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刺客”?没那么简单
中秋将至,月饼又火了。
今年,“饼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茅台开始卖月饼了。茅台国际大酒店推出了两款月饼礼盒,售价分别为每盒188元和318元,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对此,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说炒作,有人说浪费,有人更是借用了“雪糕刺客”梗。
茅台月饼是“刺客”行为吗?
涌金君觉得不然。这恰恰代表着国货的品牌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消费品的品牌影响力正在升级。
品牌领域权威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名誉教授大卫·艾克认为,面对在包装、数量等方面不相上下甚至更加次等的产品选择时,消费者更愿意为钟爱的品牌所支付的金额,就是品牌溢价。它是体现顾客忠诚度的有力证明,也是衡量品牌资产的合理方法。
在品牌溢价层面,品牌卖的既是品牌自信,更是品牌实力。毕竟,有人买单,才是叫好又叫座。
以品牌溢价做商业转化,是一种成熟做法。奢侈品品牌LV、Dior已经出了多年的月饼礼盒;去年,宝格丽大酒店发售的月饼定价1288元,却“一饼难求”,消费者就是会冲着品牌名气买单。
近年来,新国货也开始往这个方向努力。
国产运动品牌李宁在在设计和研发上加大投入,有了登上巴黎时装周、开发高端产品线、开发“中国李宁”潮牌的一系列动作,目的就是和国际大牌对垒,打出中国的高端运动品牌。
美妆品牌花西子,则凭借同心锁口红、雕花唇膏等国风产品,激发了中国消费者潜藏的“国潮”消费需求,也把中式审美的自信种在了欧美博主的心中。
走上这条精品之道,需要更大的研发投入、更先进的技术,同时还要更加精准、巧妙地洞察消费者需求,追求合理的品牌溢价。只要自身实力过硬,精品国货就应该有定价的底气和勇气。
尤其在当下,需求不振是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对于经济稳增长至关重要。
这对国货品牌而言,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一种使命。
今年的消博会上,涌金君见证了“国货”的红火——科大讯飞、钟薛高、片仔癀……中国智造、新消费、焕新的老字号,国货开始“出圈”,探索高端化的道路。
正如《2022国货市场发展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品牌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Z世代”开始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更强调商品的文化意涵和价值建构,愿意为产品附加的文化价值买单。
所以,对于“月饼刺客”,我们不妨转换下视角:
这是国货品牌发出的升级信号,借力品牌影响力扩大产品种类无可厚非,以出“周边”的方式,也更能帮助品牌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
我们期待着,从更多精品国货身上,看到国货品牌的崛起、国货品牌的突围,感受波澜壮阔的内需大市场。
- THE END-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