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主创恳谈电视剧《底线》创作
导读
法治题材剧《底线》正在湖南卫视、爱奇艺、芒果TV等多个平台同步播出。剧中生动讲述司法为民故事,真实再现审判过程以及法官的职业生活,引发“围观”。今天我们编发该剧文学总监、编剧及导演等主创的创作体会,以期促进对该类剧集创作的更多思考。
文学总监 王凯
让人性思考融入时代背景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不骄不躁地在生活里浸泡
《底线》创作团队,无论是最高人民法院、出品制作公司,还是编剧和我,都提出来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必须扎实采风,决不能三五天走马观花。
前期,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对中国法院的大架构进行了解,从线上找到全国知名的、有特色的、标杆的真实法院工作者,以及了解清楚各地的法院有些什么样的特色法庭,然后列出提纲、每一站去之前都要做好采风功课。这类采风的初始阶段座谈会的形式比较多,以往很多创作者会没耐心,觉得几天下来问不到有趣的内容。但一定要耐住性子,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观察,只有见多了、听多了、才能慢慢感知到具象化的人物和他们的职业感。
到了深度采访阶段,我们才会知道该怎么让他们愿意彻底敞开心扉。一对一采访,我们不会直接问工作、问案件,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法院工作的流程和机制、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可能一上来从他屏保上的孩子、她的衣服和饰品来切入会更好,此刻暂时放下我们的“目的性”,换来的是被采者滔滔不绝的故事经历和职业感悟。
《底线》这部剧,上上下下都很踏实认真,大家都花了很多时间走进真实的法院、走近真实的法官。我们来来回回采风了10几次,走访了7个城市,60余家法院,200多名法院工作者,收集了500多例案件,时间跨度15个月。
靳东老师还参与了真实现场调解工作、学习法官口语和本土口音,成毅、蔡文静、王秀竹等青年演员不仅体验了生活,还在模拟法庭夜以继日地反复训练。大家都努力把刘国彤导演要求的“极致真实感”在各个环节落实到位,最质朴的光影之下,那些人之常情、那些朴素道理、那些也是普通人的法官们,显得格外生动而有力,犹如当头棒喝——情理法的冲突与平衡,不只是剧中法官的日常,更是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课题。
魂比血肉更重要,《底线》是一次主题先行的创作
创作之初,我们发现正面讲述法官的剧远比公安、检察的少,尤其在采风后了解到法官的工作相对而言比较独立和静止,创作起来缺乏动作性和悬疑感,加上法官工作程序和纪律比较严格,这些都对艺术表现形成了很大限制。我们调转思路,着眼于法官怎么判是故事最大的悬念,陈述案件经过是次,挖掘案件背后的人间百态和人情冷暖是核心,共情与深度足以引人入胜。
编剧动笔之前,我们一直在思考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要有这部剧?第一,因为时代发展得太迅速,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过程有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人民对于司法解决纠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将新时代法院和法官的面貌通过影视作品呈现给观众。第二,大案件是大的是非曲直、小案件是百姓的家长里短,把极具当下性的大小案件摆出来,让观众跟随法官的视角一点点剖析案件背后的东西,就是对当下社会现象最好的解读,不仅仅是普法宣传教育,更是提振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引导大众在正道上前行。
破局更需格局,除对人性司法社会深入思考外还需国际视野
面对采风整理的庞大人物和案件素材,我们先写人还是先写事成了一个难题。我们从第一稿以三个主要人物构建起的法官生活剧、到一个案件进来串联几位主角登场后引发各种内部矛盾的法院职场生态剧,再到四位法院新人好友十年来的法院工作与生活,反复推翻。我们不是写人、也不是写事,更不是职场小生态,而是中国司法的先进性及站在国际视野,如何呈现我国的司法自信,如何做好中国表达。
中国法庭内外的活动全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成果、中国司法文明的优势,都值得我们对故事、人物、案件进行全面升级,最后定稿的是三代法院人在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背景下,通过对一件件纷繁复杂案件的审判和调解,始终坚守底线、捍卫公正,这是一部薪火相传的法官群像戏。故事和人物升级后,案件就不仅仅是挖掘其背后戏剧看点和社会热点,司法价值的提取和思考是拉高站位最关键的一环。
比如,刑事案件往往人命关天,那么法官反复核查、仔细斟酌的必要性就很强,比如剧中雷星宇杀人案通过三次合议庭对于关键证据的讨论充分展示了法院程序上的严密和法官的严谨及对于生命的尊重。而民事案件很多时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比起是非对错的判定,法官更需要的是解决双方当事人此刻最实际的问题,比如剧中叶芯一直想办法去理解“调和判”的区别和价值。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选择案件:展现时代新发展的案件、体现《民法典》新规的案件、彰显出司法进步的案件、老百姓切身关切的案件,本身案件并无大小,这些案件从被呈现到被解决的过程,折射的都是社会发展中留下的真实印迹。
编剧 费慧君、李晓亮
表现“非常”职业,采用“非常”方法
法官戏难写,其创作难度超过想象。因为法官不能主动出击,只能坐等案来。理清法律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这些工作,外部来看,就是埋头案卷。头脑风暴,看不见听不着,原本认为会更有戏剧性的庭审现场,通常也是流程繁冗,这怎么表现为视听语言?
刻画法官独特形象,在法情理中进行抉择的“智识”群体
采风中通过和各地法官交流,我们发现,法官群体是个“智识”群体、他们有思想,对各类法律内外的社会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表达时思路清晰,语言犀利,这是他们的职业特点,有没有可能从这个角度入手,去把握人物呢?
