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克城:去伪存真,既是能力证明,也是道德标准

2016-09-23 联拍在线

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朱克城老师作为中国仅有的几位鉴定专家当中唯一一项杂项专家,在视频现场以粉彩八宝葫芦瓶为例,朱老师着重从制作工艺、颜料等方面逐一进行深入分析,教给大家仿古瓷真假的辨别方法,最后朱老师得出了这是一款经大师之手纯手工打造的高端仿古瓷的结论。让人不得不惊叹于朱老师学识的广博,功力的深厚,戳开视频,学起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30b2yeu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朱克城

联拍在线鉴定专家

鉴定范围:紫砂、杂项


人物名片  

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文化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紫砂杂项鉴定专家、中央电视台CCTV《古玩大赶集》栏目紫砂杂项专家、中国陶瓷频道《藏天下》栏目紫砂杂项专家、河北电视台《品真》栏目鉴定专家、中国社科院古玩高级研修班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古玩高级硏修班客座教授、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学术研究部研究员、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新丝绸之路副主任,2016年被评为新丝绸之路明星艺术家。



在北京大兴区中心地带坐落着一家以玉石珠宝、古董文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大型经营场所,那就是融祥典当行。融祥典当经营房车抵押等贷款业务,成立以来力推民品典当业务以及扩展涉及到艺术品典当领域,举办过多次公益鉴宝活动,绝当品销售种类包括翡翠玉石、各类珠宝、名表名包等,并以超低价格、高品质面向广大奢侈品、珠宝爱好者。而融祥典当行的总经理正是紫砂杂项鉴定专家——朱克城。


朱克城是国家一线紫砂杂项鉴定专家,著名收藏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古玩的鉴定和收藏工作,凭借其精湛的技能,浑厚的专业知识、去伪存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赏。作为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文化部) 评估专家委员会紫砂杂项鉴定专家,朱克城不仅在中央电视台《深度寻宝》、《古玩大赶集》栏目中担任寻宝、鉴宝专家,他还是中国社科院古玩高级研修班课作教授和清华大学古玩高级硏修班课作教授。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国内业界紫砂、杂项大家曾经竟然是报社一名普通的广告业务员?跨度这样大的转行,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初入古行遭打眼


谈起当初,朱克城说:“我在报社做广告业务员时候,有幸结交了不少文博界的名人老师,在这些老师的指导下,我才开始接触古玩。”1994年,24岁的朱克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淘买一些藏品。最初,朱克城玩古玩仅仅只是想多学习一点东西,在丰富文史学史的同时,掌握一门理财方式。


不打眼不叫鉴赏家,对于任何一个鉴赏家来说,“打眼”是收藏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要教的学费。刚学习古玩半年的朱克城就惨遭“打眼”。


“那一次是去菜市场,我看到那里有一些零散的古玩摊子,我就看到了两个观音瓶,两个盘子。”朱克城说他当时一眼就看到的这四样东西跟前不久自己看的古玩书中出现的图片一模一样。“我还特意上去翻看了一下,底部还写着康熙年制,我一想,这下要捡到宝了。”激动的朱克城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我问这个要多少钱,他说三万。我说我只要一件,然后他说,我这个刚从乡下收回来,不单卖,要成组卖。”没有经验的朱克城哪里知道这不过是摊主的障眼法。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两万的价格买下了这四件东西。“当时我还特别高兴,还怕碰坏了,拿报纸裹特别厚。”分外激动的朱克城赶紧拨打妻子的电话,迫不及待的和亲人分享喜悦的心情。“后来过了几天,找了业内专业的老师鉴定,老师说,这个到潘家园去批就三四百块钱。”直到老师给出鉴定后,朱克城才知道自己“打眼”了,十几年前,两万块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朱克城坦言,第一次的“打眼”给了他很大的教训,也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至此之后,朱克城便明白了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淘宝过程中,朱克城上当受骗的经历绝非这一次,正因为此,他的后续古玩收藏工作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我一些朋友尤其是我爱人认为古玩这一行离实际生活太远了,我不适合玩,这里面的水太深。”亲朋好友一致认为,朱克城应该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工作。在一片反对声中,朱克城力顶压力,坚持了下来。“其实,我当时的心态很乐观,走过目前的困难,说不定前面就是光明了呢?”皇天不负苦心人,2000年,朱克城在市场上用500元淘到一件市值2000元的真品贴片。初尝甜头后,朱克城的妻子便不再阻拦朱克城收藏文玩。有了家人的支持,朱克城在瓷器的鉴定和收藏这条路上越发不可收拾,他开始大量的收藏古玩。


