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题材纪录片观察 | 个体化叙事、多手法呈现中的历史对话
近年来,战争题材纪录片多采取故事化表达、个体化叙述,辅以多元视听语言,既注重场景重现的真实感,又突出历史的厚重感。
作者:袁鑫笛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这一年,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刀锋》《为了和平》《英雄儿女》等多部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播出,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承担起书写历史的作用。
战争题材纪录片,是纪录片板块的重要类别,此前曾出现诸如《大后方》《大抗战》等佳作,它们或从微观出发讲述战争中的故事,或从宏观视角再现战争全貌。对比来看,如今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呈现方式,在经典叙事基础上又有着新样态。
叙事:故事化构建立体的历史时空
2019年播出的《淮海战役启示录》选择了故事化的讲述方式,拉近历史与观众的距离。在讲述南坪集阻击战的段落中,纪录片首先介绍了国共双方所处的态势,又单独列出时间线介绍了交战双方将领,不仅刻画了战争的进程,也戏剧化地呈现了同学间战场上的相逢。
黄埔军校同学陈赓和黄维,分别为解放军一方的指挥官和国民党军一方的指挥官,可阵地上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双方必然存在一场殊死对决。战场的偶然、残酷,是历史的另一种注解。
此外,一些纪录片则在叙事角度上革新。如《刀锋》创作团队在充分挖掘、整合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将视角对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关键一战——长津湖战役,将宏大主题和细节呈现相结合,清晰展现了战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并从中美双方的视角去真实、客观还原战争全貌。
《刀锋》第三集中,主创一方面用文献资料揭示了中方领导人对作战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描写了美军士兵对志愿军行军动态的关注。影片的视角不断切换,将作战双方宏观的战斗部署与微观的个体思考频繁穿插于纪录片中,为观众构建了多重角度的战事图景。
故事化讲述、广视角的构建……战争题材纪录片在革新叙事手法中,构建更为立体的历史时空。
视听:多元手法带领观众“重返”战争现场
由于时间久远,战争题材纪录片大多存在影像素材匮乏、历史文献庞杂等问题。同时,观众也不满足于历史素材的简单呈现,这就要求创作者利用先进的视听语言来进行创作。
于是,许多战争题材纪录片在充分利用文献、历史档案和影像资料的基础上,用情景再现、手绘动画和特效等手段,丰富视觉呈现。
1950年,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临行前,志愿军任西和跪在地上,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这个感人至深的场景出现在纪录片《为了和平》第五集中。《为了和平》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重现了烈士任西和离家参军的场景。
70年,英雄已经远去,再现的影像使感人的历史瞬间重新浮现在观众眼前。
而在《淮海战役启示录》中多次出现展示战役过程的动态地图,指明了战争的发展趋势,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走势。
手绘动画的战场还原更为直观,在《淮海战役启示录》攻打金庄的段落中,黑白的夜空突然被两发信号弹点燃,随后枪火炮弹持续发射,战争随之打响。当攻打金庄的叙事进入观众视野,镜头开始快速切换,营造一种紧张感。高还原度的手绘动画配上具有现场感的音响设计,一整套的视听语音完整再现了枪林弹雨的战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为了和平》同样用了先进的视听手段还原战争,手绘动画展现大战前夜的恶劣天气,动态地图展示跨过鸭绿江等行军路线,实拍加特效还原战场的激烈场景。此外,纪录片还采用了双方参战老兵的同期声,让观众的思维和情绪跟随镜头重返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的穿插呈现,同时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历史记忆。
在尊重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化处理,使作品不仅保留记录价值、文献价值,也深化艺术价值。
情感:寓家国情怀于个体叙事之中
编辑 | 侯雯慧 叶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