一般观点认为,对话太多的剧本不是好剧本,人物应该“少说多做”。但我们觉得,要表现法官这种“非常”职业,就要采用“非常”手段。不要怕写对话,只要足够精彩,足够有张力,就会吸引观众。如,片中有段年轻法助和老法助之间的争论,年轻法助说一个母亲不该因为担心名誉而阻止自己被性骚扰的女儿去法院讨说法,老年法助则说:英雄人人都点赞,可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女儿做那个英雄!这段戏,表面看是靠语言支撑,但演员通过表演传达出的内心挣扎和问题本身的道德思辨,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与思考。
写法院戏,无法回避的是案件。这两年法治题材的精品层出不穷,《底线》作为法院戏,如何区别于公安、检察院的剧集?如,公安检察院的戏,往往偏重于情节性、悬疑性。但法官职业要求保持公平公正,如若我们也着力于此,不但可看性打个问号,于这一职业特点也不符。对于法院戏来说,法官案件中在“法、理、情”中的挣扎,才是独属于我们这部戏的特质。
关注现实,以虚构抵达真实
有很多人问过我们,剧中的案件,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吗?说来有趣,文艺创作和法院工作的逻辑正是相反的:法院先有案才能判,而创作则是先有目标再选路径——首确立想表达什么主题,然后倒推情节。所以,剧中所有案件,都是为了表达主题再造出来的,与现实案件没与直接关系——在剧中,法官仅仅是根据虚构出的情节做出了一个虚构的判决。当然,依照的是现实中的中国法院工作的内在逻辑——以人为本,案结事了,扶正祛邪等等。
文艺作品不是纪录片,简单照搬现有案件,就无法实现准确表达、抵达内在的“真”。除非通过虚构,我们无法表达绝对的真实——这是我们在戏剧学院学到的最重要的观点。戏剧影视具有假定性,所有观众都知道故事是假的,但依然要看,说明它表达出了内在的“真”。
当然,虚构,也要像。有时候设计完一个情节,我们会问法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案子,“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大多数时候确实有类似案件。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不是写具体某一个案子,我们写的是这一类案子。
写什么样的案件?我们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原则——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中国新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新问题?法律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只有写这样的案件,剧本才更具现实感,更贴近普通观众的生活。
守住底线,以思考温暖打动观众
《底线》不是每集一个故事的单元剧,而是着力刻画人物,人物成长需要有连贯性,每个案件,都要尽可能观照角色的人生困境,每个判决,也都应对角色的生活有启发和推动——这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现实案件。案件素材必须掰开揉碎,必须结合人物统筹考虑再造,否则,人物和故事就是撕裂的,而无法丝丝相扣地融合在一起,势必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剧本是按照风趣幽默接地气的气质写的,说人话,接地气,有烟火气,这是自然。但在我们不回避崇高、不害怕深度。观众不傻,只要你掏心,他就有耐心。哪怕一部分观众无法一下子弄懂复杂的法律问题,但法官在案件中展现出的思考、温暖、观照,一定会在观众心里留下感动。无论世事纷繁,世上总有人仰望星空。
导演 刘国彤
深入生活,塑造真实感人的法官形象
深入法院调研,准确认识法官职业
记得去年6月份接到《底线》创作任务的时候,我非常忐忑,因为法院和法官对我来说非常陌生,有种天生的敬畏感。要去创作一个完全陌生的题材,我是非常没有底气的。去年7月初,我们迅速组建了创作团队,在编剧前期采风和创作的基础上,我们走访了全国的十多家法院,渐渐对法官有了一定了解。
我对法官群体有四点认识:一是要成为1名员额法官“太难”。需要本科、研究生毕业,考上公务员,从法官助理做起,通过司法考试,最后还要有名额。普通人干成1件就是成功,法官要干成5件才算起步,所以法官群体是真正的高知精英群体。二是法官的繁忙。我们采访过北京市结案率最高的1名法官,1年结案2000多件,工作日平均每天8件,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三是法官的责任之大,大到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并且要对判决终身负责,这种内心的强大压力他们只能独自承担。四是法官的温暖。对公平正义的渴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法官的工作就是在维护着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那份渴望,维护着这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公平正义。
坚定创作导向,塑造有温度的鲜活法官形象
法院是社会矛盾冲突的聚集地,形形色色的案件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题材极具广度。诉辩双方都在极力维护己方的利益,在毫不掩饰的冲突中,让我们直视人性。通过一个个典型的判例,我们具象地感知到什么是公平正义,什么是中国法治的格局和温度。所以我们坚定了一个创作的方向,就是要拍出有温度的、鲜活的法官形象,拍出一部极具真实感和烟火气息的温暖现实主义法治剧!
创作中,真实还原是我们的目标,演员演得像法官是表演的及格线。开机前2个月,主演们就进入法院体验生活。仅仅访谈是有局限性的,只有生活在法院,与法官们同吃同行,实际接触法院的工作细节,才能体会到真实的法院工作,了解法官的所思所想。我们不但旁听庭审,组织模拟法庭开庭,甚至在法官的指导下真实地去调解,和当事人面对面地交流。
可以说,这部剧创作的过程就是向法官学习的过程,是法官们严谨的态度感染了我们。参与到《底线》项目中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激情,创作标准极其严苛。对法官浓浓的情感都凝聚在这部剧里,我们不需要完美的虚假,真实是最有力量的!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供稿)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朱新梅
后期编辑:姜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