与社会议题并表达独立态度
翁昕煜很在乎设计对当下的意义,这次他的参展设计Memobloc其实是一种象征物。它粗看是一个可以堆叠的怪异砖块,其实是一个3D打印的时间胶囊。三年来第一次回国,他努力寻找过去三年间发生在这里的蛛丝马迹。一切恢复之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于是,他把三年来伴随着我们的一些寻常物品密封在砖块里面,在有纹理的透明材料中若隐若现地进行展示。暗示在搭建更宏大建筑的过程中,它依然帮我们保留过往的记忆。
展览现场的Memobloc砖块
Memobloc的概念手稿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翁:设计师的意义在本质上并不会随着数字化的进程而发生变化。设计师依然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挑剔的人,借助手中的工具和设计的方法,去尽力做对世界对人类有意义的事。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翁:我的主要设计方式依然是手绘和做模型。虽然我也会使用三维建模和3D打印,但我仍然会根据情况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结合两者的优点。数字化的工具虽然很便捷很强大,但它仍然没有先进到可以代替传统的设计方法,更无法代替人的直观感受和感性偏好。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翁:是也不是。我认为设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绝对的变化,设计的本质依然是解决问题,无论是功能还是审美的问题;但是工具的改变,确确实实改变了设计的面貌,提供了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和突破口。因为当解决旧问题变得轻而易举之后,我们就会去寻找新的问题。比如:设计可以用来表达态度,亦或可以用来向公众传播新的观念,这是传统的设计所并不熟悉的方向。可以说,设计的本质被拓展了。于是,设计的主题变得更加包罗万象,设计与社会的连接面更广了,设计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了。
建筑师组:
庄子玉
BUZZ庄子玉工作室由庄子玉于2016年创立,致力于将东方性的叙事体系与当代艺术的观念视角,通过思维与技术层面的双重革新,介入到当代的设计实践之中
庄子玉工作室希望对“数字设计展”这一命题进行回应。庄子玉认为设计不存在数字化和非数字化,所以在此他希望探讨的是:虽然作品的呈现可能看起来更“数字化”,但是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恒性的命题。作品名为山影,是对东方哲学中的山和它对应图示关系的转译,也是对于人工和自然关系的解读。对于庄子玉来说,建筑应该是一种人工和自然关系中的融合剂,或是一种转换方式,整件作品是人和自然长期伴随和对抗过程的隐喻。
庄子玉工作室作品”山影“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庄:决策与选择。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庄:我觉得工具就是工具,数据化和手工制作其实都属于设计的辅助手段,它们只是外化的物理形式不同,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有的工具其实都包含两种功能,一种是设计思维的表达,另一种是自我的反馈载体。数字化工具(绘图软件和3D打印)以及手绘和模型我们都在用,对于工具的选取完全取决于这类工具对于项目本身的适用程度。但我不认为存在有数字化和传统工具之间的本质差别。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庄:在我看来设计的本质是批判性的思维,所以设计的本质其实并未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设计载体的物质呈现过程。
庄子玉工作室作品”山影“概念手稿
设计师刘涛&蔡春燕
刘涛和蔡春燕主理的西涛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涉猎从一只吊灯到一个街区、从城市极小住宅室内到乡村老屋改造、从街头小店到青年社区等多种范畴的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专注于既存建筑更新和居住空间的物体聚落等课题
本次西涛工作室希望在“MODULE+”中讨论的是,新技术可以对旧技术形成怎样的补充和反问。本次参展的“水电砖“是这一反思的开端:在我们居所的四壁里运行着密布的管线,维持着日常生活的运转,但其建造的过程却存在着很多不够合理的地方。“水电砖”的概念,企图把交叉的多道工序整合在一起,让施工的过程从泥泞与混乱中解脱出来。通过打印,每个人都可以灵活的定制一面墙上的新型生活功能件,单元即插即用,更换方便,像系统家具一样自由组合和扩展。
西涛工作室“水电砖“
