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笔谈▏陈鹰:我的第一次深潜

陈鹰 溪流之海洋人生 2023-05-07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抗一直说要我写写我的那次下潜。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潘依雯,今天刚刚在西南印度洋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SY124潜次,完成了她的第一次下潜,浙大海洋深潜俱乐部的人员名单上又添上了新的一员。不久之前,她的研究生则在一个月前也成功下潜,且这位20岁刚出头的何同学成为了深海勇士号最年轻的潜航科学家,或许多半也是中国深潜史上最为年轻的潜航科学家。而2018年5月中旬随深海勇士号下潜的82岁高龄的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则是中国深潜史上的最长者,多半也是世界深潜史上的最长者。

整17年前,我乘坐美国人的ALVIN载人深潜器在东太平洋海隆地区进行了深海下潜,这是我的第一次下潜,据说也是大陆科学家的第一次深潜。自从中国拥有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许多中国人都有了这个“第一次下潜”的机会。相信每个人对第一次下潜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体会,也相信每个人自己的第一次下潜体验都是与众不同的。

我能清楚地记得那次下潜的许多细节,尽管17年过去了。当我们在2500多米的海底下潜工作九个小时返航时,上舱门一打开我感觉到了我的耳膜受到了些微压力,有些诧异,所以记住了。同行的Anna Louise博士客气地说请右舷科学家先出舱(右舷是由第一次下潜的科学家坐的),于是我率先爬出舱门,舱外的温暖顷刻包围着了我,很舒服的感觉。然后,然后是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五点都没上过一次厕所的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反应。但我被拦着了,丁抗和Bill每人各给我从头到脚狠狠地倒上了满满的一桶冰水。当时,我感觉到我整个人都融化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老是看到我们的科学家们完成他们的首次下潜后兴高采烈地接受采访时,每张笑脸上都垂着湿漉漉的头发。上个月中科院深海所的杜梦然“百次潜航”归来后刚出舱不久接受采访时拍摄的照片上,就是整个人都是湿的。首次深潜器下潜归来,冰水洗礼让你一辈子记得你的第一次下潜。反正我是一辈子铭记在心了。丁抗也把这个活动带到了深海勇士号上,成为了一项标配。

2002年2月2日下午,首席科学家Von Damm博士走到我的跟前说,陈,你想明天下潜吗?这是多么美丽的词句啊。在那时,我等这句话已经等得太久了!在Atlantis科考船上的一个月,我看着一个一个科学们乘坐深潜器下潜,同时看着船上被称为“Alvin Weight”的载人深潜器压载铁一天一天地少下去快没剩多少时,我心急如焚。

ALVIN载人潜水器

这张照片的意义,在于我正坐在深潜器里面)

2

月3日我一早就进入了Alvin载人深潜器,8:00潜水器开始下潜,开启了我的第一次深潜。要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第一次吗?在那时,我认为这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下潜!!!当认为你的第一次下潜就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下潜时,你的认真态度绝对是无以伦比的。因为,一个中国人要想乘坐Alvin载人深潜器下潜,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不易了。

因此,我自前一天下午晚些时候开始,就停止进食进水了,很认真。就是为了第二天能“蜗坐”在2米直径的球体里面,跟其他两位同行一起共事一整天。

在下潜次日2月4日的日记里,我是这样记载的:

“昨天,我的心情与天气同样晴朗。

上午八时,阿尔文的第3768次下潜开始了。我与来自波特兰州立大学的Anna Louise教授组成了二人科学家小组,我们的潜航员是近2米的大高个Blee。…… 按惯例,我率先进入潜器,并且坐在右舷位置(Starboard)。当我们在潜器内安坐妥当,其它的一切也都准备就绪以后,头顶上方的舱门关上了。那一瞬间,我似乎被突然隔离在了我们平日生活着的世界之外,我似乎已经同那个熟悉的世界告别了。随着A型架的吊放所带来的阵阵摇晃,随着沉入海水时的那更大幅度的颠簸震动,那种与世告别的感觉随着每一次的摇晃和颠簸中逐渐加剧,显得愈发强烈起来。我想,我即将离开上头的那个世界一段时间,我即将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走一遭了。这种感觉是新奇的,却也隐隐混和着叫人不安的特质。”

今天读来,仍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感受,激动、新奇、不安,但却没有丝毫的恐惧。在海面剧烈的颠簸中,通常人们会感到晕船。但相信每一位首潜者跟我一样,并没有感受到身体上有任何的不适。因为,在那时你绝对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感受晕船。

在深潜器下潜的整个过程中,我努力地去抓着每一分、每一秒。我看到随着深度的慢慢增加,窗外渐渐暗了下来,就像傍晚的天空慢慢灰暗下来一样。到了300米之下,窗外一片漆黑。但神奇的现象出现了,窗外“星”光一片!这是由于海水中有许多发光的水母或其它什么生物在四处游弋。这太神奇了!再往下潜,舱内舱外只剩下一片宁静,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只有深潜器与母船保持联系的声呐,不时地发出“哔”、“哔”声。

其实我是一直忙着工作的,一刻不停地观察着我放在舱外的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和酸碱度值。也就是说,在我从海面下潜到2500多米海底的过程中,我一直观测着海水温度和酸碱度的变化,我恐怕是大陆科学家如此做这项观测的第一人。要知道我第一次看到的海水中温度随深度分布的曲线,是我自己亲手测得的!后来我在冯土筰院士那本《海洋科学导论》教材中看到了海洋中自海面到海底的温度分布曲线,感到十分的亲切。

不想过细地去写那一天的具体情况了,我在2004年出版的《深海科考探险日记》中对此有详尽的描述。巧的是,当时就是潘依雯协助我整理出版这部科普著作的。而她为了她的第一次下潜,等了整整15年!这会儿她终于尝到了冰水洗礼的滋味,当然也拿到了有首席科学家、潜航员等人签名的下潜证书。还有,每个下潜者都会制作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压制小杯……

潜归来后的那年春天,在浙大校园里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总师徐芑南院士等人一起讨论深潜器技术时,我们还对我记得的深潜器返回母船出舱时打开舱门那一霎那耳膜感觉到有压力这一细节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讨论了Alvin深潜器的螺旋式下潜和上浮方式。

我深刻体会每位潜航者第一次下潜时的心情,以及之前焦急等待下潜的心情。其实都是很美妙的,不是吗?

现在,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载人深潜器,而且还不止一艘。我应该会有再一次的下潜机会,乘坐中国人自己的深潜器。

我想一定会的。

【作者简介】陈鹰,工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兼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洋学报》副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大洋协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协会理事等职务。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任创院院长,曾任第五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十一五”海洋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等职务。主要从事海洋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开展深海装备技术、海洋观测技术、人工上升流技术、水下直升机等研究工作。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本文来自浙大海洋传媒。

相关阅读推荐

视点▏陈鹰:深海勇士,百炼成钢--写在“深海勇士号”第100次下潜之际

学术前沿▏陈鹰:海洋技术定义及其发展研究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3419640254@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