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口气刷完,这群人的日常,我们羡慕不来

鲜于 Figure 2022-06-25


粉圈中流传一个段子:某选秀综艺,第一季选在太湖边录制,播出之后毫无水花,于是今年的第二季就改在长沙集结,太湖(糊)变湖(糊)南(难)。

 

流量时代,糊,即原罪。

 

但导演王圣志偏偏顶风拍了一部光听名字就「糊穿地心」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在现下这个社会中还有多少份量?诚然有人视之为水和空气,是了解世间、补完自我的不尽天梯。但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抖音日常、微博人生、网络小说,就已经足够将生活的暗藏波涛表达清楚,所谓文学,是无法创造「价值」、即将被淘汰的东西。

 

王圣志并不是不了解「用户喜好」或者「数据」对内容产品的意义。作为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的总导演,超过5亿的总播放量足以让他跻身流量纪录片导演之列。但这一次,他不想再「被大数据困住了」——做一档节目,拍一个片子,他都要给用户画像,需要遵循这个规则而不是人性去创作。


于是,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王圣志,把镜头对准了这个时代中被称之为「作家」的那些人,那些自始至终坚守着精神天地的人。


 

在时代大变革的几十年间,作家是怎么样面对日常生活、思考社会现状和创作记录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作品?很多时候,人们只能是出于好奇、止于想象。那么找个机会邀请作家来讲讲他们自己的世界,是不是就能回答这些问题呢?

 

导演接受《三联生活周刊》时透露了自己说服投资合作方的逻辑:都在做短视频,迎合碎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有起承转合的长片就不重要了。观众,读者,都是复杂的个体,需求也是复杂的。每一类需求都值得好好对待,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忽略,即便不合理,不合乎商业需求,但一定要存在。

 

最终王圣志找到10位知名作家参与了这场「实验」,第一季播出了其中5位:隐居山野修身养性的马原,聊生死也讲八卦的马家辉,困于原生家庭之伤的麦家,总是口吐芬芳的阿来,以及博学敏感且精致的小白。

 

豆瓣评分8.6,不功不过;播放数和热度相对于流量综艺,不提也罢——果如其名,这就是《文学的日常》。





远去的文学,隐居的作家


当下纪录片的叙述手法称得上百花齐放,海外有奈飞出品,必属精品,美剧化的风格吸引了无数纪录片新粉;BBC的自然类纪录片,取材经典,画面绚丽,每一帧都可用做屏保;Discovery的纪录片堪称知识宝库,世界各地都有人通过它完成常识启蒙。《文学的日常》制作水平当然不敢与以上几家相提并论,但新意在于,和传统纪录片相比,每集内容都以段落式划分,各段落看似相互独立但却有机融合,更像一部散文诗。

 

或许,这种诗意源自被拍摄对象——这五位主人公,更准确地说,是小说作家。

 

大部分作家,在镜头前是拘谨、羞涩且防备的,很难打开内心世界的大门。王圣志的解决方案是,借由一位文艺界朋友的拜访,在谈笑间思想碰撞。马原与吴啸海,马家辉与焦元溥,阿来与谢有顺,麦家与史航,小白与高翊峰(如果觉得这些名字过于陌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文末附作家主要作品),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对时代的思考,如何从生活中抽取细节成就作品。拍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如何从生活中来,又是如何跳出生活的。

 

于是当马原出现在第一集镜头中时,对他略有了解的观众可能感到几分诧异与唏嘘。



「西毒」马原,中国当代文学史绕不开的名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余华、苏童、洪峰、格非等人一起被归纳为「先锋文学五虎将」,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小说《虚构》里那句,「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曾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但如今67岁、走出课本符号的马原,看上去温暖和善,言谈间眉宇皆是笑意,不再像太阳那般无法令人直视。定居西双版纳南糯山后,他用六年时间造了座城堡样式的九马路书院,每间房都用文学大师来命名,似乎让每一位写字之人都有了终老之所。尤其是全木结构的八角屋书房,每个方向有一个窗,每一个窗外都是不同的风景,令人羡叹。

 

他还承租了几十亩地,每天和风、阳光、水、空气、花花草草、鸡鸭猫狗打交道,看书、写作、画画、劳作,闲时与妻子撒撒狗粮,教导下10余岁的幼子。


 

封笔十多年,他作为作家重新再写的几本书,竟然多是童话。但马原说:「我的生活很幸福,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比我写无数优秀的小说更让我开心。」幸福、骄傲、通达,完全是问道者归居田园的理想式生活。

 

只有在与老友、画家吴啸海对谈时的只言片语,马原才偶尔将已内敛的锋芒外露:「人可以经历很多劫难,但只要结局好,一切都好」、「他(幼子)对一切事物的评价价值尺度只是搞不搞笑,严肃的精神生活对下一代,到底还意味着什么?」

 

与马原相比,第二位出镜的作家,香港人马家辉,完全可说是香港城市文化的代言人,充满了烟火气。

 

更多人对马家辉的印象,是综艺节目《圆桌派》的常驻嘉宾之一,猝不及防就开车的咸湿佬——比如:淫字对事不对心,对心千古无完人;孝字对心不对事,对事万年无孝子——完全不是19岁就因仰慕李敖而只身到台湾求学,不久后以《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名动华语文坛的少年天才模样。


 

