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朱耀垠:借力“共同缔造”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居民幸福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既是1500年前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花源,也是人们对诗意般美好生活充满无限向往的真实写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求和高品质生活日益增长。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率先提出并开展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下简称“共同缔造”),以求解决当前我国城乡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一些地区环境仍旧脏乱差问题,致力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何要推行“共同缔造”?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朱耀垠在接受中国建设报独家专访时表示,进入新时代,通过“共同缔造”这种科学的方式,组织开展广大城乡居民都感兴趣的且能激发他们参与热情的系列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消除彼此内心的隔膜,增强互相了解和熟悉程度,也有利于互帮互助互爱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有望变得更舒适、更方便,精神也会更轻松,幸福感、获得感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中国建设报:“共同缔造”某种程度上是新时代我国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方法论,在具体落地过程中有哪些亟须解决的现实瓶颈或要突破的藩篱?
朱耀垠:我认为有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群众的参与问题。如果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可能与其对自身利益的认识不足有关,也与城乡社区规模过大不方便群众参加有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缩小地理空间,在农村尽量以自然村落为活动范围,在城市要以物业小区为活动单元,它有共同的物业、环境和公共事务,这种情况下,再从群众房前屋后的事做起,从群众共同感兴趣的活动做起,就能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二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对于分散的个体群众,之前由单位来组织,现在由社区居委会来组织,但是对于需要社会组织来帮助他们组织的活动,比如老年人想玩扑克、想下棋、想唱歌等,居委会却不能完全组织得起来。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现在政府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也不够多。比如很多时候是政府给群众做决策,提供的公共服务与群众的需求不对接,或者对接得不够紧密。还有就是公共资源的层级匹配不合理,所以总书记要求把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让资源下沉到社区,这样才能更好为群众服务。
四是基层党组织不健全。虽然现在的社区都有党支部,但是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制度却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原本居民的活动是要靠党组织来引领,靠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来引领,现在既存在没到社区报到的党员,也存在一些流动的党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发挥不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中国建设报:“共同缔造”的工作路径是“五共”——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此过程中,政府组织、社区运营商、群众各自的角色和担当分别是什么?如何实现他们之间的互融?
朱耀垠:“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是“共同”。一方面,要推动各类主体共同参与。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由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形成各主体合作、多手段统筹、全方位互助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也要着力培育公共精神。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实践,培育以“勤勉自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为基本内涵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激发社会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夯实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在此过程中,“核心是党建,基础在社区,分类为前提,群众为主体,制度做保障”。政府要从“台前”到“幕后”,变身为工作坊的发起者和引导者,承担协调保障的职责,为开展工作坊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引、场地支持、活动保障等。
社区运营商在服务群众的同时要沟通居民之间的联系,同时要策划组织社区活动、维修改造社区公共项目、运作社区公共场地,比如乒乓球台、篮球场等,为居民开展共同活动提供方便。还有一些比如社区营造的专业机构,会提供社区改造方案,提供专业性意见,让居民再讨论再完善,引导社区品质提升。
群众作为社区协商的主体,要发挥主体作用,决策共谋、凝聚民意;发展共建、凝聚民力;建设共管、凝聚民智;效果共评、凝聚民声;成功共享、凝聚民心。
他们之间的互融,关键在于“共同缔造”构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纵向到底指的是以区县、街道、社区三个层级为基础,自上而下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定位,梳理各层次的职能范围与工作重点,简政放权,构筑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治理架构。横向到边主要指把个人纳入到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各类组织中来,进行社会治理事务的共同协商和统筹管理。协商共治就是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制度机制,推进居民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中国建设报:幸福来自熟人社会的归属感,而这恰恰是现代社会城市社区较为缺失的,为了让住在城市社区的人有归属感,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朱耀垠:以前中国是熟人社会,归属感比较强。在农村,村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为基础形成的,有共同的农业生产实践;在城市,单位建立各自的社区,社区由单位来管理,互帮互助,互相有心理上的依靠和依赖。但现在社会的流动性在增加,农村与城市之间、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同一个城市内部之间的流动以及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使得中国社会逐渐变成一个生人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正因为大家之间的陌生,所以就缺乏归属感。现在就是希望通过“共同缔造”,通过一定的载体,例如房前屋后的事情,还有群众共同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参与热情的活动,使他们消除彼此内心的隔膜,相互认识和熟悉,互相帮助和关爱。在此基础上,群众便可以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精神上也会更轻松,幸福感、获得感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中国建设报:是什么契机让您关注并研究“共同缔造”这个话题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否和“共同缔造”有关系?
朱耀垠:现在社区里大部分参与“共同缔造”的都是老年人。在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在组织农村老年人方面,老年人协会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组织老年人开展集体活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等,效果明显。
在城市,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包括流动的老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开展“共同缔造”,也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来解决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让他们在社会参与中提升生活质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比如有些社区的图书室就是由老年人来管理,事实上他们也很认真地管理得井井有条;为了解决4点放学后儿童没人管的问题,老年人也在社区成立了活动室,让孩子们到活动室去,由他们来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书法和工艺,这就增加了孩子们的实践技能和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形成了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从中他们知道老年人是有智慧有经验的,是值得他们尊敬和学习的,这就容易形成老少共融的社会、和谐的社会。
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
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
报料:jsbcjb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