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专题▏青岛海洋科研机构的海洋调查纪实(1980~2005)
80年代,青岛海洋科研机构恢复对胶州湾进行海洋综合调查与研究,主要调查项目有“胶州湾水产农牧化试验”“胶州湾海洋环境及资源调查和鱼虾放流增殖实验”“青岛市灵山岛资源综合调查”“青岛风暴潮灾害的评估与减灾保险研究”“黄岛长吻虫和多鳃舌形虫研究”“青岛市海水淡化前期研究”“胶州湾湾顶基础地质环境勘测层海水养殖环境的评估”“青岛近海沉积环境与海上奥运比赛海域地质调查研究”“胶州湾水域营养盐及悬浮体含量动态变化监测”“胶州湾化学计量营养盐平衡及其生态响应”“青岛近海养殖环境遥感监测”等。同时,各科研机构作为中坚力量参与山东省及全国范围的海洋调查研究、大洋科学考察、极地科学考察和国际海洋合作考察。
“北斗”号是挪威赠与中国的现代化渔业科学调查船,总长56.4米、排水量1165吨。至2005年,执行国家海洋勘测专项以及国家973计划项目26个调查航次,总航程38700海里。
一、海洋综合调查
⒈海岸带调查
海岸带调查是青岛市投入海洋科研单位最多、投入人力最多、历时最长的调查项目。主要参加单位有中科院海洋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海分局、海洋一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和河口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等。海岸调查采用综合手段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及海洋开发活动状况和社会经济等。
海洋一所是中国最早从事海岸带调查的单位,也是中国海岸带调查岸段最长、投入人力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单位。1978~1980年,海洋一所承担江苏省海岸带及滩涂的部分调查工作,主要负责苏北海岸带水域物理海洋方面的调查研究,该项调查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0~1986年,开展全国海岸带第二阶段调查,即进行山东、江苏及河北海岸带地质地貌调查。1985~1986年,进行河北省海岸带水文及滦河口调查,调查内容为海岸带水域的浪、潮、流、水温、盐度、含沙量。2003年开始,进行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岸带综合调查。
1981~1983年,中科院海洋所开展青岛附近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调查项目主要有海洋水文、地貌、底质、水化学、环保等。该项目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4年4月~1985年12月,参加山东省海岸带及滩涂资源综合调查,负责第三调查区黄河口附近海域海岸带调查,主要调查项目有风暴潮及其影响与预防对策、遥感卫星动力地貌的解译、环境化学及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和浅海生物资源调查。并于1990年参与编写完成“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获山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1~1984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参与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第二调查区(南起即墨丁字湾河口,北至掖县胶莱河口)的生物调查任务。调查主要内容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重点港湾等。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从莱阳县五龙河口至威海双岛港一段5~15米浅海生物调查和石岛游泳动物产卵场及重点港湾、桑沟湾的调查任务,并按要求提交相关生物分布图、资料汇编和专题报告。
1981~1983年,中国海洋大学参加青岛附近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负责胶州湾口以西至日照段的调查。调查项目主要有海洋水文、地貌、底质、水化学、环保等。第一次提出在斋堂岛湾建立潮流发电试验站的建议。
1983~1986年,北海分局独立完成河北省海岸带及滩涂资源综合调查。该项调查主要内容为河北省海岸带浅海水文、化学、环保、底质地貌、潮间带地貌等。
80年代后,青岛海洋科研机构恢复胶州湾海洋综合调查与研究。图为海洋一所科研人员在进行近海综合调查。
⒉海湾调查
自1988年起,海洋一所承担87项海湾自然环境调查任务,其中完成的重要海湾调查研究有胶州湾、龙口湾、辽东湾、北部湾等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自然环境及海洋开发活动状况。该所研究员夏东兴主持编纂的《中国海湾志》,1995年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0~2000年,海洋一所研究员赵俊生负责开展广西铁炉、北海、防城、钦州4个海湾的海洋环境调查研究,历时近10年,共完成8个航次的调查。
⒊海岛调查
在全国海岸带及滩涂调查结束后,全国的海岛调查陆续展开。海洋一所金应未等于1986~1990年开展青岛海域的海岛调查。1986~1987年,中科院海洋所对灵山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水文、水化学、地质、地貌、海洋生物及生态环境等开展调查。根据调查,对灵山岛资源提出初步评价和初步设想。1986年开始,中国海洋大学对即墨所属岛屿(大管岛、马儿岛、长门岩)、胶南沐官岛进行综合调查。对威海市的海岛进行调查,其中综合调查海岛有刘公岛、镆铘岛,专项调查岛有诸岛、日岛、鸡鸣岛、苏山岛、官家岛和南黄岛,概查岛有96个。编写了《威海海岛调查报告》。
