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观察 | 新冠“黑天鹅”后的律师服务业走势

冬冬的墨迹 董董的墨迹 2022-05-11

文/董冬冬


今天是20200202,正月初九,这场发自武汉的疫情持续至今,全国蔓延之势未见逆转。

 

往年这个日子,假期结束,企业家们正踌躇满志,按照年前制定的2020计划,准备全力冲刺第一季度的业绩。

 

突发的疫情,让企业家们措手不及,一时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但应该会从心底里产生震动,会焦虑未来之不确定。这场疫情将对中国经济与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影响有多深?范围会有多广?时间会持续多久?估计经历过2003年非典、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的企业家,都会有所感知。



历史统计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两年中国律师行业非诉业务负增长


作为现代服务业晴雨表的中国律师服务业,亦受大局势牵连,无可幸免,只有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因此,作为法律人,宜对外部环境有整体、宏观、系统的认知,以便未雨绸缪,做好短期、中期与长期的应对。

 


01

大势篇:别忘记2003与2008


为什么这次疫情会对中国经济形势产生持续深刻影响?


笔者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从目前外部环境、政策因素、以及律师业相依存的政经环境来看,初步判断疫情影响周期可能会超过三个月:

 

——当前疫情是继前两年国内经济形势下行趋势明显情势的“谷底”叠加。中国经济转型期,供给侧改革、内涵性增长仍在爬坡路上,固定投资与房地产行业受限,泛金融领域整体“暴雷”,不良资产、企业破产剧增。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此次,WHO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短期与中期内,会对中国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实质性影响。对于跨境投资与并购也会产生很大冲击。

 

——在全国性的疫情隔离措施下,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物流、人员流动受到的影响更大更广。对于凡是需要“面对面”接触才能产生交易的行业都会有极大影响,如餐饮业、旅游业、教育业,以及传统法律服务业。

 

——不可低估心理恐慌带来的间接损失。疫情会直接影响刚刚勃兴的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之一,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必须会大面积下降,这将冲击原有的经济链条。

 

——疫情过后,政府采取的政策环境,直接决定经济环境是持续衰退,还是强力复苏。笔者清晰地记得,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在中央四万亿基建投资政策尚未出台前,整个企业界哀鸿遍野,信心低沉。但政府特别是地方财政压力巨大情形下,税收减免、金融扩张、积极财政是否会有“猛药”,尚不可知。

 

现实情形下,特别是短期内,企业的房租、用工成本、税收、库存等硬性成本,不可能大面积削减,如西贝掌门人贾国龙所言,如果疫情持续三个月,像他们这样的明星行业都难以支撑下去,何况其他企业。


有一线城市律所主任坦言,他们在核心地段刚刚拿下五星级酒店办公室,每月的固定房租成本就是200万元,如果持续三个月没有业务,律所就有财务危机,因为他们的扩租预算是基于“黑天鹅”事件不会发生,是基于过去三年的律所量化数据做的成本预算,才形成了合伙人搬家共识。

 


02

 行业篇:律师业务何以受到影响?

 

从短期看,律所作为轻资产智识性行业,成本支出无外乎空转房租成本、人员工资成本,整体的生存风险可控。但律所业务与收入将面临减少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公司制律所,因为薪酬结构关系,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可以预言,短期内受影响巨大。

 

——客户支付能力会骤降甚至客户流失。商业模式过度依赖线下面对面的,将无一例外地受到严重挑战。如物流快递、旅游观光、餐饮送餐、航空运输、线下教育、会展和房产销售等等行业。笔者初二从山东东营老家乘机回沪,往年春节期间1200元以上的飞机票仅售200元,且飞机上只有不到10个人。

 

——调解、公证、仲裁、公检法等相关法律服务供应链条受到冲击。作为律师活动的主战场受限,律师的诉讼业务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据了解,很多司法机构开启了网上立案、调解与执行工作,但线下的司法活动基本暂停。

 

——中长期看,疫情结束后,产业结构调整会加快,商业兴衰起伏。律所从市场到业务,从组织到战略,从管理与风控,都会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

 

律师事务所要擅于明辨趋势,抓住危机中的机遇,快速发展自己。


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有一家北京律所,2009年起在全国超低价租赁五星级写字楼布局,曾以3.9元每天每平的超低价格拿下静安洲际酒店4300平米的办公面积,两年过后该地写字楼已经涨至近10元。


