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苦恼于自己的内向和敏感?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冷冷 高冷冷 2022-04-24

电影《横道世之介》剧照

共2361字,阅读约需5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读大学那会儿,我身上有一个重要的特质,叫做“敏感”。我清楚这一点,也不时被别人提醒这一点。在被别人提醒“你好敏感”的时候,我又要开始为此敏感。
 
这种“敏感”的体现是,别人讲的某句话、做的某件事,我常常会过度解读,会觉得或许有不好的意思,会和自己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家只是随口一说,并无他意。
 
而我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件事,我也会想很多,担忧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对,别人会不会多想。总是把小事放大,甚至灾难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我对此感到无奈,却毫无办法。我羡慕那些拥有大大咧咧的性格的人。当然,我说的,是从前的我。


01  
 
后面我非常能接受“敏感”的我,我已经好几年不再用这个词形容自己。也已经好几年,不再被人这么评价。
 
并不是因为我不再敏感了,而是,我开始把它称为“细腻”。我会这样告诉自己,也会在需要让他人了解我的时候,说:我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
 
这种“细腻”表现在,我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他人情感上细微的需求,并且给予反馈和安抚,这使我成为一个在他人眼中很是温柔的人。
 
而我很清楚,这是来自“敏感”的馈赠。
 
至于“敏感”的另一面,那些可能会让我更“脆弱”的部分,我学会了用理性把控它,也就不至于再被其影响。
 
前段时间一个胖友留言:今天听老师说,性格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如果是内向敏感的人,就不可能变成外向开朗的人。
 
嘿嘿,性格的确很难改变呀,核心和本质是无法改变的,我之前和大家讲过,我们的很多性格特质,比如内向外向、悲观乐观,其实是由基因决定的。
 
核心无法改变,不代表我们的表现无法改变。而且,这种表现,也依然是顺应人性、遵循规律的。
 
打颗栗子,我以前敏感,现在依然敏感,但已经是细腻的温柔的敏感;我以前悲观,现在依然悲观,但已经是乐观的有勇气的悲观。
 
接下来我会详细说说,如何在保持核心的同时,做到改变表现。
 

02
 
有些人偏理性,有些人偏感性。当然,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如果把每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量化,呈现为坐标轴上的图像,那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每个人的特质,都是综合的、丰富的,既有感性也有理性的。
 
但的确是有偏向的。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同别人探讨过这个问题,究竟是理性的人,把感性的维度加进来更难,还是感性的人,修炼出理性更难?
 
我相信答案是前者。
 
也就是说,本质感性的人,是可以习得理性的。因为,理性更像是一种技能,只要你获得了某些认知,弄清楚事物运作的规律,就可以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决断。
 
感性,更像是一种天赋。当时与我探讨的那个朋友,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说,你们有某些情绪和感受,我能理解,但我是体会不到的。
 
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感性的人是很幸运的,如果Ta愿意付出努力,愿意去改变,Ta可以习得理性这个技能。
 
比如说,我的敏感,会让我把一件小事往坏处想,情绪和感受的阈值较低,容易过度反应,但我非常了解自己了,也大致知道了事情的规律,那么我就可以做到克制,让自己尽快恢复理智和平静,去理性地解决问题。
 

03
 
前些日子,有胖友问我:冷冷是INTJ型人格吗?我怎么觉得在冷冷文章出现的女性人物多是INTJ型人格?
 
我回复:我是INFJ。但我情感的维度越来越弱了,因为我越来越理性了。我对自己的判断是:感性是我的本质,理性是我习得的技能。
 
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讲的是MBTI职业性格测试中的人格类型,它总共有4个维度:内向/外向、直觉/实感、感性/理性、知觉/判断。
 
我们讲的T或者F,就是理性或者感性的区别。
 
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感性的人,可以习得理性。我在自己身上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而这也就是我所发现的,不被自己的“弱”的特质影响的方法。但我并不是说“弱”的特质不好,而是指,在我们无法了解它、掌控它,任由自己被情绪推着走的时候,的确容易给自己带来坏的影响。
 
解决的方法就是习得理性。如前所说,习得理性的具体的做法,是了解自己、了解事物的规律,提升认知水平。
 
任何性格和特质,都不存在绝对的好或者坏,它常常是一体两面的,看你如何去利用了。当我说自己有某个优点的时候,那我身上一定共存着某个对应的缺点。
 
我们应该修炼的,是把自己的各种性格或者特质,转化为工具,用它的“正面”来帮助自己,并且不被它的“负面”操控。
 

04

最后,还想说一点相关的。
 
我在生活中最不能接受的,朋友或者恋人身上存在的特质,是“强势”和“自我”。但这两种特质,常常可以帮助一个人在职场上取得成功。
 
一个聪明且工作能力强的人,常常是aggressive的——不是说一定,只是说大概率。可能是Ta的性格导致Ta选择了这个环境,也有可能是这个环境塑造了Ta的这种性格,当然,更有可能是一个相互塑造和强化的过程。
 
谁不喜欢聪明的人呢?谁又不喜欢工作能力强的人呢?但是,我们还喜欢温柔的人。
 
而这三者常常很难共存,你所喜欢的特质,是相互矛盾、彼此冲突的。
 
我朋友有一个追求者,待她极好,无微不至地关心,凡事以她为重,极大的包容和爱护,是一个非常善良温和的男孩子。朋友对此是非常感动的,事实上,被照顾、被关爱,是朋友的核心需求之一。
 
但是,另一方面,朋友喜欢聪明的、有趣的、自信的人,这几个特质,在这个男孩子身上,并不那么突出。
 
我告诉朋友:正是因为他不那么“聪明”和“有趣”,而是朴实、真诚,所以他才会这么善良、安全、温暖;聪明的人常常是不稳定的,他们有很多心思,有太多想法。(ps:只是说概率,不是说一定。)
 
而你所渴求的那些情绪价值,如果对方能满足的话,那意味着他可以理解你微妙的情感和心理。这些特质,如果在男生身上出现,那意味着他和我们一样,是敏感的、细腻的。这种特质过于强烈的男生,很可能是我们不喜欢的。
 
所以,就看你的取舍了。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到底可以放弃什么。
 
 
关于性格的“好”或者“坏”,以及如何利用“好”、避免“坏”,还有在人际关系中,性格的一体两面给我们带来的选择困境,大致就是这些,应该讲得比较全面了。

这是我近半年来的感悟和成长,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启发甚至帮助。

//End

100万假币买来的冷冷AI,推荐你看近期文章:

1、如何变得会聊天?分享4个实用的思路

2、想成为自由职业者?最关键的是做到这一点

3、比“变优秀变厉害”更重要的事

4、我是如何走出人生低谷的


喜欢冷冷,不喜欢不行(也行)。下次更新:2021年6月21日(周一)14:00。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可以点下右下角的/在看/WOW(不点也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