1989年,青岛市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办公室(简称海岛办)成立,组织中科院海洋所、北海分局、海洋一所和青岛海洋大学共同开展青岛海域海岛资源的综合调查。1990年5月~1993年12月,青岛市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对海岛气象、水文、海洋化学、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海洋生物、环境质量、土地利用等进行调查。共获取各种资料样本43276个,形成各卷档案157卷,完成著录条目1624条,制作飞机遥感录像带及遥拍图片106张,并组织编写出版《青岛市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和《海岛志》等。1993年12月,北海分局编写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出版。1990~1994年,北海分局承担全国海岛调查项目中河北省120个岛屿、青岛市69个海岛、山东省黄河口片88个海岛及烟台、威海片23个海岛的航空遥感概查任务,并编写出版《山东省海岛志》《山东省海岛调查报告》。
⒋近海调查
近海调查项目主要由中科院海洋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1978年1月~1984年12月,中科院海洋所对东海海域进行浮标测流(流速、流向)及海洋水文观测,开展东海陆架环流中两个重要分量(东海北部气旋型冷涡旋及长江冲淡水)研究,先后进行3次调查。1980年7月,以浮标阵为中心(浮标阵测流由孙寿昌、李文渭负责)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和海洋水文观测。1982年7月、1983年4月,先后进行两次海洋水文调查,第二次水文调查在调查区的西侧布设5个海流观测站。该项目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2~1985年,对东海冲绳槽海域进行底质取样,开展钓鱼石的研究。钓鱼石是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其产地水深1500米,沉积物为灰褐色软泥,其中重矿物(比重大于2.8)的含量为1.4%(重量百分比)。该项目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3年5月~1985年10月,中科院海洋所对渤海湾海河口区域进行污染生态学和环境海洋学观测。在国内首次运用修正过的leendertse三维模式,计算出天津近海三维潮流场和COD(化学需氧量)的三维扩散,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大致相符,并推算出天津近海COD的环境容量为22万吨/年,即600吨/日,为滨海地区环境规划、水质管理提供可靠科学依据。1986年9月~1987年7月,开展辽东湾水文气象观测与研究。在“渤海五号”钻井船上对水温、气象、盐度、梯度风、瞬时风、浪、潮、流等进行长达62天的现场观测。并利用岸站资料进行分析,为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设计提供有关参数。资料处理和研究方法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潮汐潮流分析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1988年国家经委颁发的国家级专业性科技成果奖。1991年1月~1995年12月,对冲绳海槽北段海域进行底质取样、海底地形测量、水深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1999年5月15日~6月5日,开展东海EA02、EA04区块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2000~2005年,对冲绳海槽进行地震、磁力测量、柱状取样、拖网调查,开展中国边缘海沟弧盆体系形成演化研究。2001年7月~2003年7月,对黄海海域进行CTD(温度、盐度、深度)观测、漂流浮标测流、潜标测流、海洋水文气象、化学、生物调查,开展黄海、东海总环流及其与长江冲淡水的研究。2001年7月25日~8月14日和2002年1月8~18日,中科院海洋所先后两次对东海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CTD观测、常规气象观测、定点海流观测,开展中国主要河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海相互作用研究。
黄海水产研究所先后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白令海、鄂霍茨克等海域进行多年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大量调查、探测与评估研究工作,尤其在黄渤海区取得和建立一大批重要的历史调查、评估资料,主要对黄渤海的对虾、小黄鱼、蓝点马鲛、鲐鱼、鲱鱼、鳀鱼等主要渔业资源种类的数量分布、生物学特征、种群动力学、渔场、渔期和渔场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并对黄渤海区渔业资源演变、增殖潜力、繁殖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措施进行研究。由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烟威渔场鲐鱼渔场调查”项目,拉开新中国海洋考察序幕,是中国首次进行的综合性海洋与渔业调查,该次调查带动有关学科的发展,成为中国渔场调查典范。进入80年代,海洋渔业资源的研究内容逐步扩展到包括渔业生态学、大海洋生态系等方面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主持完成“渤海水域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增殖潜力的研究”“陆架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区划研究”“黄海生态系调查”“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研究”“莱州湾及黄河口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等项目;先后对“北太平洋狭鳕资源”“南太平洋竹荚鱼”“东南太平洋金枪鱼资源状况、渔场及其与环境关系”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国海洋渔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0年后,黄海水产研究所相继主持开展“中国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等重大基础性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使中国在全球变化国际前沿领域——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使中国海洋生物资源补充问题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直接提高到海洋生态系统水平上,使中国相关的海洋生态学研究有很大进步。
