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杀熟吗?
点击上方 洛克杂谭 关注我
杀熟,就是同事、朋友、亲戚之间互相坑害,比如传销、借钱赖帐、损人利己等等。
对这种现象,民众不无痛心疾首,但只是怨声载道,很少有人找出原因,更有甚者一边抱怨一边随波逐流。
有一次我去书店,听到两个中年人聊天,说小区卫生环境极差,居民缺少公德意识。二人感慨说: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他们家准保不这样,他们是干净了自己,肮脏了公共环境。
二人愤慨一番之后,跟书店老板询问有没有曾仕强教授的书。老板推荐《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
我憋了半天,最后忍不住说:民众缺少公德意识,正是曾仕强这样人造成的。
二人惊愕,戒备而疑惑地看着我。
我说:你们是喜欢国学的,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国学无非儒释道法,儒家讲亲亲尊尊,以血缘关系的远近做为社会秩序的基础;释家讲看破放下修忍辱,境由心造、色空不二;道家讲圣人之治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法家是道家的政治实践,愚民弱民贫民杀强民。
儒其实不是信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决定了它的理论档次太低,至少在王阳明嫁接佛学之前是这样,小学生守则似的东西,无论什么样的大儒无非都是人性上的巨婴。
儒家本质上是道家的工具,儒家的巨婴宿命也是道家安排的。历史上绝少有明确的道家人物站上前台,无论是科举取士,还是所谓国之四维,似乎都是儒家在唱主角,但这是历史最大的假象。
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儒士,骨子里遵循的都是道家明哲保身、相机行事的法则,真正孟子说的“三不”儒家巨婴,仅有方孝孺、文天祥几人而已。
三不,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垄断了中国自古至今朝野的根底,得志为老,失意为庄。
老子之道,是堪与佛耶并列的一套形而上学,从道推导出的“德”,就是历代治理者奉行的治理学。《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精简明晰地概括了这个关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儒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的儒家,说它是道家的工具,一点儿没冤枉它。
道家在得志的时候,就奉行老子《道德经》这一套,但在失意的时候,《逍遥游》的庄子又能接着它,李白说“今朝在世不趁意,明日散发弄扁舟”,就是这个意思。老庄道家是自古至今朝野的根底。
华族历史,就是儒家为枝叶,道家为根底的混沌折腾史。
看破红尘,是佛家的一个标签。这个“看破”不得了,包括人类社会中的大灾大难,天灾人祸,统统看破。一些令苍生饿殍遍野、伏尸百万的魔王级统治者,在某些佛家看来也只是宿业福报,因缘因果而已。
他们不会为人间的苦难痛心疾首,因为那样不如法,会乱了他们的“真如法性”。他们修行的目的正是要超越这些,最终进入无寂涅槃。
这不是佛家独有的,道家也有这种“宏观视野”,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指明的正是这种高境界。
有了这些灿烂文化,你们小区的居民当然只管家里卫生,不顾公共环境;看到不平之事修忍辱,忍一步风平浪静;曾仕强讲课时说“把二看成三是大智慧”,《增广贤文》上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从道家发展出的《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门计》,哪一家教你要讲公德?
二人表情错愕,说:也不能这么说吧,流传这么多年的经典,不能说一无是处吧?
我说: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根基,书读的越多害处越大,疑惑也越多;反之,如果有一个正确的根基,多读一些或者少读一些,都不妨碍你见识超群。
这二个人所说的小区环境问题,只是一个最常见最微小的缩影,比这严重得多得多的问题比比皆是。根本原因,就是儒家的血缘宗法、道家的冷漠无情、佛家的忍辱混沌、法家的残酷蛮横。
芸芸大众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儒释道法,也不知道孔释老商,但这些东西经两千年浸淫渗透,早就把自私、懦弱、蒙昧、狡诈的基因植入了人心。
托克维尔考察美国后发现,个人主义色彩强烈的美国人社群自治井井有条,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教会。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之间互称弟兄姊妹肢体,这是超越血缘关系的信仰层次的关系;基督徒信守诫命,避免了像佛教那样轻视世俗生活可能导致的无序,而是重视契约;基督徒讲信望爱,与道家的冷漠无情水火不容;从圣经升华出的公治哲学,与法家无条件尊王人治的暴政格格不入。
可以说,共同的信仰让西方的信任超出了家庭,在信守的契约的基础上更加添了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