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中规院专家王凯详解30年后的宁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接受访谈
昨起,《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向公众征集意见。从公开的战略规划简本中,我们看到开放、创新、幸福、宜居、港城、活力、文化等关键词。这些词,都体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日前,甬派客户端记者幸运地采访到了全程参与《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编制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对宁波这座城市的现状及未来愿景有何想法与建议吧。
记者:此次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台前幕后都有您的参与,可以谈谈您对宁波这座城市的整体观感及近年来的发展如何?
王凯:有得有失。
2001年,我初次到宁波。距今将近20年的时间内,与这座城市打过无数次交道。
总体,从全国城市发展来看,宁波的发展依旧处于前列,不论是城市经济增长,城市活力还是建设品质。
宁波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在重点区域也都有比较好的展示。
此外,宁波人很务实,做事低调,不张扬。
但从过去10多年发展脉络来看,宁波发展算是有得有失。
得,自然是经济总量还在不断增长,宁波港的吞吐量达到10亿吨,民营经济也很发达。
失,单说港口,大而不强。集装箱量大,附加值不高,意味着收益也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有句话说,宁波数箱子,香港数单子,伦敦数票子。直白点,就是宁波港的链接目前还处产业链下端,需逐级提升。
此外,在经济的路径上,存在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产业的情况,较少尝试新产业,亟待转型发展。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是多路径的。
以宁波为例,传统产业可以注入科技含量,制造业可以转换为智造业,智能制造业,也可以逐步培育新经济等新兴产业。
记者: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选择2049规划战略,可以覆盖至30年的规划预见吗?
王凯:有规律可循。
城市的发展有规律的,20-30年的城市发展,有些能看到的未来,现在已经在发生了。
从全球化发展角度看,宁波可以港口为基础,做成全球性的门户。
此外,还有空港与高铁。但都面临需要提升的方面。
当前,宁波栎社机场能级不高,与城市发展地位不匹配,全球可达性较差。
铁路枢纽能级不足,宁波高铁班次数量居全国第21位,向上向下链接度比较弱,在诸多城市链接度都在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宁波有被边缘化的风险。规划国家级陆路通道数量处于第三梯队。
同时,还有些长久的发展是可以看得见和守护的,比如生态与文化。
过去40年,我们更注重经济发展,而今,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活。
记者:“宁波应积极对接上海、推动杭甬一体、联动义甬舟、辐射带动宁波都市圈发展。”其实,近几年,宁波对此概念的提及很频繁,但在整体行动力上显得很慢。原因是什么?
王凯:局面远比几年前要好得多。
国家政策层面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天时,该地区多年发展奠定协作的基础是地利,大家意识到要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是人和。
一体化,意味着区域内部都是可链接的,且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谋求共同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公共服务与保障,都是应该在同一层级上的。
有了政策层面的支持,那么具体的对接工作与方案,就是城市间双方如何有效沟通的问题。
这里,我反复强调宁波南部湾区的重要性。
对上海来说,在其1小时铁路车程中,并没有像样的海湾度假区。那么,南部湾区是否可以打造一个有文化与活动空间的服务于长三角的后花园。
这不是单纯做一个度假区,而是要有品质、有格局,像法国南部地区一样。并且这个花园地区与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可以实现交通的直连直通。
ht:200%;" >国家政策层面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天时,该地区多年发展奠定协作的基础是地利,大家意识到要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是人和。
一体化,意味着区域内部都是可链接的,且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谋求共同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公共服务与保障,都是应该在同一层级上的。
有了政策层面的支持,那么具体的对接工作与方案,就是城市间双方如何有效沟通的问题。
记者:智造产业、新兴产业等园区,遍布城市很多个区域,如北仑、镇海、余姚等,但都感觉有点单打独斗,如何能凝聚成城市发展共同推动力?
王凯:碎片化严重。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在宁波90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有大大小小工业园区140多个。平均下来,差不多10平方公里不到一个,可以总结为资源占地浪费,效益不高。
其实,可以从市级层面,制定一个标尺,对不同园区进行效益评估,优胜劣汰。保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服务供给。
同时,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园区的碎片化分建,很大程度上与板块经济分不开关系。
个人看法,不妨统一认识,解决税收分成问题,在最合适的地打造最契合的强园区。
简单说,是一个观念转变和制度设计的问题。
记者:在城市文化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在2049到来前做些什么改变?
