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好的建筑作品要在特定的区域制约中进行设计

高洋洋 中国建设报中国市容环卫
2024-08-30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量级建筑作品的完成,为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建筑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特殊类型。为回顾70年来我国建筑设计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中国建设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教授。


对于如何设计出好的建筑作品,张伶伶教授分析认为,首先需要找准每座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要淡化建筑本身、更多关注其所在的城市。同时,为防止出现“千城一面”现象,建筑师需要在特定的区域制约中进行建筑设计,并与自然、城市和文化产生必要的关联,这样的建筑才会在城市中独特存在,该城市也会因为有了这些特殊建筑的存在而具备独特个性。


1


中国建设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建筑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进行划分的话,您认为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分别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张伶伶: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国家的建筑风格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是一个阶段,主要以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建筑风格为代表,这些建筑既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手法,也有民族风格的尝试,大量建筑体现为实用性基础上的简洁装饰。代表性建筑作品有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北京十大建筑”。


改革开放以后是一个阶段,显著特征是西方建筑思潮的大量涌入,我国建筑界在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艰难探索自己的道路。代表性建筑作品有北京亚运会场馆等。


进入21世纪则是另一个阶段,在经过留洋潮和跟国外建筑师的竞争后,中国的建筑师们不断努力,逐渐建立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在回归地域和本土化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成效。代表性建筑作品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目前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只有坚持本土化、地域化实践,才会赢得更多的认同。


2


中国建设报:很多地方近期对“大、洋、怪、重”地名等乱象进行了清理,您认为当前我国的建筑存在“求洋”“求怪”现象吗?近年来新中式建筑的蓬勃兴起,是不是代表传统建筑正得到更多的认同?


张伶伶:经过了一段时间多元化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我国建筑界正逐渐建立起以中国的地域现实为参照的设计自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差异性复杂等因素,建筑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多地区仍然存在“求洋”“求怪”“求形”的现象,从本质上看是对我国地域现实的漠视和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所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快改变。


新中式虽然倍受关注,但也有被“泛化”的危险。如果“新中式”只是作为一种风格,建筑完成后的符号装饰,那么这种建筑不能代表传统,也没有真正的生命力;如果“新中式”能抓住传统建筑的空间本质和场所精神,在当代的语境下进行真实的表达,这才是传统复兴的真正内涵和标志。


3


中国建设报:很多城市把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也越建越高,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什么样的建筑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标性建筑?


张伶伶:超高层建筑在体量层面确实具有视觉上直观的冲击力,但是一座建筑是否能成为地标,高度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甚至不是必要的条件。如果一个城市里所有的建筑都“争高斗奇”,希望成为地标,那么整个城市的面貌将注定一片混乱。


只有每座建筑找准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淡化建筑本身、更多关注城市,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建筑。地标建筑必须是城市中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精神的建筑物,其精神属性应远远大于其物质属性。比如北京,无论新建多少大尺度的高楼,天安门都永远是北京的地标和精神图腾。


4


中国建设报:很多人抱怨“城市长得越来越像”,您所关注的“区域建筑学”针对“千城一面”有没有好的解决方式?


张伶伶:我国的很多城市之所以长得越来越像,是因为很多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失去了对于“区域”的敏感性,所有的建筑都在相似的“任务书”的限定下生成,这就难免会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


区域建筑学中的“区域”指与特定的设计对象产生关联的宏观结构。“区域”具有开放的尺度概念,小到一个建筑单体的设计,大到一座城市的规划,均需要先确定其所在的关联结构,以此构成设计对象的背景。只有在特定的区域制约中去设计,与自然、城市和文化产生必要的关联,建筑才能在城市中得以独特存在,而城市也会由此自然而然地生长出自己的特点,而非靠一些地标或导则形成。


5


中国建设报: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今年您也参加了农房专项设计帮扶工作。您认为农房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兼顾民族风貌和地域特色?


张伶伶:农房设计应该特别注意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尊重农村社会的结构体系和生活习俗。在设计中,切忌过多带入建筑师个人的喜好和职业习惯,应该尽量倾听使用者的真实需求,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


除了注重实际、因地制宜外,农房的风貌也很重要。民族风貌和地域特色不应该是表面化的、装修化的,应该内化于村落的布局、群体的组合和建筑的型制之中,成为地方习俗礼仪的物质化表达,成为空间场景的记忆化再现,成为居者乡愁的物化形态。


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

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

报料jsbcjbd@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建设报中国市容环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