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理论逻辑 与实践逻辑

曹立 ,王声啸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09-21

作者简介

曹立,女,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声啸,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 学博士生。

摘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如何衔接,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必须思考的问题。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从理论逻辑看,具有价值取向和实现目标的内在统一性;从实践逻辑看,具有行为的耦合性。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任务,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的深化。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从主体维度看,存在着个体性与整体性衔接的困难;从时间维度看,存在着短期性与长期性衔接的困难;从目标维度看,存在着绝对性与相对性衔接的困难。因此,为了统筹应对这些困难,我们要通过推进“五个振兴”来寻找衔接点和突破口,探索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效衔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相对贫困


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这将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的现象。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中国扶贫任务的重心也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减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平稳转型。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这项工作,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一、理论逻辑: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统一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从本质上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具有价值目标上的内在统一性。

(一)价值取向的统一性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做主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取向,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围绕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将人力、资金、精力、科技等生产要素大量地投入农村地区,普遍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文化水平等,补齐了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水平。

(二)目标追求的统一性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追求。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所对应的时间段不同、侧重点不同、机制不同,但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聚焦农村农业现代化,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全过程。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全面现代化。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正是致力于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现代化发展、高速经济增长、缓解经济危机等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等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公共服务不平衡、要素由村入城的单向流动等问题,使得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效应”“木桶效应”逐渐显现。由此,中国必须调整城乡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缓解社会矛盾,聚焦农村农业现代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要素双向流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首先要增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推进的意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要统筹推进、协同推进,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格局。

二、实践逻辑: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行为耦合性

所谓耦合关系,是指两个及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而联合起来的现象。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工作和基础任务,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的根本途径。由此可见,从实践行为来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具有很强的行为耦合性。

(一)机制行为耦合

精准扶贫实施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治理机制,这不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确立了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治理机制,以“关键少数”汇聚各方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层层签责任书、立军令状,是党和国家对如何开展扶贫工作的创见性思路,保证了精准扶贫工作自上而下强有力的贯彻推动,体现了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上,进一步发挥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把好政治方向,建好基层组织,引进创新人才,发展主导产业,确保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同时,中国通过精准扶贫工作,抓牢抓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落实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等政策,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基层干部、驻村干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基础行为耦合

精准扶贫大力推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在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推动“五大振兴”。从脱贫人口上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从扶贫开发上看,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从基础设施上看,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同时,特困地区、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基础建设,特别是在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方面,充分激发了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的内在动力,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政策行为耦合

针对中国贫困地区的多元性、差异性,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施了产业扶持、医疗救助、教育帮扶、金融信贷等一整套政策体系,构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定点帮扶、驻村工作队等一整套组织制度,同时建立了第三方评估、省际交叉考核、市级交叉考核等一整套考核评估体系。这些政策行为,一方面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政策、组织、考核方面的成熟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精准扶贫,创新性地实施了电商平台扶贫、龙头企业扶贫、生态旅游扶贫等一系列发展模式,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打通了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打通了连接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外的渠道和平台,拓展了市场空间。另外,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中央明确提出,政策行为的“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这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在短期内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

三、从三个维度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面临的困难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除了具有内在统一性、行为的耦合性外,也面临着衔接的诸多困难,需要突破和解决。本文主要从主体维度、时间维度、目标维度来分析。

(一)主体维度:个体性与整体性衔接的困难

从主体维度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聚焦的主体存在差异,面临着个体性与整体性衔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准扶贫聚焦的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即关注的是贫困户个体,而乡村振兴聚焦的是乡村整体人口;二是精准扶贫聚焦的区域是贫困县、贫困村,即农村地区的特殊区域,而乡村振兴聚焦的是整个农村地区。因此,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需要把握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在顶层设计上统筹协调,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是说,由于聚焦主体不同,政策的指向也应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聚焦主体的差异性。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是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扶贫聚焦主体具有较高的身份识别度。相对而言,乡村振兴面向的人口更加广泛,不仅涉及乡村整体人口,还包括返乡的务工人员、大学生、乡贤,以及下乡投资、工作的外来人员。因此,精准扶贫的政策要精确到贫困户以及贫困村民个人。相比而言,乡村振兴的政策指向将更具有普惠性以及任务导向性、项目导向性,如加快建设道路桥梁、农田水利、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图书影音等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或者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打造乡村旅游、建设特色小镇等。同时,乡村振兴应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协同作用,充分集中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立乡村产业体系。返乡的务工人员、大学生、乡贤以及下乡投资、工作的外来人员中不少是具有一定学历背景、社会阅历、社会影响力的人士,或是具有市场判断力、长期在外打拼的务工人员,或是具有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的致富带头人,政府应充分重视发挥这一类群体的导向性、引领性作用,利用人才精英带动乡村广大农民发展产业、建设乡村。

2.聚焦区域的差异性。乡村振兴的区域除了精准扶贫定位的贫困村之外,还包含广大的非贫困村。脱贫攻坚期间,大量资金、人力等都投入了贫困村的建设与发展,贫困村的发展速度和关注度高于非贫困村。而乡村振兴应统筹推进各地区的发展,政策需注重乡村整体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因此,政策设计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二)时间维度: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困难

