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湖南台爱晚频道重阳上线看频率频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导读
10月4日,重阳节,也是全国第10个老人节。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转型更名为湖南爱晚频道,全国第一个定位老年群体的省级专业电视频道正式开播。这为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频率频道精简精办树起一面新旗帜,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提供个性化广电服务提供了一些新启示。
自今年5月湖南公共频道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复同意呼号变更为爱晚频道以来,爱晚频道进行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筹备,从有奖征集slogan到全社会征集优秀节目方案,从成立老年人公益团体到“频道焕新启航·全民轻徒步”启动仪式,点滴进展中可初见总体规划的大致轮廓。起步阶段的爱晚频道,呈现出几个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频道呼号和定位变更的鲜明特点,而这也正是其具有一定可供借鉴和参考价值的改革创新之处。我们借爱晚频道“解剖麻雀”,归纳几点研究中关注到并引发思考的内容。
一、不止是关停并转,以改革促发展才是底层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自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鼓励精办频道频率,到2020年先后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电视频道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强调要精简精办频率频道,这其中有着清晰完整的逻辑闭环。
具体来看,就是从顶层设计层面把精简精办频率频道作为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来推动,通过促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需求导向、服务实效,实现频率频道高质量、融合化发展和优质资源力量向主战场主阵地倾斜,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推出更多高质量视听精品,提供更加优质均等的个性化广电服务。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行业也将在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全面升级中加快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不断解决自身问题,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点带面、以改革促发展的底层逻辑,我们对精简精办的理解才完整准确。“关停并转”只是改革的起点和手段,不是改革的终点和目标。地方广电既有的改革经验也充分说明,唯有那些以“关停并转”为牵引,撬动广播电视机构内部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从思想理念转变,到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尤其运营模式(商业模式),都发生系统性变革的,才能真正实现“促发展”的效果。
此次焕新启航的爱晚频道,相比原来的公共频道,垂直化程度更高,目标人群更精准,内容输出和频道运营的方向感更强。爱晚频道也明确提出要坚持事业产业“两业并举”、平台化产业化“两化齐驱”。无疑,从基本发展路径、发展模式来看,爱晚频道的第一步可谓看准、想清、走对了,“在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在优质内容输出中开拓市场,在诚心服务老人中创造价值”,如此,不以赚钱为目的,但只要做好,就必然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无论爱晚频道,还是迈出改革步伐的其他广播电视机构,后面的路要走长、走稳、走快,有两个方面是需要格外关注的。一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践行“广电为民”的根本宗旨。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感知人民需求、精心回应人民需求,围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二是要加强机制配套,确保改革落地落实。“关停并转”一定会涉及内部人财物的重新配置,这离不开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等的基础性、整体性支撑。要在改革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持续创新和优化机制,用制度树立正确导向,用制度保障运行顺畅。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内容和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是一个不断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过程,智力劳动付出是巨大的。在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机制中,能否建立真正尊重智力投入的衡量指标,事关重大,格外需要先行者大胆探索,实事求是,根据行业基本规律、发展实际做好创新设计。
二、不止是节目,提供个性化服务才是提质升级
