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具的社会化与创作者网络效应

rokey Rokey的Blog 2022-05-15
  • 早期的工具生长在社区里,未来的工具里生长着社区。



  • 最早接触互联网时混过 CCF,Dreamland,5D多媒体等论坛,大量板块是围绕工具的,人因为工具话题而聚拢。而现在 GitHub,Figma 里长着社区,围绕生产工具,除了商业化的应用商店模式,也开始具有某种早期的互联网社区属性。


  • 按单人-多人,私域-公域做了一个 Framework 总结下这段时间思考,尝试把看到的新老工具放入四个象限:

  1. 单人+私域:关注性能与格式的效率工具

  2. 多人+私域:公司制下的组织协作工具

  3. 多人+公域:社会化协作工具,也是创作者网络

  4. 单人+公域:去中心化的身份与资产



1. 单人私域:

个体效率工具,追求的是性能与格式控制。


  • Microsoft Office,Adobe 系列产品,第1象限并不意味着“古老”,每个时代都需要更极致的效率工具。Notion的很多用户(包括我)初期场景都是单人效率工具。Email,MSN,Zoom 也属于通信效率而非协作,无法现实组织与流的线上映射,通信构成协作通道,但并不是协作本身。


  • 产品性能:上个时代各个行业的标杆产品最终都走向了更丰富的功能,更强大的性能,也都变得复杂臃肿。


  • 信息格式:效率工具定义了一个时代的信息沟通格式,Word定义文档;Excel定义表格;日历定义会议;Email,IM,视频通讯定义信息的流通方式。


  • 扫描仪和打印机帮人们完成了从物理到数字的格式过渡,早期Email还会被打印成出来(A4,A3...的印刷格式)现在很少有必要这么做了。只要还没有找到信息通信(阶段性)最优解,信息格式和性能优化竞赛就会继续下去,比如表格创新Airtable,异步视频通信Loom,脑图关联与双向链接笔记Roam Research,视频会议工具mmhmm...之前写过 🔗Spotify 的第三格式,也是关于新的创作格式。



2. 多人私域:

公司制下的组织协作工具,实现了组织的数字映射


  • Slack,Asana,飞书,钉钉起点就是第2象限协作,Microsoft,Google 也带着全家桶从象限1赶上来。虽是协作工具,本质是关于组织,关于如何将组织映射上线,增强组织内信息流通效率。象限2不需要重新定义格式,一味的功能增强也不能提升信息流动效率,甚至冗余的功能会增加流通阻力。


  • 象限2 对现实组织的映射非常关键,现实社会中既有组织中信息流动阻力最小。组织在与外部上下游,外包团队,跨行业协作中会有大量由于工作模式,工具标准,文化视角产生的摩擦... 如何能覆盖并映射各类现实组织,尤其是公司制组织是关键。


  • 说到飞书,个人观点是它对组织的治理思维适配度依赖极高。飞书性能100%发挥,是能部署在具有先进的组织思维的公司中,比如头条自己。飞书不仅希望增强组织的信息流通,它还带有极强的公司治理观点输出,希望通过工具来启发与促进组织进化,这个先进的想法可能也会有极大的现实挑战。


  • 曾经象限1中的 Sketch,Figma,Notion 等效率工具自下而上,也都具备各自领域的组织内或上下游协作能力,🔗Zoom 最新发布的 Zapps 也是从工具走向协作的跳板。


3. 多人公域:

社会化集体协作,创作者网络,使命与智力共同体



  • 从效率工具走向社会化协作,GitHub 是个很棒的例子:开源数据仓 Public Repositories 释放了公司制下的个体能力,社区中生长出全新的组织形态,实现了跨越空间时间的集体愿景。GitHub 的托管,版本控制,多人协作能力也可以被更多行业应用。



