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听音乐边学习 高考分数蹭蹭涨?
关于这个问题,有各路广为流传,甚至互相矛盾的说法:
是抖腿曲好,还是环境音好?
是熟悉的老歌好,还是刺激的新歌好?
是莫扎特的古典奏鸣好,还是窦唯的氛围纯音好?
还是,一切都不好,安静就好?
众说纷纭,是因为构成这个问题的要素有三: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学习、工作、任务?什么样的你?轻下断言,片面强调第一个要素,影响到莘莘学子的高考成绩,罪过可就大啦!
从这三个要素出发,我们看看一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各有什么正误。
什么样的音乐:莫扎特、糊团、儿歌
古典音乐,特别是莫扎特的作品,有助于学习工作,甚至能提高智商——多年以来,这种笼统的所谓“莫扎特效应(The Mozart Effect)”经过口口相传,成了社会“常识”,虽然自其诞生之日,批评和反思就如影相随。
我们不妨溯本清源,做个快速回顾。
莫扎特效应正式进入心理学研究,始于1993年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Rauschner等心理学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著名短文。最初的实验其实很简单:
首先,分别体验以下三种条件,各10分钟:
1. 听莫扎特的奏鸣曲(K448);
2. 听放松性的语言说明;
3. 坐在安静中。
其次,完成来自斯坦福-比奈智商测验中的一些空间推理测验。
(一个典型的空间推理测验样例:如果将一张纸按照第一排前三步那样折叠,后两步那样剪去一角,那么,将这张纸展开,会是第二排5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结果,比起其它两种条件,听莫扎特后,测验得分较高。
划重点:
1. 效应只是暂时的(做测验只需15分钟左右),不是永久的。
2. 做的只是空间推理测验,不是整体智商测验(后者当时根本没有涉及)。
这个结果限定严格,仍然争议颇大,可最抓眼球的,还是“莫扎特”和“智商”这两个广告般的关键词,以及其中闪烁的商机。
于是,1994年的标题党来了,在《听百忧解……呃,莫扎特》一文中,《纽约时报》的音乐专栏作家Ross说:“听莫扎特会让你更聪明”。
接着,1997年的畅销书来了,在《莫扎特效应》一书中,上过法国音乐学院的德州人Campbell探讨了听莫扎特和古典音乐对各种心理能力的裨益。
再后来,当然是套路:开拓周边产品,打造文化产业,把莫扎特捧成万灵丹——激发创意!增强记忆!纾解压力!助眠!胎教!养生!
直到1998年,佐治亚州州长Miller,提议每年用10.5万美元的预算,免费给每个出生于本州的孩子提供一盘古典音乐听。
这是不是也不算坏?
有争议的科学结果,经过传播、宣传和营销,被塑造成某种“常识”,这不失为又一个有趣的案例。
(莫扎特效应在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Lilienfeld等人所著的《流行心理学的50个大迷思》中排名第六)
事实上,多年过去,根据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Schellenberg在2013年的回顾综述,学界晚近的基本共识是:莫扎特效应大致还是存在的,但并不绝对与莫扎特、古典音乐,甚至不绝对与音乐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只要声音刺激能唤起被试者的积极情绪,之后往往都可短暂提升他们的某些认知能力(仍然不是永久,不是整体智商)。
举例来说,对于5岁儿童,比起听莫扎特听儿童歌曲后,提升认知能力的效果更好;对于10岁左右的英国小学生,听“糊团”(Blur乐队)的欢快歌后,效果更好;对偏爱斯蒂芬·金超过莫扎特的大学生,听一段小说后,效果更好。
(昔有摇滚老祖Chuck Berry《滚过贝多芬》,今有儿童天团Blur滚过莫扎特。)
最关键的一点,以上所有结论,都是在听完各种音乐之后,而不是同时。换句话说,广为流传的莫扎特效应,与一边听音乐一边复习备考的效率,并无必然关系。
什么样的任务:数学、记忆、阅读理解
那么,把音乐作为学习工作的背景,效果究竟怎样呢?
