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丁铛:八十年代是全民文学的时代 ——读书背景

2017-07-06 丁铛 冯老师为你读书

                       

80年代的读书背景


一个时代如果没有精神,这个时代肯定没劲,人也活的没劲。电影《本命年》里,梁天说,“……你说上班吧,没劲儿;不上班吧,也没劲儿;你说搞对象吧,没劲儿;不搞对象也没劲儿;你说怎么什么事儿它都没劲儿?”姜文说,“打你一顿得了。”梁天又说,“打我吧,没劲,不打我吧,也没劲”“那还是打你一顿吧!”姜文说,于是就……


现在不怎么说“没劲”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字,它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高频出现,这个字就是——“烦”。说到底,还是没劲,还是因为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心态,还是没有一个可以作为精神力量的时代背景。



而80年代就是不缺各种“精神”的年代:雷锋精神、女排精神,自卫还击战的英雄精神,“老右派”曲萧精神、张海迪精神等等,80年代初期是民众精神最多的时候,那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激情。而在这些精神的鼓励和影响下,直接影响出来一个时代最强的全民精神,这个精神就是——读书学习精神。


在80年代,有着这样一种寻找精神和发扬精神的年代是符合历史规律的,60年代的困难和灾害时期过去了,70年代阶级斗争时期过去了,80年代,自然要精神饱满地大干事业,以便于安居乐业,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事实上,后来拉开人们生活差距的分离点基本上就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可见,在那个处处洋溢着精神面貌的年代,精神和干劲是何等重要。在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这些号称80年代新一辈的人们,需要有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储备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是后来各安其命、各得其所的奋斗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准成功者,大都充分依靠读书学习热这样一个历史背景。



于是,在各种精神号召下,整个社会有着强大的思想动力,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全民文化行为出现了,这是一个完全社会化的阅读盛世,人们对读书和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各种社会读书、学习中,文学是最大的读书主流,因为它反映着时代的最强音。此外,连同其他诸如社会类、政治军事类、历史类、哲学类以及科学和国外优秀读物共同构成了全民热读的壮观景象。


那时候,在教室里或者新华书店等文化教育场合,总是悬挂着名人名言,一种很庄重、学习氛围很浓的殿堂感觉,给你营造着极好的学习气氛,回想那些比如高尔基、培根、周恩来、鲁迅说的等等那些话,真是刻骨铭心,谁都会来上几句。其实,说的形象些,那些名人名言就是当时的微博,并且确实是至理名言,而今天的微博,不论名人的还是草根儿的,只要你说的够味、点击率高就行,至于你能记住不能记住,都无所谓,反正,我是没有记住几个。



80年代的阅读市场几乎是纯净的,单一的,文学的主流就是伤痕文学和改革文学,主要题材以小说和诗歌为主,当然,这里还包括后来颇有影响的其他社会综合类小说。那时曾经掀起一股潮流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其它历史类读物的读书高潮,但无论是什么,大家都在认真研读。那时候可少有甚至没有今天如此繁杂的生活自助类、市场经济类以及易经八卦等等多样性的社会性课题读物。


这才是一个真正纯粹的读书时代,反思时代和改革时代。这次读书的全民性和文学性足可以被认定为建国后的第一次读书热潮。这和七十年代的“学习热潮”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次读书热有着必然的历史规律,它是一个春归大地的时代,是人们干涸的心灵深处本能地需求知识滋润来作为动力,并疯狂贪婪地吸食着精神粮食的读书时代。       

往期栏目回看



  • 让悦读润泽心灵,用经典抚慰人生!

  • “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集结朗读新势力,以原创美文为立足点。开辟有“关注”、“悦读”、“美文”、“行走”、“诗歌”、“词赋”、“评论”、“人文”、“荐读”、“鉴赏”等栏目。

  • 欢迎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公众号!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心灵的悟语,开启崭新一天的轻松惬意!   

本微信公众号为以原创为主的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原创作品请注明“冯老师为你读书”!

主       编:冯  兵 13838750835  

责任编辑:魏新征  13782012147  

            王文建  13603419820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推广策划:刘芽萌  13782088068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