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方向介绍 | 李彬彬教授和她的B-LAB研究团队

iMEP 昆山杜克环境 2022-12-31

点击蓝字关注昆山杜克环境

*封面照片:王启玲 摄



B-LAB

Biodiversity & Sustainability Lab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


成员介绍 - 核心成员

李彬彬教授

李彬彬,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助理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兼职助理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博士,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


李彬彬教授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通过交叉学科的方式,研究人与自然耦合系统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究可持续发展方式。主要方向为中国及东南亚特有物种保护及保护优先区的规划与管理评估。研究范围包括保护地管理成效,濒危物种如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 保护地周边社区可持续生计,足迹识别野生动物个体技术开发,一带一路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等。其研究地区包括中国四川、陕西、云南、青海等地;国外包括在希腊研究野猫对于岛屿爬行类的影响,参与美国国家地理大型猫科保护项目(Big Cats Initiative)中的全球豹类评估,人兽冲突解决方案调查等,具有丰富的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背景。


李彬彬博士是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专家,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副主编,Conservation Biology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生物多样性》编委,迪斯尼电影“诞生在中国”科学顾问,《岷山秘境-王朗》导演、西南山地科学顾问及签约摄影师、果壳作者,致力于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科学传播。





李彬彬教授摄影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吴舒尧 博士后

吴舒尧于2019年在北京大学获得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联合培养。他在2013年获得UBC自然资源保护科学荣誉学士学位,并在2015年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共同获得了林业与生物科学硕士学位。


吴舒尧的研究兴趣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韧性以及森林管理和规划。他于2019年10月加入李彬彬教授的团队作为博士后参与研究工作。

姜丙坤 研究助理

姜丙坤在2018年7月作为科研助理加入李彬彬教授的团队,目前负责四川等地大熊猫保护区的放牧威胁调查项目。姜丙坤毕业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业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他希望iMEP实验室的工作能对此做出一些改变。

梁思琪 博士生

梁思琪在2018年3月作为研究助理实习生加入李彬彬教授的团队,之后依次成为了彬彬老师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梁思琪目前负责大熊猫栖息地内放牧对鸟类的干扰研究和秦岭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对比研究。


梁思琪从小就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上大学时曾一度以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是一名鸟类学家。直到遇到李彬彬教授,她才恍然大悟自己想要成为的其实是一个可以保护鸟类的保护生物学家。学有余力时,梁思琪也是一名科普作家。



成员介绍 - iMEP硕士生



孙斯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孙斯翀是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二年级学生,于201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获得农学学士。他是持有兽医从业资格的执业兽医。


通过逐步了解行业,他意识到环境问题和认为因素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关注野生动物的收益从业者的缺失。通过在李彬彬教授团队及环境政策项目的学习,他希望进一步强化自身对保护生物学及环境政策制定的认知,并在未来积极结合生态学和兽医学的知识,投身到保护生物学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救助,保护区管理及政策制定的工作中去。

李澄溪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李澄溪是iMEP2021届的研究生,在2019年10月加入李彬彬教授的团队,曾参与凉山放牧政策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的社区调查。李澄溪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生态保护政策和法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此外,李澄溪还参与了中非青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对话,在活动中负责与非洲伙伴的沟通、活动设计和筹备工作。





马东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马东源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他的家就住保护区旁边,本科期间就接触了很多的生态学研究工作,并被野外工作吸引。


大二的时候,马东源就开始接触李彬彬教授实验室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项目,参与大熊猫栖息地里的过度放牧问题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兜兜转转最终正式加入,成为其中一份子。他一直在尝试生态摄影,也试图以野外经历为素材进行音乐和故事创作。




杜恒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杜恒宇,成都大邑人,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传播学专业,因本科期间在环保NGO实习,激发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本科毕业后曾在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读了一年研究生。


杜恒宇近期在试图探索和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希望能尽快找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所在,并实现它。他目前在学习钢琴,偶尔会拍摄和剪辑视频。








成员介绍 - DKU本科生



史丹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史丹阳是昆山杜克大学本科项目的大三学生,目前就读环境政策专业。因为《动物世界》从小的熏陶,她对动物和野生动物保护有着强烈的兴趣。同时,她对公共政策、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也有广泛的兴趣。


