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

明师慧 明师慧 2021-10-26


▲点击听音频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本书着眼于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关注的是课堂的改变,与每一位教师都息息相关。本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国际著名教育专家、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佐藤学。佐藤学教授一直致力于学校教育的研究,多年来,他始终密切关注中小学教育现场,走访过全世界数千所学校、近万间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进行观摩和考察,与师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取得了丰富的改革实践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学校改革的理论著作,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本书是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也是基于他多年对课堂教学的现场考察以及对学校改革的深刻思考写成的,其中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互动观吸引了众多教育人士,书中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给予了教师们很大启发,被誉为“十年来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育学著作之一”。那么,这场发生在课堂中的“革命”究竟是怎样的呢?

课堂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作者批判了日本学校课堂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主体性神话”,二是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首先,来看“主体性神话”的问题。作者指出,他所观察的多数教学活动,都追求学生自己设定学习课题、自己提出解决办法并实现课题的“主体性”综合学习,“学生自我学习”的形式,被视为理想的教学形态。可是,仔细观察这些教室的情况就会发现,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有目的地、主动活泼地开展学习活动,但多数学生只停留于表面的活动。比如,有的学生仅仅草率地做一些调査就停滞不前了,有的虽然确定了课题,却不能制订出学习计划来。这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目的和方向,热衷于闲聊,浪费了很多时间。作者将这一问题称为“主体性神话”。什么意思呢?它是指过于突出学生的自我学习,强调学生“自己解决”“自己决定”“自我实现”等,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不难发现,这种倾向容易使教师落入“不干预、不作为”的陷阱当中,教师误以为让学生自学就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结果却让学生不知所措。

这时,你可能会疑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这难道不对吗?当然不是。将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对此谁都不会有异议。但问题是,只关注学生的“自主”,而将学生与教师、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来进行的活动,就掉入了“自学自习理想化”的陷阱,即认为“学习”只依靠学生内部的“主体性”就能实现。然而,学习只有在与教师、教材、同伴、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生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和这些因素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那么,这一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文化中对于“主体”概念的理解;二是教师对“主体性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我们先来说“主体”的概念。在欧美,“主体”,也就是“subject”这个概念,是作为“家臣、从属”的意义来考虑的。神、自然、国家、真理和民众的意志等,由于成为超越自身的从属者,而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但是,在日本,“主体”指的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思想而行动,这样的“主体性”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导致“我行我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主体性神话”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教师对“主体性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这些教室的教师总是认为,只要让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每个学生都“自主地”解决问题,就是很好的“主体性学习”了。因此,他们热衷于指导学生在活动前写“计划”,活动后写“反思”,而教师自己对重要活动题材的发展却缺乏预见,没有准备相应的办法或对策,对很多学生失去方向、陷入困惑的事实无动于衷。事实上,在凸显主体性的综合学习中,教师应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意见,开展多样化的课堂互动,让学习活动更加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加深刻。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重心由“教授知识”转变为“促进交往”了。

课堂中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和前一个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用作者的话说,“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是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比如,教师常常会利用“手势”进行教学,让学生用“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来表达意见,如果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表示赞成,就举出“布”,反对就出“石头”,想提问时就举起“剪子”。作者对于这一现象深感失望,因为“手势”教学将学生当成了被操作的对象,这种教学把教室里的对话和日常的对话割裂开来,使教学成了人为的游戏。具体来说,“手势”制约着学生的思考,迫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思考分成“赞成”、“反对”和“提问”三种类型,而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作者认为,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具有多重含义的意见,而尊重这些意见,能使每个人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此外,书中还指出,使用“手势”教学的教师似乎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晰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忘记了这些确定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定型化,而那些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作用,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源于不确定的语言、思考以及不断探索的行为。由此可见,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抑制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对表面主体性的追求;二是教师对于“控制教室”的欲望。首先,由于教师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晰地表达出来,觉得“有许多学生发言的热闹活泼的课堂”就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好的课堂,所以要求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比如,在教室里经常可以听到“请大声一些”“请说清楚些”之类的话语。第二,在追求表面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活动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维持课堂秩序的欲望。这个道理很简单。比方说,有些课题可能本身就是枯燥无味或者没有意义的,因此学生会表现得毫无兴趣,这是正常的。但是,教师并不乐意看到课堂中出现“冷场”的局面,所以要用“手势”等方式来“热场”,从而营造一种“热闹”的课堂氛围。对此,作者呼吁道: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撰稿:赖   静

音频:赖   静

审校:闫德明



- END -


热文推荐


自然•自由•自省——我的教学风格

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明师伴你做课题-01

“明师慧”的“超链接读书卡”(一)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教学样式

平实 简约 理性——我的教学风格

明师教学风格解密-开篇语

做好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怎样的理念?




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   Pexels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右上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