西涛工作室“水电砖“概念手稿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西:相比去解决问题,设计师同时应该是问出合适的问题的人。就像现在流行的chatgpt,知道自己想问什么,才能到答案。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西:是的,在整个团队中,各种绘图软件是设计工作中尤其是生产环节最主要的工具。对于个人来说,我仍然借助大量手稿去深入设计过程,从脑部活动到手的移动,思考和传达起来直接顺畅。绘图软件作为辅助工具也许更方便更精确,同时形成可回溯可修改复写可共同编辑的工作流程,有利于团队合作。两者都很重要,新的也不会取代原来的。技术是一种叠加积累互补的过程。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西:我觉得没有变化。设计是一门applied art,是应用艺术学科。处在哪个时代,就去学习和理解并应用什么样的技术。虽然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的不一定是我们,甚至不一定是人类。
西涛工作室“水电砖“概念手稿
设计师刘可南&张旭
旭可建筑工作室创立于2010年由刘可南和张旭共同创立。旭可建筑工作室在具体项目中通过对于“建造体系”类型的选择和组合,强化“场地特征”,构建“场所”
刘可南认为,当用传统的方式制作时,人的身体是始终处于一个有明确的重力方向所界定的笛卡尔坐标系统中。数字技术和3D打印最大的突破在于挑战这个系统,模拟一种无重力的状态。未来的建造将从重力空间向非重力空间拓展,由此,建造将不再限于在一个由基准面产生的笛卡尔坐标系中。在参展的设计中,卡塔兰60面体被选定为空间的基本构型,30个单元组成的半个多面体形成了一个容器,它既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完整的空间构成,也可以被视作是小型空间单元的组合。
设计师刘可南的参展作品
刘可南作品概念手稿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刘:未来的设计师应当主要是设计思维的提供者。在技术进步逐渐将世界变得扁平化的过程中,设计师应从单纯的创造者(Creator)向联系者(Connector)和协调者(Coordinator)的角色转化。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刘:目前绘图软件已经数字化了,3D打印倒是尚未普遍应用。手绘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模式,尽管形式从传统的速写本更多的转向了电子手绘板。手工制作模型我认为目前还没法被代替,因为它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用手来工作的方式很难被完全替代,设计的本质有一种手工操作的成分,也就是所谓的具身性(Embodiment)。创意在身体和大脑的交互工作中完成,身体是有情绪的,大脑对于身体动作反馈形成概念。也有一种可能,是设计开始可能起始于一个脑中的概念,但是在落定为物质的某些个刹那还是需要身体的动作来完成。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刘:设计的本质是有变化的。我认为其本质在于制作变得没有门槛了。例如3D打印在概念上突破了传统制造的门槛,比如以前用车床来造一个产品零件,或者码砌墙体来造房子,都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因此使用者的需求并不是被即时性地满足,而是要求诸于专门的造物者以及其背后的那个生产系统。3D打印实现的是类似查尔斯·詹克斯在《Ad-hocism》一书里提到的一种局部独立主义,也就是当造物不再被技术所绑定的时候,每个人就都能够成为造物者。
设计师张岩
建筑师张岩曾就职多个国际化建筑与景观设计事务所,多年实践经验为张岩带来独到并有创意的设计方式,他在设计中融入了动态影像的故事叙述方式
本次的参展作品,张岩从fdm 3D打印技术本身的打印方式出发进行构思。通过在规定大小的范围中设计形体,最大程度表现水平与垂直两种思维下打印可产生的不同形态,最终产生的这对截然不同的单元体像是两栋微缩建筑,拥有不同的内部空间形态,其“建筑立面”也传递出两种不同的气质。张岩从思考技术本身特点着手,直视fdm技术本身的优缺点。技术启发并辅助设计,设计也将技术可能性推至极限。
上图:张岩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单元体组合像是两栋微缩建筑
中图、下图:张岩创作的概念手稿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张: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的世界里,应当成为一名出色的投资者。以作品好坏作为利润多少的评价方式,用自己手上一支笔影响尽可能多的使用者。作为一名设计师本身比较难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易成为技术的推广者。设计师需要能敏锐的洞察未来数字化世界的现状和趋势。盲目的追随潮流而不斟酌趋势,很容易被淘汰,出色的投资者能发现并抓住其他人无法看清的机会。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张:数字绘图软件是我常用的辅助工具之一,但3D打印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工作方式了。