在2019年一月份加入B-LAB之后,史丹阳对于生物保护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她对这一学科的热情。在李彬彬教授的指导和B-LAB里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史丹阳接手了“DKU预防鸟撞项目”,她的期盼是可以让DKU绿色校园的称号名副其实。



姜尚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姜尚易是一个在天津长大的山东姑娘,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专业本科在读。


在初入大学的一次志愿者经历中,她第一次在野外见到了长臂猿一家三口,便萌生了想要做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的想法;与当地人同吃同住的经历也让她初次体会到了田野调查的乐趣。此后每逢假期,她便带着对意义的追寻辗转各地参加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志愿活动,也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对生态和保护有更系统的理解。





干清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干清彧是昆山杜克大学本科项目的大二学生,将要就读环境生物专业。热爱旅游的她,从小就与大自然有着亲密的接触,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有浓厚的兴趣。


在李彬彬教授的环境101课程后,她了解并加入了B-LAB,发现了与自己兴趣高度契合的学业研究方向。在研究助理姜丙坤的指导下,干清彧开始对保护区红外相机收录的野生动物数据进行鉴定。2020年暑假,她作为志愿者到保护区协助做鸟类数据收集。这些工作都让她对未来的专业选择更加坚定,也为她以后的研究工作积累经验。


杨如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杨如嘉是昆山杜克大学本科项目二年级的学生,计划主修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专业。进入昆山杜克大学学习后,她对环境保护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2019年一月加入B-LAB后,杨如嘉在李彬彬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了一系列项目,如“DKU预防鸟撞项目”,“红外相机数据鉴定”等,对环境保护领域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同时也明确了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专业的专业方向,立志投身环保领域。




廖书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廖书跃是昆山杜克大学的大二本科生,目前的专业意向是环境科学/生物方向。她曾多次参与上海南汇湿地的鸟类调查、其他鸟类研究活动。


2020年9月加入B-LAB后,她由“DKU预防鸟撞项目”的志愿者变为了核心成员之一,协助协调志愿者安排和处理鸟撞数据。她也协助了Duke-DKU线上环境艺术展的策展。除此之外,她还在老师和其他同学帮助下,组织并带领了一次校内鸟类导赏活动。







往届毕业研究生



Kelley 

Reardon 

iMEP'19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8年夏天,Kelley与“印度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合作,独立负责一个中印合作研究项目作为她的硕士课题。该项目的重点是围绕保护区 (PAs) 的农村社区,这些地区是关键物种的栖息地,如孟加拉虎和大熊猫。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保护计划, 减少围绕保护区的人兽冲突。


Kelley现在是Verto Education的讲师,在那里她为在南太平洋出国学习的大学新生教授环境科学,包括斐济的气候变化,新西兰的可再生能源或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海洋保护。 




Julie Mao

iMEP'19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iMEP求学期间的两个夏天,Julie曾在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内务部的国土管理局实习,在那里她分别担任环境质量管理专家和自然资源专家。


Julie对环境健康、可持续性、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很感兴趣,希望通过环境咨询或全球管理咨询的方式参与有关的工作。她目前在北美咨询公司Scott Madden工作。








刘翠

iMEP‘19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究生期间,刘翠带领一支团队成功申请到国际鸟盟的“青年保护领袖奖”在四川平武县王朗,雪宝顶和小河沟自热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从事有关放牧对熊猫栖息地影响的研究。深入大山与社区采集野外数据和开展农户调查的经历让她对自然保护有了新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与社区发展相协调。


毕业后,刘翠曾在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担任海洋项目组项目顾问,目前在桃花源基金会负责老河沟社区保护地项目。





高妍

iMEP'19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iMEP求学期间,高妍参与过两个科研项目,第一个是“过度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该研究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实地样方调查,收集牲畜干扰、生境情况、动物痕迹等数据,量化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影响;2)社区入户调查,以进一步了解放牧冲突的社会原因;3)利用社会经济方法确定可能的解决办法。


硕士阶段,高妍曾参与老河沟社区项目评估、林下放牧对熊猫栖息地的影响、中国巡护员调查等课题研究。2019年加入桃花源,任国际项目经理,负责国际项目运营及海外传播。



黄千哲 

iMEP'19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黄千哲一直对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及其成效评估很感兴趣。求学期间,她曾在WWF环境教育团队远程实习,参与编写了生物多样性教育课程《原野之窗》(现已出版)。


