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7.2《快乐成长》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蓝字关注我→ 绿色学习站 2021-08-08

点击蓝字关注绿色学习站,每天获取新课程!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1、某鞋店上周销售各种尺码男式皮鞋的情况如下表,你认为这家鞋店本周应进(  )尺码更为合适

尺码/cm

24

24.5

25

25.5

26

26.5

27

数量/双

4

15

34

48

29

18

5 

2、下面是世界人口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9

世界人口(亿人)

25.2

30

37

44

52.7

60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预测出2010年世界人口大约(  )亿人

3、购买学习物品

名   称

钢笔

文具盒

直尺

橡皮

小刀

单价(元)

6.80

7.60

1.20

0.60

1.50

(1)买一枝钢笔比买一块橡皮,需多花多少钱?

(2)买一把小刀和买一个文具盒,需要付多少钱?



参考答案

1、22.5  解析: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应这家鞋店本周应进25.5尺码更为合适

2、70   本题只要把每十年增长的人口进行计算出来,然后根据数值进行推理就可以看出每年增长的人数,再加上1999年的人口数就是将来2010年的人口数1950--1960人口增长30-25.2=4.8(亿),1960-1970人口增长37-30=7(亿),1970-1980人口增长44-37=7(亿),1980-190人口增长52.7-44=7.6(亿),1990-1999人口增长60-52.7=7.3(亿);按照这个增长趋势,每年增长7-8亿人口,60+8=68(亿)≈70亿

3、(1)6.80-0.60=6.2(元)答:需花6.2元(2)1.50+7.60=9.1(元)答:需付9.1元21


教学设计

快乐成长。(教材第82~83页)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继续了解统计的意义,练习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提炼出有用信息。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

难点:能用画“✕”的方法统计数据,并据此回答问题。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师: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谁介绍一下坐火车的事情?

生1:网上购票,准时上车,火车很长。

生2:儿童能买到半价票,半价票是成人票的一半,如武汉到深圳的成人票是180元,儿童的半价票就是90元,要便宜很多。

……

师:是啊,同学们长大了,长高了,坐火车得买票了。哪些儿童能买到半价票呢?淘气班有多少同学能买到半价票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师板书:快乐成长。

【设计意图:用“坐火车”导入新课,既学到乘火车的一些知识,又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解题意。

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淘气班同学身高情况的统计表。

师:从这张表里可以知道有多少同学能够买半价票?同学们数数看,看怎样数比较方便。

学生独立数数、思考、交流。

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的,结果数糊涂了,不知数了多少。

生2:这样可不行,我们得想一个办法。

师:对呀,我们得想一个办法。有什么好办法吗?大家分组交流一下。

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最后总结交流结果。

2.教学画“×”统计数据的方法。

师出示教材第82页数轴图,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生1:表格中给我们的数据很难清楚地知道有多少名同学在买半价票的范围内。

生2:观察上面各组数据,它们都在120~160厘米之间,我们用数轴表示出120~160厘米的范围,在数轴对应的数上画“×”,用一个“×”表示1人,对应的数上有几人,就画几个“×”。

生3:这个方法好,我一会儿就画出来了,我数了一下身高在120~150厘米的同学有34个。

师: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数据在各个类别中数量的多少,也可以很清楚地找到某个范围。

【设计意图:渗透灵活使用符号来表示数量的数学思想】

3.看图提炼有用信息。

师投影出示刚才学生的画图。

师:你还能看出哪些信息?

生1:淘气班大部分同学的身高都在140厘米左右。

生2:超过150厘米的有2人,他们需要买全票。

生3:淘气班大部分同学的身高都在140厘米左右,最高的是156厘米,最矮的是120厘米。

……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

4.比较这节课的内容和上节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我们在数轴上画“×”,用这个方法来统计,很方便。

师:那和上节课“模拟开鞋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

生1:上次的数轴上表示的是鞋的大小,这次表示的是身高。身高的数据比较多,所以数轴上比较密一些。

生2:在这节课里,我们重点观察的是一段数的多少,就是120~150这段数的多少。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 

师:这一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怎样用数轴来统计数据了。

生2:统计图上可以看出在某一段上的数据有多少。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

板书设计:

快 乐 成 长

表格中的数据一团糟,查找时很慢,容易错。

在带数据的线上画“×”来统计又快又准确,还能看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