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笔谈▏对垃圾专利说“不”和破除“唯SCI”,评价体系尚需细化
2月21日和2月22日,教育部、科技部2天打了两个霹雳,剑指垃圾专利和垃圾论文,对垃圾专利说“不”;2月21日,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通知:《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
对垃圾专利说“不”
这样《意见》一出来,学术圈就开始讨论了,说国家现在对垃圾专利看不过去,要动手了。《意见》里面讲,高校要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要减少并最终取消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学校考核要着重在专利的转化率,对实际的实施率进行考核。
在高校,很多老师热衷于申请专利,这是因为:第一,申请一个专利有1万左右的奖励,申请到3、4个专利日子就比较潇洒了;第二,专利申请成功就可以作为科研成果,有些人的科研项目的结题就是申报了几个专利。这些专利在评职称时也很有用。
这是对于个人,对于单位也很有用,实验室的评估,学科的评估等等,专利的数量都是一项指标。因此,学术圈热衷申请专利。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国,每年有专利140多万件,占全世界总额的40%。虽然专利数量多,但咱们专利的质量并不高。据有关报道,说我们高校的专利失效时间是50个月,非常短。
另外,我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关键的专利,反而经常受制于别人的专利。像在通信领域,高通等的专利;在显示领域,日本和韩国的专利,都卡着我们的企业。
我们很多的专利是垃圾专利,这不仅没有用,还给国家造成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用垃圾专利来骗取科研经费,用垃圾专利骗取高技术企业认证,获得税收的减免,还有中学生通过垃圾专利来获得上大学的敲门砖。这些还给知识产权局造成了很多的工作量。
有人开玩笑,爱因斯坦如果在中国的专利局工作,肯定没有时间去研究他的物理问题,因为工作量太大了,每天都要围绕申报忙得团团转。
这次《意见》明确了,专利的申请不作为奖励,不作为成果。看专利,主要是看质量,看看在实际上的应用情况。如此,这个《意见》对垃圾专利的遏制应该很明显的,大家应该不会去申请很多无效的专利了。
破除“唯SCI”
教育部对垃圾专利亮剑之后,学术圈马上就讨论,说教育部会不会对论文亮剑。果然,第二天通知就来了。
2月18日,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这篇意见主要的意思是:现在高校对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等论文过度追求,称为职称评定、学科评估等核心指标,大家要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SCI指标。要求学校在考核中,不与SCI指标直接挂钩,取消发表了SCI论文的奖励。具体说明如下:
三、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
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应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对于服务国防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般不把论文作为评价指标。
四、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组织实施部门要完善规则,引导学者在参加各类评审、评价、评估工作时遵守学术操守,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和国内外专家评价评语代替专业判断,并遵守利益相关方专家回避原则。组织实施部门可开展对评审专家的实际表现、学术判断能力、公信力的相应评价,并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
五、规范各类评价活动。
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涉及学术评价的,组织实施单位应就评价指标和办法听取本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意见。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决策规则并在一定范围内听取意见和公示。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重点阐述代表性成果的创新点和意义。评审过程应严谨科学,遵循同行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保障专家有充足评审时间。
六、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
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评价结果减少与资源配置直接挂钩。引导社会机构准确把握国家方针政策,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
七、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在职称(职务)评聘中,学校应建立与岗位特点、学科特色、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指标,细化论文在不同岗位评聘中的作用,重点考察实际水平、发展潜力和岗位匹配度,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在人员聘用中,学校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
八、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
学校在绩效和聘期考核中,不宜对院系和个人下达SCI论文相关指标的数量要求,在资源配置时不得与SCI相关指标直接挂钩。要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避免功利导向。
九、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学校应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发挥基层院系和导师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结合学科特点等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十、树立正确政策导向。
高校、高校主管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要按照正确的导向引领学术文化建设,不发布SCI论文相关指标、ESI指标的排行,不采信、引用和宣传其他机构以SCI论文、ESI为核心指标编制的排行榜,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大学评价的标签。
唯SCI论文为上,在学术圈越演越烈,很多人只要写几篇文章,就可以带上各种帽子:青年千人、千人等,有各种好处,而事实上那些文章没什么用。
为了追求SCI论文,我们的论文造假在世界也是一流。好多次国外期刊统一撤掉十几、几十篇中国学者写的论文,好多院士,著名学者陷入论文造假的风波。
为什么说没什么用呢?因为SCI其实就是文献检索系统,高引用文章有可能是水平很高的文章,也有可能是研究热点。就跟自媒体写作一样的,自媒体人都知道,并不是你文章的阅读量高就是水平高,而是要善于抓热点,抓人眼球。
在科学界也有热点之分的。中国学者特别擅长干这件事,本来这件事也就学术圈内人知道。近期,关于sci论文的问题可谓大出风头,因为一场意外,武汉事情迫在眉睫,但是不少人却正事不干,各个抢着发论文,更是将发论文这股歪风推上舆论的风头浪尖。
有人说,最近的论文发得看都来不及看。论文是发了,但事情做得一塌糊涂。所以,科技部说,要把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而不是杂志上。前天更是直接出台了这个《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对SCI论文要脱钩、脱敏。
这个政策应该说是对以往的矫正。我们是专利大国,我们还是论文大国,像材料、生物都是世界发论文最多的国家。但我们生物的水平如何?材料的水平如何?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吧?