目前,黄千哲供职于P&G,致力于设计和实施工业规模的碳中和、零废弃和水资源保护项目,希望借助工业的力量来影响消费者的环境价值观、促进消费者的亲环境行为。 







徐晶晶

iMEP'2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徐晶晶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方向为动物行为研究及保护应用。她分别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杜克狐猴中心合作了两个研究项目:家畜痕迹对大熊猫的行为影响;狐猴放养和笼养的社会行为比较。


在李彬彬教授和Kathinka Furst教授的指导下,徐晶晶参与了国内外野保法比较研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分析,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政策并撰写相关文章。


目前,徐晶晶供职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广州办公室,参与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调查的相关工作。



胡淼

iMEP'2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胡淼是环境政策硕士2020届的毕业生。她对保护生物学、海洋保护以及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着广泛的兴趣。


胡淼的研究主题包括动物行为,空间分析与应用,社区发展以及保护区的政策和管理。她最近的研究是关于调查过度放牧对熊猫栖息地内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在她的导师李彬彬教授的帮助下,他们打算提出政策建议来规范大熊猫栖息地内的过度放牧问题。空闲时间,胡淼喜欢和她的狗一起徒步旅行和探索新的地方。




曹韧

iMEP'2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6年,曹韧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毕业,获比较政治学文学士学位。2018,他从罗马美国大学毕业,获食品研究硕士学位。


在李彬彬教授的指导下,曹韧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了铁路基建对中国森林覆盖的影响。作为一个长期以来火车爱好者,他可以结合自己对中国铁路系统的知识和地理空间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并为此感到振奋。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地理空间分析、土地利用、人和自然的互动以及景观生态学。


曹韧目前在攻读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联合地理博士项目。

王紫安

iMEP'2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紫安的研究方向有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中国公共交通系统对森林可能产生的影响;森林自然保护区与其他政策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去森林化;种植园对生物多样性的复杂影响。


王紫安也有许多兴趣方向,包括应用统计学,经济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实现更高效地科学分析。











志愿者


在开展野外和室内研究过程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志愿者曾经或正在参与到实验室的工作中,他们为研究的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淼淼、葛孟帅、丁致君、黄飞澎、魏淇澳、丁怿南、韩佳等同学参与了室内数据收集和分析部分,赵翔、周莹、梁宇航、杨潇然、岳莹、吴芮封、赖艺丹等同学参与了艰苦的野外调查。


这其中,有些志愿者也由此确定了从事生态保护的志向并持续为之努力,更有多个志愿者通过参与项目最终成功申请iMEP硕士项目,从而得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志愿者故事




B-LAB研究主题


保护优先区规划与保护地管理

1.  半球计划与荒野

2.  保护区、公益性保护地与国家公园

3.  周边社区可持续生计


研究案例: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是否可能双赢

1)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类型的全球空间格局如何?

2) 关系类型是否因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3) 决定关系类型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濒危及特有物种保护

1.  中国大熊猫与印度孟加拉虎栖息地放牧问题

2.  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廊道建设与评估


研究案例:

放牧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与当地可持续生计对策

1)在熊猫栖息地内采用野外生态数据收集、空间模型构建、和社会经济学调查及分析等方式,量化主要家畜类型对不同生物类群和群落组成影响,确定可持续放牧形式及管理方式。

2)利用荟萃分析量化全球放牧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


一带一路对于沿线国家生物多样性影响

1.  道路建设影响

2.  空间风险评估金融工具


研究案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线形路线规划

1) 道路在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和环境影响

2) 回顾了所有“一带一路”国家的线性基础设施项目及其环境影响评估程序

3) 提出了一种基于14个准则和最小成本路径分析的道路规划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和环境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 斯里兰卡应用案例研究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共健康

2.  森林保护与人类健康

3.  保护金融、保护科技的推进


研究案例:

分析世界不同国家生物多样性相关法律,为我国的法律和政策改革提供参考。对生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通过减少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贸易为减少类似于COVID-19的大流行病的概率与经济效益。



李彬彬博士

在iMEP教授的课程


1

ENVIRON 759K:

Environmental GIS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使用空间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本课程向学生介绍环境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概念及最新应用,并深入概述该领域的关键数据类型(光栅和矢量文件)、数据采集和录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使用ArcGIS输出。本课程亦将介绍地理资讯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应用,如物种栖息地分布预测及保护地规划等。学生将接触到Google Earth、QGIS和其他开源GIS工具。