一直以来,广播电视媒体除了提供视听新闻服务,还承担着提供广播剧、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民生等各类丰富节目内容的重要功能。近年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下,我们的服务产品已经从内容拓展到政用、民用、商用综合服务领域。从爱晚频道已上线的服务来看,其中就有联合湖南省蔬菜流通委员会发起的乡村振兴三农活动“一元恵民蔬菜”项目。当然,这些服务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系统化,能围绕用户需求,场景化提供全品类的个性化服务,实现“1+1>2”的综合效应,这才是精简精办频率频道和供给提质升级的题中之意。具体可从两方面集中发力。
一是提高个性化供给的丰裕度。频道频率容量有限的时代,我们形成了关注最大公约数的“大众”思维,如今,线上线下都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可以基于细颗粒度的用户画像,对象感很强的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多元内容和服务,把利基市场、长尾市场做充分。以每家每户“遥控器的实际掌握者”老年人为例,一方面广电行业近年一直在将吸引年轻群体作为关注焦点,很多主打家庭观看的合家欢节目,普遍采用使用热度高演员的生硬方式迎合观众,却导致一路伴随广播电视发展如今进入老年生活的忠实用户群体产生了较强的疏离感、不适感。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60周岁及以上人口可能突破3亿人,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然而,爱晚频道才是全国第一个省级老年主题电视频道,可见广电在供给侧还有很大苦功要下。此次爱晚频道无论在大屏还是小屏,都将更“适老”,比如字体大、语速慢、节奏慢等,节目和服务也将紧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四大板块展开,包括立足帮助类民生新闻《帮女郎》、生活服务类《爱晚公开课》、传统养生类《家有本草》、戏曲文化类《超级戏乐汇》、反诈宣传类《帮女郎小剧场》、社区文艺类《社区春晚》、棋牌竞技类《芒果最大牌》和日播类栏目剧、电视剧等大小屏节目,以及户外徒步和各类社区服务等。
二是提升精准供需匹配的能力。供给丰裕外,能精准到达不同用户同样重要。其一靠运营,要建立和维护与用户的强关系,在互动和反馈中不断迭代。这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需要的是建立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全新数字化供给链条。其二靠合力,从需求侧来看,这件事光靠频道或广播电视台自身无法全部实现,必须要台、网、端等各环节的全面参与,需要行业与主管部门、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缺一不可。目前,无论是适老化改造、有线电视智能推荐系统,还是有线网络整合和广电5G一体发展等,都是在协同发力。此外,还可以在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上下功夫,更高效、灵活的使用频谱资源,创新服务形态。比如,在抗疫期间广电总局紧急协调帮助上海台开办12个“空中课堂”临时频道,瑞典会在每年圣诞季专门开播一个播放各种圣诞歌的小语种广播频率。
三、不止是频道,人在哪里触角就伸到哪里才是可行路径
人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爱晚频道看似只是一个地面频道变更呼号,实际从定位到内涵都丰富得多,为广电主流媒体将宣传和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人在的各个地方,突破频道限制、地域限制,实现“传统地面媒体向专业化媒体的转型突围”提供了一定启示。
爱晚频道的发展思路是由电视频道、社区大屏和交互式新媒体矩阵构成“三屏合一”体系,同时打造“爱晚俱乐部互联网平台”+爱晚频道的双平台,是肩负老龄群体福祉、健康和全社会爱老、敬老等多重责任的“爱晚”生态圈;目标定位是要做全国首个省级老年主题电视媒体、全国首个省级老年主题融媒体平台、全国首个省级老年主题泛视频晚年生活矩阵。其中,尤其亮眼的是利用“社区屏”发挥下沉优势,将触角延伸到用户身边的做法。比如,通过快乐社区365项目,依托幸福社区邻里中心,构建场景交互式社区生活新业态,探索媒体和社区共建、治理新模式。
长沙县星沙街道凉塘路社区三棵树幸福邻里中心
一年半来,《快乐社区365》走进六百多个社区,策划执行近一千场社区活动
当前,我们行业正以“未来电视”为牛鼻子,牵引广电构建“大视听”发展格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新作为、新发展,需要的正是发挥专业优势,跳出行业谋未来的勇气和实行。
一是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对于行业发展依然适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供给侧的创新正在由量变向质变跨越,一旦奇点到来,必将得到市场热烈的回应。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顺应呈现方式、服务形态、应用场景、服务供给的变化,推动新技术更深更广应用,打造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二是要打造开放生态。丰富服务品类,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能力,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要发挥媒体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当好“枢纽”、做好“把关人”,“以我为主”展开合作,链接各类资源力量,引领创新主动权主导权,高质量、高可靠、高信赖提供个性化服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供个性化广电服务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就必然涉及一系列方式的变革,一系列关系的调整,不改革,一切就只能是坐而论道,最终到不了彼岸。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莫 桦
后期编辑:莫 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