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融”耀新时代——地市级媒体融合的萍乡样板
导读
萍乡率先开展市级媒体融合改革,将原广播电视台和日报社两家市属媒体合并,成立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和传媒集团。全新出发的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新闻宣传和事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度传媒集团经营收入同比增长69.2%,其中新经营项目同比增长300%。今年一季度经营收入同比增长43.4%。
一、融业“力”,优化运行架构
媒体融合改革绝不仅仅是原来机构、人员的物理相加,尤其是广电和报社不同媒体形态的破“界”融合,更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着眼产生“化学反应”,实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从相加到相融,防止“两张皮”运行,才能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合凝聚力。
(一)一大原则: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
一个党委,统筹统管。根据市级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萍乡市设计规划了一条“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改革路径。融合后的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加挂萍乡市广播电视台和萍乡日报社牌子。萍乡市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市管重点国有企业。中心和集团按照“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的原则运行。
一体运行,双轮驱动。通过人员整合,中心(集团)原事业在编身份人员继续保留原编制身份进入干部人事档案灵活封存,日常管理与聘用人员一并纳入企业化管理体系,员工薪酬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原则,采用了“媒体平台+公司”的运行方式,5个媒体平台对应5个经营公司,从整体上构建采编与经营工作相互促进、协同创新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事业”“产业”双轮驱动。
(二)三大变化
架构更科学——机构“瘦身”,效率“加码”
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和萍乡传媒集团的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18个精简为14个,普通岗位中的行政岗位由原来的57人精简到42人。重复设置的部门和平台被精简,采编力量得到优化和加强,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运行更高效——主辅相长,制度“护航”
行政、采编、经营分设,主业带动辅业,辅业反哺主业,形成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一体化发展、优势互补的局面。内部管理制度从改革前的11项完善到18项,涵盖用人机制、薪酬分配、采编播发等各方面,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大大激发了中心(集团)上下的干事创业热情,实现从“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经过第一轮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解聘4人,7人待岗。
采编更顺畅——流程再造,全媒联动
从“采是采、编是编、排是排”到“策采编拍排发一体化”,彻底改变原有媒体平台各自为战、采编各环节协同不够紧密的局面,再造采编传播流程,实现一次采编,广播、电视、报纸、移动端多平台发布,形成“移动端首发、全平台跟进”的工作机制。
二、融业“态”,强化内容提升
当前大型内容分发平台依靠算法优势大举收割流量,但受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正在回升,高优品质的内容生产是媒体守正创新的制胜法宝。主流媒体应不断增强“四力”,打造“四全”媒体,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着力生产采用新技术制作、满足群众需求、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优质内容。为此,萍乡推出三项措施,强化内容提升,使得原创更丰富、传播更有力、宣传更出彩。
(一)三项措施
1.建立融合传播矩阵。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关停了各自原有客户端,关停了影响力弱的4个版面、3个栏目,正在申请关停一个电视频道,关闭了低质同构的外部平台账号,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以“今彩萍乡”客户端为龙头,广播电视、报纸和20多个账号联动发力的全媒体矩阵。
2.贯彻移动优先策略。建立移动端首发机制、以传播力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丰富移动端原创内容。原来拿笔头的现在扛起了摄像头,原来拿话筒的现在拍起了VLOG。
3.建立创优激励机制。强化内容策划创新形成机制,不设上限,及时奖励生产优质内容、爆款作品、创新产品。重大主题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让主流声音强起来,守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阵地。
(二)三大变化
1.原创更丰富——“爆款”频出,品质凸显
全年移动端原创内容作品数量同比增长300%以上,单个产品的点击量呈几何级数上升,运行近两年来,十万百万点击量从屈指可数到成为常态,千万级别从零增加到20多个,涌现出了亿级爆款。紧扣高考热点策划原创短视频作品《最幸福的父亲!双胞胎女儿同一考场高考,并相约考同一所大学!》单平台播放量首次破亿。
2.传播更有力——融合赋能,效力提升
主流媒体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全年策划各类重大主题直播、活动直播、慢直播近百场,直播观看人次总和近5000万。其中“跨越的力量——看萍乡•话巨变”“奋进的足音——‘三比三看’勇争先”两次14场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线上同时收看高峰达到1000万人次。全年研发、承载各类线上主题互动活动近百场,其中全省首个村级基层党组织擂台比武活动参与人数达到近280万人次。策划推出的“全息报道”互动量超过130万人次。
3.宣传更出彩——量质齐升,精彩发声
内外宣质量稳步提升。2021年,中心在《人民日报》等中央级纸媒发稿同比增长30%;在央视发稿同比增长28%。《满城频翘望 凯歌奏昭萍》等三个作品获全省报刊网络新闻奖或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今年上半年,中心在《人民日报》等中央级纸媒发稿同比增长216%,是去年全年总和的1.46倍;在央视《新闻联播》发稿同比增长53%。
三、融业“界”,深化媒体经营
分化多元的营收渠道是媒体发展壮大的不二利器。地市级媒体经营需要多点发力、多元开拓,尤其是要跳出传媒谋发展,开展跨界经营,才能有效激发经营创收的澎湃动力。为此,萍乡推出深化媒体经营的系列举措:
1.拓展产业转型工程。投入6.2亿元,新建7.2万平方米的文创产业园,整体由传媒集团运营管理。推进文创产业园配套建设,完善产业功能,构建集艺术培训、艺术创意孵化、云消费、文化工作室、影视制作和商业融为一体的传媒产业新基地,打造传媒集团跨界经营的主阵地。
2.创新“融媒+”运营增效工程。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做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文章,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开发了萍乡市最美绿道评选系统、萍乡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在线征询系统等服务项目,为社会治理和政务服务提供支持,为广大市民提供生产生活资讯服务。
3.开展“护牌强牌”工程。植入新理念、融入新方法,深化“一保二转”。“一保”指保住提升优势项目,做大做强传统经营项目,进一步创新车展等产业展会、演艺活动、视频制作、少儿培训等优势项目,放大项目效应,激发产业效能。“二转”指转变服务和转场。全盘统筹政务类、商务类、社会类资源及活动,着眼客户思维,推出“订单式”“分众化”优质服务;强化市场意识,培育新动能,开拓好“直播+”、各类展览设计与执行、文创设计和研学等领域项目,形成新的经营支撑。
4.探索“技术+”云消费工程。通过技术创新拓展电子商务功能,开发运营线上商城系统,吸引大型商超、地方特产销售、农贸产品零售、旅游门票销售等机构和商家入驻。
四、融未来,启航传媒新程
融合改革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将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将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建设成有区域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深度融合强主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萍乡市关于深度推进媒体融合改革的方案》,努力在体制机制改革、深度融合、集约化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2.内容为王强品质。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理念,积极适应新闻传播分众化、差异化发展趋势,增强高品质内容的策划能力、创造能力、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3.多元发展强产业。文创产业园今年将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底建成,将持续推进媒体经营“四大工程”,拓展产业链条,为形成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4.践行“四力”强队伍。进一步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内强外引”工程,贯彻落实“昭萍英才”计划,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党的新闻事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传媒铁军。
(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供稿)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贺 涛
后期编辑:张庆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