2

ENVIRON718K: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环境科学

本课程向学生介绍环境科学的核心概念与主题。它会给深入概述环境研究领域的主题:全球环境挑战,人口趋势,全球大气变化,空气、土地和水资源和污染,海洋和渔业,关键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湿地、淡水和海洋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和城市生态学等内容。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会与案例研究一起被介绍。学生将探讨这些相关问题的干预措施、技术和管理工具。

3

ENVIRON602K: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自然资源与保护地管理

自然资源和保护地管理需要一定的技能,包括野生动物监测、环境指标、社会经济调查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等。本课程将获得必要调查方法的课堂学习与在春季学期结束时为期7天的实地考察项目(在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或其他国家公园)的体验式教育相结合。在当地,学生将设计他们自己的小组项目。这个项目旨在让学生实践课堂中所学到的调查方法,并解答一个与自然资源和保护地管理相关的具体问题。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实用的自然资源管理工具,并了解保护地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李彬彬博士

学术文章发表



向上滑动阅览


Li. B.V. and Pimm S.L. (2020). How China expanded its protected areas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Current Biology, 30(22), R1334-R1340.


Teo H.C., Campos-Arceiz A, Li B.V., Wu M, Lechner A.M., 2020. Building a green Belt and Roa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PLoS One, 15(9), e0239009.


Li, B. V., Reardon, K., Satheesh, N., Liu, C., & Karanth, K. K. (2020). Effects of livestock loss and emerging livestock types on livelihood decisions around protected areas: Case studies from China and Indi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48, 108645.


Dobson A.P., Pimm S.L., Hannah L, Kaufman L., Ahumada JA., Ando AW, Bernstein A., Busch J., Daszak P., Engelmann J., Kinnaird M., Li B.V., Loch-Temzelides T., Lovejoy T., Nowak K., Roehrdanz,P. and Vale MM. (2020). Ecology and Economics for Pandemic Prevention. Science, July 24,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c3189.


Li B.V. (2020) Creating synergy betwee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human health—One Health. Biodiversity Science, 28, 596‒60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李彬彬 (2020)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健康的共同发展 ——One Health. 生物多样性 , 28, 596‒605.]

 

Shi XY, Zhang XC, Xiao LY, Li B.V., Liu JM, Yang FY, Zhao X, Cheng C, Lü Z (2020) Public perception of wildlife consumption and trade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Biodiversity Science, 28, 630‒64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史湘莹, 张晓川, 肖凌云, 李彬彬, 刘金梅, 杨方义, 赵翔, 程琛, 吕植 (2020) 新冠肺炎时期公众对野生动物消费和贸易意愿的调查. 生物多样性, 28, 630‒643.]


Fan, F., Bu, H., McShea, W. J., Shen, X., Li, B. V., & Li, S. (2020). Seasonal habitat use and activity patterns of blood pheasant Ithaginis cruentusbe in the presence of free-ranging livestock.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e01155.

 

Ng, L. S., Campos-Arceiz, A., Sloan, S., Hughes, A. C., Tiang, D. C. F., Li, B. V., & Lechner, A. M. (2020). The scale of biodiversity impa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Southeast Asi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48, 108691.

 

Li, B. V. (2020). Conservation: Guarding Panda Land. Current Biology, 30(7), R302-R304.

 

Hughes A.C., Lechner AM, Chitov A, Horstmann A, Hinsley A, Tritto A, Chariton A, Li B.V., Ganapin D, Simonov E, Morton K. 2020. Horizon Sca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https://doi.org/10.1016/j.tree.2020.02.005

 

Zhang L., Pacifici M., Li B.V., Gibson L. (2020). Vulnerability among China’s ungulates and mitigation offered by protected areas.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Practice, 2(4), e177.

 

Liang, Z., Wang, Y., Huang, J., Wei, F., Wu, S., Shen, J.S., Sun, F.Y., Li, S. (2020). Seasonal and diurnal variation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form and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Energies, 13: 5909.

 

Liang, Z., Wu, S., Wang, Y., Wei, F., Huang, J., Shen, J., Li, S. 20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form and heat island intensity alo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gradient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08: 135011.

 

Li, D., Wu, S., Liang, Z., Li, S. 2020.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on urban vegetation dynamics in China.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54: 126764.

 

Shen, J., Li, S., Liang, Z., Liu, L., Li, D., Wu, S. 2020. Exploring the heterogeneity and nonlinearity of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among ecosystem services bundl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43: 101103.

