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杂谈▏打开话题,说说珠三角与长三角孰优孰劣?

2017-06-10 溪流之海洋人生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组稿/溪流


请先来看一段下面视频,再来开启本文的阅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95lrpwm8&width=500&height=375&auto=0

珠三角与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他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竞合,一直是学界和民间津津乐道的话题。改革开放之初,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发展引人瞩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一举超越了长三角。上世纪九十年代,长三角自主发展的小作坊,工厂发展起来,慢慢的壮大,经济开始腾飞。近年来,随着两大城市群明星城市的潮起潮落,这一热点话题也日趋白热化。下面就先从两大经济圈的特征说起。

珠三角经济圈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

行政区类别:地区、都市圈、城市群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面积:5.6万平方公里

城市经济圈:包括广州、深圳 、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清远、云浮、阳江、河源、汕尾,共14个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

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方言:粤语、客家语、福佬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珠三角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

地理位置: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

行政区类别:经济区

所属地区:华东地区

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城市经济圈:是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包括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地位:第一大经济区,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方言:吴语、江淮官话、中原官话、闽南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产业结构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多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些年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长三角: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强力引领“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均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特征。

竞争力

珠三角:制度竞争力最高。广东步入是改革开放之“先河”,一批新城市随之而兴;港澳回归,“一国两制”的制度,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长三角:区位竞争力最高。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通过高新技术,打造世界性的新型制造业基地。

动力机制

珠三角:外资推动型。吸引外资的绝对领先地位,外资主要来自香港、东南亚以及海外的华资。

长三角:民资主导型。较早诞生以集体和私营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

增长源泉

珠三角:出口拉动型。大量吸引境外投资,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投资拉动型。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朝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

面临的挑战

珠三角:随着改革能量的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的逐渐消失,出现外资转移、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的不利局面。

长三角:与经济协作相配套的制度安排是难点;在区域内行政壁垒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其他方面

综合经济实力:从国内生产总值角度看,长三角最高,远远超过珠三角;从人均GDP角度来看,珠三角实力最强。

人口城镇化:500万~800万人口的城市珠三角有2个(东莞、佛山),长三角有5个(苏州、杭州、南京、温州、宁波)。超级城市与次级城市之比珠三角是1:1,而长三角是2:5。

已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比较到底是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好,还是珠三角的发展模式好?到底是长三角富裕,还是珠三角富裕?不仅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会比较,处于两个经济区间的城市也会比较,如上海和深圳,上海和广州,苏州与东莞,无锡与佛山等等。下面就来具体再比较一下。

整体定位

长三偏重中上游产品,珠三偏重下游消费品

总体而言,珠三角起步相较长三角早了8~10年,当中的发展过程无须多说,有目共睹,珠三角作为华南门户,对接港澳和东南亚的窗口,作为经济特区率先布局、得风气之先的城市群,以“三来一补”加工业完成第一桶金积累,依托出色的贸易、航运设施建设和金融业发展,产业格局由出口加工业向具有“轻、智、终端”特色的高科技业逐步转型。

长三角作为沿海中点和长江水道下游,依托产业门类齐全、教育科研实力雄厚,从苏南乡镇企业模式和浙南草根创业模式起步,同样依托出色的贸易、航运设施建设和金融业发展,产业格局由传统制造业向具有“重、智、上游”特色的高科技业逐步转型。其实,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常常是自觉分工错位和形成互补的,有错位的竞争,更有分工合作。

举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在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深圳,拥有实际超过1800万数量的常住人口,人口年龄优势和非户籍人口优势都决定了这是一座没有社保包袱、高度青壮年化的城市,劳动力的充沛和紧靠香港的资金、技术引进优势,为深圳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加工装配制造业提供了源源动能。

深圳最发达的终端消费电子产品产业从白牌代工和山寨品牌起步,逐渐做大做强,手机、平板、穿戴智能设备的品牌星罗棋布,由于产业的消费品领域属性,深圳企业也的确更重视外观设计、营销、推广、渠道等接触消费者的终端环节。

反过来讲,深圳这些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内核和整体解决方案,却基本来自上海的上游供应商。来自张江、漕河泾两大高科技园区的展讯、锐迪科、鼎芯、澜起、中微、先进、贝岭、华虹、中芯国际和复旦微电子一系列企业已组成了一个包括中央处理芯片(CPU)、图形处理芯片(GPU)、影音多媒体芯片、存储芯片、显示器件等开发、代工制造、测试封装以及架构设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充分依托上海扎实的科教资源和研发人才基础,不断开发新一代商用的智能终端内核与方案,与深圳的消费电子产品组装-品牌营销构筑了坚实的上游技术和部件支撑。其中特别是展讯通信已发展成为中国市场第三大、也是本土最大的手机内核开发商,中芯国际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台积电、三星和台联电的全球第四大微电子代工制造商,中微则是国内最大的IC设备开发制造企业。

即便是华为的手机和无线技术,都是在上海研究所开发和测试,上海的微电子上游产业和深圳的智能终端消费产业实现了密切结合,深度定制、利益共享、皆大欢喜。

产业的错位分工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普遍存在,又如珠三角的东莞承接了不少深圳外溢的消费电子产品产业,佛山中山培育出家电、陶瓷洁具、家具、灯具等传统优势产业;而长三角的苏州则在向德国模式学习,发力转型制造业4.0, 机电设备、光电产品、电梯、客车、太阳能光伏、纳米膜、医药是其优势产业。从这里看出,珠三角城市的产业布局更偏重于下游消费产品,长三角城市的产业布局则更偏重于上游中间产品,无所谓层次高低,都是基于各自的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珠三角和长三角不可避免地聚焦在有限的共同领域: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疗医药,互联网/软件/云计算、现代金融、文化产业等。可以说在高科技领域,两个城市群竞争大于合作,当然,这里的竞争要定义为相互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整体活力和持续发展是有益的。

