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树高千尺 根植厚土——国家级期刊走进邓州美丽乡村(习营)

2017-07-10 冯老师为你读书

2017年7月2日,《老家河南》杂志一行走进河南邓州市,在邓州市政协、习氏文化管委会有关同志陪同下,参观了邓州习氏祠堂,并向当地赠送了邓州籍海军少将祁荣祥特地为家乡撰写的书法作品《胸怀祖国   心系故乡》。



习氏祠堂位于邓州市西北部十林镇,这里是邓州习氏的发源地,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祖籍地。 邓州習氏族谱,是1996年经过邓州市委书记王英杰,副书记贺国祥亲自派人去习营村抄写的,直到2000年才修改完毕,2001年再度修改后通过邓州市市长刘树华和政协主席杨德堂之手呈达到习仲勋的夫人齐心面前的,齐心欣然为族谱题写了书名——《邓州習氏》齐心还表示,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到邓州看一看。



走近习氏祠堂,远远就能看到大门,习仲勋的夫人齐心题写的牌匾《邓州習氏》。在牌匾下方,是邓州籍书法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志和题写的“习氏祠堂”四个大字。进入大厅,迎面是红木雕刻的《堰子川》图,展示了习营村所在的地理位置。大厅右侧是习氏起源介绍, 习姓来自于陕西商洛一带的古少习国。战国初期已有习氏迁居湖北襄阳一带。东汉襄阳候习郁和东晋习凿齿是习姓著名人物。大厅左侧外墙面是白字习,挑选了100个各种字体的习字镶嵌于墙上,其中包含习仲勋老人的一笔习字和习近平主席的亲笔习字,里侧是用几种字体书写的《习氏家训》。



穿过大厅,院子中央是根据习近平主席亲笔习字创作的雕塑。右侧展厅是邓州习氏介绍,习营村始祖习思敬,明初由江西临江府新淦县迁居此地,耕读传家,繁衍生息,至今已640余年,繁衍至23世。六百多年来,习氏人才兴旺,不断向外搬迁,有的迁居本者省浙川,内乡,有的迁居陕西,新疆,湖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清光绪八年(1882),习思敬的十五世孙,习仲勋的祖父习永生(也叫习作盛)离开习营,迁居陕西富平县,形成了现在的富平习家庄。左侧展厅是习氏名人堂,展示了历史上习氏著名人物。



坐落于大院中间的是承恩堂,这里是邓州习氏祖先习思敬的展厅,中间是习思敬塑像,背后是习氏家训四则,头顶悬挂“崇德尚贤”牌匾。明朝初年,习思敬由江西临江府新淦县迁居此地,耕读传家,繁衍生息,至今已640余年,繁衍至23世。穿过承恩堂,就是摆放邓州习氏祖先的敦本堂,后面是习营村始祖习思敬夫妇的墓冢。



邓州习氏人口不多,但著名的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老人和现任国家领导习近平主席了,他们已经被作为邓州名人列进了“邓州县志里”。习仲勋出生于陕西富平,终其一生未曾涉足过南阳,但他对家乡十分关注。在一些会议场合,他会特别留意邓县来的干部;闲聊时,他也曾向周恩来提及:我的祖籍是河南邓县(1988年更名为邓州市)。当然最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出面支持促成了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校长朱学范的代表白羽(习远平)受邀担任了张仲景国医大学的顾问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主席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的照片也陈列在此。也就是在那次会议上,习近平接受二月河的邀请,表示对南阳心向往之。“南阳我从来没有去过,但是心向往之,也是近乡心怯,但是往往是家乡呢,反而往后排。


 来源:老家河南杂志

往期栏目回看




  • 让悦读润泽心灵,用经典抚慰人生!

  • “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集结朗读新势力,以原创美文为立足点。开辟有“关注”、“悦读”、“美文”、“行走”、“诗歌”、“词赋”、“评论”、“人文”、“荐读”、“鉴赏”等栏目。

  • 欢迎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公众号!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心灵的悟语,开启崭新一天的轻松惬意!   

本微信公众号为以原创为主的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原创作品请注明“冯老师为你读书”!

主       编:冯  兵 13838750835  

责任编辑:魏新征  13782012147  

            王文建  13603419820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推广策划:刘芽萌  13782088068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编者导语

文前文末虚位以待,诚寻合作加盟、产品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