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科幻小说里的AI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期,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的“AI问脑”系列,邀请著名科幻写作者陈楸帆与同济大学副教授齐鹏,与观众一起探讨“科幻小说里的AI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文通过追问形式呈现会议中的精彩内容,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曹威
首先,想请两位老师推荐几本自己最喜欢的人工智能或者人类意识方面的小说或电影,并解释一下推荐的原因。
@陈楸帆
首先推荐的是最经典的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被发明出来之前,他便提出了机器人的三定律,用故事的方式探讨了人与机器共生的社会形态以及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第二个推荐的是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跟阿瑟·克拉克共同创作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Space Odyssey)。其中讲述了被称作HAL9000的AI在人类飞船上具备自我意识后的相关负面想象,这在1968年是非常具有划时代革命性的创作。
第三个推荐的是华裔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一篇中长篇作品,叫做The life cycle of software object,它以十分写实的手法讲述了类似数字宠物的生命体,在交互过程中发生成长并具备人类语言和情感能力的故事,最终探讨了关于人类情感连接、生命体存在的意义等十分真实而深刻的话题。
@齐鹏
首先推荐的电影是《超能陆战队》,里面有个大家很熟悉的形象“大白”,它的外观十分柔软和可爱,而通常我们见到的机器人多是像钢铁侠这种由冰冷的钢铁材料做出来的,大白则更像是软体机器人,具备更强的交互性,这也是当前十分前沿的方向。
第二部推荐的电影是《机械姬》,也和机器情感相关,整个故事设计充满悬念、扣人心悬、脑洞大开。
另外我还想举个例子——《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能够七十二变、隐身、变大变小等等,我认为这就是古人创造的一个很好的科幻形象。电影《流浪地球》里面也体现了很多前沿的科技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
总而言之,我认为,结合现代科技让我们想象的东西合理化是如今科幻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曹威
请问陈老师,在您看来,近些年来尤其近20年来,跟人工智能或人类智能相关的科幻小说,它们在表达和描述的时候有没有发生变化?是怎样的契机促使您来写《AI未来进行式》这样一本书?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您对AI有没有什么新的认知?
@陈楸帆
我认为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首先在以往经典的科幻小说里,AI或机器人通常是二元对立的设定,简单粗暴地分成对人类好或者对人类坏。但如今很多人工智能的角色更加丰富立体、更加贴近人类,比如《机械姬》。第二个层面,我认为人机交互的想象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元宇宙虚拟现实的概念和技术的落地和流行,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多模态的人机交互。第三是AI伦理道德方面的规范,包括对人类就业、数据真实性和数字隐私等的考虑。日本著名的动漫《攻壳机动队》,自1995年推出第一部后,此系列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面向现实世界发问,包括老龄社会、国际地缘政治和人机融合等这些现实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AI在工程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技术的机制被大众和作家所理解和学习,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描写一个复杂开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人工智能的社会。
在大众层面上,人们多数时候是在探讨AI的威胁与之带来的风险,包括在就业市场上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侵蚀。
而我与李开复博士的这本《AI未来进行式》最初的定位就是要创造一个更加正面、积极和具有建设性的对AI的想象。毕竟技术的进步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希望表达的是,在这样的技术浪潮到来之前,每个人应该如何做好准备,以便在这样一个人机共存的社会里获得竞争力。去年ChatGPT这样新的技术和产品改变了所有人对AI的想象,所以我们觉得书里很多想象可能过于保守,很多改变可能不需要20年,只要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变成现实。
这样的AI浪潮给科幻小说作家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如何让自己的想象力能够跟得上现实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曹威
陈老师,在整个科幻历史里,像这种比较经典的把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结合、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有哪些?请您为我们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陈楸帆
