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放后废除一夫多妻,为何离婚的姨太太却很少?

汉周读书 长三角之友 2021-04-26
来源 | 汉周读书



我国是一个传承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悠久,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陈规陋习,蓄妾成风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的婚姻制度礼、法并举,基本源于《周礼》《仪礼》以及《礼记》。                                              进入封建社会后,历代律令中的“户婚律”的根本原则就是维护夫权制,由此构成了“礼无二嫡,法禁二妻”的婚姻关系。                                              而“三妻四妾”的说法实际上是源于封建法制有很大的随意性,“一夫一妻多妾”礼制下,历代皇亲权贵中仍然事实上存在多妻现象,更别提从上到下都对蓄妾现象见怪不怪了。
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部法典是乾隆五年颁布的《钦定大清律例》,禁“妻妾失序”,同时允许男子纳妾。
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约束力不足。民国男子将纳妾美其名曰“娶姨太太”,各路军阀权贵依旧妻妾成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起草、通过了第一部《婚姻法》。
从1950年5月起正式颁布施行,明确规定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现男女婚姻自由、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实行一夫一妻制。                                              那么,在这部剑指封建包办、买卖婚姻、重婚纳妾等陋习的“恢复女性人权宣言”法律背景下,应该如何对待历史遗留的“姨太太们”呢?官方的做法非常人性化。                                              

                                              

01

全社会动员宣传贯彻《婚姻法》


建国后首部《婚姻法》以摧枯拉朽之势从法律层面推翻了传承数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
但与封建礼教、传统婚俗相悖的法律条文在落实在过程中,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固抵制。
连不少干部、司法官员都不愿作为,甚至公然误读新婚姻制度,造成流血冲突、自杀、他杀等严重的后果。
而当时本就普遍没有独立谋生技能的已婚妇女听说要给她们“离婚自由”,更是人心惶惶。
1953年初,农村土地改革取得胜利成果,国民经济完全恢复元气的背景下。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新中国发起了全面宣传贯彻《婚姻法》的社会性运动。
在民众中普及现代平等、自由的“一夫一妻”制度的意义和价值。

以纳妾与重婚现象为例,有钱人一般出于喜新厌旧心理、传统的生儿子延续香火观念而“讨小老婆”,“姨太太们”事实上鲜少出现在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
通过全国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宣传攻势,广大群众普遍直观地了解了《婚姻法》的好处。
有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就一语中的地表示,新法让穷人也娶得起媳妇了。
大众对于新婚姻观念的认可,最终为那些与人当妾的妇女敢于向人民政府和法院提出申请,解除旧式的畸形婚姻关系创造了有益的社会条件。


02

「破」而后「立」,

事实婚姻向法律婚姻转变


新中国经过声势浩大的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后,通过婚姻登记结婚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彻底扭转了传统的重视婚礼仪式、轻忽法律程序的观念,新式的法律婚姻深入人心。
原本有数房妻妾的家庭,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了。
例如,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一生娶了四房妻妾,他的正妻早亡,第一位妾室1948年时与他解除了婚姻关系。
首部《婚姻法》实施时,张伯驹仍有王韵缃与潘素两位“如夫人”相伴。
随着“一夫一妻制”的大势所趋,1952年张伯驹、王韵缃两人离婚,与潘素携手度过了坎坷却不失温馨的后半生。

03

以女性的视角看待首部

《婚姻法》以及妾室的去留


1950年的《婚姻法》承担的是废旧立新的女性赋权与解放历史使命,有“新中国的法律头生子”之称,是我国全面立法保护妇女和子女人权的开山之作。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对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多妾现象,采取了“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灵活方案。
杜绝立法之后的纳妾重婚行为,但不会强制要求原有的姨太太们必须离开,一切遵循本人的去留意愿,保护的是所有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而对于主动求娶的小妾,则按离婚程序办理。
离异后女方的婚前财产物归原主,其他的家庭财产分配由双方协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优先照顾女方及子女合法权益,以及从有利发展生产的原则判决。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妇女既是深受“男尊女卑”“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思想荼毒的受害者,又是这些传统观念的坚定维护者,主动离婚者并不多。
然而承受着巨大社会压力,也实在无法屈从现状,勇敢提出解除不合理婚姻关系的女性,需要法律帮助原则的差异性保护。
即使在当代社会,我国成年男女的经济能力,也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更何况是新中国成立伊始普遍足不出户的妇女,离婚后的生存情况不容乐观。
因此需要《婚姻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体现扶助弱势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帮助她们打消离婚后生活无着的顾虑,摆脱不得不“将就”不幸婚姻过下去的窘迫境地。
必须承认的是,虽然新中国首部《婚姻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但全社会的关注点难以聚焦。
旧社会留下来的“姨太太们”,难免也会遭到违心的不公正待遇。
她们命运的黯然落幕在历史的长河里,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对于个人而言却是一个酸苦的收梢,这是无可奈何的时代局限。

然而,后来的偏差和混乱依然难掩《婚姻法》自诞生之初就致力于建立男女平等、自由的“一夫一妻制”,以及保护妇女和子女人权的人性光芒。
这也是新旧婚姻制度最本质的区别。
其实相比较于法律的约束来说,更多的是传统思想对于她们的约束。
这些姨太太从小便被社会灌输“从一而终”的思想,如果背叛丈夫就是不忠不贞,因此封建社会的女性,哪怕受苦受骂,也会贸然的选择离婚。
在古代,像李清照那种女性绝对算是万中无一的。

【精品帖推荐】1、中国特色小镇失败名单!2、大量街边店相继消失:上海变得越来越无聊,北京也是! 3、屠呦呦获诺奖內幕震惊:国内竟有人联名给诺奖评委会写信抵制! 4、张维迎:对中美前途的最新研判 5、有一种幼稚叫讲理 6、催人泪下,为之震撼的三个真实故事7、贾平凹: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是什么? 8、丛日云:这才是特朗普的底牌,我们误判他了吗 9、郭伯雄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内幕 10、方方亲笔撰文,终于交代清楚遭受攻击的真正原因 11、解密:1985年济南军区67军换防第一仗惨败内幕 12、是不是还得来一次“平三藩”? 13、考个近古:黄桥决战、皖南事变背后的拳打脚踢! 14、郑也夫:斗胆谈个天大的问题  15、心脏支架降到700元又升回去,这波操作太魔幻!
【杂谈】1、朱元璋怎么“法办”孟子?2、地域溯源-泰兴故土上消失的宁海古城 3、退休后的胡锦涛:自称“一介草民”4、金庸: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5、范海辛: 令人不安的数字货币张玉环PK马云——怒斥阴暗小人!6、三幅画像三大帝,路易、康熙、彼得谁更强?7、诺贝尔奖有多公平?从一则笑话看其本质8、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黑人皇后——李陵容 9、“长江断流”不是两次,是五次!10、人民网 :有多少人非正常地死在斯大林时代?
【付费频道】【谶学故事】唐贞观十三年李世民亲历的“咒术杀人”案|【口述灵异故事】苏北小镇的“鬼叫餐”事件|【谶言故事】唐天宝六年极其诡异的“血田事件”|【谶言故事】"惨烈无比""的李唐王朝奉天保卫战,战争胜负决定魔幻一样的细节!|【谶言故事】《资治通鉴》记述的“柳谷口异象之谜”|【谶言故事】 病 已 当 立(汉)|【诡奇故事】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叶琪上将离奇死亡后,李宗仁为其招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