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人民日报》:看方向 看精神 看实践
看方向 看精神 看实践
晋秀山
《人民日报》1973-09-22第3版
怎么看张铁生同志的信?开始,我也搞不清楚。经过反复学习、争辩,我认识到,对它要看方向,看精神,看实践,才能正确理解,受到教育。
这封信的矛头,直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有人说,他把考场说得不象样子了,否定了正确路线下的文化考查。这话不对。应该看到,旧教育路线的这根“魔棒”——旧的招生考试制度,由来已久。封建主义的,“指挥”了上千年;资本主义的,“指挥”了几十年;而继承它俩衣钵的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又“指挥”了十七年。毒化出多少个老式的和新式的周进、范进啊!(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科举迷”)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盘根错节的东西,那里会因为无产阶级搞了几年改革,就销声匿迹了呢?“陈旧的东西总是企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借“进行适当的文化考查”之机,旧高考的阴魂,又偷偷地向我们扑过来。“分数挂帅”的修正主义臭货,一时又在某些人中当成了香饽饽。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对于修正主义路线的毒素,就是应该大声疾呼,群起而攻之。既然是革命,就不是绘画绣花。难道只许旧势力反攻倒算,就不许反击者慷慨激昂吗!有的人老脑筋雷打不动,没棱没角是刺不疼的。反过来,如果对于一个青年同志在考场里匆匆写就的挑战书,专门在字眼上挑剔,那是不是会转移斗争大方向呢?那又把立场站到哪一边去了呢?那又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封信最可贵的精神,我看就是敢于反潮流,顶逆流。有人说,张铁生净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太骄傲自大了。我认为,无产阶级的谦虚,不是谦谦君子;在路线斗争面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实事求是,这既是谦虚,又是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张铁生实事求是地讲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是什么夸耀自己,而是为了顶逆流。逆流是什么?还不就是“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些被批判过的谬论重新抬头吗?有些人辨别不清这股反动思潮,可是张铁生这样的“小人物”,却用自己“顾夏锄而弃复习”的自觉行动,把界限划得清清楚楚。有些人不敢顶或顶不住这股逆流,而张铁生这样的“小人物”,却敢于十分“放肆”地讲出了自己对这股逆流的厌恶。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既要有路线斗争的识别力,又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做到这一点。
张铁生的信,讽刺了一些“大学迷”,有人感到不快,便不顾信中完整清晰的意思,而倒过来说他是“大学迷”。其实在信的结尾,张铁生把自己的理想说得很清楚:贫下中农“满意”的,就是他感到“荣幸”的。别的不说,单看他报考大学的两个志愿:兽医,水利,就很清楚了。因为队里两匹大骡子,一匹得急症死了,另一匹跑了很多路才找人治好,使他深感兽医的缺乏,因此有了第一个志愿。因为队里水利工程太少、太小,不顶事,使他深感水利人员的重要,因此他产生了第二个志愿。他说得好:农村很需要知识青年,我不想远走高飞,念完大学也还是要回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奋斗。从他“两个志愿的来历”,看他为取消入学资格而感到“苦闷”,决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苦闷”,他的“理想”,也不是离开农村的“理想”,我们理解他写到此时的心理是一种对不合理的招生考试方式的不满情绪。
反复学习张铁生的这封信,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作为已经上了大学的一名工农兵学员,我内心对他深感敬佩,因为自己的路线斗争觉悟还远远不如他。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努力参加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辽宁大学中文系学员 晋秀山)
红旗杂志欢迎原创作者投稿:邮箱438726462@qq.com
《加拿大武术节》
两天演出活动内容详情在
协会官网:点击下面原文链接了解
《红旗杂志》《时代红旗》《北门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