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回顾▏我国在海洋科学上的探索与研究
中国现代的海洋科学研究,主要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着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等领域进行的。
海洋学家毛汉礼
⒈海洋物理学
①中国近海水文特征研究。从50年代开始,赫崇本、毛汉礼等对中国近海的水文要素及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开始划分水团和水系。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用现代海-气相互作用的理论,对大尺度的海洋水文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后进行研究的课题有:温度、盐度、密度、跃层的时空变化,水团和水系的性质、消长变化规律,降温期海水混合层深度和温、盐值计算,内波和跃层的范围、类型、示性特征和季节变化,长江口和杭州湾冲淡水混合过程及其对中国近海水文特征的影响,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水文特征,北部湾冬、夏季水文特征,南海各岛屿海域水文特征和水团等,并重点进行了黄海冷水团和海冰的研究。
②潮汐、海流和波浪研究。1956年,海军编制出中国一些主要港口的潮汐表;青岛验潮站的平均海平面被确定为中国陆地高程基准面。60年代初,编制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舟山群岛附近海区、北部湾等 6个海区的永久潮流表和半日潮流图。从1980年起,国家海洋局开始编制世界潮汐表。在潮汐理论研究方面,1964年完成了《中国近海的潮波系统》研究报告。以后,对陆架海的潮汐理论进行研究,包括摩擦的非线性效应、摩擦对海湾中潮波的影响、黄海潮能消耗等课题。还开展了中国古潮汐理论的研究。
中国学者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海流系统的结构、途径、性质、强度、变化、沿岸流与外海流的相互关系,黑潮流速与地形关系等问题。总结了东海海流系的基本流型和变化,提出东海海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发现了南海表层流受季风控制,具有漂流性质,指出冬季存在一个逆向的“南海暖流”;提出了余流、地转流和考虑涡动、摩擦效应的海流计算方法。
文圣常等从50年代起,应用能量平衡和谱方法结合起来的观点,提出了一种海浪预报方法,并对浅海风浪形成、涌浪传播和近岸波变化等进行研究。一些学者还结合海港工程、石油钻探设施、船舶设计等,对波浪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工程提供最优设计参数。
③海洋气象学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不同海区的气候特征和预报方法。台风和台风预报方法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中央气象局等部门先后汇编出版了《台风路径及其一些统计》和《台风年鉴》。70年代后,台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很快,西太平洋台风预报的正压原理方程模式,已成为中国台风路径预报的方法之一。对沿岸海区的海雾分布及其消长规律,海雾中、长期预报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④海洋声学研究。50年代后期,在汪德昭主持下,有关单位开始进行中国近海声学考察,并组织了中苏联合水声考察。其后,分别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区进行多次水声物理试验,对声波在典型的海洋水文条件下传播、衰减、混响强度和海洋环境噪声进行了试验,获得大量数据,总结出一些浅海声波传播规律。同时,进行了目标反射特性和舰船辐射噪声的测量,开展了中国近海声速分布规律的研究,对浅海声道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还利用简正波理论、射线方法和角度谱方法探讨了浅海中远程混响问题,对浅海信道中信号场的横向相关作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依赖于海底性质的表达式,并指出在一定范围内相关性随距离增加而增加。
⑤海洋光学研究。进行了海上光学测量仪器的研制、激光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海水光衰减系数与海水中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获得了海洋光学漫射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与溶解氧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关系,其水平分布反映混浊水的漫延特征等成果。
⒉海洋地质学
从50年代开始,广泛地开展了河口、海岸、岛屿、陆架、陆坡以及深海大洋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研究了海平面变动、河口海岸及其三角洲的演变、海底地形地貌、沉积作用模式,并根据大规模实测重力、磁力和地震资料,探讨了中国近海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大地构造问题,有力地指导了近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并在大陆架地区钻探出工业油气流。
①海洋沉积和地貌研究。任美锷等研究了淤泥质海岸的发育和潮滩的沉积规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分别研究了沙质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的发育规律,提出了沙质海岸沿岸输沙率的定量计算公式等。
河口海岸学家陈吉余
陈吉余及其他中国学者对长江口、黄河口和珠江口、钱塘江口、滦河口等进行了地貌发育、沉积过程和动力作用的研究,讨论了潮汐和潮流的特征、河口环流、岸滩冲淤和河槽演变等问题,并对三角洲沉积相和沉积模式作了广泛的探讨,发展了动力、沉积和地貌相结合的“海岸动力地貌”研究,为港湾建设、航道整治和滩涂开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陆架研究方面,在50年代末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有关沉积类型成果的基础上,有关单位分别对中国各海域进行了10×10公里测网的测深和取样工作,初步查明中国近海大陆架地区的海底地形、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研究了沉积物的主要物质组成和沉积矿产,并编绘出1:100万比例尺的海底地貌、沉积图集,进而发现了若干有远景的砂矿点,并深入地研究了海绿石、黄铁矿等自生矿物和粘土矿物。业治铮等探讨了冲绳海槽的半深海沉积、浊流沉积和火山沉积,以及沉积速率与地壳沉降的关系。此外,大量14C测年数据证实中国大陆架在玉木冰期有低海平面存在;微体古生物的研究阐明了海陆过渡相环境中化石群的分布;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了沉积相的地球化学指标和元素分布规律,较好地阐明了海陆变迁和沉积过程。1980~1981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对长江口及邻近陆架的联合考察,进一步推动了沉积动力学研究。
②地球物理研究。50年代末,刘光鼎等首先在渤海进行地震反射、重力、磁力的仪器和方法试验,随后建立无线电定位系统并在各海区开展地球物理测量。70年代末,广泛采用综合卫星导航结合无线电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在1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近海大陆架地区系统地完成了1∶100万比例尺的综合地球物理概查。在此基础上,先后发现渤海、南黄海、东海陆架、珠江口、北部湾和莺歌海等大型沉积盆地,并建立起各盆地的地层层序,完成构造区划,探讨其含油气性。1967年在渤海钻获工业油流,随后相继在北部湾、莺歌海、珠江口和东海陆架等盆地钻获工业油气流,为中国近海大陆架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③大地构造研究。70年代以来,在中国海域大规模地球物理调查基础上,中国学者先后探讨了渤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珠江口盆地等海域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演化历史。朱夏等联系全球板块大地构造背景,深入地讨论了中国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问题。
1979~1980年,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与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研究所合作,在南海中部和北部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探讨了南中国海海盆的地壳结构,并根据磁条带异常阐述了盆地的扩张史。1985年,双方又合作完成了南中国海北部陆架区的深地震、热流测量和南部深海盆地的综合地球物理测量。
【说明】本文依据文章“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海洋科技发展50年”进行节选,作者孙志辉,时任海洋局局长,发表在《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第5期),版权归作者与出版社所有。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