王凯:找出来,串起来,用起来。
历史留给宁波的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丰富且完整的。
像河姆渡、上林湖、三江口近现代建筑,沿江近代工业,甚至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东西,只要是有历史的都是资源。
他们就像是自家的古董,蒙尘多年,需要好好擦亮展示出来。
这里还有个价值观的转变,过去对于历史资源的认识是能拆就拆,现在要变成能不拆就不拆,只要是有历史的就是有价值的。
城市是拼贴的,是不同历史的过程呈现,展现的历史也是连续的。
如同拿一组照片展现一个青年人的成长过程,既要有0-2岁时的呱呱坠地、牙牙学语,也有6-7岁时的懵懂孩童,也有18-20岁的青春浪漫等等,这种过程式展示、记忆式呈现才有价值。
因此,要对宁波现有的老城、历史街区进行全面的、完整的修复,逐步挖掘、才能保障更有价值、更贴近百姓的利用。
客观说,可以将宁波城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找出来,串起来,用起来。
利用历史文化创造活动场景,制造一些空间活动,比如在老厂房里设立创意工坊、剧场等,让老文化活起来,赋予新的城市意义。
此外,灿烂的文化历史,如阳明新学与近代宁波帮等历史,都需要打造与弘扬。
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记者:宁波大大小小公园很多,但都没有联动性,人们常常不知道去哪里走走。市域构建区域公园-郊野公园-特色公园的魅力空间体系,提出这个概念体系的出发点是什么?未来有什么期待?
王凯:打造更多的第三空间。第一空间是居住、第二空间是就业,第三空间是公共空间。
城市发展有一个重大的理念转变,就是发展阶段变了。
过去是工业文明发展时代,过了温饱和小康后,就变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以前建公园,都喜欢在市郊建一个大面积的,以此增加人均绿底占有率。
但现在,很多城市像上海,就提出300米见绿的小公园、小广场概念。
生态本身就是城市生活最基础的要素,不能边缘化。
加上当前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加剧与二胎率的增长,城市需要更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公共空间。
城市绿地本身不是单纯绿地的概念,而是公共空间的概念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宁波自古就栖水而居,滨水而建,沿江、湖、水资源的区域对这座城市来说比较有价值的地区,沿水系、湖泊打通城市的蓝网绿脉,进而系统化提升城市的公共空间。
记者:宁波的交通目前暂时看还算顺畅,但中心区域的道路负荷日益加剧,未来30年,以公交主导半小时可达的市域出行圈和三江片区轨道交通步行范围全覆盖的日常交通圈能否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王凯:享受慢行,需要放弃一点东西。
国际性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慢行与公共交通出行,一是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二是环境污染问题。
但放弃开车,就意味着城市本身的公共交通覆盖要很发达,此外还有一个舒适度的问题。
宁波现在打造轨道交通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最后一公里的途中风景、公共设施如何就很大程度影响着人们对于常走的街道的印象。
其实这是一个选择问题,享受历史空间的品质和味道与车辆出入本身就会有一些矛盾。
记者:如何看待东钱湖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王凯:靠近宁波中心城区最珍贵的一块净土。
个人坚持,东钱湖未来不要搞城市型开发。假设城市是一家布店,那么东钱湖就是一块最上等的丝绸,应该拿来做更好的服装、饰品等。
类似文化、休闲的高端品质项目,就很适合落点东钱湖。
这块净土除了要保持安静,还需要挖掘自身的内涵与故事,拓展环湖马拉松、文化节庆、文化展览等项目,提升文化内涵的国际影响力,强化整体的文化氛围。
不同片区内可结合不同特点落地文化设施。
文化项目的补充,可以借助不同片区内的不同特色,在积极挖掘文化与历史的同时,策划一些、拓展一些。这是一个大的框架,想要在一两年内见到发展成效,其实是很难的。但方向对了,就没问题,一年一年做,成为一个长期长效的发展途径。
记者:这座城市未来如何吸纳人才的关注?
王凯:更多可能的城市场景。
城市能不能吸引人,一看知名度,二看实在的品质生活。
宁波需要有能让年轻人向往的东西。
以三江口为例,是一个很好的地理、文化结合地,但没有一流品质的空间营造,无法让人第一眼就感觉到这里有城市发展的历史积淀,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精雕细琢”的。
此外,宁波缺乏能拿得出手的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
在教育方面,这座城市还需要花长久精力和耐心建造。
高等院校多,不一定就能留住所有年轻人,但总会有一定比例的人会留下来。
因为他们在一座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座城市实实在在得好,因而被吸引并选择留下。
记者:此次2049战略规划处公众意见征集期,作为团队主编之一,您最想听到的反馈意见是什么?
王凯:集众智,群策群力。
城市是百姓的,未来也是百姓的。
不听公众意见,也只是专家的自娱自乐。
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和老百姓互动起来,听听老百姓的所思所想。
而他们的意见对专家也具有引导意义。
集众智,才能更多地将城市所存在的问题与最契合其发展的思路给理清。
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也是包容的社会,更是一个大众都在生活的社会。
如果是共同的愿景,共同思想的结晶,大家也会共同来遵循规则,也会更愿意看到这座城市朝向共同的愿景迈步。
■王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兼区域规划和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文来自甬派客户端,记者/张颖,实习生/方甜甜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