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讲堂 |《第一线》《冬去春归》创作分享

陈芊卉 广电时评 2021-07-20

“云讲堂•真力量”联合创新计划首场讲座,探讨“互联网+”语境下的突发事件创作与纪实行业创新。



作者:陈芊卉


疫情期间,大批纪实作品快速反应,直击第一现场,记录下丰富的一手资料。创作团队如何确定选题角度?克服拍摄难度?这些创作又为纪录片行业发展留下哪些思考空间?


4月8日,在由纪录中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等机构联合发起的“云讲堂•真力量”空中课堂首场讲座上,主讲人、阿里大文娱优酷纪录片中心总监张伟围绕“互联网+语境下的突发事件创作与纪实行业创新”这一话题,在线上进行了分享。


主讲人、阿里大文娱优酷纪录片中心总监张伟。


“云讲堂•真力量”作为疫情期间高校教学与纪实传播联合创新计划,由多所高校教师主持,邀请优秀导演、制作人开展空中课堂。该计划旨在为广大观众、当下的学习者、未来的从业者提供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纪实力量。参与计划的导演将分享拍摄过程中的细节、讲述制作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新兴环境下的发展思考,为纪实影像培育后备力量,同时也实现纪实影像的精准传播与深度研讨。 


面对突发事件,纪实影像创作快速反应

2020年初冬春交接之际,一大批互联网纪实类作品对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记录。通过《第一线》《冬去春归》《山河无恙》等作品的镜头,观众能了解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内部的真实情况。此次疫情期间,张伟同时担任了《第一线》总监制、《冬去春归》总制片人。



在张伟看来,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纪实影像创作对创作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策划到选材,从定位到拍摄,创作者的责任不仅仅是“会使用技术”,更是要开发“技术背后的温情与责任”。


小人物,大情怀。重大突发事件背后必然有无数的普通人在奋斗,这就要求创作者在选择人物故事时重视前期定位。纪录片工作者应该选准小的切面,为观众讲述平凡又伟大的故事。《冬去春归》中,热干面店老板娘在疫情期间一个人经营着小饭店,默默守护武汉的“过早”习俗。“她做的不是面,而是黑暗之中的一盏明灯,特别温暖”。



主题理念方面,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不刻意展示凄惨或是悲剧故事,不夸大哀伤气氛以博得观众的眼球,是创作者应坚持的理念。张伟表示,作为创作者,应当以冷静、理性、客观的视角来展现主题,为观众讲好故事,以事实传递出“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的信念。 


“失败了十几次”,最终望见“星河”

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是怎样快速建立起来并运作的?ICU病房里医生是怎样和死神抢夺时间?这些问题,需要深入一线的镜头给出答案。


摄制过程中,除了面临手续批报、保障人员安全、合理制定拍摄行程、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等问题外,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团队搭建:如何说服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线进行记录?意愿确定后,“封城”后的交通又成了一大问题,用张伟的话说,“失败了十几次”。


在《第一线》的创作过程中,团队与相关部门不断进行沟通,通过菜鸟网络运进80多套防护服、防护罩等防护设施,同时联络武汉本地影像工作者参与纪录片创作,最大程度保障纪录片的录制。



一方面,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降低被感染机率,团队在危重病房只能进行六个小时的拍摄,这就对拍摄人员的捕捉镜头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抓取打动人心的镜头,摄像师往往要在爱心病房里等待两三天,才有可能获取一个动人故事。


对于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的记录,既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医护人员的工作,又要尽全力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工作之中的医生时间紧迫,如何在不干扰医生的同时进行录制?”讲座现场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张伟给出了他的答案:在录制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调动监控录像、在玻璃窗外摆放摄像机、或是在休息间隙对医护人员进行采访,既尊重生命健康,又要呈现最真实的一线。


疫情之后,纪录片仍需持续创新技术与模式

疫情终将过去,影像行业也将走向未来。讲座中,张伟还对内容创作进行了延展,探讨纪录片如何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实现“转型升级”。


互联网平台与传统工作平台在生产机制、观念上有什么根本区别?张伟分享了他的观点:


在人才选拔方面,“特种兵作战”是关键词。在过去,同体系中的集体录制是常态;在更加强调速度的互联网时代,为达到录制现场的高效率,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即会拍摄也会布光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对选题的把握、对人物故事的把握、创作的周期等也都与传统电视媒体有着巨大的差别。以优酷为例,优酷纪录片正在开创以内容为驱动的技术创新。有5G、大数据、VR技术的加持,纪录片会更加突出情节互动、场景互动、信息互动,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使坐在电脑前面的观众对于屏幕所呈现内容“身临其境”。


同时,纪录片也正在开创以内容为基础的模式创新。“纪录片+电商”“纪录片+衍生品”等模式都是优酷纪录片团队在不断探索的方向。如何同时摸索出内容制作和电商盈利的两种思维的契合点、掌握两种用户培育的方法,依赖于两者精准化的分工、制定以消费体验为导向的考核标准,以达到最终的有机发展的目的。创作团队依旧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虹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君健、纪录中国理事会秘书长张延利作为主办方代表,出席了首场讲座,优酷副总裁干超、江苏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曹海滨、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副总监黄彩良、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副总经理董浩珉等业内人士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老师和本硕博多个年级的学生,一同参与了这场“空中课堂”。


未来几周内,“云讲堂•真力量”联合创新计划还将继续推出系列讲座,拟定的案例分析片目里有即将上线的国内首部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沉默的真相》、美食题材纪录片《大地私宴》以及医疗题材纪录片《中国医生》等。


编辑 | 曾宇衡 侯雯慧

>>清明追思 全国“同屏”

丨报道

>>战疫情抢农时,两手抓两不误

专论

>>《捉谣记》这样做好疫情谣言防范引导

节目

>>冬去春归,“浓缩”两个月的守望相助

纪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