⒌南极考察
1984年11月~2005年11月,国家先后组织进行22次南极考察,使用的考察船有“向阳红10”号、“极地”号、“海洋4号”和“雪龙”号。考察项目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地质地貌、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以磷虾生态学为重点)等。中科院海洋所、北海分局及海洋一所是南极考察的主要参与单位,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多次南极考察,为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1985年7月22日,国务院批准购买芬兰RHEA号抗冰运输船(满载排水量1.5万吨,购价170万美元),国家海洋局和南极考察委员会将其命名为“极地”号,由北海分局管理。1986~1992年,北海分局“极地”号南极考察船先后6次赴南极考察,并顺利完成考察任务。1986年10月31日~1987年5月17日,“极地”号首航南极进行第三次南极考察,完成运输、扩建完善长城站和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并被国家海洋局记集体大功。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第五次南极考察是中国首次赴东南极考察,并在东南极建立中山站。1989年10月30日~1990年4月27日、1990年12月2日~1991年4月10日,“极地”号先后执行第六次和第七次南极考察任务。1991年6月26日~8月12日,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北海分局、青岛市海洋科技馆联合举办,北海信息中心承办的“中国南极考察十年成果展览”在青岛海洋科技馆展出。1991年11月30日~1992年4月6日,“极地”号执行第八次南极考察任务,赴南极中山站运送物资、人员,并进行大洋调查。1992年10月30日~1993年4月6日,“极地”号执行第九次南极考察,航行2.4万海里,成功开辟青岛—新西兰—风暴圈—南极冰区—中国南极长城站的新航线;首次沿南极冰缘航行1周,积累中国环冰缘航行的宝贵经验;进行被列为中国“八五”期间南极科研计划的46个重点课题项目的现场考察,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科学数据。1994年6月12日,“雪龙”号与“极地”号进行南极考察专项设备移交。至此,“极地”号退出南极考察改为营运工作船。
“极地”号是中国第一艘极地科考船,总长152.4米、排水量1.5万吨。1986年10月~1993年4月,“极地”号六赴南极,完成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建站、物资运输和南大洋考察等重大任务。
海洋一所极地调查研究始于1980年10月,助理研究员张坤诚首次以观察员身份出席新西兰昆士顿第16届南极科学委员会会议,自此开始参与南极考察工作。该所科技人员在极地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设与维护以及南大洋、南极、北极的考察研究中都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吕培顶于1981年11月在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越冬,是该所最早到南极的人。1985年1月10日,张坤诚与高钦泉登上南极点,第一次在南极点插上五星红旗。高级工程师丛凯参加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设,先后11次去南极,在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水、电、暖气管道的维护,是国际南极能源组中方代表。吴宝铃是中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于1987年以62岁高龄赴南极进行考察,他曾于1959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留学时与导师赴南极进行考察,是中国第一个北极和南极都到过的海洋生物学家。女科学家葛人峰2005~2006年赴南极进行海洋物理考察。
1984年12月31日,参加首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北海舰队J121舰官兵与科研人员共同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奠基。
