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一级还是二级,买方还是卖方?大坑预警!(共6108字,金融职业规划系列)

陈思炜 知己职彼
2024-09-05
原创:陈思炜
编辑:小知(公众号“知己职彼”编辑)
已委托律师对本账号发布的内容维权,从不发律师函,直接传票,侵权必究。

本文大纲:

  1. 什么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2. 什么是买方和卖方?

  3. 应届生进买方的潜在“大坑”在哪?

  4. 一二级市场怎么选?

  5. 如何增强自己的实习/求职竞争力

1. 什么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在金融行业,我们常常听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字眼。

很多同学在职业规划时也常常纠结——

我是进卖方有前途,还是买方有前途?

那么,什么是一级市场?什么是二级市场?

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又有何区别?

在一二级市场从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请先分清:一级市场是源头,二级市场是变现场所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分即是上市,上市意味着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股东可变现,上市是首次将公司所有权转化为相应比例的股票,然后出售给投资者的市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即可进行相应的股票转让。

公司的形成从创立,到后面逐步募资,通常会以风投Venture Capital/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的形式来完成,对应着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PREIPO轮,至上市,或者是被别的公司收购,而投资了这家公司的VC/PE拥有的是一级市场未上市的股权。

该公司符合IPO条件后,请券商投行辅助上市,IPO发行成功后,股票便进入相应交易所上市交易。大股东的非流通股有锁定期,流通股是可在二级市场上任意买卖。

2. 什么是买方和卖方?

Buy-side主要指那些从事资产管理并进行投资业务的公司,一般在美国指Mutual Fund(共同基金)、Hedge Fund(对冲基金)、 Pension Fund(养老、社保、退休基金等), 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基金),等也包括一些大型的Wealth/Asset Management Firms(资产/财富管理公司)和投行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等。


Sell-side主要从事将各类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卖给市场;主要通过为购买一方提供交易服务获得佣金而赢利。传统意义上的Sell-side包括美国投行的IBD(国内的券商的投行部,负责债券承销)、承销国债的商业银行、承销和代销基金和其他类理财产品的各类金融机构等。以IBD为例,负责IPO,再融资,债券发行承销等,将金融业务卖给需要上市的公司以及给PE/VC进行IPO指导等服务,以及IPO后债券股票的承销等都可以看作是Sell-side。


归结起来我共看到两类定义,字面意思上确实更简洁明了,但实际上有些问题存在:

类别一说:只要在金融业里卖金融服务的就是卖方,买金融服务的就是买方

类别二说:类似于其他行业里的甲方乙方

但实际上这么来定义有不妥的地方,在金融行业,一般只把比较高端的领域的买卖金融服务的工作成为买方和卖方,比如证券公司里面的投行部、固收部、研究所(行研)、收购并购部,精品投行、FA(纯做FA)属于卖方,证券公司里直投部、资管部中为机构类投资者配置二级市场产品的部分、基金公司(一级市场VC/PE等,二级市场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或私募,保险公司下资管,其它相关资管),而且,所谓的“卖”金融服务还得有对象从差别,卖方的服务是卖给这些买方的(机构类),注意是买方机构,不是随随便便的机构,更不是普通的散户(超超高净值的那些个人名义投资的大佬除外)。


我们来举个例子,

银行的一位理财客户经理也要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服务,对公信贷员也要为企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产品要提供,服务也要提供),这类从业者在业内或社会上没有把他们成为卖方的。

所以在卖方买方区分上除了买和卖服务之差外,还要注意以上几点。

P.S 其实FA, 精品投行大部分情况下是做卖方业务,但有小部分情况下也会既接触买方业务,比如被其他投资人要求跟投或者自己觉得很值得投资的情况下。

3. 应届生进买方的潜在“大坑”在哪?

我个人不鼓励大家职业生涯起步就从直接从买方做起

对应届生来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类的工作在“大投行”(在大陆主要是指券商总部里的核心业务部门)的卖方类部门是有机会,比如一级的IBD,二级的Equity Research每年都是录用应届生的。但投行里的买方部门(比如一级的Direct Investment直接投资部,二级的自营部)几乎从来不招应届生,也很少从内部的卖方直接内部转。

那么好,有学生是不是要说,这么看来的确买方比卖方的工作牛啊,你看券商总部卖方招应届生而买方不不招,所以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应该支持他选择买方啊!?


没错,从传统的职业发展阶段来看,买方的确多数是在卖方的后期,一般二级市场从业3-5年(而且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前20%)左右会跳去买方,一级市场这么跳的平均从业年限上会更长。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个“后期”+“出类拔萃的10%”上!因此,以下几个大坑咱们大学生们如果有机会可以直接从买方起步就千万要小心了!

