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了》:草原上“长”出的鲜活脱贫故事
广电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枫叶红了》,8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作者:佘博睿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随着一曲草原之歌响起,科尔沁草原上的脱贫故事在电视剧《枫叶红了》中徐徐展开。
广电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枫叶红了》,8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剧以真实故事为基底、以生动人物为依托,讲述了巴图干群众在党员干部带领下走向脱贫、改变自身命运和村庄面貌的故事。
以真实故事为基底
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北缘的内蒙古科右中旗,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16年,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仍有近7000户约2万人。
《枫叶红了》正是以科右中旗巴图干村的脱贫故事为原型。剧集主人公韩立(孟浩强饰)是巴图干村新上任的第一书记,他与村长宝峰(王卓饰)一道,与当地村民一起,转思路、修通路、兴产业,紧随时代脚步,成功让村民脱贫致富。
《枫叶红了》将“四议两公开”“双书记例会”等基层工作方法、“生态发展”“文化旅游”等发展议题巧妙穿插在故事线中,呈现了专业的扶贫工作内容和中国新农村图景。
“扶志”“扶智”也是该剧叙事一大侧重点。《枫叶红了》将原型地30多个贫困户浓缩为具有代表性的4户,典型化讲述:总是酗酒度日但有丰富饲养经验的白银宝,是“扶志”的重点对象;向往美好生活却缺乏实干技术的高娃是“扶智”的典型;而经常拿国家补助去赌博的刘长利以及坐等小康送上门的包七十三,是需要扶志、扶智“双修”的代表。这种基于真实人物的艺术提炼,带有强烈的生活热度。
生动人物构建戏剧张力
观众能否对电视剧作品共情,人物塑造很关键。
韩立作为巴图干村第一书记,有着坚韧不拔、敢打敢拼的性格特征。但剧集未扁平化处理,而是通过为人物赋予内心源动力,让人物更为鲜活、可信。
剧中,韩立在“扶志”时与一位少年谈起自己的过往:韩立出生在公安家庭,父亲在任务中为保护群众而牺牲。临终前,他教诲在就读警校的韩立要勇于担当和挑战......这样的经历不仅为主人公铺垫了真实的情感基础,也让围绕他展开的脱贫故事更加动人。
剧集对当地普通群众的刻画也不失生动,他们中既有勤劳淳朴的“蒙古马精神”代言人,也有需要思想帮扶的“阻力者”,剧集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映射出乡村生活的世情百态。
剧集还将目光对准宝丽雅、刘静等年轻知识分子,以他们的视角对接电商卖货、直播带货等脱贫思路,让故事更有当下性。
以张志龙、张小龙父子为代表“反面”人物,也为剧集提供了丰富的戏剧冲突。例如,韩立号召村民在盐碱地上改种水稻,却遭到众人反对,展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和阵痛;宝峰计划通过饲养、畜牧助力嘎查脱贫,却被部分既得利益者阻挠,反映了脱贫工作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凸显了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来之不易。
《枫叶红了》的内容取材于现实,拍摄上也讲求真实可信、特点鲜明。剧中,观众既能看到广袤无垠的科尔沁草原、悠然自得的牛羊等自然美景,也能跟随剧情欣赏到赛马、蒙古舞、蒙绣、呼麦等当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景观有效丰富了剧作的艺术呈现。
生活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枫叶红了》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丰富的文化,以草原村落的大变革,反映出这个火热大时代的脉动。
编辑 | 徐蕾 叶晨玮
丨特写
>>网络纪录片《中国美》: 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学理思考和诗意表达
丨纪录
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