除了前面提到的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之外,还有几部值得我们关注的作品。比如威廉·吉布森在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主要是想象了交感式接入的人机交互界面。由于当时作者完全不懂计算机和互联网,所以作品完全是他凭借想象写出来的,他在书中设计的人机交互方式,尽管没有成为现实,但启发了后面一系列的作品,包括由他开启的叫做赛博朋克的浪潮,一直影响了后面众多的电影、电视乃至游戏。
《黑客帝国》三部曲相当于“缸中之脑”这样一个思想实验的终极版本,即我们现实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模拟,模拟的背后实际是一个AI的文明,而在这种模拟中,我们无法分辨这是物理层面的真实还是数字层面的真实,因为所有的感官刺激,包括情绪意识、思维的过程,其实都可以被模拟出来。
上面推荐的几部都是非常经典和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重新定义了人和机器之间的不同智能形态,以及如何进行交互和融合的问题。我相信接下来随着ChatGPT的浪潮,会有更多的作品,也会提出一些更新更深入的问题。
中国也有许多作家和电影导演,会通过创作来思考这些问题,包括郭帆导演。他跟我说《流浪地球3》的剧本在三年前就已经写好,但ChatGPT的出现让他重新思考,里面对于AI的想象是否已经过时。当然我觉得技术发展的路径永远不是单线程的,它可能会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所以很难说我们到底选择哪条路径是正确的,但我觉得可以通过科幻小说去尝试所有的这些可能性。
@曹威
科幻小说中有几种能够将人类意识与机器意识融合的设定方式,您是否能从科学角度谈一谈这些路径有没有可行性,或者它们实现的路径分别是怎样的?
@齐鹏
我一直认为科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技术的方向。我想通过机器学习的技术把意识上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能做到何种程度目前还不好判断。第二个像缸中之脑的设定,现在有很多实验给大脑接入芯片,把智能化的硬件和人机体相互融合,或者对机体进行增强,比如通过外骨骼或其他一些手段,让人体有更多科技的功能,目前这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方向。
我觉得科技的发展不是单一线条,而是一下子爆炸式的发展,它一定是基于多方向技术的支撑,导致了在某个阶段它有一定的成果呈现给大众,这是我从理性和科学角度去分析的。
此外我们还看到许多机器人与我们的生活共融的研究,说明了这些机器人或者智能体角色的改变。最开始我们定义它是一个帮助人去做脏活累活的一个执行体,慢慢地我们可能将它作为一个朋友,而角色的转变其实对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前的智能化需要升级到智慧化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则需要关注如何让机器人具备人类的思考或其他特殊的技能,比如神经控制的肌肉传导,材料科学的发展在这方面会有很多影响。
@曹威
如果有机会让你拥有数字生命,你更愿意选择怎样的实现方式?
@陈楸帆
当今,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在未来,我希望自己可以摆脱人类的局限性,无论是肉身的局限还是意识上的局限,真正能够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数字生命,但它更像是一股能量信息流,是否还是一个生命,是不好定义的。那个时候,可能我们能够真正去理解古人说的“万物有灵”“天人合一”。
关于「AI 问脑」
○「AI问脑」,由TCCI打造的一档由AI科学家和脑科学家进行交叉对话的Live Podcast。
本节目希望通过不同领域的跨界对话,进而关注:
•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碰撞产生的一切可能性
• 新型AI技术对探索大脑奥秘的推动作用
• 大脑研究为AI技术提供的新思路新方法
同时,「AI问脑」还会探讨公众普遍关注的议题,比如:
• AI能否治愈人类的焦虑和抑郁?
• AI能否产生自主意识?
• 人类意识能否上传到云端?
「AI问脑」将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用轻量化方式,传播深度思考,让AI+Brain Science成为改变未来的科学领域。
关于TCCI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是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私人出资10亿美元创建的,旨在聚焦AI+脑科学,支持、推进全球范围内脑科学研究,造福全人类,目前已经成为知名的支持人类脑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
TCCI一期投入5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脑科学研究,与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上海陈天桥脑健康研究所(又名TCCI转化中心),致力于提升脑健康和脑疾病治疗研究和成果转化。后又与华山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建立战略合作,设立了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在国际上,TCCI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成立TCCI加州理工研究院,设脑机接口、社交与决策神经科学、系统神经科学、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大脑成像、神经科学教育等多个中心,重点关注大脑基础研究。TCCI还在北美、亚洲、欧洲、大洋洲主办、资助了200多场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