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妲”来了!这次精准预测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8月,除了以上班族“不忍直视”的周一开始外,同时还带来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势力——2016年的第4号台风“妮妲”。
看着最近两天,“妮妲”的级别一再被升格(2日最新消息已经升格为强台风了,详见上述新闻),台风预警已经变为最高级,各种相关新闻刷屏,不少围观群众不淡定了,大家纷纷表示台风“妮妲”注定将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调侃归调侃,此次台风正面登陆珠三角,安全防范务必一定要做得足足的!而能够给大家充足准备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精准的预测,这是一切安全防范的首要前提。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台风预测的事儿~
“明天下午到夜间,台风将在东南沿海一带登陆……”之前的几年,你听到的一直都是这样婶儿的天气预报。
而现在,发达的科技可以帮助人们把台风登陆预报精度提高到24小时之内、登陆地点误差不超过80公里,同时你还可以看到实时的台风路径↓↓
这些都离不开气象大数据!
大数据很有用,它离我们生活很近,而且以后大数据对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刻。有了数据这盘“菜”,接下来就是怎么“吃”了,这就是数据挖掘。
其实,在科学家们眼里,相比起较为容易预测的台风路径,风雨的影响和台风的强度才是世界性的预测难题。不过,虽然难,但依靠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还是能够帮助人们尽量掌握台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动向,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拿这次台风“妮妲”的预测来说,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挖掘技术了。
这次台风到来之前,深圳先进院的科学家们判断“妮妲”台风从东南方向接近珠三角地区,引发深圳的大风应该在距离深圳200公里左右,具体的全市大风起风时间在晚上22-24时左右,并推测重点单位盐田港的最大阵风将达到36m/s左右。深圳市气象局依据此科研结果,综合气象预报员的专业分析,在第一时间果断对市民发出了深圳建市历史上第一个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如下图)
当台风来临的时候,究竟可能带来多么强烈的风?多么大的降雨量?科学家是如何做出上述判断的呢?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李晴岚团队研发了一个叫做“登陆台风引发风雨影响预估模块”的大数据挖掘平台,这一预估平台可以根据台风的路径和强度的观测和预报向气象部门与决策单位展示台风登陆方位、强度、距离与台风引发风雨的关系,以便做出最准确的预报与应对措施。
自2012年投入运行以来,像台风“妮妲”这样的预测已经成功多次。其中“近海台风引发区域性风雨预报”的技术模块能提前1-2天进行精细化的台风风雨影响预估,争取到更多灾害防御时间,空间精细到港区,可预估重点区域受台风影响的风雨特点、程度、持续时间。运行以来,在深圳市重点单位盐田港区域,3年未出现因台风造成的港区人员伤亡,对盐田港业务经营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登陆台风引发风雨影响预估模块示意图
除了台风预测外,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团队早前还参与了深圳市气象局提出的预报“回南天”的研究课题,以及灰霾预报等课题。
谁说科学研究高冷?你看,科学家研究出的台风“预估神器”不就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嘛~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D:zky_szxjy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供稿,深圳先进院为中国科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科普联盟成员单位,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下方二维码)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5、 科学家,怎么对表?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