1) 你的同事们大多贴有“职业生涯中后期”+“精英中的精英”的标签,距离初入职场已有多年,自己能做到今天这样,但基本不知道怎么才能教会你也像他们这样成长

2) 大部分买方里人手比卖方更紧缺,根本没有什么的时间去教你带你

3) 由于行业资历差距过大,同事们给你的一些“点拨”常常机具“跳跃性”,很容易超越你的上限导致你消化不了

4) 也由于1)、2)、3),不少同事会倾向于只告诉你该做what,而不去解释why

5) 由于团队规模和以上几点的原因,买方无法提供系统的内部培训,而作为“黄埔军校”的投行,每年都会调配足够的资源给应届毕业生新人做系统的各类内部培训,卖方出来的大多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和人脉积累充分!投行被誉为黄埔军校是有其原因的。

6) 买方之所以近年来反倒不比卖方难进的主要是因为在国内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共同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类买方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同时也对“廉价劳动苦力”型的部分优秀的大学应届生抛出了橄榄枝。但我认为实在是缺乏诚意。

7)目前全国一级加二级的在册管理人24000家,每家平均3个基金,72000支基金,二级估计占2/3。这72000当中每年有1万多,至于注销(因为各种原因)的数量,网上有些文章可以参考,截图2幅供参考。

8) 买方的工作强度方面,一级买方头部机构普遍更高,接近或超过一级卖方的平均水平,而一级买方非头部占到一级买方的99%(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所以工作强度参差不齐;二级市场方面,头部买方(以公募和大资管等为主)基层岗的工作强度低于卖方,偏向投资经理类的岗位工作强度会大于等于卖方(精神压力是明显更高),主要是由于二级卖方平均门槛高,买方的情况和一级一样,99%是非头部,平均工作强度参差不齐本身就普遍比卖方高。

9) 一旦在买方混不下去后,失去应届生身份的你将成为社会生源参加社招,而社招需要的是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作为已是进入过卖方们职业发展后期的“买方”的你,“从上往下的逻辑+或许思路以被“大牛们”带偏”的求职逻辑也很难让卖方再给你重新做人的机会。此外,由于展业过程中的工作技能差异较大,可迁移的部分占比不大,从买方起步后工作几年再想通过社招回买方难度很大。市面上这样的案例极少,且需要分析这些案例的发生是何缘故,可确定的是,不可能是因为“买方的工作积累对卖方很有帮助”而实现的。

举例来说,一级买方是判断标的资产的潜力来投资,而一级卖方只是中介,只要有操作空间基本都会想办法(抢着)去操作,二级买方同样是看各大类资产,股票方面覆盖各行业,而二级卖方权益类方向都是按垂直的行业为主来划分的,以上工作内容的差异肉眼可见。

4. 一二级市场怎么选?

看图说话!

视频相关内容:

对于应届生初入职场而言:

你以为一级市场的百万年薪现在还存在吗?

你以为一级市场的超高薪水是靠做做dirty work就能躺拿的?

你以为一级市场做做承做几年后就能闭着眼睛顺利上位做承揽?

你以为一级市场熬夜透支的游戏一定能在若干年后让你足够回本?

Come on! 别说什么二级市场也很累!

熬夜是什么,你若是在项目制乙方服务甲方的场景下,不见到凌晨四五点钟的太阳,你以为能下班吗?

而你每天工作到凌晨0-1点,就算1-2点,你管他叫熬夜?那还图什么高成长高薪资?

这张表各位自行理解,看不明白的或许我也就爱莫能助了...

引自某券商行研首席分析师的朋友圈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级市场是一个门槛远高于二级市场,但性价比很可能不如二级市场的金融细分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即便迈入了行,多数人也将很快面对上升通道快速收窄、机会窗口迅速关闭的职业路径!

你没做过调研,就多去问问一级市场的从业者们,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靠什么?

同时必须多问一句,靠后天努力开发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概率究竟有多少?


Anyway,永远记住:

1.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人喊年年喊投行百万万岁,你们也一拥而上就行了!

2.合理定位之下,把控更稳健的职场起步,你的上升之路,一级市场依然会向你招手!

5. 如何增强自己的实习/求职竞争力

首先,定位准确就是增强自己实习/求职竞争力的第一步!

你明知道靠谱的头部一二级买方少之又少,全职招聘门槛更是远高过卖方(每年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量买方大概是卖方的1/3~1/5),又何必一步到位去走更窄的独木桥呢?

更何况,以上第3点已经列举了9大点毕业就进买方所可能面对的“潜在大坑”!

卖方,卖方,卖方!如果你对自身背景的竞争力没有绝对的信心,把目光聚焦到从卖方起步无疑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其次,如何尽快开始实习,甭管他是远程还是实地、是正式还是非正式!

核心在于积累垂直的实践经验!因为最终求职时,券商招人时压根不会去查你这实习是远程还是实地,是正式还是非正式!

