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 | 甲胎蛋白(AFP)偏高原因汇总
甲胎蛋白(AFP)偏高是什么原因?
肿瘤标志物是指存在于血液、体液和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的的物质,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产量极大地超过正常组织,其存在或变量可提示肿瘤的性质,从而了解肿瘤的发生、细胞分化及工能,在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在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中甲胎蛋白(AFP)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一种肿瘤标志物。
AFP理化性质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合成的功能蛋白,其平均分子量为70kD,含糖量4%,在电场中泳动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氨基酸组分与蛋白相似。
AFP生理代谢
AFP是清蛋白的同系物,在胎儿期可作为载体蛋白,AFP的合成首次出现在胎儿的肝脏以及卵黄中。妊娠初期,AFP由卵黄囊分泌,其在胎儿6周开始于肝和小肠合成分泌到胎儿血清,在妊娠12-14周,达到高峰值,随即降低至分娩期。出生后,在血清中的浓度逐渐减低,该指标出生后1-2年该指标降至成人水平。
临床中常见的使甲胎蛋白偏高的疾病:
原发性肝癌
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9ng/m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据了解发现约有80%的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一般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甲胎蛋白就已经升高。因而,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检出AFP一般为20-50ng/ml,少数病人可暂时升高到400ng/ml以上。但急性肝炎患者随着病情好转,常在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水平,即AFP“一过性升高”。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呈逐渐上升趋势。
先天性胎儿畸形
胎儿AFP可有少量通过胎盘屏障进入母体,因此孕妇血清AFP可升高一般在500ng/ml以下,产后20天内降至正常人水平。在无脑儿脊柱裂畸形妊娠时,孕妇血清AFP异常升高。近年来,羊水中AFP检测的意义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如胎儿为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时,羊水中甲胎蛋白的测定已成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特异诊断方法。
新生儿肝炎
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此可与先天性胆道闭锁鉴别,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妊娠妇女和新生儿
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份,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是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约在产后3周后渐渐恢复正常水平。
生殖细胞肿瘤
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阳性;一些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另外,若甲胎蛋白大于25μg/L的男性患者还要考虑睾丸癌的可能
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活动期甲胎蛋白有轻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与肝细胞癌不同点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续增高,经治疗后降低以至恢复正常。
预防与保健
①正确对待病情,保持乐观的心态,情绪低落可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促使病情恶化。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
②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阻止或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
③合理饮食。
④不可过度劳累。
⑤避免乱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