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大直博生谈理想”人森“: 优秀, 心态, 就业, 读书, 学工, 科研, 创业, 从政......完结

2018-04-01 作者| 林治阳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推荐阅读:

重大困境与出路?  第一板块“困局”

“重大”的困境与出路?  第二板块“变局”

“重大”的困境与出路? 第三板块“大局”

5、我们来谈谈”理想人森"
前前后后这个答案写了快一年了,期间主要是太忙了,所以耽搁了很久。所以这部分就当是和各位聊聊天吧,好久没更新了,这次来唠嗑唠嗑,权当交流交流。


上文讲了那么多,主要的对象是针对重大本身。这部分是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重大本身固然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但是作为重大学子这个方面,大家也需要努力提高自己。当然我这里懒得讲品性啊、要养成的好的习惯之类的,这玩意太多了我实在懒得再打字,而且我之前的文章中陆陆续续讲了一部分,各位自己看看思考体会。

(1)谈谈优秀这个东西
在重大这么久,包括关注这个问题的筒子们,相信大家会对“优秀”二字有一份憧憬,你们在学校里会努力去追求一些“优秀”的东西,比方说高GPA、SCI论文、学生干部title、竞赛大牛、活动达人、创业达人等等政治正确的东西。


我觉得,想变得优秀是好事,努力上进也是很值得鼓励的。但问题是,你为什么想变得优秀啊?到底什么样才叫做优秀啊?


这种根本性的东西远比“看上去在追求优秀”的形式或者过程更为重要。


有的人做事情是为了事情本身,而有的人做事情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这两种目的所带来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重大追求优秀的人当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出于“迷茫”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自己喜欢什么,稀里糊涂选了这个专业,然后听老师同学说拿高GPA就好,参加比赛拿奖就好,当主席社长就好,但却从来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想做什么事、过什么样的人生,这是由于人云亦云的被动式地追求优秀。这种情况下,得到的优秀其实也是迷茫的,因为他不知道何去何从,对毕业之后的规划、规则等影响一生的东西也缺少足够的认识。


二是出于“逃离”。这种是出于对于周边人与环境的不满,看到周边一群不求上进的人、一些水平不高的老师、一些难以理喻的现象,内心完全抗拒成为那样的人,所以会去选择好好学习或者好好做活动,但到底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其实也不一定清楚。这种情况下得到的优秀,也许在重大里能被称为大神,但是走到业界其实很难有所作为,因为想“逃离”的话,其实只要比重大内的周边人好就可以了,但是在重大内比周边人好跟在行业内比行业内精英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甚至说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出于“逃离”得到的优秀其实往往并不是真正的top级别的优秀,只是看上去有些表面化的优秀而已。


三是出于“虚荣”

这种类型重大还蛮多的,会追求很多表面化的东西,不停的拿title,不停的刷简历,不停的参加比赛,但是其本身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深度都不够。而他们做这一切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可以获得2样东西:一是别人羡慕的眼神和表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觉得一个好的简历可以为自己谋利,让自己在找工作或者以后发展时候更有利。但年轻人最忌讳的往往就是图慕虚名。这种情况下,往往就是“梧鼠之技,多而不精”,无论在学校里多么风光,走上社会后都会吃瘪。这里插句话,讲下比赛这个东西。好像大家都比较热衷于比赛,都渴望拿奖,有的简历我看了本科四年期间甚至参加了近20项的比赛。我是非常反对这种行为的。比赛首先看含金量,就算是含金量高的比赛,参加多了其实也不好,因为比赛对本科生来说或许显得很牛逼,但是对于其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政商学)要求来说,这种程度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数模拿了一等奖,代表你相对同龄人来说数学、编程还有英语都不错,但是跟博士课题所需要的程度比起来,竞赛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还需要学习很多很深的知识才能应付博士研究课题的要求。其他奖也一样,小学竞赛特等奖的难度能跟大学本科高数的深度比?更何况有的奖是按学校分名额的,你在重大拿了一等奖就一定比其他学校的二等奖强?我觉得真不一定。所以竞赛拿了不错的成绩,代表的是你有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基础,可以开始考虑进行更深的学习而不是转去做其他的,这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有时候你们羡慕这样的人是因为你们什么都没有,也不太清楚一些社会规则,但是你们什么都没有、不清楚社会规则不代表你们所羡慕的人就一定是对的,不然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大忽悠了。你们需要的是把事情做到极致,做到任何人都无法超越,而不是一身的荣誉却“梧鼠之技,多而不精”。


四是出于“热爱”。

由于喜欢一些事情或者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比别人更加愿意去学习去钻研,然后日积月累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神或者专家。我觉得这种状态挺好,而且我也建议大家能尽可能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做得好、做得深,也更容易出成就


五是出于“天性”

更准确地说,是为了“不停追寻更好的自己”。这种追求的优秀可能是各方面的,品性、能力、态度、身体等等等等。不管做什么,不管去哪里,都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期待一个全新的自己。这种状态也不错,比较纯粹,只不过有时候不会想那么远那么多而已。


六是出于“志向”。这种主要是“个人成就的实现”。我要做亿万富翁,我要做省部级高官,我要拿诺贝尔奖,总之我一定要混的很好。这也不差,间接也可以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不要迷失心性变得自私自我就好。


七是出于“担当”。

这种是我最期待和欣喜的状态。成为学术大师,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进步;建立商业帝国,用自己的产品理念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做好政府官员,用自己的善政良政去惠及天下百姓。努力去担当就好。

后四种其实都还可以接受,前三种的话还是尽量避免的好。无论如何,希望各位一定要明确自己为什么想变得优秀。


那什么才算是优秀呢?

我是觉得,人各有志,不该用一个简单粗暴的单一标准去衡量所有人,比方说认定功成名就了就是优秀,这是优秀的一种形式,但不该是优秀的全部,何况也不会每个人都会功成名就。


同时优秀也不会是一个程度就能了事的,好像重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设置一个心理底线,然后过了这个心理底线的所有人都会冠名叫优秀,不过我不太赞同这一点。


在保证道德人品的情形下,优秀也是该有不同程度的。


第一层级,我们称之为优秀,即是“找到自我”。

即非常清晰“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付诸实践。我觉得这应该是作为“优秀”这个词的门槛和底线。“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应该是一种生活状态,我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出去旅游、我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陪父母、我是不是有足够的收入来照顾家人等等等等,发现自己心底最渴望的生活状态,然后根据渴望的生活来选择一些事,如去哪儿工作、做什么职业、要不要读博、奋斗到什么时候,读博保研出国工作等等,都是为了能让你过上渴望的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去确定自己需要采取的手段;“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是一种精神状态,在各种诱惑放到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否还会坚持自己的初心,做一个善良公正的好人?当事业受挫的时候,我是选择消极堕落还是触底反弹?这种精神状态的保持其实非常难。我觉得,想始终让自己保持意志坚定、内心强大,最好的方法是不断让自己变强,用实力让情怀落地


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都可以称之为优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大优秀的人既多又不多。说多是因为绝对数量其实不少;说不多是因为比例并没有多高。


插个题外话,我非常不赞同重大现在的一种风气,就是强调干一行爱一行,用他在现在所学的学科下的GPA、表现等来衡量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用大学学的专业来束缚一个人以后的职业发展,但却从来不问他、不管他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重大的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乃至转专业的时候,是完全不了解这个专业的行情、要求及特点的,所以往往会选一个他根本不适合的专业。一个性格闷骚内向的人,适合去做码农或者去设计院,你让他去做房地产和施工根本就是害了他;一个热衷社交性格活跃的人,你让他天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写代码或者搞结构力学,那也是害了他。如果把他放到适合他的专业,他会更容易爆发,成为业内大牛。但是重大现在的风气恰恰就是不管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合,都要求你学好这个专业,这其实很不好。也正是这种不好的风气,造成了我们一些学生的痛苦和迷茫,因为他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觉得重大的制度和师生们应该更宽容一些,帮助并鼓励支持学生们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的方向,这样他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层级,我们称之为卓越,即“优秀+专业顶尖”