中科院海洋所主要参与南大洋考察任务。自首次南极科学考察至2005年11月第22次考察,中科院海洋所先后参加16次南大洋考察中的15次(只有地矿部的地矿专题考察未参加)和2次陆上考察,计40人次。大洋考察海域为南极半岛周围海域和普利兹湾临近海域,以及环南极航线上的走航考察。考察以南极磷虾生态学研究与资源调查为重点,主持的研究项目有:1984~1985年,“以磷虾生态学为重点的南大洋综合考察”(磷虾项目负责人王荣);1991~1995年,国家科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利用预研究”(项目负责人王荣);1997~2000年,中科院重大项目“南、北极典型地区资源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南大洋浮游动物关键种种群动态与年际变化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王荣);1996~2000年,“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反馈作用研究”中的“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和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孙松);2000~2002年,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南大洋生物生产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孙松);2002~2003年,国家海洋局“南极生物资源特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孙松);2002~2003年,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磷虾生态和铁的地球化学”(项目负责人孙松)。其中,1988年,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成果“南大洋考察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6年,国家科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利用预研究”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联合授予“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证书”;1998年,“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1~1983年,海洋一所研究员吕培顶赴南极戴维斯站进行科学考察,并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进行南极海洋生物的保护与研究,是青岛赴南极考察第一人。
⒍北极考察
1999~2003年,海洋一所和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先后参与执行北极考察研究工作。
1984年,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等3人参加中国第一次南大洋考察。1990年,侍茂崇、吴葆仁参加“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利用预研究”项目的物理海洋学调查,写出南极普里兹湾调查研究专辑。之后高郭平、田继伟等27人参加13个航次南极调查,其中有多名学生参加。
1999年7月1日~9月9日,海洋一所高爱国、程振波、矫玉田参加中国首次北极考察。在白令海、楚科奇海进行海洋地质及海洋物理考察。2003年7月15日~9月26日,海洋一所矫玉田、高爱国、韩贻兵、何鹰、赵进平、史久新乘“雪龙”号赴北极,参加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楚科奇海以及加拿大海盆开展海洋、冰雪、大气、生物、地质等多学科立体综合观测。承担在北冰洋海区获取表层沉积物和沉积岩芯样品的课题,通过海区沉积物样品的沉积学、环境磁学、矿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研究,探究考察区沉积物质的组成、物质来源、分布规律,了解北极特殊环境下的沉积作用特征以及楚科奇海、白令海两海区之间的物质交换特征和沉积机制。并通过北极地区岩芯沉积物与中国近海沉积物、黄土等的对比,探讨北极地区古海洋与古气候演变规律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为中国的气候环境预报、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1994~1999年,中科院海洋所祝茜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进修期间,先后8次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1995年3月,董金海、赵进平参加由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组织的首次民间北极科学考察。主要进行雪冰化学考察、海洋和极冰考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变化过程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自然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研究及定位等。1999年7~9月,张武昌、李超伦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主要考察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北冰洋与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中国渔业发展影响等。获得北冰洋3000米深海底的沉积物和3100米高空大气探测资源数据及样品,最大水深达3950米的水文综合数据,5.19米长的沉积物岩芯以及大量的冰芯、表层雪样、浮游生物、海水样品等大批珍贵的样品、数据资料;发现了北极地区上空厚厚的逆温层及其屏障作用;首次确定“气候北极的出现范围”;发现北极地区的对流层偏高等现象。2003年7~9月,张光涛参加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和北太平洋进行92个站位的叶绿素a和脱镁色素浓度的现场分析测定,共分析644层,其中对13个站位的88层进行细胞粒径3级测定,获得样品参数805个;测定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色素浓度站位20个,获得样品参数135个和8个上复水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18个站的初级生产力现场观测,获得测样386个;进行10个站的细菌生产力现场观测,获得待测样品数107个;采集浮游植物拖网51站、获得样品58瓶、浮游植物水样53站,获得样品95瓶;采集7个站共46号样品的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一次连续12天的UV-B对光合浮游生物影响的试验,获得48份现场荧光值、叶绿素a与脱镁色素浓度和分析营养物质浓度的样品,21个初级生产力样品和16个计数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水平。