从时间维度看,面临着短期目标任务与长期目标任务衔接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精准扶贫对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乡村振兴对标的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由于历史时段不同、对标任务不同,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整体规划、政策设计上,应把握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兑现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而乡村振兴的远景规划是到2050年,对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按照战略规划,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由此可见,精准扶贫是“攻坚战”,更注重短期目标,在政策设计上更注重实效性、精准性,要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发挥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强化脱贫的考核评估,推动扶贫工作在短期内取得成效,以只争朝夕、攻坚克难的干劲,使贫困的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实施时间相对较长,更注重长期目标,因此,对农村、农业的发展不可抱有“一蹴而就”的心态,应具有历史耐心。乡村振兴要做到全面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做到科学规划、精准谋划,坚持重点论与系统论相结合,产业、生态、文明、治理等因素先后有序。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应设立一个“过渡期”,防止出现断崖式返贫,特别是对一些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或者受其他突发事件影响的返贫户,更要设立过渡期。相关政策体系、组织体系、监管制度都应设立一个过渡期,对于仍处在贫困线边缘的扶贫户应加以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重点帮扶。

(三)目标维度: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困难

从目标维度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减贫目标上存在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困难。精准扶贫主要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更注重生存性问题;乡村振兴主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注重发展性问题,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精准扶贫方略,瞄准的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开发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是解决绝对贫困的基本任务。尽管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整体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贫困户依然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分散小农户形成的自然经济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待改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有效支持农民创业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创新引领农户脱贫的思路与动力;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农民自治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形成合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治理的短板亟待补齐。相对城市发展而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仍然存在很多短板。

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也要平衡整体乡村发展问题,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立足长远,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工作,又要把握好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探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从这“五个振兴”中,寻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点和突破口,实现在“五个转变”中探索衔接的具体路径。

(一)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转变:构建产业体系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牛鼻子”,为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奠定经济基础。乡村振兴要在扶贫产业的基础上,整合地方资源,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强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着力建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市场竞争力。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现实保障,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只有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实现现代农业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从而占有市场、赢得市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三权”分置改革,为土地顺利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制度基础。

二是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对接国内外市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虽然中国农村产业迅速发展,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农业发展处于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的关键时期,需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返乡创业园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优质的农产品对接国内外市场,有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二)实现从“尖兵”扶贫到人才振兴转变:培育人才队伍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应依靠有效的手段,调动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聚合乡村发展的智力资源,鼓励各类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有效破解乡村振兴缺乏人才的困境,为乡村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精准扶贫培育了一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扶贫“尖兵”,乡村振兴在继续整合扶贫“尖兵”的基础上,应坚持“内育”“外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

第一,要重视培育本土人才,把本土人才资源当作重要支撑,利用好“乡情”纽带,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的活力。一是应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整合各种渠道培训资金资源,通过党政主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等运行机制,实施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类培训计划,着力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民间技艺及社会服务技能,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应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进行多样化、差异化培养,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通过明确新型农民的职业定位,促进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第二,要积极引进人才。在全社会广泛吸引专家学者、高校毕业生、企业家、科技人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鼓励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集聚,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一是“回引”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资本的企业家、知名人士或务工人员回村任职或创业。以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为支撑,这一类人才可以在村两委、农村合作社或其他机构任职,带动其他村民创新创业、谋求发展。通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搭建更实用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二是鼓励实施专业人才、党政干部下乡服务的政策,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科技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三是实施高校毕业生乡村成长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岗位参与支农、支教,打通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职业发展通道。四是做好引进人才的配套工作,建立覆盖乡村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的全方位政策体系,特别是强化关于人才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切身利益的政策保障,同时还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激发乡村人才的创造活力。

(三)实现从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转变:建设文明乡风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精神衔接在于文化振兴,应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拓展文化扶贫阵地、扩大文化振兴区域、丰富扶志扶智形式。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第一,文化振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一是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两个平台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武装农民。二是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等道德资源,充分发挥村民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文化振兴应坚持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以更好地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一是应依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传统村落、特色古镇、民族村寨、古建遗存等蕴含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载体为主,实施好农村优秀戏曲舞蹈、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工程,激发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二是促进文化与农业、生态、旅游、科技等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乡村文化创造力和生产力,推动文化富民、强村,塑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态势,将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赋予农业更多文化内涵。

(四)实现从生态扶贫到生态振兴转变:培育生态农业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环境衔接在于生态振兴。要立足农村的生态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生态振兴,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振兴促进宜业、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生态振兴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符合乡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包括乡村公共厕所合理布局与卫生管理等设施建设,着力整治工业废弃物流向农村以及垃圾围村、污水排放等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饮用水卫生、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二,生态振兴应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保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深入挖掘古村落中的历史遗迹、文化风俗、民间习俗等乡土文化资源,拓宽思路和举措,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优化设计,将自然景观优势转化为旅游观光产业,将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工工业、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优美风光相衬托的特色村落集群,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健康养生旅游特色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体验与旅游观光型的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五)实现从组织建设到组织振兴转变:完善乡村治理

基层党组织是“不走的工作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聚力投身乡村经济社会建设。

第一,锻造强有力的村“两委”队伍,抓牢“头雁队伍”这个核心,持续强化领头雁工程建设,通过调整充实、轮训培训等多种举措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村“两委”队伍。大力实施选能人进“两委”计划,采取内选、外引、下派等措施,不拘一格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加强带头人队伍教育培训,培训后备干部,开设村干部职业技能专修班。严格村干部实绩管理,形成以实绩选干部的导向,建立村干部实绩档案,落实换届期间“晒实绩”制度。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广泛运用协商民主,创新基层融合管理模式。

第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建设,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发挥组织优势,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不断创新组织方式,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良性运转。坚持走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