对我个人而言,手绘是无法被替代的一种表达方式,手绘让表达介质和思考逻辑之间没有障碍,思考和表达是同时的,很多时候设计概念和思路是在无目的的勾画时产生出来的。而数字绘图软件就无法完美的做到这一点,但其非常适合辅助手绘,进行团队高效沟通和调整使用。3D打印则是很独特的数字化工具,它省略掉的不是思考的过程,而是制作过程,它加速了设计思考和结果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在使用3D打印后,手工制作模型反而成为了辅助工具。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张:我认为设计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我很喜欢马丁斯科塞斯讲过的一句话:the most personal is the most creative. 最个人的就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任何与创意产出相关的行业最终产出的成果都是自我对外的表达,设计表达的过程就是对个人情感或想法的挖掘、整理以及阐述。无论技术如何革新,所表达的内容核心是不变的,而变化的是表达的手段和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手段和方式会限制或影响最终成果,但这种限制或影响也是可以由创意者自己去选择的,所以可以理解为技术启发设计,而设计会推动技术。
设计师张周捷
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周捷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独立性、实验性和未来性,探索数字形态的演化及制造。他的作品主要关注逻辑的极简性、结果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
张周捷的参展作品“算力塔”,以塔的形象呈现出算力的重要地位和无限可能,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对于算力的崇拜和青睐。作品通过3D打印技术和黑色外观,融合了三角面的视觉元素,传递出神秘、沉静和坚定的气息,有力地传达出数字化时代的深刻、神秘和力量感。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对数字化世界和算力崇拜的一种探索和反思。
张周捷的参展作品“算力塔”
W*:设计师在未来数字化世界里,会是什么角色?
张:发现、培育、合作。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各种绘图软件,3D打印)是否已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还会进行手绘或手工制作模型?两者对您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张:是,几乎无手绘,创作方式不同,效率也不同。
W*:在以数字科技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您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是什么?
张:我想说不是第三次,是第四次已经到来了,狭义的设计,例如产品设计,或平面设计,快落后科技行业两个时代,一个是数字时代,一个是人工智能时代,目前我们讨论的大部分设计仍在工业时代。设计作为为人类生存生活服务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是工作方法和效率、效用将会改变。手工艺时代、工业时代、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你在哪里?
张周捷”算力塔“概念手稿
“单元MODULE+”由朱晖担任策展人,数字设计师李宣吉联合策展
此次作为策展人的朱晖平时以产品设计师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被问及两种身份的差异时,他阐述道:“策展其实是一次’大设计’,底层逻辑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次思考、创作的表达。要考虑主题的策划、邀请合适的参与者、与制作方沟通、最终策展落地的形式和带来的影响等,这些共同完成了属于策展人与参与者的一件集体’作品’。”
“单元 MODULE+”的展览概念手稿
朱晖形容自己在这个整体过程的功能“更像是一个提问者”,“逻辑很像ChatGPT,当你输入一个问题,它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又非常符合逻辑’的答案。你的问题越精准,答案也越清晰”。
设计之春数字设计特展
单元 MODULE+
时间:2023年3月18—21日
地址:广州市广交会馆A区6.1—8.1馆
摄影:王鹏
撰文:Mizi
设计:pig
编辑:Zhuoran、Mal
设计师手稿由"单元MODUL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