卓越是建立在优秀的基础之上的,先做到了第一层级的优秀再考虑第二层级的卓越。这里的专业不一定是你现在所学的专业,而是你以后所从事的专业,你需要在一个或者多个领域做到行业顶尖,然后再加上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和了解,以后在社会上在行业里也会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做到顶尖,就一定要学会把事情做到极致,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搞科研,就要有真正顶级期刊的文章或者成果展示,要真正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哪怕只有一点都好(成果展示不一定是论文,也可以是视频或者会议上报告,这点参考Stanford,三流高校看论文数量,二流高校看论文质量,一流高校不在乎论文。咱们一步步来,先搞定质量);搞创业,就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如果可以最好让自己的产品惠及更多人,如果做不到,也要努力让自己的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到自己个性化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搞政治,那就好好学习政策,想想怎么才能真正结合本地情况及社会变迁,制定真正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光有高GPA、学生干部title、一身的荣誉等表面化的东西,却没有足够的深度,那出了校园以后也是走不远的。这个层级重大也有,但是数目比例跟第一层级比起来,那就少之又少了。


这里也插个题外话,好像重大特别喜欢标榜学生毕业后的去处。比如说我去了一个好公司,我出国到了一个好学校。但是人生的路这么长,进去了一个更好平台不代表能走得远,而想要走的更远需要的是“不可替代性”,这点在学校里就要开始培养。有你没你,必须是完全不同的样子才可以,不然最后真的只会“泯然众人矣”。


第三层级,我们称之为精英,即“卓越+改变世界”。

在卓越的基础上,再去尽自己所能,承担起天下二字,去改变这个世界。而且我觉得这是一种习惯,有这种想法的人会一直去尝试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一些事情,从身边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一直到整个世界。也许你会说,我现在只是个穷学生什么资源都没有啊balabalaba……但恕我直言,对学校里的一些“风云人物”来说,毕业10-15年之内其在自己行业甚至公司都不如他现在在学校的相对地位高,在学校里面是个小名人,有老师疼有学生尊重崇拜,但是出了重大毕业10-15年之内,其实都只是默默无闻、随时可以替代的角色。如果在其地位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都没有想过改变一些事情,当其毕业15-20年之后,当面临那么大生活压力的时候,还会想着去改变一些事情?真正渴望改变一些事情的人,不管怎样都会一直尽自身努力去改变一些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重大学生中的精英其实非常少,一年能有10个就到极限了。

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去改变一些事情,当能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所有的资源其实都会向你涌来。


当然也不能说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优秀。人各有志,有的人更倾向于休闲的生活和照顾好家庭,有的人更倾向于事业,其实我觉得都可以理解接受。无论如何,做一个积极向上、对社会家庭有益的人就好。

(2)聊聊心态这回事
这里我主要想针对的是一种比较浮躁的心态。


大家刚进学校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从0开始,大家都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有时候大家会更渴望能拥有一些东西,能让自己脱颖而出。所以你们会努力去追求一些学校约定俗称的规矩或者宣传的规矩,能力标准如高GPA(专业能力)、各类比赛拿奖(综合能力)、学生干部(组织协调能力)等等,荣誉标准如十佳、标兵、唐奖、优异生等等。然后把这些东西当做优秀,得到这些东西之后就觉得自己可以了,是真的优秀了。


我比较能理解体谅大家的这种心态,毕竟大家都经历过,包括我自己也曾有过这种心态和想法,更何况还不止是重大的学生会有这样的心态。


所以这里我想聊聊两点。


一是你怎么就确定这些标准就是贴近社会实际需求的?


也许你会说,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就是这些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balabalaba。


但是这些所谓的标准跟社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以后所走的无非是“政商学”三条,从军也是从政的一种形式。


从政至少得懂人际关系、资源整合、产业规划、社会管理、危机处理、经济金融等等等等;从商至少得懂得行业现状、行业趋势、公司管理、财务管理、实际生产等等等等;从学得知道计划制定、进度规划、论文书写、学生培养等等等等。


他们实际需求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单纯一个GPA或者活动经历所能代表的。你之所以觉得高GPA或者活动经历丰富就能应付这些,是因为默认了很多前提,比如说在重大通过考试就能完全掌握专业知识,或者说重大的考试内容就是实际工作需要的等等等等;又比如说做学生工作,会默认是自己能力强、事情安排的好,或者说参与人多就是成功的。


但这些前提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前文也说了,在重大现在的教学方式(很多照本宣读的老师+万年不变的教材)、考试内容(复印店就能找到以前原题+对行业完全不了解),考高跟真懂完完全全就是两码事。同样啊,你做活动做的多好多好,到底是组织平台厉害能为你确保资源就算你不做依旧可以找到能力差不多的人把事情做的差不多,还是真的没你就不行?


而且有时候还有个对比的情况。本科在重大内部做了一些所谓的科研项目,拿了什么什么奖发了什么什么文章,但是其难度水平可能就只有顶级学校一门课程论文的要求,那这种情形下你的竞争力又何在?同理,你唱歌拿了校园十大歌手,但是你的唱歌表演水平依旧不如职业歌手,甚至不能靠它当饭吃,在这种情形下音乐可以作为你个人的丰富与补充,但是绝对不要因为那你十大歌手就觉得自己优秀,也不要把唱歌当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说句很现实的话,重大建校这么多年,校友这么多,为什么大部分校友都是默默无闻的?为什么走到社会顶尖的知名校友不多?难道他们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不优秀?在当时他们一样会是十佳,是标兵,是唐奖,一样是学院或者学校的风云人物,但是为什么他们走上社会还能继续风云的人少之又少?这说明我们的标准和培养模式其实一直存在一些问题的。现在重大宣扬的风气就是,不问你想要什么,也不让你弄清楚行业情况,就直接让你学好眼前的课程,做好眼前的事,这种风气本身就是在培养单纯的执行者而不是战略家。同时再用一些表面化的数字来圈定一个人的发展,如竞赛拿奖、GPA、学生干部title等等,但却从来不看他到底做了什么不同于别人、能影响他人改变世界的事情。


或许你讲清华也是这个标准,但是同样是讲GPA,清华GPA背后还包含了顶级公司的专业实习,还包含了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水平的科研训练体系,还包含了清华本身所提供的视野和资源,还包含了清华这么多年来在政治界、资本界以及学术界所沉淀下来的巨大校友资源,这些都是比单纯GPA更重要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贴近社会实际需求的东西。重大的同学在讲GPA在讲title时候应该掂量下表象背后的东西是否真的有分量。


所以我才一直强调,你需要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表面化的东西。有没有高GPA真的不要紧,但是一定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最起码得让自己能安身立命,哪怕不是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都可以;有没有学生干部title也不要紧,但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到不可替代,而不是把平台本身的成就当做是自己个人的能力。


二是你对于未来的期许有多高?
如果你胸有大志想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我建议你在校期间,无论取得了多大“成就”,都不要认定自己是优秀的。


在学校里的那点东西,出了社会你就发现其实什么都不是。工作后没人会关心学校宣扬的GPA、学生干部title、或者竞赛拿奖之类的虚名,都是关心你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能改变什么事情,能不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所以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本质能力,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对自己期望越高,就越是应该虚怀若谷,保持前行。


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对自己未来比较乐观的话,大可以不必在意羡慕学校里的一些福利(如奖学金、学生组织赞助福利等等),而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如何能在以后赚更多。所以心态一定要摆正,戒骄戒躁。


