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问新知 | 艺术为什么震撼心灵?

追问 nextquestion 2022-09-29


当我们欣赏《蒙娜丽莎》时,会发现若隐若现的微笑;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会心潮激荡;观赏碧海蓝天的美景时,会格外愉悦。这些体验不断冲击我们的心灵,构建更丰富的内在。


对美的感受和偏好,是那么自然,仿佛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我们知道,我们的认知能力来自大脑神经元上的冲动,来自神经回路间噼里啪啦的交流,来自不断被点亮的脑区。在探究自我的过程中,我们将神经科学发挥到了极致。神经科学不仅为我们的个性、情绪、记忆、感知、意识、爱提供了现成的解释,现在正试图破解我们的审美和艺术偏好。

 

图片来源:gilber franco/Unsplash


新生的神经美学


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大脑这个小黑盒里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大脑如何判断哪些时美的?它有着怎样的生物学基础?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大脑是否有差异?自从二十多年前萨米尔·泽基(Semir Zeki)创立神经美学(neuroaesthetics)以来,人们不断探究大脑的审美机制,将神经科学的触角蔓延到更广阔的领域。


从概念上来说,神经美学或者美学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是与美学有关的人的行为、认知和经验。从根源上讲,它脱胎于19世纪下半叶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创立的实验美学(experimental aesthetics)*,力图通过实验测量来探寻我们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

*实验美学: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实验美学摒弃了传统美学研究中对美学基本范畴进行抽象思辨的形而上的研究方向,运用实验心理学来研究美学,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自下而上”的实验科学研究方法,力图揭示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联系。


或许有人担心,从生物学基础解释我们的美学体验,将这种高级复杂的活动降维到单调的神经元和弦中,是对多价情况的简单化解释;将我们的行为框定在大脑中,会破坏我们真实的审美体验。


无需过度忧虑,神经美学不是为了给艺术的哲学问题提供答案,更不是为了取代传统的哲学美学(philosophical aesthetics)。它欣赏的是亚里士多德关于理解人类行为原因的经典框架。具体来说,要完全理解任何现象的因果结构,必须沿着四个不同的方向(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来理解它。通过系统性操纵具体的刺激特征,以量化其对审美体验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因指事物的构成;形式因指事物具有的形式;动力因指推动质料变成其形式的力量;目的因指事物形成的目的。


美与大脑


艺术和美学并不局限于少数特定场合、情境和社会阶层,它是人类神经认知能力无处不在的表现形式。查特吉(Anjan Chatterjee)的审美三和弦模式(the aesthetic triad)认为审美体验是感觉运动系统、情感评价系统和意义知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涌现状态。

 

▷ 审美三和弦模式。感觉运动系统在审美对象基本特征的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及其通过具身机制(embodied mechanism)识别和参与中发挥作用。其次,情感评价系统的几个区域(眶额叶皮层、内侧额叶皮层、腹侧纹状体、前扣带回和脑岛),有助于审美体验。最后,意义知识系统对审美体验的贡献反映在情绪和奖励神经回路的活动调节中。


神经成像和神经生理学研究也表明,美学体验涉及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活动。美可能很难定义,但它是真实的,且影响巨大。


无论是在相同文化背景下还是在不同文化背景间,人们对什么样的面孔有吸引力的看法大体一致。科学家利用大脑成像技术识别出大脑中对美丽特征作出反应的复杂网络。首先,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接收来自眼睛的信号,并提取被观察面部的基本信息,如特征、表情、眼睛注视和嘴唇运动。然后,这些数据被转发到处理高级信息的区域。


研究一致表明,有吸引力的面孔会激活大脑中多巴胺驱动的奖励网络,如产生愉悦感觉的伏隔核、负责判断潜在奖励价值的眶额叶皮层。研究还发现,眶额叶皮层中与惩罚相关的区域会对不好看的脸做出反应。看到一张漂亮的脸可能会让人觉得像赢了钱一样愉悦,看到一张不漂亮的脸可能会让人觉得像输了钱一样不快。


一些研究也表明,杏仁核对面部吸引力的反应可能是非线性的,一张脸越漂亮或越丑,反应就越强烈,而对于相貌平平的脸,反应就越弱。这可能导致产生心理学上常说的晕轮效应,即外在美意味着整体好。这种神经捷径可以为有魅力的人带来各种社会福利,从更好的成绩到更宽大的惩罚、更高的薪水。

