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2《队列表演(一)》微课视频+练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绿色学习站,可每天获取免费课程!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 (一)。(教材第32~33页)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结合实际,灵活思考,多种方法解题。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队列表演”。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大家仔细看。(教师播放课件)

生1:他们的队列很整齐。

生2:我注意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就是队形在变化,但是总人数不变。

师:生2观察到了要点,真棒!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师板书课题)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画怎样的图形来表示。

生:我认为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如果画人物图太费时了,没有必要。

师:你真聪明!那你知道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吗?圈一圈,算一算。

生:我知道队伍有12行,每行14人。

师:那怎么列式呢?

生1: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生2:我同意,我是根据每行人数×行数=参加队列表演的人数来列式的。

师:你们说得不错。那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

生1:横着平均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人数都有6行,每行都有14人。则每部分的人数是14×6=84(人),两部分的总人数是84×2=168(人)。

     14×12

=14×6×2

=168

生2:横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人数有10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10=140(人);第二部分的人数有2行,每行都有14人,人数是14×2=28(人)。所以,两部分的总人数是140+28=168(人)。

    14×10=140

14×2=28

140+28=168

生3:把点子图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有10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10×10=100(人);第二部分有10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10×4=40(人);第三部分有2行,每行有10人,人数为2×10=20(人);第四部分有2行,每行有4人,人数为2×4=8(人)。所以总人数是100+40+20+8=168(人)。

    10×10=100

10×4=40

10×2=20

2×4=8

100+40+20+8=168

师肯定学生的算法。

师:有个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能看懂吗?(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学生观察,师指名回答。

生1:这实际上就是刚才的第三种算法,不过是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了。

生2:这是根据数的组成计算14×12。把14分成10和4,12分成10和2。用14分成的两个数分别去乘12分成的两个数。即10×10=100,10×4=40,2×10=20,2×4=8。然后把四个积相加,100+40+20+8=168。

师结合学生汇报和点子图,解释、强调表格的意思。

师:我们似乎找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学生感性认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1.完成教材第33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32页例2。

学生独立算,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

师:你是用的哪种思路解答的?

生1:我是先算10个15,再算1个15,最后把得数加起来。

生2:我是仿照刚才列表的方法来做的。

师:根据上面几种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任选一种来计算,但如果用点子图分割的方法计算太麻烦。我是用画表格的方法来计算的,大家也可以试一试,最后不要忘了把表格中的积相加,我把做的给大家看一看吧。(师用投影仪演示)

师:刚才的练习大家表现都很棒!你们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了吗?哪种方法好用?

生1:可以利用画点子图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利用表格来计算。

生2:用画点子图的方法比较麻烦,做题时需要把点子图先画出来,计算的数比较大时,画点子图太浪费时间。

……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真好!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