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师专人|党有召唤,必有我在

编者按

有一群人,他们暂别亲人,冲锋在前,或以校为家,值守网格;或下沉社区,冲锋在前;或坚守课堂,教书育人……他们都是普通的师专人,也是最美师专人。让我们走进师专校园,走近他们身边,用点滴文字写下他们的故事,献给以毅抗疫的他们。

“党有召唤,必有我在!”“我去年下沉社区参与过疫情防控工作,我去!”几句简单的话语,质朴而坚定,有力地诠释了我校杨迪清、黄河清、谢玖生三位党员同志在株洲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中体现出的师专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11月1日,株洲市突发疫情,市委市政府向各单位征集志愿者作为市派驻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队队员下沉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参与过2021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杨迪清、黄河清、谢玖生三位党员同志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再一次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初心如磐的“硬核”老党员

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杨迪清老师,在学校里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他,凭着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和敬佩。这次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杨老师在辗转参与了兴隆山社区、香樟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后,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又下沉到了自己居住的社区协助疫情防控工作。二十多天来,杨老师每天“朝六晚十”值守在散户多、租户多、人员杂的高风险区,进行查验两码、巡查劝导等工作。每天结束工作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步行回家的杨老师到家已是深夜,但回顾自己一天的工作,能得到居民的配合,能守护住他们的安全,杨老师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年即将退休的杨迪清用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铮铮誓言,真正发挥了党员应该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成为了一道给人满满安全感、暖暖正能量的红色风景线。


才下“火线”又入“一线”的硬汉

家有二宝,妻子不在株洲,面对家里的实际困难,在党有召唤的时候,黄河清老师选择把年幼的两个孩子交给年迈的母亲照顾,毅然报名去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核酸检测、值班值守、接送核酸采样医护人员……只要是安排给他的工作,他都认真配合,全力以赴,只为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好美丽家园。在所住小区解封后,得知学校有近4500名学生在校,急需人员住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黄河清老师又一次积极报名,在结束小区志愿者工作后的第二天就带上行李入住了学校,成为了一名校园守卫者。“战场”变了,但初心不改,责任不减,黄河清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共产党员的担当,让党徽在战疫一线熠熠生辉。


“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

谢玖生老师是我校一位80后退伍转业军人,自11月2日接到下沉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后,他无条件服从安排,前后被安排去往四个社区开展防疫工作。无论是刚开始的兴隆山社区,香樟社区,还是转战茨菇塘前进社区、荷塘区新荷社区,他都是冲在一线帮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最积极的那位党员志愿者。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他都在忙于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巡街、督促街道门面关门、劝导菜贩子、看守卡点、组织小区人员做核酸检测、送生活物质上门、帮助小区老人去三医院拿高血压药物……工作任务繁且杂的他每天吃饭都是在核酸检测现场找个角落匆匆应付一下。谈及生平第一次穿防护服化身成别人口中的“大白”,腼腆的谢玖生老师说那一刻他的心中已经没有害怕,有的只是责任,当脱下那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全身被汗水湿透的那一刻,他说他真切地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不容易。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服从;没有叫苦叫累,有的只是挺身而上……在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谢玖生老师用坚强的信念和积极主动的姿态活跃在各个需要他的“战场”,展现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秀品质和奋勇担当。

                    





END




往期回顾

● 喜讯|株洲师专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 “云课堂”教学纪实 ①|云端三举措,助力线上教学质量提升

● “云课堂”教学纪实 ②|云课堂上掀起的一场“课堂革命”

● “戏曲”撞上“广播体操”,有戏!

来源|党政办

撰稿|梁婷

本期编辑|谢文利

审核|宣传统战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