教育是投资,一定要在最合适的时光里做最合适的事情。


我觉得最好的心态应该是“客观”与“平和”。


“客观”

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用渴望的假想代替现实。

有时候并不是自己有多优秀,也并不是自己就多厉害发展有多好,而是你希望自己可以这样,比方说你拿了个创业比赛一等奖就觉得自己可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但这不是真的,你只是渴望你可以这样,那只是你想象的,但其实你还什么都没有。同样的,也你会想着以后成为多知名的教授,做到多厉害的高官,但那是你可能存在的最好发展上限,上限有很多运气偶然的因素在里面,不能把它当真的,你们应该考虑的是发展的下限,就是说发展最差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在没真正拥有实际资本或者改变一些事情之前,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前行。


同时这个客观还包含对前提的认知与限定。什么意思呢?有时候大家进行对话的时候,都有一些前提,只有前提假设对到一起才能进行有效沟通对话,否则没法进行沟通。比方说大家讲一个东西的价格,对我这种穷人来说200叫贵,对土豪来说2000叫贵,对高富帅来说20000叫贵,所以我们三个在说贵的时候就没法对到一起去,也就没法愉快地玩耍。所以必须要确定前提假设一致,然后才能进行有效沟通。而这种前提假设的一致,需要客观认知现状,所以与其讲一个模糊的“贵”,不如直接对价格本身进行讨论,也就是陈述客观事实并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而不是在个人主观的前提下谈话。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定性定量”。


“平和”,

理解万物,明白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保持心境的平和与安宁。这种平和并不是说你经历了诸多事宜,见惯了丑恶与罪恶,然后变得麻木不仁;恰恰相反,它是在经历了无数大小好坏的事情之后,真正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很难,不经历大喜大悲很难体会的到。这点与诸君共勉吧。当然追求平和不是说真的就不追求名利了,你依旧可以追求名利,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和得到的结果下,应该依旧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也就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当然学生期间最难做到的其实也就是这点,很难平和,也很难摆正自己的定位,因为学生拥有的东西太少了,几乎没有任何社会资源,也不太清楚社会是什么样,所以往往会变得浮躁,把自己渴望、想象的事情当成既定现实,习惯性给自己或者别人带高帽,但其实大部分人出去之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所以在这点上更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才是。

(3)扯扯就业这回事
这里扯扯本硕就业的选择与规划吧。权当参考。


我还是觉得,应该先明确“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以及“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根据想过的生活来确定自己要从事的行业以及职业。不一定就是你现在所学的,但是最起码一定要确保自己能靠这个安身立命。


接下来的算是对本科生的一些建议吧,研究生应该会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我的建议是大一多体验一些事情,学术也好、创业也好、从政也好,在大一的时候多体验一下,然后找最能让自己打鸡血的东西,结合自己想过的生活,坚持下去。然后最迟到大二下结束,一定要确定自己到底要什么,确定要给大的方向(是方向,不是具体的目标,比方说确定到底是要从政、从商还是从学),然后再用剩下的2年去打好基础。如果是决定去企业的话,在大二暑假前就先确定自己做哪一行,上升要求(现场还是理论还是岗位)以及对学历的要求(直接决定要不要读研或者怎么读研)、进入门槛(如GPA、英语、学生工作经历)、需要的品质(如活跃、沉稳)等等等等,然后大二暑假就开始实习,从最基本的岗位开始实习,(比如说建设行业最基本的就是施工现场)。然后大三时候根据是否要读研来确定要做什么:读研就好好准备保研考研的事,不读研就好好加深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也很重要,不是说非要想学校考试那样能闭卷做出来算出来,但是至少得有翻书查资料的能力)和对行业的认知(在现在这个时代,学历与收入基本是成正比的,所以研究生是一定要读的,只不过看是本科毕业接着读,还是先工作再读个MBA什么的或者在职研究生),比如说这一行业现状及趋势(上升下滑稳定?),以及行业内的各类公司各类岗位的工作环境(天天跑还是坐班)、上升途径(哪个岗位更容易进入公司核心层,其要求是什么)等等(读研的话这些就放到大四确定研究生事情之后再了解),然后大三暑假再去实习。对本硕毕业就进企业来说,优质而完美的实习(行业内全类型公司、上下游岗位,当然最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足以碾压学校里的一切荣誉和成就。因为公司招人是为了解决公司的问题、促进公司的发展,不是让你来天天考试或者玩过家家的活动,你一定要明白对公司来说什么才是最核心的。大四就是直接找工作,根据自己渴望的生活来确定具体岗位,找最能让自己打鸡血的那种岗位和生活。还是那句话,找什么工作、读研读博、出国创业等等,其实都是为了让你过上想过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当然上述的时间节点建议,越早知道越好,这个早可以早到你开始有意识的那一天起


另外我个人觉得,人生很长,不用急匆匆地做一些事情。本科时候重点培养的是个人品质、综合能力还有对行业的了解,毕竟本科那点内容很难说专业知识多深,但是一定要了解这个行业,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实际能力,如学习能力、查找资料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就业导向的硕士,在硕士阶段再加深下理论基础和项目实践,好好结合二者,做好执行与管理,最好可以丰富自己的实习(各类型公司、上下游岗位),再将理论学到的和实习碰到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发现个人的不足和公司的现状,然后再想着怎么提高自己和促进公司发展;博士或者想读博士就安安心心做科研,当然也不是单纯的做研究,博士期间最重要其实并不是paper,而是专业深度以及学术训练体系(这个学术训练体系对应了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如文献综述对应的是查找资料的能力;论文书写就是怎么跟别人把事情讲清楚;introduction、background、literature review就是分析问题的现状,这点也可以对应到方案策划中去;proposal制定就是计划的制定;项目实操就是节点的控制和专业的实践;等等等等)。虽然会讲专业深度,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要能解决一类问题,或者是掌握解决任何类型问题的方法,掌握了这套方法学什么、做什么都可以。


所以相比之下,我觉得重要的节点有3个:一个是你本科刚毕业时候,那时候你得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还得有个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接下来奋斗不息的人生;一个是你30岁的生日,那时候你得开始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得完全从学生进入另一个状态,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三十而立”;第三个是你45岁的末尾,那时候正是别人评论看待你人生的时候,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时候会清楚地看到自己事业的上升发展趋势以及终点,毕竟不会每个人都是Colonel Sanders和褚时健,所以大家应该在20岁时候就想到自己45岁末尾会是什么样子。

(4)交流交流读书


这也是抛砖引玉,权当交流。欢迎各位补充指正。


我个人认为,读书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践阶段 。也许你会问,书还没读怎么实践?但这正是读书的用处不是么?常言道,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养性,可以育人。但所有的这些,都是要靠实践来体现的。书中所体现的智慧,所给人的教化,所给人的平和,所给人的成长,是通过平时的一言一行所体现表达出来的。正如“民主”一词,民主不应该只是一个词汇,或是一种政治模式,而更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思维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真正懂得“民主”一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是个能坐下来与人平和对话、分析问题、协商解决的人,而不是网络上那种整日民主喊个不听却动不动就侮辱异己、不讲证据事实的喷子。


这个阶段应该是读书最基础的阶段,此时要把书读“薄”,即不需要记得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也不需要记得这本书是哪个版本的,更不需要记得这本书讲的是个什么东西,甚至连书的名字都可以不记得,只需要记得这本书中所体现的道理是什么,并付诸实践即可。也许读完一本书只有一句话是你能记得住的,所做的笔记也只有一行字,但如果你能铭记在心并付诸实践而且是持之以恒、灵活运用的话,那我想这种效果会比记很多杂东西有用的多。就像张无忌和张三丰的那段经典对白:“无忌,我教你的还记得多少?”“回太师傅,我只记得一大半!”“那,现在呢?”“已经剩下一小半了!!”“那,现在呢?”“我已经把所有的全忘记了!!!”“好,你可以上了!!!”


