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这个节目,“是一件挺紧迫的事儿” | 专访《一本好书》导演关正文

叶晨玮 广电时评 2020-01-28

“阅读”与“思考”并重,一直是《一本好书》的双重内核。在经典与当下的联系中,创作团队更希望节目在荐书之外向观众提供社会观察、自我观察、人际关系观察以及个体生命滋养的机会。



作者:叶晨玮


不久前,《一本好书》第二季在腾讯视频上线。在网络端,这档风格隽永、静中观心的文化类节目,被不少观众冠以“清流”“匠心”之名。

 

但为何“清流”?如何“匠心”?《广电时评》(ID:GDSP360)记者专访了节目总导演关正文,与他聊了聊“清流”背后的“匠心”独运。

 

关正文团队工作环境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用关正文自己的话来说,是“掉在书堆里了”——随着阅读由习惯成为工作,如今的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与书有关。“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书里的世界你进去过,等于你在那本书里活过,做《一本好书》最幸福的地方,是有大半年真切地活在各种好书带来的世界里。”


为什么要“演”

说起读书类节目,其实并不是近些年才诞生的“新鲜产物”,早在1996年,央视便开办了《读书时间》(后更名《读书》),随后,一系列读书类节目于各平台陆续播出。作为一位入行多年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关正文曾经见证过读书类节目的蓬勃,也经历过这类节目的式微,正因此,做一档有规模化受众的新形态读书节目,成为他口中“一件挺紧迫的事儿”。


《一本好书》节目总导演关正文


“读书是日常生活中极平常的事,但是读书推荐、读书品鉴的节目又相对较少,所以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事儿做了——让读书节目也能迭代,在公共视听传播平台上重回大众视野。”

 

总结以往读书类节目经验,同时规避短板,在大量案例分析后,关正文和团队得出结论:第一,要读经典;第二,要让这本书展现最初的魅力

 

到了研发节目形式阶段,最初关正文的想法是“在节目中把书给读了”,可呈现效果却总不能让他满意。正当“苦恼”之时,一本选取全球信件的《见信如晤》让关正文产生了灵感,“每封信都是完整的作品,它作为一个微观史载体,像支流汇集成宏大历史,它对历史、对人性、对人际关系的观察特别有效。所以我和团队说,要不先读信吧?”

 

书信合集《见信如晤》


这也是团队另一档节目《见字如面》的直接成因,节目也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肯定。同样是读一段文字,却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呈现效果,这令关正文看到了其中关键所在:读经典中的一个片段,没有情节一点点铺垫发展,仅凭一个片段难以透露出经典作品的更多信息,这样的片段“最多算美文”,而美文只有语文教育价值,缺少了经典输送的阅读、思考价值。

 

既然如此,何不用戏剧呈现的方式将书中的主线情节和人物关系“演”出来呢?——《一本好书》便就此孕育而生。

 

《红字》剧照


对此,关正文还透露了一桩趣事:在《见字如面》创作初期,他坚信节目每期流量能达到2000万,当时,就连团队内部都持保守态度。毕竟一档新形态节目能否匹配大众适应性是无法预测的。

 

电视节目不能老是瞄着已经产生的明确需求,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最起码要尝试着超越已有经验,才谈得上创新。”关正文坚信节目创新会带动更多关注。“我会把节目分成两类,一类满足浅娱乐需求,一类满足精神愉悦需求。所谓喜闻乐见,未见得只有轻松治愈才叫‘喜乐’,《一本好书》能促使观众认真思考,这也是‘喜乐’的一部分。”


结果证明,关正文坚持的“创作”,取得了成果。


在“丰碑”上“竖镜子”

2018年10月8日,《一本好书》第一季首期播出。未几,有关节目的相关话题于网络端迅速发酵,如关正文设想的那般,节目正逐渐收获规模化受众并开始产生影响力,但同时,新的困惑随之而来。

 

“我当时都有点晃范儿了”,关正文用北京话形容着自己当时走神露怯的心态。原来在首期节目播出后,关正文想通过线上平台的弹幕评估观众对节目的反应,而弹幕中绝大多数都是对于演员演技的评价。在他看来,节目通过戏剧化呈现是为了让书中内容更生动,戏剧化呈现的初衷是引起观众对书的兴趣。

 

《骆驼祥子》剧照


“为什么?我明明是在推荐书。”关正文曾有过不解,“就像是我用手指着月亮说‘大家快看月亮’,可大家给的答复却是‘你手怎么回事’。”

 

但随着节目播出,关正文也开始释然,“可以说自己反应过来了,毕竟我们用的是戏剧、影视剧的表现形式,那就不该怪观众用相应的观赏角度和价值观去评价节目。要带动的大众阅读,是在这种表现形式后带来的衍生效果。”

 

出于这层考量,在《一本好书》第二季制作过程中,开始更明确也更强调戏剧的合理性、戏剧冲突的效果等戏剧应有的规律,包括整体场景设置、服化道、灯光音响效果、镜头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力求比第一季更精致,从而将一场“戏”尽可能精彩地呈现出来。