2003年7月15日~9月26日,海洋一所、中国海洋大学参加中国第二次北极考察,在白令海、楚科奇海以及加拿大海盆开展海洋、冰雪、大气、生物、地质等多学科立体综合观测。
二、海洋专项专业调查
青岛海洋专项专业调查主要由北海分局、中科院海洋所、海洋一所和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
北海分局主要通过“向阳红09”号及“中国海监18”船进行海洋专项调查。主要调查活动有:1986年1月、6月,“向阳红09”号进行第一、第二次中法长江口调查。1994年4月8日~11月18日,“向阳红09”号执行DY85-4航次任务赴太平洋作业区,开展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历时225天,航程3.6万海里,创造中国调查船海上安全航行和作业新纪录。1995年11月1~22日,“向阳红09”号执行东海灾害地质调查第一航次任务。1996年4月8日,开展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研究,先后执行4个航次调查任务。1997年,依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的通知》,北海分局组织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1998年5月、8月、9月,北海分局组织北海区3省1市进行两个航次的外业调查,完成404个水质站、123个沉积物站的样品采集,共采集各类水样3500个、沉积物样品500个,海上工作100天,航程8000余海里,站点完成率为99.24%。2000年,全国第二次污染基线调查报告通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审定和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项目计划书要求,总体成果达到先进水平,《渤、黄海区环境污染基线调查》获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向阳红09”号调查船全长110.99米、排水量4440吨。至2005年,数十次完成中国中近海重大海洋调查任务以及全球大气试验调查、中美东海联合调查等重大国际合作调查。
中科院海洋所主要专业调查活动有:1978~1981年,对渤海湾区域进行污染物在海水中及生物体的分布、航空遥感、稀释扩散、生物生理、电气化、同位素示踪等调查,开展环境质量评价及其自净能力研究,该项目获1982年天津市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3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5年3月~1986年2月,开展南海莺歌海阿科区块海洋环境调查分析及研究,该项目获1988年国家经委颁发的国家级专业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985年11月~1986年5月,开展南海莺歌海盆地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该项目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10月~1989年4月,对南海北部进行工程物探和工程地质调查,该项目获1988年国家经委颁发的国家级专业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6年8月~1987年8月,对渤海孤东油田区域进行污染物调查,了解孤东油田开发对滩涂浅海环境的影响。1986年6月~1988年10月,中科院海洋所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黄海石油公司共同开展南黄海西部及其石油开发区区域性工程地质环境调查,该项目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11月~1995年12月,中科院海洋所对南黄海中部及南部进行陆架勘察,开展南黄海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沉积环境及物质来源研究。1992年5月~1997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公司委托中海物探工程勘察公司与中科院海洋所,会同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共同开展渤海南部石油开发区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调查海区:北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西角至秦皇岛金山咀一线,南至渤、莱海湾南岸,东起渤海海峡以西,西至渤海西岸,在水深10米以深范围内,面积约3.36万平方千米。1993~1995年,以南黄海海域进行重力剖面测量、地磁剖面测量、地震剖面测量等陆架勘察,开展南黄海新生代沉积盆地构造特征研究。1994年6月~1995年2月,对南海莺歌海石油平台区域进行气象观测、波浪观测、水位观测,开展莺歌海西部石油开发区平台水文气象调查研究。2002~2005年,对南海文昌13-1石油平台进行锚系测量(温、盐流等),开展内波特性及对建筑物的特性研究。