@Notion Template Gallery


@Figma 的 Community 将设计源文件,元素,插件被社区再利用


  • 社会化工具可以获得组织外部类似ToC产品的网络效应,而非传统的ToB模式增长模式。


  • “共创”的社会化协作带来的是累加效应:Wikipedia,Waze,Google Map Local Guide,Snap Map


  • “共创 + 再创”社会化协作带来的是网络效应GitHub(Contribuit,Clone,Frok),Figma / Notion / Airtable...(Templetes / Files)。消费网络中的创作者生态有非常多值得参考的例子:Pinterest(Pin+Board),抖音(拍同款),Minecraft / FB Horizon(Copy Structures)

@GitHub: Clone


@Airtable: Copy Base


@Padlet: Remake


开启创作者网络重要的启示是:

  1. 找到并拥有所在行业“枢纽性的创作格式”

  2. - GitHub 的 Repositories(文件与目录结构)

    - Figma 的 Plugin & Design Files(画板)

    - Notion 的 Templates(基于Block的文本)

    - Airtable 的 Templates(表格)

    - Pinterest 的 Board(图片文件夹)

    - 抖音的拍同款(音乐)

    1. 信息格式可用于低成本的再创作,从而产生网络效应。

    2. 信息格式的普适性够强,从而辐射更多行业。


  3. 重新定义“开发“,重新定义“开发者”

    传统开发者定义下,可能会回到逐利的应用商店生态。如何定义更低门槛的“开发者”?让所有的使用者都有机会参与其中,重新定义不同层级的“开发者”与其创作格式,启动工具的网络效应使用即开发分享即发布;拷贝即再创。


社会化协作是个人效率从公司制中破壳


  • 象限2的协作产品为有共同目标(愿景,利益)的团队打造,最大的受众群体就是现有的公司制组织。协作产品可以改善,进化现有的组织内或上下游信息流通,最终到反映到全社会公司制组织的效率。


  • 但将每个生产者看作一个社会个体时,公司制就成为个人价值最大的天花板。公司制下的协作,信息生产和流动的驱动力来自于组织的利益权衡,公司意志一定会凌驾于个人价值判断,说白了就是公司干的事不都是自己认为对的。


  • 从全社会效益角度看,基于公司制的协作工具并不能释放个体对社会价值最直接且充分的贡献。社会化集体协作工具,可以打破公司或任何既有组织作为社会性协作的“概念性”障碍。


  • 智力与使命共同体这一点上,GitHub 所构建的协作形态是非常先进的,Figma,Notion,Airtable 还都在非常早期阶段。如果说工具的使用能激发心流,达到人机合一(不管是代码,设计还是音乐的创作者都应该体验过这种畅快淋漓的感受吧?),社会性协作也能使被共同使命驱动的创造者们达到集体合一的状态,使命与智力共同体突破时间,空间与公司制的边界。


  •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工程师世界有这么先进(高效)的沟通语言:代码。人与人,人与机器间的摩擦都是最小的,同时对信息本质的深刻理解。我想未来我们不需要学习代码,但我们需要学习工程师的思维结构。


  • 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制仍是最主流的生产组织形态,但未来它是否还代表最先进的生产组织形态?科技公司通过技术服务与人才组织已经打破了国家的边界,新时代的生产工具则可以通过释放个体价值,打破公司的边界。


4. 单人公域:

身份与资产,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公域的个体最终回到身份与资产上,由工具而不是网络所创造的身份,去中心化属性更强,在各类管道中的流动性更强:

  • Substack(Newsletter 托管 = 去中心化的出版社)

  • Shopify(电商解决方案 = 去中心化的品牌拥有者)

  • Wix / Squarespace(建站方案 = 去中心化的站点)

  • Notion Page 也可以一键变身 Blog 或在线简历

  • SimpleCast / Megaphone(Podcast 托管 = 去中心化的电台)

  • Cash / Coinbase (交易与钱包 = 去中心化金融身份)


现实身份资产已经被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微信等映射完成了。社会化协作中创造了新资产的机会。一些优秀的工程师可以直接用 GitHub Profile 应聘,比公司履历和职位更有行业说服力(Contribution, Stars, Highlights)。