当然,就这么脑袋空白地上,不一定能打赢对方,这时候还要记得学会思考、总结,懂得纠正理论和实践的偏差,学会理论在具体情况中的灵活运用。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读书一定要刻意去读看上去有用的书吗?我觉得不是,读书本来就是开心随意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刻意去读什么类型的书,没准什么时候就会真正体会以往所读书的意义,就像小时候背过的诗词一样。


第二阶段是理论阶段。

何为理论阶段?就是把书读厚。这时候要记得住书的名称、作者、版本之类的附属信息了,并且书中经典的句子也最好能记得住,也要知道他人对此的一些评价观点等等,更重要的是加入自己的思考、联系、总结。


这时候我想有人会问,实践阶段提了思考、联系、总结,到这个阶段还提?不怕重复?不重复。因为过了实践阶段,自己本身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实践经历也不少了,这时候需要的是比实践阶段更进一步的提升。这个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个阶段的文化修养的提升,这就包括记住一些列附属信息,背出一些经典名句;二是,这个阶段的思考、联系、总结,在根本上是不同于实践阶段的思考、联系、总结的。实践阶段的思考、联系、总结是针对一个具体道理的运用过程中的总结,这时候往往思考的层面往往局限于一个具体的事,而到了理论阶段更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头脑风暴”,即将之前学到的道理、知识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体系,看到尧舜之事能想到苏联问题,并且这个思考过程中一连串道理都彼此有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像一个个小星系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宇宙,这个宇宙就是你的体系。


第三阶段就是创新阶段

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往艺术、哲学领域靠近了。这时候你需要将自己的小宇宙同他人的小宇宙联系起来,也许联系融合过程中会有宇宙摩擦、碰撞,甚至冲突爆炸,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冲突爆炸,最后才能让自己的小宇宙真正爆发。正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


(5)交流交流学生工作
上文也说了,在学校里的学生工作,其本质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模拟。而做学生工作最重要的意义主要是3个:

  • 一是学习如何处理事务以及如何相处,即开始模仿社会进行生产活动与人际关系,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锻炼能力;

  • 二是认识的一群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风格的朋友同学,这会极其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以后彼此之间也能互相帮助,也就是大家习惯说的积累人脉;

  • 三是认识分管相关工作的老师及学院学校领导,可以对自己进行人生的指导和就业上的帮助。


第一个是最重要的,第二个是出去后对自己帮助最大的,第三个目的是在校期间以及毕业5-8年内对自己最帮助最大的。


但是也要清楚什么才叫达到目的,有什么title、拿了什么荣誉不叫达到目的。自己要真的学会如何安排处理事务如何跟人相处,而不是天天只会跟人喝酒吹牛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可以纯粹一点,除了共同玩耍外也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最起码也得真心诚意关心彼此,不然跟酒肉朋友就真的没区别了;跟老师的相处,也不是说认识就可以,要真的听取老师们正确的意见并付诸改变付诸实践,多跟老师们进行沟通谈谈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能获得切实的资源。


上面是大的目的和思路,这里我们讲点基础点的知识,以头为例。如果想当一个组织的老大,不仅要熟悉组织的基本流程和生产环节,也要有大的战略和以组织发展为第一位的态度。有时候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是“不谋其政,故不在其位”。这种能力和态度不仅可以用在学生组织,也可以通用到以后工作的单位组织。


一个组织的leader,需要做到四点:


一是组织战略方向的制定者

一个组织的leader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自己的组织到底要干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也就是组织存在和进行活动的目的。这个目的要尽可能宏观(比方说青马班的定位是培养省部级干部,虽然选拔培养模式很失败,但是这个目的本身是没错的),而且带有责任性(比方说国学会诗词社一类的文化社团,不仅仅应该关注收了多少人,也不能仅仅是自己内部自娱自乐,更重要的是要能在校园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目的来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活动(如部门划分及活动类型及时间点等)及培养方案(如学生会社团之类的为了培养参与者的演讲能力设置演讲比赛,培养参与者的逻辑能力组织辩论赛等等;同时针对内部人员进行基本业务能力的培训),同时确定组织需要吸纳的人员类型(如收多少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进来之后如何对其进行训练和培养等),也就是倒推。但是这个目的绝对不能是活动本身,同时对活动的要求也不能只看参与的人数。活动是实现目的的载体和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流学生会做思想,二流学生会做服务,三流学生会做活动”。当然正常情况下是,追求一流的学生会不弱于二流中的优等,追求二流的学生会沦为三流,追求三流的学生会变得不入流,也就是“去其上者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取其下者则无所得”,所以一开始就要用一个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且这个战略方向要贴近实际的需求,也就是市场或者社会确实需要的(注意不是某一部分人需要)。举个例子,当时BIM俱乐部成立的时候是希望可以培养出一些业界的顶梁柱,不仅是针对俱乐部成员,也会对整个建筑学部甚至外校的同学分享资料,也需要成员帮忙整理一些资料,同时也进行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学习。而有些同学申请加进来是比较关心自己的软件学习,比较忽视概念的学习,这样的同学其实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最后也不太会录取。所以无论如何,组织的战略目的是第一位的。


二是组织外部资源的获取者

一个组织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要吸收足够的外部资源,所以组织的leader必须不断为组织争取外部资源。那么什么叫外部资源?以学生组织为例,资源是老师愿意给社团学生会多少钱?那不叫外部资源,那叫组织本身就所有的资源,只不过这些资源之前本来就是掌握在老师手上的,老师可以决定是否给你,而对他来说给你或者给别人,给不给你其实都一样,获得的程度取决于跟上级沟通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其实是没有超越平台的上限的。真正的外部资源是组织本身包括老师本身所没有的,这样才有价值。当然你得先搞定老师再争取老师没有的资源,一步步来。而且这种外部资源要跟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匹配。举个例子,对于学生会活动拉赞助来说,获得的一般是钱或者是某某KTV、餐厅的打折优惠,对穷学生来说或许还挺有价值的,但是对组织来说,除了钱还有点用之外,其他的实际上没有什么卵用。对投放赞助的单位本身来说,他等于是打广告,但是这种情况下他才不会在乎是哪个组织做的,他只要活动人多就好,也就是本组织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大,别人不在乎是不是你这个组织,也不在乎是不是你这个人;对争取赞助的组织来说,钱是可以用的,其他的东西可以吸引人数参加,但问题的核心是,你办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了让参加的人多显得自己牛逼?为了单纯让这个活动成型?还是让参与的人能真正收获一些东西,然后再反馈再周边的人?我觉得,参与者的实际收获应该要与组织的战略以及活动本身的目的相结合,比方说,一流学生会组织活动是为了引导思想,所以他们的活动会更倾向于培养内部的工作人员和外部影响的目标受众,倾向于去引导他们的思考和锻炼他们的能力,所以他们会设置一些讨论、讲座、挑战性活动、调查、分析、反馈等等等等,而不是一直重复以往做过的事,那叫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也许你会说,一个学生组织需要这么折腾吗?这取决于你对自己以后的期许。我之前说了,学生活动本质是对社会活动的模拟,所以在校期间应该尽可能按社会企业政府的标准去要求自己,高要求下的锻炼效果会比意思意思了事的效果好得多,同时通过这种模拟来训练自己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态度和方法会让你以后比别人走得更远。


三是组织形象的代言人

什么叫组织形象的代言人呢?就是你的个人能力水平、外貌形象、言谈举止等等等等,都代表了整个组织的形象和水平,甚至是最高水平。别人对你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对你所在组织的印象。一个优秀的leader是会加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同时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会带好下属,提高下属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强大的组织是从上到下都会很强很有能力,试想一下,如果组织的每个干事都很有想法很有能力,那可以推算出其上级得有多强的实力才能带好这些人、hold住这些人。所以leader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要丰富自己的内涵,要学习商务礼仪,尊重各地的习俗等。这点不仅适用于学生组织,对企业政府其实也是一样的。