疯狂的收藏过后给朱克城带来的是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在大量收藏的期间,朱克城推掉了所有的应酬,一个人一心一意的苦心钻研,直到2003年,朱克城的生活开始有了转变。朱克城的妻子在偶然之间发现了一个网络竞拍平台,于是建议他拿自己这些年收藏的古玩去试一试。“当时,我也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结果没想到,那一次就净挣了7万。”这一次甜头过后,朱克城一扫心中弥漫已久的阴霾,也更加坚定了要投身古玩这一行的决心。





自我夯实多求学


 “如果想在古玩这一行有更大的建树,除了收藏必备的大量的过手量之外,文史知识必须要扎实。”在这之后的一时间里,朱克城穿梭于各个古玩市场,为了夯实专业知识,除了每天大量的研读文史资料,朱克城更是去到国外求学。这一做就是七年,也就是这期间,朱克城的文化底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迈出了从收藏、理财到鉴赏的重要一步。


在博览瀚海的史料中,朱克城发现紫砂在杂项这个大类中的表现非常差。“当时紫砂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很多人都不知道紫砂是杂项中的一个新类别”。凭着敏锐的直觉和判断,朱克城迅速的把鉴定收藏的主攻方向从瓷器转到了紫砂、杂项这个领域。于是,朱克城独辟蹊径开始大量的收藏紫砂壶,最多的时候收藏的紫砂壶数量达到2000余件,被朋友们笑称为“壶王”。


正如一件艺术品经过时间的包浆和氧化,演绎出岁月的光泽一样,朱克城在对紫砂杂项日积月累的鉴定收藏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感悟,他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悟,让更多的人走入古玩所蕴含的历史中来,同时也完成自己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担当。

 



知识的提升、阅历的丰富、视野的开拓等为朱克城赢得利润的同时,也将他带到了银屏上。2012年,朱克城走进陕西卫视《华夏夺宝》栏目,第一次凭借自己的知识对其中一件文物的画风、做工、历史朝代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做出点评。当时虽非大家,但言谈中流露出的大家风范令台上的评委及台下的观众无不拍手称赞。


同年中韩建交研讨会上,由国家文物局长带领来自全国26个文物馆馆长共同出席了该会议。现场来自全国各地270多人的专家团队,唯独朱克城老师受邀走上讲台,做了近四十分钟的演讲,不但为国争取了荣耀,更令他名声大噪。随后各大电视台的邀请函纷至沓来,目前,朱克城已是多家官方电视台签约鉴宝专家。



去伪存真真人生


面对着鲜花与掌声,朱克城老师不但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反而每年都会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官方及民间举办的各种公益鉴宝活动中。据了解,只2015年一年,朱克城老师出席的各种公益鉴宝活动就多达27场,平均基本每月一场。


王毓义先生说:“朱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朋友之间谁那有困难,他都会伸以援手,用心对待工作,用情回报生活,其实所谓的鉴宝大家,最终追求的是历史文化中的去伪存真以及当下社会中的求真务实。”


其实鉴赏和做人一样,最终追求的无非一个‘真’字,工作和生活都要追求真诚、真知,工作中做到真实、真相,便会游刃有余,不为名利所牵绊,生活中做到真诚、真知便会幸福人生,不为杂事所困惑。”这便是朱克城传达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既然都看到这儿了,点个再走呗~

喜欢就转走收藏呗!




猜你喜欢

周维新:传神写照,只为深邃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

胡智勇:从传统、骨董与文物谈当前文化市场

王连勤:收藏,就要“藏”出文化!

刘越:《龙缸》出世,演绎厚积薄发的背后故事!

紫泥菁华,方圆万象---紫砂壶收藏大家刘创新精彩开讲!

● 经典永不过时:邓丁三说收藏(上)

经典永不过时:邓丁三说收藏(下)

● 王敬之:有时感觉自己不是鉴定家,而是'刽子手'!

● 金申专访:美术、文史、宗教融会贯通背后的故事!

 范海洋:好东西会说话,但你得听得懂


版权声明: 视频来源于腾讯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由联拍在线整理编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400 608 1178,如需转载请署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