当然,甲之良药,乙之砒霜,不是所有机构都适宜在此时冒险出击。

 


03

 应对篇:危机之中蕴藏蝶变的机会

 

1、提升组织凝聚力,稳定军心,关心关怀团队。


大部分人一旦闲的日子一长,就难以进入工作状态。提高核心团队对危机的认知,清晰拟定今年的工作目标并适度做出调整,估计生存基础上的稳定是第一位目标,而不是业绩增长。同时,严格控制律所成本支出,进行财务压力测试,留足“过冬粮草“。

 

2、籍此推动律所数字化转型。


除了让所有律师进入工作状态,要籍此鼓励大家多使用在线办公与协同工具。未来公司数字化是所有行业转型的方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要错过。


比如,一直以数字化为己任的瀛和律师机构,疫情暴发后,与腾讯企业微信合作,第一时间接驳,开启线上办公与服务模式。

 


2003年非典期间,在线购物与电商企业蓬勃发展,就是利用了线下业务萎缩的空档,帮助相关方适应了线上服务,成就了今日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的蝶变。

 

3、创新服务方式,陪伴留存客户应对挑战。


仍在付费的客户是律所律师的生命线,注重做好客户线上沟通与服务,提升体验度,推出优质客户的“陪伴”计划。


全国有网络布局的大型律所,可以往前走一步深入介入业务,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为上下游企业创造交易机会,提供业务线索,有条件的可以推动律所采购客户产品。

 

4、创新服务产品,推动服务产品的标准化、流程化、在线化、套装化。


疫情肆虐,律师线下业务削减,正是专业律师静心研发企业服务产品的好时机。


如苏州有律所第一时间为提供公益产品《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劳动实务操作指引(公益版)》,受到客户好评。



另外,帮助客户做好增值服务。假若我是西贝餐饮的法律顾问,我会帮助企业做好阿米巴模式的设计,在减员降成本的同时,离职不离岗,将离职员工发展成为合作伙伴,颗粒化考核方式,成本外部化,做好上下游供应商的激励机制。

 

5、认真考虑中长期的业务与客户转型。


笔者认为,未来凡是依赖面对面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都会受到冲击。反过来讲,今后能够线上化的业务,内容为王,流量为王,有导流服务场景的企业都会受到青睐。


另外,诸如区块链、网络法、社区治理、政府服务、跨境业务,长期看会走明显向上的法律服务内容。

 

6、做好公益服务,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的模式,挖掘社会治理法律业务。


凡是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律所,皆以捐款捐物等不同形式,向疫情区域献出点滴爱心。律所一定要认真研究中央对疫情整体战略,学习危机应对经验,了解此次疫情治理的得与失,深度介入社会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武汉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时机,可能蕴含着中央对官办公益机构、NGO组织或民间组织新的管理策略,将推动公益组织的透明化、专业化、公信力建设。


这一领域一定存在律师的业务巨大空间。我认识的一位北京优秀律师叫暴宁宁,她就是专注于为公益机构提供法律服务,已深耕多年,为一百多家公益机构提供服务,行业影响力卓著。


我国已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为国家顶层战略,此举必然会打破二元制的传统治理模式,新社会组织与新阶层必然迎来更大发展,像律师事务所这样的专业性组织应当有大的担当与作为。


结语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么样?以史为鉴,2008年金融危机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之后,整个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服务业面临巨大挑战,行业发生重大变化,但危机过后,形成了如下趋势:


可替代性法务联盟的崛起;客户钱少事多;法律科技、创新驱动,从而促成律所加速整合;卓越者与平庸者的距离在拉大;中国律所的崛起。

 

笔者认为,经过危机淬炼脱颖而出的中国律师事务所,一定是对外部环境超级敏感,且结合自身资源与要素,适时做出战略调整,能敏捷、弹性做出反应的硬核机构。


推荐阅读


瀛和六年战略复盘:十六个“先与后”

分清做事的先后顺序,,不但意味着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也意味着做什么,舍弃什么。



律师市场观察:蓝海业务在哪里?

中国法治化进程、市场化进程、科技化驱动不可逆的情形下,大量的细分行业、细分业务值得律师去开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