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逃离北上广的人去哪儿了?这个秘密藏在收货地址里

可鑫 地产情报站 2024-04-1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12购物节,很多人又开始买买买了吧?站长也血拼了一把,结帐时突然发现京东从收货地址大数据得出了《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出众多城市人口在净流出和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很多信息让人感觉颇为震撼。
 

基于3亿用户的海量网购数据,是观察人口流动趋势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窗口。以前人们去异地工作和返乡都是很私密的事,很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

但随着网购的普及,不管身在天南海北,都会被大数据捕捉。很多人前往新的城市工作、生活,安顿下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快递的“收货地址”。所以收货地址的变化,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和房价的走势。


数据显示,近两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有大量人口流出。从人口净迁出量来看,2018年北京净迁出28.7万人,上海净迁出121529人,广州净迁出116572人,深圳净迁出118048人。
 

可以看出,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最大。其中北京的人才迁出地并不仅集中在京津冀都市圈,而是对全国都具有辐射效应。
 
北京的主要迁出城市前十名中,最多的是上海,其次是廊坊和深圳。除了廊坊、天津、保定属于京津冀都市圈以外,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武汉、西安、重庆也都是北京人口迁出的主要城市。
 

而从迁入城市来看,上海、广州、深圳迁入来源最多的城市是北京,这说明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对全国的辐射能力最强。这或与北京重点大学云集、知名企业汇聚、薪资较全国遥遥领先有关。
 
从数据可以看出,放眼全国,北京还是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因为北京在经济利益、教育医疗资源、成长空间、发展机会等资源上都优势明显,对人才有巨大吸引力。

所以走的人多,来的人也多,刚需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即使在政策上北京最严,好地段房子也依然在走慢牛,核心区的房子出租根本不用担心没人接盘。
 
为了让数据更加全面,站长还询问了几位朋友,了解了他们留京和返乡的原因。
 
来自河南郑州的小伙子小闻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北京找了工作。北漂4年,他换过3次工作,至今仍努力想在这里扎下根。他说,自己大学学的专业有点偏,回老家只能改行或拿低薪,而北京公司众多,更适合发展,“即使在北京再苦再累,我也能坚持几年”。
 
今年32岁的青岛姑娘小王,喜欢打扮,身材高挑。曾经在北京一漂就是3年,其间追求者可以排长队,但最后她还是返乡回到了青岛。她表示,虽然很喜欢北京的光鲜与快节奏,但并不后悔回到家乡发展,因为“一线城市虽好,但不是自己的家乡。

我岁数不小了,已经不是玩的年纪了,现在青岛也算新一线城市,老家亲朋好友众多,还能照顾父母。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居住环境,还是回青岛发展更合适”。
 
小王的想法能代表很多返乡置业就业人群的心声。一线城市机会多,但房价高,并不适合每个人。随着城市群的出现,其它城市也有发展钱景。
 
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形成
 
大数据里还有一个有趣现象,2018年前往上海、广州的人大多来自北京,而离开上海前往城市最多的是也是北京,其次才是附近的苏州、杭州、南通,南京、无锡也位列前十,说明虽然上海人口有所减少,但主要还是迁往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这说明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初具规模,未来经济和楼市发展潜力都不容小觑。
 
深圳方面,2018前往深圳的人口中,北京、广州、东莞都有,而离开深圳前往最多的城市是东莞。说明城市一体化加速发展,珠三角城市集群已有大模样。
 
城镇化发展呈现集聚效应
 
一线城市人口净流出,并不是说城镇化红利没有了,而是说明城市都市圈已经悄然形成。中国城镇化道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构成都市圈。特别体现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已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而一二三四线城市的产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一线城市聚集高端服务业、二线城市主打装备制造业、三四线城市从事一般制造业及零部件生产、广大县域及农村地区则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
 
城市都市圈效应有强有弱
 
去哪儿工作、去哪儿生活,既是个人选择,也反映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报告》显示,杭州、成都、长沙、青岛、济南等城市人口净流入都很强劲,成都、青岛等地表现出很强的都市圈效应和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郑州与周边的人口联系紧密,城市集群效应较强。武汉和长沙与都市圈内外的联系则较为均衡。杭州和南京的省内龙头优势明显,与杭州人口迁移往来最多的城市大部分位于浙江,而南京的前十大流入流出地均位于江苏。
 
大众的眼光是雪亮的,选择自然有原因。站长发现这些人口净流入强劲的城市都具有收入增速快,产业升级加速,房价收入比低(房价增速低),户籍、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力度大的特征。随着人口的持续流入,土地价值和房屋价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都市圈的形成将有助于优化资源的分配,促进产业的聚集,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12个城市群依靠不到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聚集了中国人口总量的六成,贡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八成。说明经济集聚趋势日益明显,承载人口、产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城市群与都市圈或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为中国经济增长激发新动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贫富差异依然较大。在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集群中,发挥优势城市经济带头作用,平衡地域差异,协同发展,将有利于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 推荐阅读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交流请添加微信号:weibammd,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号:v20173344。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