 

不稳定的审美


纵观历史长河,跨越各种文化,人类创造了不同的艺术,但对这些艺术的情感并不相同。以视觉艺术为例,人们对现实世界图像的偏好相对一致,与之不同的是,人们对艺术图像的偏好表现出更大的个体差异。


许多研究表明,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正式培训影响审美体验。天真的受试者更喜欢具象绘画而不是抽象画,但受过正规艺术训练的受试者则不然,他们已经获得了在抽象艺术中解释和提炼意义的技能,导致审美快感的产生。

 

图片来源:freepik


通过测量事件相关电位(ERPs)发现,艺术家的N1和P2波形比非艺术家的波形更强,这表明在审美判断过程中,专家的注意力/努力水平更高,视觉处理水平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专业知识可以导致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兴趣,但它不影响情感偏好。


除专业知识外,对艺术品的真实性或作者身份的信念也会影响人们对艺术品的感知程度。神经成像研究表明,同一个物体或图片,在“画廊”中观看比在“电脑”中观看时的审美评价要高得多。这种调节与内侧眶额叶皮层和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有关。这表明审美判断受到了受试者根据艺术品来源对其可能欣赏价值的先前预期的影响。

 

走向何方


人们把艺术家比喻成直觉灵敏的神经科学家,因为他们能操纵艺术作品的特征来诱导感知者的神经系统产生所需的反应,如感兴趣、震惊或迷恋。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利用视觉系统处理两个相互作用的信息流的方式,营造出波光粼粼的感觉。


艺术家天才般的创造性工作,蕴含着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现在所认定的知觉原则。他们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与我们的神经元对话,我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也创造性地与之互动,形成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


《日出·印象》,克劳德·莫奈,1872年 图片来源:wikimedia

▷《吻》(左),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907年;《纽约市I》(右),皮特·蒙德里安,1942年 图片来源:wikimedia


对于这种主观性体验进行科学性探究,若想让人信服,还有很多亟待回答的问题。主观体验因时因人而异,如同没有完全相同的雪花一般,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种审美体验:即便总体相似,在细节处,每种体验是独特且不可重复的。缺乏令人信服的关于美的定义,似乎意味着美学体验不可能被科学地研究。


以简单的视觉刺激为例,我们会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但对于亮丽的荧光笔无动于衷,同样是色彩刺激大脑皮层的反应,它们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体验。神经美学如何区分艺术作品和其他知觉刺激?艺术是解放性的,是人类突破自设框架的地方,用大脑中的神经活动来解释艺术是否有悖艺术的初衷?

 

作者:Lixia

编辑:EY

排版:Jingtong

[1] Cela-Conde, C. J., et al. (2013). Dynamics of brain networks in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110(Suppl. 2), 10454-10461.

[2] Chatterjee, A. & Vartanian O. (2014). Neuroaesthetics. Trends Cogn. Sci. 18: 370-375.

[3] Chatterjee, A. & Vartanian O. (2016). Neuroscience of aesthetics. Ann. N. Y. Acad. Sci. 1369 172-194.

[4] Conway, B. R., & Rehding, A. (2013). Neuroaesthetics and the trouble with beauty. PLoS Biol. 11, e1001504.

[5] Else, J. E., Ellis, J., & Orme, E. (2015). Art expertise modulates the emotional response to modern art, especially abstract: an ERP investigation. Front. Hum. Neurosci. 9: 525.

[6] Freedberg, D., Gallese, V. (2007) Motion, emotion and empathy in esthetic experience. Trends. Cogn. Sci. 11(5):197-203.

[7] Ishizu, T., & Zeki, S. (2011). Toward a brain-based theory of beauty. PLoS ONE, 6(7), e21852.

[8] Kirk, U., Skov, M., Hulme, O., Christensen, M. S., & Zeki, S. (2009). Modulation of aesthetic value by semantic context: An fMRI study. NeuroImage, 44, 1125-1132.

[9] Pearce, M. T., et al. (2016). Neuroaesthetics: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Perspect. Psychol. Sci. 11 265-279.

[10] Wald, C. (2015). Neuroscience: The aesthetic brain. Nature 526, S2-S3.

推荐阅读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