半生爬格,马家辉53岁才完成长篇小说处女作《龙头凤尾》,被文坛喻为男男版的《色,戒》加《无间道》,劈头就写外祖父嚼着牛鞭大谈江湖老大「金盆洗捻」的寿宴。


他的日常就是文武庙、社区球场、书店、面包店、火锅店、甚至是墓园……节目中,马家辉走过的地方都充满了香港独有的气息。文学作品无法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所以马原写出的是充满田园乡野气息的《姑娘寨》,而马家辉写的是游侠般的市井江湖。

 

面对镜头,带着一幅墨镜的他,在祈愿时也是希望自己的新作大卖,着实有两分「英雄本色」的率真洒脱。

 


「人总会抓到烂牌,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把烂牌打好。」坐在九龙寨的宵夜档里,他小酌两杯后谈黑社会气氛、谈江湖义气;走在跑马地坟场,他唏嘘劳伦斯荒唐死法,感叹现实生活比小说更荒唐好笑与苍凉。


 

《文学的日常》中,主人公的荣誉、成就、标签、江湖地位,都不再是制作者要叙述的内容,甚至有意回避,与传统人物纪录片乃至当下流行的综艺,画风迥异。这种内容上的取舍,在抬高欣赏门槛的同时,也令可沉浸其中者更容易与作家神秘精神世界联结。

 

「读者不能只是快乐阅读,要去读难懂的东西。不要只读容易的书,那是在同一个平面的滑行。」「读我们的书是有难度的。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当中,写作的人、创作的人,在取消难度,阅读的人也在回避难度,所以今天我们的审美在一个下行线上。」


 

第四集中,作家阿来与友人谢有顺谈到自己成名作《尘埃落定》的一段往事:出版前,书曾被退稿数十次,有一些编辑退稿的原因,是认为这部作品太好、太高雅了,以至于市场无法接受。

 

「在物质的领域当中,我们从来都是要好的,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阿来说,为什么到文化、思想领域,却要反着来呢?「其实我们把人看简单了。」「作家的迎合意味着难度的某种消失。」

 

这段对谈,或许也代表了纪录片制作团队的想法。



 


大部分的作家都是反思型的


阿来可能是整部纪录片中表现最真实的一位,真实到毫无忌讳:叼着香烟滔滔不绝;经常以「老子」自居,并不时夹杂着国骂三字经;甚至都不避讳展露「特权」——与摄制组在杜甫草堂不对外开放的「禁地」中拍摄。

 

官方宣传中,称《文学的日常》为「当代作家的精神之旅」。当然,旅程中,有的深入,有的浅显,有人将内心层层包裹,也有人在镜头前带着些许表演性。

 


王圣志介绍,每期拍摄前,会给作家们一个提纲,但实际上最后呈现出来的,很多并非之前设想的内容。

 

相较于印象中需要多次拍摄、长时间跟踪的传统纪录片制作,《文学的日常》的拍摄时间短暂到可怕,每一集大约50分钟的内容,只有两三天的时间。

 

虽然拍摄时间短,但在拍摄过程中,却没有「一二三开始」,而是任由主人公们兴之所至、随意发挥。正是这样,记录下了很多可遇不可求的「高光」瞬间。「大部分的作家都是反思型的。他们对生活的见解很重要,他们对时代的参考,比他的作品还重要。」王圣志说。

 

所以在林间巨木下,会有马原感概「人类应该学会和众生和平相处」;走进上海老洋房中的幽雅,才能理解小白身上的「腔调」从何积淀。

 


在故乡祠堂,父亲曾经被邻里乡亲批斗的地方,让寡言的麦家突然有所触动,展现出平时不太愿示人的撕裂感,被导演组们拍下「他打开了的一面」——不过,这一段音画处理值得商榷的是,麦家的口述回忆与祠堂中老人面孔叠加在一起,镜头「审判」的意味有些过重,或者说拍摄者的介入感、存在感过于强烈,有些抢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这部纪录片的价值,也正在于向观众提供一种文学家的日常生活态度,以及对这些人更为开放的解读。

 

每位读者都有自己钟爱的作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很幸运能和喜欢的作家交朋友,不能和村上春树一起跑步,也不能做爱伦坡肩膀上的猫。在此之前,打开一本书可能是打开一位作家最直接的方式。

 

《文学的日常》又增添了一种打开文学的方式,从作家的日常走进他们的创作,由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作品的虚构性共同营造出一个特定的影像之场:每个人在这个场里,更准确地被认知。

 

借豆瓣网友千里及一句短评:不会赏风月,不会诵词赋,不近文学和艺术,真的是为人的不幸和幸运。



作家简介:

马原,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牛鬼蛇神》

马家辉,代表作《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龙头凤尾》

阿来,代表作《尘埃落定》《空山》

麦家,代表作《风声》《风语》《解密》 《暗算》

小白,代表作《局点》《租界》《封锁》



资料参考:

《文学的日常》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YxNTgxODA0OA==.html?spm=a2hbt.13141534.1_3.d_1_1&s=bdcde12e603f405bb5e5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作家的生活长这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99881

《文学的日常:最好的修行》

https://mp.weixin.qq.com/s/TRc0WO-iCfrcyqjgjIQGdA

《<文学的日常>这部又长又慢的纪录片如何撩到年轻人心的?》

https://mp.weixin.qq.com/s/HSQcW9r7XyagPn03Zngbjw



撰稿   鲜   于

编辑   许   静
校对   张   帅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推荐阅读 



 乔丹,请回到1998 

范美忠:杜甫活着时没被承认,

 但他一定知道他的诗很好,我也是 


 罗永浩:风流弟子曾少年,多少老死江湖前 




 \ 收看更多人物视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