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局探班丨乐玉成勉励《鲲鹏击浪》年轻演员深入领袖内心世界,真实再现成长经历

牛春颖 张新 广电时评 2023-10-22

4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乐玉成在横店调研电视剧《鲲鹏击浪》拍摄情况。他指出要把这部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初心使命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用心用情用功拍好,勉励年轻演员在剧组这个政治学校、艺术学校里学习磨炼成长,不断提高思想水平艺术素养,精心投入艺术创作,更好地呈现一代有为青年的精神世界。



作者:牛春颖 张新


4月26日早8点多,浙江横店,开机不到一周的《鲲鹏击浪》剧组已经开始当天的拍摄。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乐玉成一行来到剧组在横店搭建的“三眼井胡同”,与剧中饰演青年毛泽东、杨开慧、陶斯咏、蔡和森、向警予、蔡畅、邓中夏等角色的年轻演员一一亲切交流。



《鲲鹏击浪》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重点剧目。该剧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投,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参投,北京天润大美影视公司承制。编剧马继红,导演刘飚,总制片人高军。


乐玉成观看了剧组的创作花絮,了解该剧选角、礼仪培训、书法培训、成立临时党支部等情况,着重和剧组交流了选择演员的重要性。他表示,演员要形似,更要神似,要真正演绎出百年前一代年轻人探求真理、寻求救国之路的精神状态,不是一时的功夫,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需要不断地学习揣摩提升。

(视频截图)

《鲲鹏击浪》讲述的是1918年至1921年青年毛泽东不畏艰难、寻求真理的故事。剧中的毛泽东出场时25岁,因此,寻找一批形神兼备的新演员成为剧组的首要任务,但最初进展并不顺利。


为了选新人、用新人,剧组联系相关高校,从具有表演基础的学生中寻找,先后收到简历6000余份,约见了近千人,参与试妆试镜的就有400多人。“这些青年演员可谓是百里挑一。”马继红说。



一个由90后、00后的青年演员担纲的演员阵容搭建好了;马继红历时四年创作、四易其稿的剧本也成型了;同时,置景、服化道等工作也高标准推进。


《鲲鹏击浪》故事主要发生在湖南、北京、上海,涉及场景一百多处。剧组介绍,目前已完成三眼井胡同、福佑寺、北大红楼、长沙第一师范、杨昌济住宅、韶山冲毛家内景、华法教育会等诸多场景。探班所在的“三眼井胡同”,是毛泽东等进步青年早年在北京的暂住处,片场细节还原严谨,胡同狭窄、泥泞,演员几条戏拍下来,鞋上“飞满”了泥巴。



拍摄现场,乐玉成认真观看了“杨开慧给毛泽东送食物”的一个长镜头,每有一点瑕疵,导演“再来再来再来”的声音便从对讲机里传出。


当得知剧组开拍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请党史专家讲党课,到韶山和板仓参观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故居,对青年演员进行党史、表演和礼仪培训,乐玉成表示,这种培根铸魂的教育非常重要,他勉励年轻演员,参加这样一部重大革命题材的拍摄是艺术生涯重要的开端,要用心用情用功进行创作,要有责任心使命感,加强学习和实践磨炼,通过学党史拍党史提升涵养,走入伟人内心世界,展示当年风云激荡。


(视频截图)


走到“三眼井胡同”的侧面,一个架在几十米高空的大灯引起一行人关注。刘飚介绍,在摄影和灯光配置上,剧组完全按照电影成像的标准,“破格”租用了100K的灯光,可以保证全天候拍摄白天戏的质感。目前,剧组总人数超过300人,计划拍摄周期120天。



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周继红,北京广电局、浙江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横店当地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朱咏雷: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大视听发展格局

丨关注

>>中法合拍作品“不断更”,好故事持续讲述中

丨一线

>>电视剧《三体》俄语配音版将在俄罗斯播出

丨国际

>>走近诗意江南,围读“斯文”经典

丨图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