四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者

leader不仅要管内,也要管外。对内主要是针对“人财物时”的管理。“人”包括2方面:一是内部组织构架的人员,这时候leader要充当HR的角色,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符合组织发展需要的,知道如何对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同时如何进行安排分工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分工,也就是追求内部运行最为顺畅的组织形式与结构;二是针对活动过程中的人力进行安排,以元旦晚会为例,需要计算出现场需要多少人数,每个人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权责利,同时还要了解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长,确保进行现场工作的时候不会缺人也不会多人浪费大家。这点对应到实际生产中,就是如何发挥组织成员整体工作效率和每个人的特产,以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说,leader得做个合格的HR,得知人善用,得对组织人员调度有方。“财”实际上是指资源,不单单是指钱,包括进出2点:“进”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所获得的软性资源,如人脉、品牌认可度等,二是在短期生产过程中争取获得的资金(比如学生组织每年都有固定的保底经费,对应企业就是银行贷款、别人的投资自己销售生产回收的资金);“出”也同样,一是组织形象和实力的输出(也就是宣传稿、新闻稿和财报等让别人看的文件资料等),二是实际生产生产活动中的投入控制(如单次学生活动中的总经费估算控制以及对单笔材料费用的调查了解,对应企业生产就是现金流的控制等)。所以“财”的部分主要是对组织进行形象管理和财务融资管理,所以leader也得同时了解组织宣传和财务管理有关的工作。“物”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数据资料的管理,包括文档资料的整理与交接,就是对组织会议记录、财务账目的记录审查核对、人员考勤等,对这些数据资料要很好地进行整理、分类以及交接,以及对应的数据安全与保密等问题;二是对于固定资产和实物的管理与调度,比方说哪些东西什么时候需要买了,哪些东西可以回收利用或者如何处理,涉及的相关的法律产权问题等等。所以leader也得清楚行政有关的相关事宜。“时”就是对时间的管理,这种时间的管理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对劳动生产效率的估计,就是你得估计做一个事情需要多少人来干多久,这样提出的生产运营计划方案才不会不切实际;二是得明确切入的时机,就是得明白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同时这个时机点要和组织的目标进行契合。举我大二的例子,九月中秋发月饼联系新生(大家刚进来需要联系上以建立组织认同感),十月迎新大会(相互熟悉了解组织的情况),十一月新老生交流会(刚进来大家不了解大学生活你找人给他们讲了也没用,经过2个月的生活再讲其实比较合适),十二月元旦晚会,一月组织集体购买回家火车票(我大二时候没有12306,只有去火车站买),三月开学组织换届宣讲会让感兴趣的好苗子对组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规划有所了解,四月老人们带领竞选者完成一次诸如登上比赛辩论赛之类的活动同时我要跟候选人们一对一面谈听他们的想法同时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五月选副手辅助候选人组织篮球赛让候选人们开始磨合并逐渐浮现出他们认可的下一届核心人物,六月端午晚会完了之后换届新头头负责买返程车票。也就是说每个时间点做的事都是有目的的。“时”对应到社会组织就是对时机的把握和分析。所以学生工作本质是一种模拟。

(6)交流交流学术研究
这里结合自己专业跟大家交流下一些心得体会,权当抛砖引玉,也欢迎各位大牛指正。


学术研究,首先是“领域本体的构建”:

领域本体(DomainOntology)是专业性的本体,是对学科概念的一种描述,包括学科中的概念、概念的属性、概念间的关系以及属性和关系的约束。由于知识具有显著的领域特性,所以领域本体能够更为合理而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表示。


即首先应该了解这个学科领域中经常出现的名词、概念、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比方说BIM,现在大家都默认其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但是也有一种东西叫做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还有一种东西叫buildinginformation management。这些都是不同情境下或者是这个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时候所出现的名词,他们都可以缩写成BIM,但是其所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而根据大陆的翻译方法,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其实也可以翻译成建筑信息模型,但是这个建筑信息模型跟modeling那个模型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同样的,building可以翻译成建筑(物),也可以翻译成建筑(行业)。但是BIM本身所对应的应该是整个建设领域。这些都是由于中英文翻译所带来的误区,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即便是现在都还有很多人将BIM理解成一个三维模型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坚决反对“建筑信息模型”这个翻译,而提倡“建设信息模拟”这个翻译。具体关于BIM的理解我在《我们来聊聊那个叫BIM的东西》一文中也说过。


所以为了混淆这些概念以及其之间的关系,领域本体的构建应该是第一步的。


然后应该是“领域本体的扩充”:

领域本体是让大家熟悉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但是光有这样还是不够深入,所以应该还要在知识的面上进行扩充。


这里的扩充包含3个方面:

  • 一是该学科的发展历史。这点大家比较好理解,比方说学科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中间哪些人哪些机构对其进行了发展。这些是偏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与学习。

  • 二是有关该学科一些出名单位及人物,并大概了解他们所做的方向、提出的理论方法以及参与的标志性工程项目等等。

  • 三是有关该学科一些常见的学习途径。这里包括常见的网站,常见的期刊杂志,比较好的会议、常见的数据库。


领域本体的构建和领域本体的扩充其实都算是基本功,一般情况下这个基本功应该要花费半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功打扎实之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路径来确定下一步要学习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会有两个分支,一个是走学术研究的路线(读博当老师做企业研发),一个是走工程应用的路线(本硕毕业找工作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但不管是哪个路线,前文所说的基本功都应该打牢,毕竟这是理论基础。



这里我们聊聊学术研究的路线


如果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在领域本体构建及扩充完善的基础上,首先就应该是大量而有深度的文献阅读。


首先是确定读的范围


说到文献阅读,读的范围不仅仅要包括学术论文,而应该是要读三个部分,

  • 一是学术文献(如期刊、会议、书籍、硕博毕业论文等等),

  • 二是科技资讯(比较新的新闻等等),

  • 三是行业报告(如行业机构的一些年报及应用报告等等)。


而学术文献,读的范围至少应该是行业内的几本顶级期刊而不是随便找个论文就读,其他的不错的也可以读。然后就是那几个比较好的会议的proceedings。专业书籍也要适当补充。


科技资讯,就是很多小的新闻,但是都是比较前沿的技术报道。


行业报告,这个每年都会有很多机构发布,也会有人翻译,这个多关注一些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就好。


然后是确定读的方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文献阅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前期都会很痛苦,后期就好多了。


我记得我第一篇读的学术论文就是台大康仕仲教授的《on-site build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by using projection-basedaugmented reality》,也是读了三天才读完,因为中间很多单词、概念和方法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但是现在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阅读速度已经算比较快了,所以都要经过这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我倒是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阅读文献(这里先说期刊和会议,书籍和硕博毕业论文部分下面说),应该经历“死读”—“泛读”—“精读”——“多读”四个阶段。


首先是死读。

这点适合于刚刚开始读文献的初学者。就是说不管什么文章,只要是你想做的大方向的,直接下个15-20篇过来读。这时候就不要管它是什么具体的方向,挨个字词的全部读完。不认识单词就查,不知道的方法就记下来然后谷歌百度。总之一定要弄懂文章中的每个单词每个方法。


这种死读的目的有五个,

  • 一是为了训练阅读的速度,

  • 二是为了帮助领域本体的构建及扩充,

  • 三是为了了解一篇论文的行文思路及文章结构,

  • 四是为了了解这个领域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 五是为了发现自己喜欢的方向。


这个过程必然是极其痛苦的,但是也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基本上阅读完15-20篇文献的时候,这5个目的都应该基本达到了。