海洋一所是中国最早从事大洋多金属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单位,也是中国从事国际海域工作(大洋工作)的主要单位之一。1979年,陈穗田、藏启运、李泽林、白叶龙在参加“全球大气试验计划”的国际考察中,第一次从太平洋采集到锰结核样品,第一次取得深海宇宙尘样品,第一次取得大洋底的沉积物柱样岩芯,标志着中国大洋研究的开始。1983年5~7月,海洋一所利用“向阳红16”号在太平洋组织实施中国第一次大洋多金属结核专项调查,并编写出版中国首部多金属结构研究成果《中太平洋北部锰结核调查综合研究报告》。1988年,中德合作执行 “中国—联邦德国马里亚纳海槽和西菲律宾海盆海洋地质联合调查”,是中国第一次开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研究。1990年,中德合作对马里亚纳海槽多金属硫化物进行调查,两次中德联合调查航次的中方首席科学家均由海洋一所科学家担任。“十五”期间,海洋一所科研人员担任中国大洋协会“资源勘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数据库及支持系统子项目”责任科学家。之后,北海分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多次参与大洋多金属结核专项调查,为中国在太平洋享有7.5万平方千米多金属结核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做出重大贡献。
1996~2005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唐启升院士主持“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首次在渤、黄、东、南海海域对中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大面积同步调查,总调查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总航程15.1万千米,取得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料和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出版专业技术图集12部、专著10部。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全水层生物资源评估技术和渔业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的发展,也从整体上推动中国海洋生物与环境调查研究技术方法的进步。项目成果直接为中韩、中日和中越渔业谈判、中越北部湾划界及东—黄海划界方案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图件,为国家维护海洋权益做出重要贡献。项目成果为现在和今后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渔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和实现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提供可靠、系统的基础数据和重要科学依据。
三、海洋工程勘察
80年代后,中国的海洋工程建设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海洋一所、北海分局等科研机构承担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海军、国家环保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级大型电力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以及沿海各省市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涉及海洋项目数千项,并与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共同开展国际海底光缆建设。在电力工业、海洋石油、海港、工程防腐、海底电缆、环境评价及海洋工程相关实验室建设等海洋工程勘察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⒈电力工程建设
1984年4月9日,北海分局与东北电力设计院签订《辽宁核电站勘测任务合同书》,开展辽宁核电站水文勘测。1986年8月25日,《辽宁核电站新建工程取排水口海域海洋水文勘测报告》通过验收。
1994年起,海洋一所承担福建泉州、惠安,江苏连云港,山东海阳、乳山等地的60余项有关核电厂厂址工程勘察。主要勘察项目包括站址的地质构造、工程地质调查、水文泥沙调查及环境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承担以山东海阳核电厂为代表的系列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等多项电力工业建设项目的预可行、可行性、环境评价以及DBL、DBF等研究项目,并通过验收。至2005年,承担的电力工程建设海洋应用研究项目主要有山东东营市电厂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山东省日照市电厂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山东第一核电厂海阳厂址、乳山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山东威海电厂一期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海南省东方电厂水动力调查和环境评价,山东海阳核电厂设计基准洪水位和设计基准低水位研究,山东海阳核电厂岸滩稳定条件,山东海阳核电厂可行性研究、水文专用站建站观测研究,山东威海电厂二期、山东莱州电厂、山东蓬莱电厂、江苏连云港电厂、山东东营电厂、福建罗源电厂等的水文气象调查、循环水取排水温排水数学模型试验、循环水取排水泥沙数学模型试验、环境评价,山东乳山核电厂波浪潮汐和水质环境调查,山东石岛核电厂水文环境资料调查报告等。
⒉海洋石油工程建设
海洋一所是中国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勘察的主要单位之一。自80年代至2005年,共开展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项目研究189项。主要工作区在渤海,勘探的主要内容有地球物理与工程地质调查、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水深与地形测量、环境与灾害调查等。其中,规模较大的项目是1997年完成的“东方1-1气田平台场址和海底管道路由工程地质调查”和2001年完成的“渤南油田管线路由工程地质和工程物探调查”等。