一位上海交大的教授说,由于大家的SCI论文的崇拜,中国的材料学科已经畸形繁荣,所有的学科都在搞材料,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等,都在往材料领域靠,因为好发论文,论文的影响因子高。另一方面,我们的材料研究跟实际极为脱节,因为教授们只顾发论文,根本不关心实际问题。
确实,这个文件应该可以遏制一下这个风气了。现在清华已经提出,博士毕业不需要有SCI论文了,只需要看实际成果。原先多少博士被SCI论文卡住,毕不了业,现在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
“不唯”并非“不看”,评价需多元合理
当然,也有人担心,没了论文、学历、奖项等“硬杠杠”,会否让科研陷入到人情关系的泥潭中?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认为,“不唯”并不等于“不看”,而是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建立多元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不“唯论文”可以不看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但一定要看研究者代表作的水平,看他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意见》中指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评价结果减少与资源配置直接挂钩。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代表作制度的高校,在复旦大学,代表性成果包含了教学、科研、智库或者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成果。但这些成果是否可被归为代表作,则必须通过校外和海外同行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必须避免师生、同门等各种关联。
有学者提出,针对不同学科,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此,上海交大的人才评价是根据“多元发展、分类评价”原则,鼓励教师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会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类别的人才。
中国科学院沪区某研究所一名研究员刚刚拿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他的工作集中在成果转化,在“基础研究看论文,应用研究看奖项”的评价环境中,尽管他的专利技术已输出海外,其实验室技术在国内产值高达数亿元,还是补发了几篇颇有水平的论文,才拿到了“杰青”,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杰青”评选中对“唯论文”导向进行调整之后的结果。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科研评价不能唯“出身”,而应是“英雄不论出处”。唯出身论,会带来科研“圈子”的问题——当大家都封闭在小圈子里,就很难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尺,亦难促成创新、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出现。
早在2014年,上海药物所大胆尝试职称评定的新方法:一个科研团队拿到临床批件,就给一个正高职称、两个副高职称的晋升名额;拿到新药证书,就给两个正高、四个副高的晋升名额。这些名额均由团队根据个人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在新药研发中,有大量工作不可或缺,但又难以发表论文。”上海药物所所长蒋华良说,如果固守传统评价方式,这部分工作就很少有优秀人才愿意去做。
因此,对科研圈的SCI论文学术界还是会重视的。原因是,我们的科学研究一直有评价体系,一直需要评估,只要有评估,就会有指标,相对而言,SCI指标是个客观指标,还是比较公平。如果都采用同行评议,更不靠谱。同行评议就是圈子文化,漏洞更大,年轻人更无出头之日。这次出台的《意见》中表示,“在职称(职务)评聘中,学校应建立与岗位特点、学科特色、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指标,细化论文在不同岗位评聘中的作用,重点考察实际水平、发展潜力和岗位匹配度,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在人员聘用中,学校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
只有对科学研究没有评估,SCI论文的重要性才会下降,大家才不会关心它,否则它将永远是那头怪兽,诱惑着大家。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我们说不唯论文并不是论文不重要了,而是要在评价机制上更加多元化,就如同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所要破除的“唯票”一样,并非不重视民意了。
在施一公看来,论文多不足以说明科技实力,我们的论文数量超过美国,也不能说科技实力就超过美国。他认为,应该进一步改进科学评价体系,这需要全社会达成一种共识。施一公一方面坚决反对“论文无用”论,他表示“没有论文,怎么能有科学技术?”,同时他的另一句也是值得玩味:“说实话,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为什么他说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那是因为他不愿意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虚话,也深谙其中之理:数字指标很重要,这是矛盾的两方面,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如何反映科研的质量,但有了这些标准,大家拼命‘做’这个数字怎么办?
国际通行做法是什么呢?它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公理之下:第一,研究成果和科研水平是由科学共同体认定的;第二,论文是学术研究的通行货币;第三,头衔(就是我们所说的帽子)是经过严肃认定之后,所体现在科学共同体中的阶层和权威。
如果你明白了这三个公理,你就明白为什么会“唯专家”,因为国际通行的方法就是参考国际最顶尖专家的观点,也就是通常说的同行评议;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连美国学术高校界很大程度上都是“唯论文”,也能明白为什么“帽子”这么重要。
任何事情,破很容易,唾沫星子一拥而上淹死就行,而且就像明朝的言官一样,我只管说,反正不说白不说,说错了也没啥,但立很难,特别在建立中国特色人才特别是科研人才评价体系和中国高校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用在刀尖上跳舞来形容并不过分。
当然,任何探索和改变都会存在风险和各种可能,但只要是做了就是进步。《意见》指出,在各类评价活动中,要合理使用相关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
总之,对垃圾专利说“不”和破除“唯SCI”,也需要细化多元化的考核机制,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
大家说呢?
1
END
1
相关阅读推荐
学者视点▏“四唯”该打,但科研能完全离开论文、项目吗?政务公开▏职称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
热点追踪▏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取消填报SCI他引次数
科技杂谈▏中国“跟班式科研”的成因及其危害
溪流笔谈▏工程类为什么一定要评工程师职称?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121634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