而在死读这个阶段完成后,应该就会知道一篇论文应该有的常见部分:


常见论文结构

  • 1.Title and Abstract  标题与摘要

  • 2.Introduction  简介

  • 3.Objectives  目标

  • 4.Literature Review  成果回顾

  • 5.Development of Hypotheses  提出假设

  • 6.Research Design  方案设计

  • 7.Data and Sources  数据和来源

  • 8.Empirical results  实证结果

  • 9.Discussion of results  分析讨论

  • 10.Conclusion  结论

  • 11.References  参考文献

  • 12.Appendices or Acknowledgements 附录或致谢(不一定有)


而每一部分的书写要点应该是在自己做完科研任务后才应该知道的,具体我们后面再讲。

然后就是要泛读。泛读应该是为了更加明确自己要做的方向,同时方便自己在这个方向上做深刻而进行的准备。


这时候不用那么辛苦,先读摘要,然后看大标题,再扫下图片和图表,最后看下结论,确定下这个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或者想做的方向。如果是那就留下来标记一下,改天集中精读(下一步讲解)。不相关的看看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好。


等泛读过一些论文之后,必然会有自己感兴趣的论文,这时候就要开始精读了。


精读的过程跟上文的“死读”的过程比较像,都是要认认真真地读完,但是这部分多了一个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做笔记。


每篇的笔记不要多,大概50-100字就好。少了记不了什么,多了等于没消化没思考,所以50-100字最好。先做中文笔记,等熟悉之后再做英文笔记。


当然也可以才去其他方法来记笔记,但是不管什么方法,笔记一定要记,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想法全部写下来,不然很容易遗忘。


精读完了之后就应该开始多读,这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阅读多了积累也就逐渐多了。


当然只阅读期刊和会议论文也还是不够的,因为期刊和会议论文可能往往是别人很久之前做出来的,不一定就是最新的;而且这种论文往往也不够详细,只有大概的过程,其试验设计的详细过程、数据获得的详细过程、数据处理分析的详细过程,都没有很精确的写在期刊会议上,所以还要查阅好的硕博毕业论文。


而光有硕博毕业论文也不够,因为这种硕博毕业论文往往是针对某一个点来进行研究的,这样也不够深不够全,所以还需要阅读一些优秀的专业书籍。


这个过程应该也是半年为一个阶段,一年内完成深化。前半年应该阅读完50篇左右的期刊paper+会议proceedings,同时至少应该读10篇左右的优秀硕博毕业论文+一本专业书籍。后半年就应该是深化了,这后续的半年中至少应该再读200篇左右的期刊paper+会议proceedings,同时至少应该读20篇左右的优秀硕博毕业论文+3本专业书籍


同时这期间也应该辅助以科技资讯以及行业报告,让自己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


也就是说,如果有志于做学术研究,前期一年左右的时间都应该用来打基础。然后就开始设计实验+实作。而论文书写应该是做完实验后的总结报告。


所以进行实作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实作又包含了proposal的书写(也就是课题的开题报告或者项目申报书),相比之下,我觉得proposal应该是把握大方向的,不需要那么精细,重要的是明确2点: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学术研究有两种,technique-driven以及application-driven,前者是我不知道这玩意现在能干啥,但是这个idea或者demo以后会有很大的价值,后者是现在就领先于业界并能很快进行完善并投入生产的demo,两种其实都可以作为研究方向),以及拟采用的方法(方法要创新,文献综述不仅仅是看别人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别人没做什么,然后来确定自己的方法比较有价值)。至于结果,欧美的特点一般是“我也不知道做出来是啥样但是我一定会努力探索因为我觉得探索未知才是科学的真谛balabalaba……”,中国的特点一般是“给你个规定的时间你给我做出个规定的样子”,各有利弊吧其实。(不过我一般都是简单粗暴地先有个idea然后直接干了,等做的过程中再不停修改,然后做的差不多了再去写proposal然后申请funding……顺便论文也出来了……学科特点不同做事风格不同……不要学我……)做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节点、资金和方向的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及展示方法。


在实际书写过程中:

1.Title and Abstract  标题与摘要。

这个最后写


2.Introduction  简介

背景介绍、与内容话题相关的材料、原因与动机、研究的重要性


3.Objectives  目标

简明扼要地陈述目标、说明要研究的问题(why而不是how)、提出的目标应该与所设定的假设相关或者实验内容相关


4.Literature Review  成果回顾

回顾前人相关研究、以往期刊、总结性发现和关键性结论、该研究在其领域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来写、前人之不足


5.Development of Hypotheses  提出假设

假设一定要科学严谨、假设前提要有数据或者经验作为支撑、假设还要再经过检验论证、假设可以对也可以错


6.Research Design  方案设计

简要介绍如何检验假设、根据假设的性质决定检验方法或工具、说明假设成立或不成立的条、从以往研究中可以借鉴的方法或思路、说明每个变量板块是如何处理的或者有无第三方分包完成、测试的维度一定要全面严谨、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


7.Data and Sources  数据和来源

必须标明所有数据的来源、建立数据集、要有总结性和描述性的统计结论、变量定义(用符号表示,写在公式下面)、灵活运用表格、图示等表达信息


8.Empirical results  实证结果

实证结果要报告出来、指出假设是否符合实证结果


9.Discussion of results  分析讨论

利用已知结论来讨论结果、讨论过程不一定非要是对这个研究极为重要,但应有发现新的点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如果讨论发现结果不如预期,那就要找出原因、并做出进一步修改(对假设、方案设计等)


10.Conclusion  结论

对发现的结果进行总结(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一定要有、实践或者理论上的影响、局限和缺点(一定要有)、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11.References  参考文献

做好查重工作避免意外抄袭、参考一定要使用同一种格式


同时reference常见格式
Chicago Style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Online: Chapter 14 Contents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Online: Chapter 15 Contents
Author-Date Style (Harvard Style)
http://www.staffs.ac.uk/support_depts/infoservices/learning_support/refzone/harvard/index.jsp
Modern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 (MHRA)
MHRA Style Guid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LA) Style
MLA citation style · Citing · Help & how-to · Concordia Librarie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Style
Citing and referencing


学术研究部分大致通过这些来完成。

这里纯属个人心得,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各位交流指正。


(7)交流交流创业


貌似大家对创业这个词比较感兴趣,都想着当老板。特别是之前提双创,大家就更来劲了。但是大家貌似都忽略了一点,双创的本质跟现在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讲专业突破和产品技术升级,讲模式、技术、理念创新,然后再通过大小公司之间的竞争合作来促进市场的繁荣,同时配套相应的法律保障和行政保障,如知识产权的保护、财税负担的减轻和审批流程的简化。所以不是说你轰轰烈烈弄个app就叫创新了,也不是说你随随便便开个小咖啡馆就叫创业了,双创需要的是专业上的突破,最终还是得让自己的产品服务有竞争力,不然该死的还是要死。