80年代中期开始,中科院海洋所先后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胜利油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公司等单位委托,开展多次海洋石油工程项目调查研究。主要项目有莺歌海阿科区块海洋环境调查分析及研究、南海莺歌海盆地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南海北部石油开发区域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孤东油田开发对滩涂浅海环境的影响、南黄海西部及其石油开发区区域性工程地质环境调查、渤海南部石油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莺歌海西部石油开发区平台水文气象调查、内波特性及对建筑物的特性研究等。
中国海洋大学承担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在渤海石油建设中的大部分海洋油田环境的数值计算、评价、预测等海洋应用研究项目。至2005年,主持的海洋石油建设海洋应用研究项目主要有渤海中部8号平台水文气象观测和研究、渤海油田海域海洋条件数值计算和区域性研究、秦皇岛32-6油田海域水位气象条件计算、排海管线泄漏调查、滩海地区安全及溢油对策、埕岛油田管线路由及工程勘察、惠州油田环评、苏丹输油管线工程环评、埕岛海上管线勘察、绥中36-1油田海洋环境计算方法、胜利油田前海管线调查、渤南油气田水文研究、孤东油田堤外海区促淤措施研究、胜利油田海上控井井口调查、渤海CFD11-1/12-1水文气象环境参数计算、渤中25-1油田污染物浓度场数值预测、锦州20-2油田污染物浓度场数值预测、路丰13-2油田外排污染物数值预测项目等。
⒊港口建设
80年代中期起,青岛海洋研究机构开展多项港口建设项目。海洋一所参与承担港口建设工程的调研工作。至2005年,共完成海港工程环境可行性调查研究项目125项。主要调查研究内容包括港区的自然环境及建港的可行性评价。调查范围北至鸭绿江口的丹东,南至海南岛,最南达南沙群岛的美济礁。为黄骅港、天津港、烟台港、青岛前湾港、连云港、宁波港、深圳港和海军1204港及南沙美济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80年代起,中国海洋大学主要承担以山东石臼大港、黄河海港、青岛港等为重点的海洋环境可行性、环境评价等大量港口建设勘察项目。主持的主要港口建设海洋应用研究项目有山东石臼大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港口航道冲淤的可行性研究,山东黄河海港可行性研究、航道冲淤的可行性研究,广西北海市金海湾填海工程可行性研究、流场和泥沙数值计算,海南三亚小洲岛填海工程可行性研究,广西铁山港输油码头可行性研究、流场数值计算,广东水东港单点系泊浪、流、潮数值计算,海南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浪、流、潮数值计算,海南琼州海峡跨海轮渡水动力调查,长江口航道流场数值计算,山东莱州刁龙嘴沙资勘察,青岛海湾大桥地震安全评价项目,青岛海湾大桥海底演变研究,杭州跨海大桥工程地质研究,广西钦州港新建码头和电厂波浪、海流、泥沙数值计算等。
⒋海缆路由勘察
海洋一所和北海分局是中国从事海缆路由勘察的主要单位。至2005年,共完成国内和国际海缆路由勘察达数十条。
国内海缆路由勘察 1978年5~7月,海洋一所完成连接山东半岛蓬莱至辽东半岛旅顺的海缆路由勘察,全长约120千米。1982年5月~1983年3月,完成蓬莱北沟至旅顺老铁山的海缆路由勘察,全长141.7千米。并首次编制“海缆敷设条件综合评价图”。1984年7月~1985年6月,完成旅顺—大连—金县海缆路由勘察,全长91.5千米。并首次编制该海缆系统线路设计图。1986年10月~1987年5月,完成青岛—胶南的海缆路由勘察。1986年6~9月,完成即墨田横镇山东头至田横岛的海底电力电缆路由勘察。1989年8~11月,完成青岛市浮山湾—沙子口沿岸海底光缆路由勘察,该工程被确定为“中国光缆通信试点示范工程”。1994年8~12月,完成大连银沙滩—烟台套子湾海底光缆路由勘察,全长145.66千米。在勘察中首次采用后处理的GPS导航定位,提高了导航定位的精度。1994年11月~1995年2月,完成蓬莱—长岛的海底光缆路由勘察。1994年7~8月,参与完成长山列岛各主要岛屿之间的海底光缆路由初步勘察。1996年12月~1997年3月,完成广西北海—海南临高穿越北部湾的海底光缆路由勘察,全长164千米。2001年11月~2002年3月,完成广东徐闻—海南海口的琼州海峡的海底光缆路由勘察。
北海分局于1987年5~6月,完成胶南胡里至灵山岛的海底电力电缆路由勘察。另外完成胜利油田、大港油田10余条石油平台之间及陆地至平台之间的海缆路由勘察。
国际海底光缆路由勘察 自1997年起,海洋一所开展海底光缆路由勘察。1997年9~11月,完成亚欧海底光缆路由(SMW3)勘察,该路由在中国海域登陆的共有6段:上海段(SH-BU2)、汕头东段(ST-BU5)、汕头南段(ST-BU7)、香港东段(HK-BU5)、香港南段(HK-BU7)、澳门段(MAC-BU6),总长约1650千米。2000年3月,完成在青岛登陆的东亚交汇(EAC)海底光缆路由勘察,该路由分为2段:青岛N段(青岛—韩国)及青岛M段(青岛—日本),全长约530千米。同年6~9月,完成亚太2号(APCN2)海底光缆路由勘察,包括3段:上海北段(S4A上海—日本)、汕头北段(S8A汕头—台湾)、汕头南段(S7汕头—新加坡),全长约1000千米。其中,汕头北段、汕头南段的登陆段和近岸段路由勘察由北海分局完成。2000年10月~2001年7月,完成C2C香港段海底光缆路由勘察,该路由共分3段:香港北段(S7B)、香港中段(S1)、香港南段(S2A),总长约1000千米。2001年5~8月,完成东亚交汇2号(EAC2)香港2A1段路由勘察,该段路由长约550千米。同年4~8月,完成C2C海底光缆上海3B1段路由勘察,该段路由长约600千米。2005年9月,完成东亚(EAC1)全球光缆青岛登陆段及近岸段路由勘察,该路由长约22千米。
1
END
1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