 

Shen, J. Li, S., Liu, L., Liang, Z., Wang, Y., Wang, H., Wu, S. 2020. Uncove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social-ecological drivers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Accepted.

 

B. V. Li, Alibhai, S., Jewell, Z., D. Li, & H. Zhang. "Using footprints to identify and sex giant panda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pp. 83-90, 2018

 

Pimm, S. L., Clinton N. Jenkins, and B. V. Li. "How to protect half of Earth to ensure it protects sufficient biodiversity". Science advances, pp. eaat2616, 2018

 

B. V. Li, Pimm, S. L., S. Li, L. Zhao, & C. Luo. "Free-ranging livestock threaten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giant panda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pp. 18-25, 2017

 

Pimm, S. L., Harris, G., Jenkins, C. N., Ocampo‐Peñuela, N., & B. V. Li. "Unfulfilled promise of data‐driven approaches: response to Peterson et al". Conservation Biology, pp. 944-947, 2017

 

Belasen, A., Brock, K., B. V. Li, Chremou, D., Valakos, E., Pafilis, P. & Foufopoulos, J., "Fine with heat, problems with water: microclimate alters water loss in a thermally adapted insular lizard". Oikos, pp. 447-457, 2017

 

Li, B.V., Alibhai, S., Jewell, Z.,* Li, D. & Zhang, H. (2017) Using footprints to identify and sex giant panda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18:83-90.

 

Ocampo-Peñuela, N., Jenkins, C. N, Vijay, V., Li, B.V., & Pimm., S.L. (2016) Incorporating explicit geospatial data shows more species at risk of extinction than the current Red List. Science Advances, 2(11), e1601367.

 

Li, B. V., Hughs, A., Jenkins, C. N, Ocampo-Peñuela, N. & Pimm., S.L. (2016) Remotely sensed data informs Red List evaluations and priorities mountainous areas for endemism conservation in Southeast Asia. PLoS ONE 11(8): e0160566. doi:10.1371/journal.pone.0160566.

 

Li, B. V., & Pimm, S. L. (2015). China's endemic vertebrates sheltering under the protective umbrella of the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Biology. DOI: 10.1111/cobi.12618


Li, B., Belasen, A., Pafilis, P., Bednekoff, P., & Foufopoulos, J. (2014). Effects of feral cats on the evolution of anti-predator behaviours in island reptiles: insights from an ancient introd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1(1788), 20140339.

 

Li, B., Belasen, A. and Foufopoulos, J. (2012)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halcides ocellatus. Herpetol Rev. 43(1): 102.

 

Li, B. 2011. "Procapra przewalskii" (On-line), Animal Diversity Web. Accessed at http://animaldiversity.ummz.umich.edu/site/accounts/information/Procapra_przewalskii.html.




学生/成员/志愿者

经历分享


马东源

B-LAB成员

iMEP一年级学生

上彬彬老师的课可不轻松,她对大家的要求很高,我们自然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但彬彬老师的课绝对有趣,在她的课上经常能听到很精彩的生态保护相关的故事。同时,上彬彬老师的课又很自由,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讨论,自己想做的可以到野外去实践,课上给同学的自由度很大,所有的作业和项目,都是我们自己提出想法和计划,自己实践自己去做,最终体会颇深。


每次lab meeting,都是激烈的思维碰撞,lab里的每个人都很厉害,大家可以自由随意地提出自己的任何的想法,其他人也都会十分认真的对待这些提出的想法,有时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在大家brain storm之后突然就变成了非常成熟完善的idea。Lab里的大家总是互相帮助,谁在自己的任务里有困难讲出来了,lab里总有人能帮上忙。


至于野外工作,辛苦是肯定的,但是不吃苦又怎么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美景呢?没电没网没手机信号的与世隔绝的那种生活可能现在很多人都难以想象,但当你真正不再被爆炸的信息时代分散注意力时,就会发现其实眼前和身边的东西,也都是那么的耐人寻味。在林子里的很多时候,有时山穷水复时转角一回首即被眼前之景所震撼,有时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静谧之境时却突然又有各色生灵的活跃身姿映入眼帘。当然更重要的是,没有其它多余信息干扰,和一起在野外生活的小伙伴之间的一起经历的故事,是那么的难忘,白天各自在山上去搜寻故事,晚上围在火旁头顶星空畅谈人生。不论多久以后,都是难忘的记忆。

