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为什么说张学良是“有血性的军人”?
不能不知道A ID:bnbzda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人物的称谓一直被搞错,这个人就是张学良。
不能不知道A ID:bnbzda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人物的称谓一直被搞错,这个人就是张学良。
人们称张学良为少帅,其实他只是个少爷。更多时候,他被称为将军,如果将军被专指泡妞,或者枪一响撒丫子就跑,那他倒是可以被称为将军。或者干脆就叫他将军,但是要限定一下,“将军”只是简称,全称是“将来打仗会逃跑的军人”。
如果有人称张为“有血性的军人”,想必你应该先是诧异,后是喷饭。这个给张戴高帽的人也是一位军人,而且很有口才,得到很多人的喜欢,他就是”血性大校”戴旭。
我是在一档谈话节目中听戴旭这样讲。在节目中,戴旭和台湾政论学者邱毅谈台湾问题,谈两岸统一问题,其间提到张学良。
戴旭原话是这样说的:“我说今天的,你们所谓的国军当中,还有没有像张学良这样有民族大义,有血性的军人? 当面临这个民族危急的时候,起来把这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这个人给他抓起来。然后,再与共产党携手,共兴民族大业。”
说张学良“有血性”,那不等于说鲁智深会写诗吗?重要的话要说三遍,重要的话也要听三遍。
戴旭说得很明白,张学良有民族大义,是有血性的军人。单从后半句听,有人或许会误以为他在说李云龙。
戴旭是鹰派军人,说起话来硝烟味道很浓。那问题就来了,如果当初戴旭不是后来的解放军,而是当年的东北军,面对日本关东军的侵略,戴旭认为,掌握当时东北兵权的张学良应该怎么办?
按逻辑,戴旭毫无疑问应该主张坚决抵抗,张少帅不能占着茅坑不消耗手纸,他得领着东北军跟日本人干。
可是没有,张学良跑进了关内,东北军实力保存得不错,东三省却拱手让给了日本。这,是“有血性的军人”该干的事吗?
过去有个说法,叫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东北军才不得不撤出东北。于是后人痛恨蒋介石,不仅是蒋该死,而且是蒋卖国。在人们印象中,张学良受尽委屈,枪都顶上火了,无奈却只能告别老家,到关内上班,哭得跟林黛玉似的。
张学良丢了东北,好像都是听老蒋的话所致。那老蒋还让你忠于领导呢,你怎么半夜就在华清池把领导给抓了?
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蒋介石从来没下令张学良“不抵抗”。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曾采访过晚年的张学良,提到那封学者们根本找不到的“不抵抗”密电,唐德刚说:“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
张学良连连摇头,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
看到了吧?张学良自个儿的事,却让别人觉得他委屈了一辈子。他跑了,把东北和同胞抛给了日本人,把白山黑水之间的艰苦抗战留给了东北抗联。
晚年张学良为什么要承认?是因为良心不安,装逼一辈子,到了快挂的时候,总得对这个逼谎有个交代吧?这,就是张汉卿。
那么,戴旭为什么对张学良评价这么高?又是“民族大义”、又是”有血性”?很简单,就是因为“西安事变”,因为张学良通过兵谏把老蒋抓了。
张学良对共产党是有功之臣,但是,就他是否有“血性”来说,九一八时在东北已经有了鉴定。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血性的军人”。
是中国人,听了《松花江上》这首歌,都会感到悲伤。这首歌曾经选入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唱过这首歌的人有很多,但是最佳演唱人选当为张学良,因为他应为东北全面沦陷负直接责任,这首歌有词曲作者,但是,他张学良是始作俑者。
张学良的问题已是历史,现在,明眼人也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重要的倒在于,戴旭这样的鹰派敬称他为“有血性的军人”,因为对军人来说,“有血性”是很高的评价。反过来说,如果说一个军人没有血性,那就等于在骂他,就好像说一个农民五谷不分、说一个文人不识李杜一样。
戴旭的这番话,实际上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界定:管他是谁,为我所用,对我有利,于我有功,就是深明大义,对军人这个具体定位来说,就可以说你“有血性”。如果不是这样,像张学良这样,在1931年带着装备齐整的部队放弃东北的人,如何能被称为“有血性”呢?
称呼张学良是“有血性的军人”,无疑是把更大的利益放到一边,而把自己的利益摆到了当中。这话,戴旭居然说得还很铿锵。
很多人就是抱着这样的历史观,说它狭隘,已算是客气了。
点击回听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好书荐购 放心购买 书到付款
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