 

骆驼祥子》剧照


当然,这是制作上的努力方向,在内容向创作团队其实注入了更多可视的“心血”。“这种改变与努力不是在树立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根本的动机,其实是尽可能建立起当下读者和这部经典作品之间的个体联系。

 

首期节目《红岩》中,创作团队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有意地加入独白、互动等设置,将戏中人物经受的经历抛给观众,直抵内心引发观众自身的思考——徐鹏飞在向许云峰施刑时,给他提出的“喝一杯酒换三名同志性命”议题,演员暂时脱离戏剧将问题同样问向观众,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红岩》片段


再如《红字》也显然不是为了简单再现遥远时代一个清教徒小镇的特例,它既映射了当下于屏幕后的“吃瓜群体”,也通过范本启迪观众对于“恨与宽恕”如何进行抉择?

 

《红字》剧照


“你在看故事的时候置身其外,那是因为你没机会经历这种考验。如果把这种事情放在当代,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实际上都应该问问自己。节目选取的每一本书都在试图建立经典和当下的联系,我们希望观众是如何从书中滋养,从而培育自己、纠正自己。”关正文说。

 

“以首期《红岩》为例,其热度很高,但是观众对这本书的感受似乎做出的是简单化处理。”对于许多略显公式化的“致敬英雄”的评价,关正文似乎有些遗憾。在他看来,从英雄身上汲取了怎样的养分才是重点所在,“我们推荐这本书不仅是‘立丰碑’,还是在‘竖镜子’,或者说为什么要去瞻仰丰碑,我们需要以今天的视角提炼出红色经典中的一些内容,并引起广泛的个体反思”。

 

在改编《红岩》时,关正文试图建立跟当下的勾连,而不仅仅是与当下的情绪勾连,“这本书还有比较大的解读潜力,目前让我觉得有些可惜了。”言及此处,关正文依旧不吐不快,“还有观众说我们在洗白甫志高,这事儿挺无奈的。”

 

关正文与演员于震在《红岩》录制现场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受众产生启迪并自行思考,是其恒定价值。《一本好书》一直以“阅读”“思考”双重内核驱动,早于第一季时,节目便借王自健之口阐明:读书其实最重要的是激发我们的独立思考,而且读书和思考,从来都不是可以被别人代替的。

 

用“拙的方法”荐书

除了强调经典与当下的连接,创作团队对作品进行戏剧化演绎时,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加入了多层考量。比如《头号书迷》,叶璇扮演的安妮也展现出了不同于影视版本中的温柔一面。“这样能使人物形象更像我们生活中的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更多,更能反映当下人群在亲密关系中的一些问题。”

 

《头号书迷》剧照


当然,与之前影视版本的阐释角度不同,并不意味着节目不忠于原著,在关正文看来,节目的定位一直是经典作品的“搬运者”和“翻译者”,舞台剧中的改编更多是根据剧情发展出来,而这样的努力依旧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当下连接。

 

在此基础上,再呈现出与过往影视版本迥异的阐释角度,这也体现出了经典作品多元化的思想内涵,出于这个原因,团队在书目选择上的一大准则便是有“再拍一次的必要性”。比如节目后续还将会播出《简·爱》,也将会呈现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据了解,这一准则也将会应用到创作团队正在筹备的一档新节目《一出好戏》中。“《一出好戏》实际上是《一本好书》的姊妹篇。戏剧文学与诗歌、小说、散文一样,都是重要文学品类,新节目也将从文学视角出发,同样提供社会观察、自我观察、人际关系观察以及个体生命滋养。

 

《怪诞行为学》剧照


不仅仅是《一出好戏》,在经过《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的锤炼后,如今关正文和他的团队还有更多新的节目研发方向,如《围炉夜谈》——据介绍,11月11日《一本好书》第二季将播出的《怪诞行为学》一期,便是《围炉夜谈》的前期实践,观众可预先从中一窥端倪。“《围炉夜谈》将专门推荐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历史等类别的好书,因为戏剧化演绎这种方法还是更适合于小说,较难去辐射上述类别,而这类别的书仍是待挖掘的‘宝藏’。”

 

在做一档新形态读书类节目这档“紧迫的事儿”上,关正文正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渐布局出一个内容矩阵。采访尾声,他略带“自嘲”地说是在用“比较拙的方法”去向观众推荐书籍,引导大众激活阅读兴趣。

 

关正文团队工作环境


但抱朴守拙,有时或许也是一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临了,记者向关正文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怎样的书才算是一本“好书”?

 

“经得住时间考验,能够跨文化传播的。”许是觉得这样的界定太过宽泛,关正文后又补充道,“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你愿意并值得你看第二遍的书,就是好书。”


·End·

编辑 | 饶文渊 佘博睿

>>打开“未知”,发现纪录片新空间

丨一线

>>专访动画《少年歌行》创作团队

丨幕后

>>专访《惊蛰》导演孙皓、编剧海飞

丨剧集

>>《重走来时路》挥洒纯纪实魅力

丨纪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