史丹阳

B-LAB成员

DKU本科大三学生

在李彬彬教授的实验室中近两年时间内我切身体验和参与了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一线的科研课题,也接手了校园内预防鸟撞的鸟类保护项目。在参与科研课题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科研的基本理念、方式和流程,这不但让我对自己的兴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帮助我建立了学习、科研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我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带领预防鸟撞项目锻炼了我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并且让我亲身实践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且应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我们看到项目切实地改进了校园中的鸟类的生活环境时,那样欣慰的感觉是无价的。


此外,在我有需要的时候,李彬彬教授总是愿意给予我指导和帮助,这对于我的发展和思考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我也通过在实验室的经历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前辈,在交往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正是因为在李彬彬教授的实验室中的正面体验,让我决定请李彬彬教授成为我的毕业项目的指导老师。期待在剩下的大学时光中可以在实验室中学到更多,并且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丁致君

B-LAB线上志愿者

非常有幸能够在暑假成为B-LAB的志愿者,帮助鉴定红外相机在自然保护区内拍到各种野生动物!在姜老师的培训、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以及一定量的鉴定工作经验下,我从刚开始只认识大熊猫到后来能够通过一些甚至并不清晰的图片与影相辨认出绝大部分拍到的哺乳动物和一部分鸟类。这是一份非常珍贵、有意义,也能获得成就感的志愿者工作,我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十分优秀的同为志愿者的朋友。



B-LAB科研助理招募


职位与研究方向


职位:科研助理1名

研究方向:可持续基础设施及保护地管理

应聘要求


1)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地理信息、自然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擅长GIS和R编程,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3)有较强的中英双语理解、沟通和表达能力,责任心强;

4)有国内保护地野外研究经历、项目管理及文章发表者优先;

工资待遇


试用期1个月,按照昆山杜克大学规定提供五险一金和标准科研助理待遇,享受职工标准福利,合同期一年,具体薪酬面议。

 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于2021年3月1日前将个人简历通过电子邮件(邮件题目:姓名 学历 应聘岗位)或传真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实验室将择优组织线上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电话:0512-36657258 

邮箱:binbin.li@duke.edu



B-LAB志愿者/实习生招募


研究项目一


研究项目:

  • 基于投入与需求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比较分析

所需技能:

  • 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经济分析

主要职责:

  • 通过文献分析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运行现状,并通过经济模型预测及分析未来需求变化与缺口


研究项目二


研究项目:

  • 大熊猫栖息地鸟兽多样性及人为活动数据分析

所需技能:

  • 红外相机数据鉴定、数据整理、生物多样性模型分析

主要职责:

  • 完成2020年度大熊猫栖息地内第二轮红外相机数据鉴定,整理本项目2019-2020年度所有项目地已完成鉴定的红外相机数据,结合植物、小型兽类、鸟类调查结果,对生物多样性及人为活动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空间模型等分析,探讨多样性分布与牲畜活动的关系


研究项目三


研究项目:

  • 2021年度野外调查

所需技能:

  • 团队意识、身体素质优秀、有一定野外调查及鸟类识别经验者优先考虑

主要职责:

  • 同项目成员出差四川、陕西、云南等野外项目地,协助完成大熊猫栖息地及鸟类调查,每次出差原则上不可提前退出(出差时长两周至1个月,根据项目安排调整),本年度调查时间主要在3月、寒暑假前后及期间,其他时段有少量工作,长期欢迎有兴趣的志愿者报名参与,报名时请备注可参与调查的时间段



基本要求与说明


  • 上述项目一、二均要求每周10-15小时工作时长,工作时长不少于3个月

  • 工作形式可选择线上/线下形式

  • 所有项目按要求完成工作后,可按需提供志愿者证明

  • 若有志愿者满足在昆山杜克大学校园线下或野外工作连续4个月以上,并且为在读本科或研究生,可根据表现择优录用为实验室科研项目实习生,提供昆山杜克大学标准实习生待遇及实习证明




欢迎有志于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关科研工作的优秀学子踊跃报名!

联系人:姜老师 

bingkun.jiang@dukekunshan.edu.cn




相关往期推文

*点击箭头后方的蓝色字体复习


Current Biology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道路启于何处,去往何方?