下面就一样一样对长三、珠三进行详细比较。

互联网产业

二者各自精彩,旗鼓相当

先来聊聊大家都谈腻味的互联网产业,实际上冷静地说,这还是最浅层次的高科技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属于应用生态的创新,也是国人最积极的创新在这个产业,尽管在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服务器开发等跨国公司技术垄断领域,但考虑到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还是有必要探讨互联网产业。

珠三角这边,深圳是珠三角互联网高地,出了腾讯这个“连接人与人”、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大佬以及迅雷等,广州也不逊色,除了有微信总部落户外,还拥有连接“人与娱乐”、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网易,连接“人与商品”、市值90来亿美元的唯品会,以及梦芭莎、UC、YY等等。

长三角这边,杭州是炙手可热的电子商务之城,出了阿里这个连接“人与商品”、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中国最大网络巨头,上海自盛大转型之后,相较而言缺乏超级网络巨头,但特点是百花齐放,中小巨人多如牛毛,例如连接“人与旅游”、加上收购的去哪儿市值超过200亿美刀的携程,与美团合并的连接“人与服务”的大众点评,即将A股上市的分众、巨人、盛大游戏、阅文、沪江、喜马拉雅,还有一号店,前程无忧、九城、PPTV、爱屋吉屋等一长串大小选手。苏州则培育了专注于互联网旅游的同程。

就互联网产业来说,长三角与珠三角旗鼓相当。

电子制造

长三角长于上游产业,珠三角长于消费品

信息电子制造业,珠三角有华为这种本土巨头领衔,大疆,极飞,中兴,康佳,创维,酷派,TCL等跟进;长三角有中芯,华虹,亨通、展讯、海康威视等重要玩家。两个城市群术业有专攻,分工不同,各玩各的。

终端电子产业珠三角国内最强没有疑问,上游微电子产业长三角国内也是最强。对于天天接触消费品的普通人,当然容易熟悉做品牌的终端企业啦。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珠三角的电子制造业强于长三角,其实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新能源

长三角强在光伏,珠三角强在电动车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长三角起步早、占一定优势,如苏州的阿特斯太阳能已取代 曾经的无锡尚德,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全产品链企业。珠三角方面,比亚迪在高性能汽车电池领域有国内最多最强的技术储备。

高端装备

珠三角有亮点,长三角门类更全

高端装备产业,深圳中集的集装箱制造在全球独占鳌头,广船国际也有相当造船实力,但这个领域优势更全的还在长三角,特别是上海的强项:振华重工的程控港机已占全球市场高达70%的绝对垄断优势,超复杂的海洋钻井平台也已成功开发,中国商飞的C909大飞机已经下线试飞,上海电气的第五代核电机组核心设备商用成功,已进军英国核电市场。江南长兴的深海油轮等特大型舰艇制造已取得突破,上海还培育出了沃迪、新时达这两家名列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规模第二、三大的机器人开发制造商。

传媒产业

广州先领风骚,上海后来居上

传媒产业领域很有意思,广州本是纸媒时代南方系,21世纪系的大本营,曾一度势力范围影响甚广,上海的东方系,第一财经系难以动摇南方系的江湖地位。进入新媒体时代,南方系转型遇到些问题,声势不如以往,上海报业集团重组后则推出完全打互联网用户的澎湃系(包括界面,上海观察等)(识局君注:这一表述有小小误差,澎湃、界面、上海观察三家为相对独立的传媒品牌),黎瑞刚下海创业华人文化等,近年来声势很大。

房地产业

粤派房企领跑全国,长三稍逊一筹

最后顺便提一下房地产行业,这个领域珠三角广州,深圳很强,粤派地产商名不虚传,无论是总部在穗的恒大、保利,富力、碧桂园、雅居乐,还是总部在深的万科、中海、招商,华润,金地,华侨城,都是熟谙市场规律的南派典范。

长三角方面则有去年营业规模国内最大的绿地,以品质著称的绿城,以及世茂,旭辉,上实,复地,滨江,新城,大华等,总体厚度逊色珠三角一筹。

如此一番比较下来,总体而言,珠三角与长三角似乎没有什么优劣与高下之分。作为两个彼此遥望的兄弟,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二者走上了两条切合自身实际、特色鲜明、而又殊途同归的发展道路。长三角和珠三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两大经济圈的发展寄托着我们振兴中华的使命,也承载者我们国富民强的期望。长三角与珠三角作为世界第六和第七大城市群,良性竞合的结果就是殊途同归,共同引领中国经济的前行,我们乐观其成。

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长三角在世界的水平,不妨再看看下面的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97j32lh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文章来源:凤凰财经、城市战争、腾讯视频、百度百科等


相关阅读推荐

海洋话题▏自贸区,舟山未来的机会

经济透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思考

随笔▏细说浙商与苏商的异同

经济视点▏为什么中国经济下一轮繁荣发展要靠江浙?

经济展望▏2017年中国经济即将迎来九大变脸,你知道吗?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