这要从两点学界共识出发:
1. 听音乐的确可以改善情绪,而积极情绪往往有助于完成某些认知任务(如决策、解决问题、认知灵活性等)。
2. 同时听音乐和完成其它认知任务,都要占用一个人整体的认知能力。能力总是有限的,二者又互相竞争,因此背景音乐可能不利于完成某些认知任务。
(心理学家Kahneman发表1973年的名著《注意与努力》中绘制的认知容量模型)
可以看出,这两点共识不矛盾,但也不一致:有背景音乐,心情积极了,却可能分心;没有背景音乐,不分心,又可能迫于压力心情不佳。因此,不同的音乐、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人,常常得出不一致的结果,“有助于”和“不利于”的效果都存在。
比如数学类任务。不同实验表明,对10岁左右的某些小学生,有甲壳虫乐队的歌曲作背景,比没有,数学表现好。而对同样年龄段,有莫扎特的音乐作背景,比没有,表现差。另外,对大学生,有熟悉的纯器乐音乐作背景,即使音量大、很干扰,表现也不受影响。
又如记忆类任务。不同实验可能得出相反的结果。不同的个人学习习惯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被试者学习时习惯伴有背景音乐,再回忆时,如果也有背景音乐,则表现不受影响。如果无此习惯,则表现不佳。
与日常学习备考情境最为接近的阅读理解类任务也一样。不同实验表明,伴以速度快、音量大、很难忽略的背景音乐,比起安静条件,阅读表现差,但如果换成相对舒缓、柔和的音乐,则与安静条件表现差不多。另外,在有背景噪音的咖啡馆中,伴以快节奏的古典音乐,比起慢节奏的,或者安静条件,阅读速度更快,记住的内容也更多。
什么样的你:合适就好!
以上所有这些条件有限定、结果不一致、无法一言蔽之的实验,都再次说明,背景音乐对学习工作效率的影响,成因复杂,个人差异大。
即使对于相同的认知任务,不同的音乐(情绪、速度、动态、有无人声、歌词熟悉或陌生),对不同的人(内向外向、学习习惯、音乐偏好、受过什么程度的音乐训练),也会产生不同影响。
说了半天,岂不是白说了?
出于科学的严谨,暂时没有结论也不失为一种结论,起码可以让我们不去轻信片面的断言。
如果非要给出建议,也许可以说:你平常学习工作时,习惯怎样利用音乐,就怎样利用,不习惯用就别用,不必强求,免生干扰。
比方说,有些条件下,带词的歌曲可能比无人声的纯音乐更容易让人分心,但如果你很熟悉那些歌,又有长年边听歌边学习的习惯,它们也就可能比陌生的古典乐或带感的电子乐,更有助于你进入学习状态。
换句话说,习惯了窦唯还唱歌写词时的《黑梦》,就不必非去听他大音希声的《山水清音图》,一听《殃金咒》就燃得欲把考场当沙场,也没人拦得住你。
(不再唱歌的窦唯老师告诉我们:他的后期音乐就是个背景。该吃饭吃饭,该聊天聊天。)
当然,音乐对我们大脑与生活的影响既深且广,以上探讨主要集中于一些与学习备考相关的认知能力,更多方面无法一一涉及。
比方说,背景音乐有助于重复性劳动,抄作业大概用得上;有助于体育锻炼,复习期间健健身大概用得上;某些条件下,还会有助于或者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愿辛苦的考生们早聆佳音!
参考文献:
Rauscher, F. H., Shaw, G. L., & Ky, K. N. (1993). 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Nature, 365, 611.
M Nantais, Kristin & Schellenberg, E. (1999). The Mozart Effect: An Artifact of Prefer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370-373. 10.1111/1467-9280.00170.
Kampfe, J., Sedlmeier, P., & Renkewitz, F. (2011). The impact of background music on adult listener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y of Music, 39, 424-448.
Schellenberg, E & Weiss, Michael. (2013). Music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10.1016/B978-0-12-381460-9.00012-2.
Threadgold, E, Marsh, JE, McLatchie, N, Ball, LJ. (2019). Background music stints creativity: Evidence from compound remote associate tasks. Appl Cognit Psychol. 2019; 1-16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银河路16号团队制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注意啦!微信又更新啦!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为了不错过大院每天的精彩文章,请按下列操作“星标”我们吧:
进入“科学大院”公众号——点击右上角的…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2. 我被拉进了一个群,群友们都不是人 | 原来你是这样的中科院
4. What?这块琥珀里有40余个生物,竟集齐了“海陆空”!
7. 没有艺术细胞的科学家不是好搬砖工 | 原来你是这样的中科院
9. 12人、7间房、50台机器,他们竟缔造了“润滑”传奇 | 科学人
10. 你在的城市有没有“中科院之最”?| 原来你是这样的中科院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我知道你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