为什么?!不光是因为聘请第三方背调公司的人力成本高!而是我管你实习是什么性质,是驴子是马,我研究所首席、副所长、所长一问便知你肚子里有多少货!难道一张白纸,一个红萝卜章能比他们的法眼更灵光吗?

不过话说回来,说句实在话,如果你够聚焦,做他几份远程和实地的非正式实习,接下来有正式名额的时候难倒你还没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吗?come one!动点脑子,OK?


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找到合适的实习呢?

除了正常投简历之外,这边我主要分享2点:

1.社交求职(通过社交来找实习)

2.付费实习(通过花钱来买实习)

P.S. 1和2本质上是相同的逻辑,都是通过价值互换的形式达成双方的诉求,1是消费人脉(分为家人既得人脉,以及需要自己去建立、连接、维系、开发关系的人脉),而2是消费金钱,级直接花钱买。

1.社交求职(通过社交来找实习)

请直接参考课程:【精】职业发展x底层逻辑(2022年终大作,33节398分钟深度硬货。)


2.付费实习(通过花钱来买实习)

很多凭借自身院校背景无法找到实习的学生们都知道,市面上存在一种叫做『付费实习』的产品,但多年来一直为学生和家长们所诟病,主要其实就是这样的操作确实不太符合世俗的认知(找个实习不但没工资还得倒贴钱?),其次才是对额外破费的顾虑。

不过客观来说,这类简单而粗暴地帮助学生匹配实习资源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

你要为了留学申请来提升背景,而且已经是大三下的暑期了,你都一份像样的实习都没有,那对于申请海外名校是极为不利的,此时可能用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搞定实习是较有价值的,说白了就是迅速补充申请过程中的文书素材和留学申请所需的职场推荐信。

话说回来,这类形式的付费实习确实有这诸多大坑,具体可参考:


------THE END------

相关文章推荐

【精】读商业分析/数据分析对多数人而言「就业率不错,但发展堪忧」!(全文6113字)

【精】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四大方向+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共69691字-高清版)上篇

【精】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四大方向+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共69691字-高清版)下篇

毕业首年大学生仅6.1%月入过万,近六成月收入<6000?

【精】职业发展的「循序渐进」和职业生涯的「死亡三角」理论(共4865字)

【精】计算机=新天坑?CS专业避坑指南(全文共5080字)

【精】美国顶级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招生标准大揭秘!

相关书籍与课程(系统学习职业规划)

书籍:《知己知彼:职业定位、规划与发展》22.8万字,上海大学出版社

936分钟67节职业规划系统课程(入口 ↓ ):

【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课,67节936分钟纯干货。)

相比以上我出版的书籍,更推荐课程《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理由是——

1.书籍出版在审核过程中我提交的28万字初稿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被编辑和监管部门删减为22万字,很多话我在书中以文字不能写&出版的,课程里毫无保留都说了;2.时效性上课程比书要强很多;3.课程内容里是书籍的7~8倍,《知己知彼》主要提供最底层的职业定位、规划和发展的方法论,但未对外部认知(产业、平台、职能、模式)做展开,《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67节936分钟课程中除了将职业定位和规划方法论讲得更细致外,还详细展开了外部认知的部分。


------THE END------

如果您有关于职业定位、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出国留学等问题,欢迎添加我的微信chsw37咨询。


本文作者:陈思炜

  • 知乎大V(职业规划与留学全国头部意见领袖),百万粉丝教育IP&KOL

  • 国际教育与生涯教育领域全国资深专家,创业企业家,15年+行业经验,11年+创业经验,现任全国5家教育机构董事及战略顾问

  • 职业规划1v1案例3600+/时长7000小时+/生涯教育课及培训时长8000小时

  •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最年轻入会会员)、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2015被授予)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

  •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特聘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及客座教授(均于2016年起)

  • 三本畅销书作者《方向的力量》(2014年出版22.4万字)《方向的力量 修订版》(2018年出版32.8万字)《知己知彼》(2021年9月23万字)

  • 曾全职供职迪拜世界资本(主权基金PE)/全球九大投行瑞银(UBS投行)/平安银行总行行长助理

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背景:
  • 从业15年创业11年来始终专注美英港澳为主方向的研究生申请,770+成功案例,其中全程亲自跟进负责占250+,全程+文书占110+

  • 所带学生近90%被美国综排前20名校录取、近80%的学生被US NEWS美国综排前10的名校录取,其中40%以上获2所或以上Top10录取

  • 截止至2023Fall申请季,已累计助100多位本科背景或其他条件有严重短板的学生获美国综排Top10大学录取,其中的22位同时被美国综排Top5/英国Top2大学录取,offer包括MIT/耶鲁/哈佛/哥大/芝大/宾大/牛津/剑桥等(含二本进哈佛2例/耶鲁6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己职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