(2020/11/17)

“让保护地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要把保护地设置在关键的位置,形成网络保证连通性和大尺度的生态系统过程,另一方面,要靠有效的管理和充足的投入。”

课程实践回顾丨走进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2020/10/30)

“学习树种、植物动物的辨别,学习开展样方调查,这次实践将课堂和野外调查相结合,让我感受到原来课程更是可以在教室外以这样一种生动的形式开展;与当地政府、村民交流了解当地农村地役权改革,当面对发展和保护的矛盾问题时,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解决方式,这既是一种对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民的增收,也看到当地为今后地役权改革作出的努力。”

李彬彬博士:写给想要做自然保护的女生的一封信

(2020/09/09)

“评价美的方式有很多,不要总去追逐别人的标准,你也会是别人羡慕的那一个姑娘。最重要的不是去成为别人夸赞的那一个,而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所在,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周围的人很难留住,更有光芒的人很难求得,但若你一直都充满故事,有着源源不断的惊喜,你站得有多高,就会和多高的人对话。”

李彬彬:大熊猫已经是明星物种了,我的投入是浪费资源吗?

(2020/09/04)

“对于保护生物的人来说,保护物种最重要的不是圈养个体,而是保护其野外栖息地。”

展望一带一路 | 捐100万件衣服却不是善行?

(2020/06/18)

“任何国际合作项目,都应当全面考察对当地民众和生态的潜在影响,否则将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

她走在野生动物保护一线,为他人照亮前路

(2020/03/03)

“可如果你喜欢这份工作,你就会知道这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当你喜欢某样东西时,你就不会那么挑剔了。即使条件非常简陋, 你也很容易满足。”

修法是理念革新的态度——昆山杜克大学等九家机构正式提交野保法修法建议

(2020/02/21)

“更重要的是,修法是一个态度,是中国作为环境保护领域崛起的领袖的态度,是野生动物管理理念必须要转变的一个态度,是对野生动物利用优先理念必须破除的一个态度。修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公众理念的转变和支持,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延续。”

公共健康危机下重审野生动物管理

(2020/02/03)

“纵观近代大规模的流行病,大部分都与野生动物相关。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禽流感、尼帕,艾滋病,还有2003年的SARS,其病原都来自于野生动物。为什么这些疾病会频繁的袭击人类社会?”

行走的iMEP课堂 - 探秘川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9/05/07)

“大熊猫是王朗保护区的最主要的保护对象。同时,王朗也是中国现存最大野生大熊猫种群——岷山A种群的核心组成部份,连接了九寨沟、松潘、平武、北川等4个县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节点,对保护野生大熊猫有重要意义”

李彬彬教授获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2018/09/10)

“大熊猫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是近年来大熊猫保护的主要威胁。上个月,李彬彬教授获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港币3,868,000)。这笔为期四年的资金用于支持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放牧及管理措施研究。”

请加入我们!为了让鸟儿能安全自由的飞翔在DKU的天空上 | 校园内的公民科学项目

(2018/09/08)

“研究显示,建筑物的‘窗杀’已经成为仅次于栖息地破坏的第二大导致鸟类死亡的人为因素,甚至比我们通常了解的‘电线杀’、‘流浪猫杀’更为严重。”

圆滚滚伸出了一只脚:你猜猜我是谁?

(2018/01/24)

“熊猫足迹识别技术的交互界面已经做为一个插件添加进了SAS公司的JMP软件。照片导入后,只需要人工确定几个点的位置,软件就会自动进行变量提取和分析。”

大熊猫重要,还是牛马重要?王朗自然保护区的新命题

(2017/10/10)

“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一道禁牧令,这只会再次将利用自然资源的矛盾转到其他方向。我们应该做的是为当地社区找到可持续的替代生计。”


END


*王启玲 摄



想成为李彬彬教授的学生吗?

点击此处查看

iMEP2021招生简章




长按二维码添加iMEP招生官卢老师进行咨询

若有相关问题,请联系:iMEP@dukekunshan.edu.cn

电话:+86 0512 3665 7564




推荐阅读

回望2020,不平凡的一年


昆山杜克环境  2020-12-26



2021招生简章更新|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项目


昆山杜克环境  2020-09-29


iMEP校园大使招募|WE WANT YOU for DKU!


昆山杜克环境  2020-12-17


2020史上最难毕业季,环境政策毕业生们都去了哪?


昆山杜克环境  2020-08-0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