言归正传,我们来讲讲创业中一些需要考虑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

首先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创业。想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或者是想有改变世界的产品服务是最好的,而且是要真的这么想这么做,而不是把自己标榜成这样。哪怕是单纯为了钱去创业都是好的。千万不要为了逃避工作而去创业,也不要为了虚荣心而去创业,更不要为了能让自己找个好工作所以刷个创业或者创业比赛的经历,那样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然后就是创业的方向。还是那句话,产品服务得符合市场的需求。这个方向最好能顺应国家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而且要稍微领先点现状。早产会过早死,因为市场还不需要那一步,除非你背后有雄厚的资本和人才,可以做技术储备。如果是赶在风头上才去做,那么往往就会鱼龙混杂,干不过有技术积累的公司,也拼不过资本雄厚的公司,如果没特色很容易被大浪冲走。而这种特色是需要过硬的技术和长时间的积累的。但是也要知道一点,有时候顺应国家政策和趋势去进行创业,反而会竞争会更加激烈,不仅是因为会一窝蜂涌上很多人,更重要的是很多大公司也会加进来,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小公司的权益其实有时候更难得到保障。所以最好是做的巧,在风要起的时候去做而不是等风来了再往风口蹭,在风口猪都能上天。比方说,之前有人统计过重大各专业毕业10年的平均薪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建管最高土木第二。这个统计毫无意义,因为过去十年是地产的黄金十年,在那十年是个人跳进去都能赚钱,其行业平均薪资都比其他行业高,所以不用想都知道房地产有关的行业工资最高,再做个表来统计这个有什么意义?真正需要统计的是行业内各校同专业的比较,比方说重大的建筑同天大的建筑薪资进行比较,或者重大的土木与同济的土木进行薪资比较。何况你现在再看看地产这行情,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在下滑,最赚钱的是IT与金融。再比如,2014年资本大量投app,到了2015年app就不好过了,因为资本已经投了一轮app,然后还在做app创业其实重复性很高(你不能从自己所在区域来看,也不能从参加的比赛来看,要从全国的创业团队来看,很多创业公司是根本不会去参加比赛的),所以2015年资本都不在投app,而是投了很多VR有关的创业企业。而从去年年底到现在,2014年投的app很多都已经死了,活下来的也有一部分在死的过程中,最后真正能成果的app按比例来说其实少之又少。我之前就说了,一个企业归根到底是要盈利的,就算短期内不能盈利,但是其市场份额和营业额也必须得客观,这样后面还可以继续盈利,就像京东和滴滴优步一样,现在都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其营业额和市场份额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所以不能根据创业公司拿的风投数目和拿的奖来评价它,要知道牛逼的公司都是自己办比赛给别人颁奖的。


还有就是创业者本身所需要的素质。
创业其实对创业者本身的能力要求很高,不要以为创业就是当老板,创业前中期创始人都得与公司共存亡,宁愿自己没钱都不能不给员工发薪水,做不到的话其实并不适合创业。现在VC投资投的其实都不是项目本身,而是投你这个人,只要人行了就不怕起不来。


所以创业者本身是需要学习很多东西的,不仅要会财务管理、项目进度的控制、薪水升职评估体系、公关成本及对象选择、产品推广营销、供应链选择获取及维护等执行性的能力,还必须懂行(以app开发为例,创业者不一定要自己会编程,但是一定要知道什么才是好的程序员、程序员的平均工资、开发的关键要素节点以及开发的进度、行业的平均要价等等等等)。


除了能力外,还有两样东西很重要,那就是战略眼光和品性。战略眼光就是上面说的,得知道什么时候往什么方向发展,得有极其敏锐的市场嗅觉,而这种市场嗅觉来自于两点:对政治政策的熟知和对技术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这是需要不断训练的,我上文也说了,一定要关心政治,但是关心的是政策、规划和发展思路,而不是政治斗争和政治人物的调动。而技术的发展方向,则需要你不断地关注有关的科技新闻、科技论文、讲座、课程、牛人分享以及行业报告,这也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品性,不仅要坚守自己的事业,还要真诚,学下李嘉诚多让一分利,其实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别人对这个人的认可,认可了这个人就会帮助他,就会不停有资源投入,马斯克创业也失败过,背了一屁股债务,但是佩奇还是义无反顾的帮助他,不仅是因为友情,更是因为对这个人的认可,也正是因为认可所以才会有更坚定的友情。


最后就是需要防范的两点。大学生创业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大学生创业对创业者的要求太高了,很多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虽然我个人对大学生创业持谨慎和稍微反对态度(谨慎和反对是因为,包括重大在内的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水平、发展思路和专业程度实在是太low了……),但也要看到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而且确实成功了。但是一定要注意两点,

  • 一是不要拿父母的养老钱来满足自己创业的欲望,也就是说,得留救命钱;

  • 二是一定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失败都是由于合同欺诈,所以一定要签订有效的、经过公证的合同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7)跟有志于从政的同学交流一下
从政的话,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而且其实很多政治有关的内容并不适合在这里讨论。有些内容我上文已经说过了,所以这里我们就补充交流一下大学期间应该努力学习培养的几个方面,讲讲上文没怎么提或者细讲的内容,权当交流参考。


首先是希望各位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我相信重大有志于从政的同学还是有的,而且我相信这些人的内心还是保留这一份炽热。外面的环境会有很多诱惑,也会有很多无奈,常常会身不由己,但是希望各位都能保持内心的那份炽热。这句与诸君共勉


二是思想意识要正确
这种意识正确包括几个方面。


一,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句话是真的,因为历史和现实就是这样,中国正在重回世界的中心,没有共产党我们不会这么快做这点的。当然国家现在也有很多不足,但是这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去改变它,而不是选择谩骂与逃避。以中国现在的一些法律情况为例,我们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收容以及判决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其实是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司法情怀的人去打破它改变它,让他变得更加公平更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底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治(这里可能用词不准确,这里的人不是指某一个或者某一层级的人,而是指广义上的人类)没有法治,因为法的制定者是人,法的执行者是人,法的推翻者也是人,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法。所以与其抨击法的缺陷,不如想着怎么去改变它。你怎样,你所在的中国便怎样,你若光明,中国自不黑暗。


二,要跟中央思想保持一致。这不是洗脑,而是说中央的思路直接决定了国家发展的东西,不学习这些文件材料是不会了解中国的未来动向的,何况有些东西当时提出的时候看不出来什么,等几年之后你才会发现政策的要义。比方说,十八大提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你当时可能以为就是搞环保,但是实际上这个建设却直接影响了后面住建部提出的绿色建筑目标以及加快推广建设信息化的目标。大方针的提出是需要很多年才能变成细节的,所以一定要多学习中央的思路和文件。


三,通过多学习以往经典的文件可以学的很多有益于人民的态度和能力。比方说老三篇,都很经典,其实有时候想想,能做到一半都其实都已经是个好官了,全部做到的话那得多了不起,这就是对工作态度的学习,要以人民的利益优先。再聊聊能力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这几个字为例,除了它本身所包含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外,我觉得对个人来说也有值得思考借鉴的地方。科学发展观,首先讲的是科学,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据;然后讲的是发展,就是无论如何都得往前发展,不作为就是犯罪就得撤职(尤其是在当时那个讲GDP的年代);观,就得多看多观察,得看实践的结果,而不是想当然地拍脑门决定。而这些其实也是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所保持一致的。另外衷心给同学们一个建议,其实毛邓三和马原是很经典的教材,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思想,可以不相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但是其中很多优秀的思想是完全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比方说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其实很多也就是我上文说的一些东西,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对,那么其实马克思在这部分的哲学阐述也是对的。大家之所以觉得毛邓三和马原无趣,是因为老师水平低,他们自己都不能理解这些内容,只会背诵重复,大家自然觉得无趣。我接触过一些真正理解这些哲学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的人,最后都发展的很好,我现在还在向他们学习中。所以各位可以对这部分多思考一下,会很有趣的。