@Deivid Rodrigue GitHub: https://github.com/deivid-rodrigue


消费互联网下中心化现状与创作者的博弈,也极大影响创作者网络生态。

  • Spotify 双重押注 Podcast,试图将基于 RSS 的 Podcast 体系拉入内部闭环。

  • 收购 Megaphone(托管与广告),Gimlet(媒体公司),Anchor(Podcast工具),开发 Podcast 广告与评估系统 SAI,拿到 Joe Rogan(北美Podcast皇冠人物), Kim Kardashian West, Michelle Obama(奥巴马夫人)

  • Epic 堡垒之夜将绕过 iOS,在 Nivida 云游戏平台(Web App)发布。


4个象限间的强化循环:

  • 个人效率工具,提供信息格式与效率工具作为公司制协作的基础(文档,表格,日历,通讯录,视频会议...)


  • 公司制协作,提供给社会化创作者网络的组织与协作技术(组织结构,权限,工作流,文化...)


  • 工具与社会化集体协作所创造的资产,可以背书去中心化身份,也可以提升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效率(代码,模版,源文件...复用,再创)产生网络效应。


  • 身份追逐,可以强化创作者生产动机,对效率工具的依赖




象限跨越

用户通过效率工具开始,在产品中持续学习,最后在不同象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因为创作网络留下。这和 a16z 的 Chris Dixon 2015年谈到社交产品时的逻辑很像 “Come for the tool, stay for the network”(https://cdixon.org/2015/01/31/come-for-the-tool-stay-for-the-network)

但这一次,是属于创作者的网络效应。



GitHub 在每个象限都有清晰的存在感,很多人直接用 Page host 自己的个人 blog。


Figma 的 Community 还挂着 Beta 标识,真心希望 Figma 可以大步走向图形化数据协作版的 GitHub。



Notion,Airtable,Coda 分别切入 Note(笔记),Spreadsheet(表格),Doc(文档),但产品能力可以覆盖各个象限。


大胆设想一下:Zoom 如果拥有个人/机构页(Profile)+ 异步视频托管会怎么样?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的邮件签名包含原始粗暴的Zoom链接,网站上和社交账户并排的 Zoom 按钮。这会是新一代的 LinkedIn 或 Facebook 的雏形吗?可以参考下 Loom 及VideoAsk ,想象空间还非常大。


@ Quora: Ostap Yaroshevych


再看微信在几个象限中的产品:

  1. 效率工具:微信,腾讯文档,腾讯会议

  2. 公司制协作:企业微信

  3. 社会化协作(暂缺):我认为小程序(功能体系),公众号(内容体系)都有机会扮演第3象限的社会化协作角色。

  4. 身份与资产:微信ID,公众号


如果把微信看作中文互联网的一个封闭单元(微信互联网),应该有机会搭建出在各个象限灵活移动的产品,目前在创作者端的身份,资产,工具的移动性都很弱,To C和To B间切割的很硬。之前写的这篇 🔗如果公众号后台是Notion like产品 也出自这样的想法。


面向未来的生产工具

  • 用户可以通过工具持续获得更极致的信息格式与性能体验

  • 用户有能力以极低的成本在象限中移动。

  • 用户可以使用枢纽性创作格式做身份转换,参与网络效应。

  • 用户可以方便的参与创作者网络并获得相应的身份与资产。


最后一点感受:

👈向左的极致就是我们的Ego😈

👉向右的极致是永远到不了的乌托邦



*感谢工程师好友小聪给我科普了很多GitHub场景。

最近文章:
- Apple 的新产品:下一代发布会(5分钟) 
- 舞台,房间和桌子的竞争(8分钟)
- Spotify 的第三格式(2分钟)
- Zoom Zapps 与线上工作的未来(8分钟)
- 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应该是个Notion(2分钟)

- 早期只有“记录者”,现在只看到“创作者”(2分钟)

- 礼物文化 Gift Culture(2/2)(5分钟)
- 礼物文化 Gift Culture(1/2)(5分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