四,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政府,都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尤其是重大的学生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我大二时候有个我很尊敬的学长就告诫过我,别人认你你就是学生干部,不认你你就什么都不是。因为你不能决定别人的发展,不做学生工作又怎样。学生由于其没有任何实际的资本、人脉和权力地位,所以在获得一点东西的时候会特别容易膨胀,不是因为他真的厉害是个人物,而是他希望自己是个人物。而对政府官员来说,如果把自己真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领导了,就会脱离群众、远离实际,就不会清楚了解人民的实际需求,制定的政策和做出的决定就就会出现偏差错误,就会为国家人民带来损失。相反,应该多走到大家中间去,多去听听大家的需要。黄奇帆市长以前都是坐着敞篷卡车去看重庆的街道,然后来思考如何进行发展规划。而2010年,重大进行了80年来第一次学生会公投选举主席,虽然当选的那哥们最后也不踏实没做什么实事,但是他在竞选过程中有一点做法很值得大家借鉴,当时他团队的人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走访调查,询问大家对重大学生会的意见和建议,后面也慢慢促进了校会调研部的成立。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不管你是不是学生会,也不管你说你收到了老师的很多制约,但其实很多事情你还是可以做的,你可以选择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而不是把自己的不作为推卸到外界的压制。同时我建议各位有志于从政的同学,在学校里面要努力学习如何不动用权力去完成事情,当你可以不依靠权力而完全依靠别人对你的认可就把事情完成的时候,那给你权力的时候你能发挥出更大的光和热。


三是大学期间应该多关注学习政策的制定、产业的布局以及综合管理等战略层面的东西,而非政治斗争


政策的制定,就是得考虑政策的后果,还要因地制宜,要多进行实际调查,防止有人钻空子为个人谋取私利,要切实让当地百姓受益,同时也要清楚如何执行、如何监督、如何宣传推广,这本身就需要对当地情况有很深刻的了解。举个例子,重庆市政府对微企进行补贴,那么补贴多少、补贴的对象确定、补贴后的跟踪追责等等,其实在这项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是经历了一个阶段,前期是来者不拒,尤其是大学生,后来很多人通过补贴套利,但是企业本身不做事,最后光拿了补贴去补贴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投入生产,这样钱就打水漂,所以后面一个阶段就开始要查每年营业额的账目,并减少补贴的人数,严格考察补贴的对象,对大学生也一样。这种政策的制定,其本身就需要考虑很多,并调查很多,然后不断进行修改。


产业布局,这点也很重要。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因为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交换,你得生产劳动出来才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劳动的东西可以是实物(如工业、农业),也可以是服务(金融互联网等,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身不产生实物,他们是润滑剂,可以提高效率和透明度),但是一定要进行生产劳动,而且就全国范围来说,实体经济和服务行业是得互相匹配的,不能失衡。而每个地方的产业布局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北京产业支柱IT和金融,上海是金融和外贸,重庆是电子和机械,等等等等。所以你得清楚产业布局,不仅是现在的产业的布局,还要着眼于未来,比方说黄奇帆市长当年对重庆的一些布局,引进微电子,配合老工业,同时把重庆打造成西南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老工业就是之前的布局,微电子和金融物流中心就是后来进行的产业布局。现有的产业布局很好了解,查下就可以,而行的产业引进与布局,则同样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需要了解有潜力的行业,比方说贵州现在开始做大数据。其他有关的部分我们下文部分来讲。


综合管理,就是要对社会治安、民生、环境、危机处理、社会舆论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协调与引导。不能只搞经济忽视环境民生,不仅要把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同时还要保持蛋糕在分配过程中不能变质变坏。以环保为例,陈部长履新后,环保已经作为政府官员考察的一个重要考察点了,做不好就得接受处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发展压倒一切,宁可牺牲环境也要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也要协调好环境保护。以民生为例,比方说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设,村村通路通水通电,城市文化广场的建立,水利系统的修筑,都是为了方便民生,你需要考虑的是钱得优先花在什么地方,花多少,为什么。以危机处理为例,乌坎事件中适合的办法并不是压着,而是将处理过程信息公开透明,然后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后续的处理,比方说村民自治选举的过程,都是有法可依的,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除了这三点,还是要强调的是,学生期间不要过分关注政治斗争和人事调度有关的事情。可以了解关注一些,但是不要整天把时间精力用在看这些事情上面,你那不叫懂政治,你那叫喜欢听故事。因为你所处的位置,知道的信息其实太少了,翻墙能看到的东西其实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更多的事情你是看不到的,等你真正混出头的时候,那些人早就退休了。更何况你关注的那些上去或者下去的权臣,像周永康苏荣这种,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实都不算什么,与其把时间精力放在一个肯定不会再对中国政治有任何影响力的人身上,还不如好好学习下自己的专业知识,好歹还能帮你过上好点的生活。至于你说哪个背景哪个派系的人上升快所以我要去搞这个背景这个派系,但是实际上你根本没资格站队搞什么派系,因为你等级太低了。别人是被人看中所以才会被拉拢到一起,而不是因为有相同的工作经历所以才成为一派。更何况,严禁党内搞团团伙伙,要坚决服从中央的命令和安排,以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而不是考虑自己的个人私欲和团团伙伙的利益。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在无聊的事情上面,还不如想着怎么充实自己,让自己在真正承担责任的时候能尽其所能为人民做贡献。而政治斗争那种东西,看是看不出什么东西的,你得实践得经历才能真正有体会,而学生时代应该是让发现自己不足、提高自己能力水平素养的大好时光,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单纯安静的环境可以静下心系统性地好好学习了,更何况学生时代的所谓斗争其实还都很幼稚,因为都是一群没社会经验的人在那里自娱自乐,跟社会上的实际情况差太远了。


所以各位要特别注重战略层面的东西,也要擅长处理好具体的执行过程,不能飘在口号上。


四是要极其重视资源整合和获取的能力

等你跟主政一方的头儿们接触过你就知道了,只能管理好内部的一般都只能当副手,真正当一把手的,都是既能管理好内部又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和获取的人,也就是说他得往这个组织不停地投入资源,这样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大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是很有问题的,完全就是在培养执行者,绝大多数都是只知道重复重复再重复,对战略和资源整合连最起码的意识都没有,这种培养模式是很有问题的。


五是你需要拥有的一些专业背景
注意这里我用的是专业背景而不是学科背景。学科背景是你有什么背景的学历,比方说经济学学位,或者是工学学位,管理学学位这种。而专业背景指的是,你懂这一专业领域,哪怕你没这个学位,毕竟人的一生很长,不需要样样都去拿个学位文凭,会用是最关键的。言归正传,我坚持认为,最好的专业背景是工科+社科。


工科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步骤清晰,解决问题理有据,不能想当然地拍脑门决定;二是对产业的了解,要了解这个行业的技术趋势、行情价格、产业链的配备、人才的薪酬体系等等等等。不一定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但是都是相通的,知道怎么了解土木行业的人也一定很清楚怎么去了解机器人行业,也只有对行业有所了解才会知道如何去进行选择产业发展产业。


社科最重要的一点是宏观思路。这里的社科泛指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啊法律啊经济啊在这里都被定义到社科二字中去。社科是需要广泛的阅读积累,站在一个很长远很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工科是让你知道如何管理好内部,社科是让你知道如何与周边产业联动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让你看的更远,会制定一个更长远的规划和方案。比方说贵州到广州的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的修建,那就是可以惠及几十年的方案。再比如一带一路,那就是未来30年赌国运的宏观战略。


所以一定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不一定非要凑学科背景,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和懂得运用。

6、写在结尾的话


其实前前后后这个答案写了一年多了,因为忙碌而拖了的情况是肯定有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


哥哥其实比较喜欢偷懒的啊喂!


写知乎其实真的好累的啊喂!!


回答还不能开通赞赏功能的啊喂!!!

但不管再怎么偷懒,内心对母校的热爱还是不会变的。


所谓母校就是,只准自己天天往死里骂,不许别人说不得一句不好的地方 

 
我们会生气会无奈,都是因为我们深深爱着这个地方啊。


母校的好与坏,都是需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去承担的。


我们好,学校老师们好,重大自然崛起。


我们不好,重大老师们不好,重大肯定衰落。


这是需要我们重大所有的师生校友去共同努力开创的。


对每一个重大人来说,你怎样,重大便怎样

衷心希望重大的师生校友们都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信重大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