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独居老人倒在阳台呼救4天4夜:养大那么多子女,不如一只盆
安徽蚌埠一小区内,有人听见“哐当哐当”的声音。
循声找去,发现一户人家的阳台上,一位赤身裸体的老人躺在地上,吃力敲打着脸盆。
报警后才得知,老人4天前不慎摔倒,无法起身。
就这样光着身子,躺在阳台上捱过了4个昼夜。
4天4夜,滴水未进,只有一下下敲盆的“哐当”声,在他的生命里孤独回响。
视频里的老人,骨瘦嶙峋。
他那同城而居的子女,已经20多天没来探望。
养儿防老,膝下承欢,儿孙满堂……
这样的天伦之乐,正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这是南京一小区内81岁独居老人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时,留在家中遗书上的一句话。
这位生前育有儿女的老太太,7年前独自一人搬到离世的小区里。
垂老暮年,疾病缠身,预感到将离开的她,在中秋节当晚写下这封遗书。
她预想,死亡的第二天就会有人到来。她不知,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
而发现者,不是她生养的子女,而是离她最近的邻居。
施工队维修老居民楼时,看到这位老人家里自来水一直流,进了屋才发现腐烂的尸体。
两年了,没有人来看过她。
根据现场侦查,排除他杀的可能。据邻居介绍,这位老人姓胡,结过两次婚,子女都跟着丈夫,邻居最后一次见到胡阿姨还是在两年前年初,当时邻居出门倒垃圾碰到胡阿姨,见她脸色难看就问了几句,胡阿姨说自己身体不舒服。
后来邻居想着正月里胡阿姨一个人有些可怜,好心给她送去一碗馄饨,可敲门时却无人应答。从那时起,就再也没人见过胡阿姨。
很难想象,这位老人在死亡前经历了怎样的绝望?有没有摔倒?是不是高血压发作?无人知晓。
记得,作家戈舟在《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空巢老人调查》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对老夫妇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家境优渥良好,两个儿子优秀:一个毕业于北大,一个毕业于人大。
两个儿子定居北京后,努力打拼,成家生子,都买了150平米的房子。
功德圆满的老夫妇,身体好时也曾结伴出行,周游世界。
但当疾病突然来访,老头儿住进医院治疗,老太太累倒后被邻居发现才捡回一条命。
此后,衰老和病患终日相伴,脸面和尊严荡然不存。
儿子们除了请假回来照顾几天,很快就迫于工作和生计压力,杀回北京。病床上的老两口,只能相互打气,彼此搀扶。
出院后,儿子们谁也不主动提出“到我家来住”。内心骄傲的老夫妇,也不愿过度打扰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和私人空间。
他们花钱雇佣保姆,接二连三雇佣了好几个,发现职业精神匮乏的服务行业,很多保姆根本配不上那动辄大几千的工资。
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最终让他们选择了养老院,并最后一次立下夫妻之约:如果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一定想尽办法紧随其后。
这是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能给彼此留下的最后一点尊严。
有知识有文化有子女者,尚且如此。无学问无身份无子女者,只会更难。
人民日报有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64岁独居老人4天没下楼,电话关机,杳无音讯。邻居姜红喊来人打开房门,屋内景象令大家都捏了一把冷汗……
48岁的姜红和64岁的独居老人易爷爷,住在长沙狮子山小区同一栋楼里,两人楼上楼下,几乎每天都碰得到。
前些日子,姜红发现自己有好几天没在小区看到那个熟悉的面孔了,姜红把这个疑惑跟别人说了,她还去敲了易爷爷的门,无人应答。
放心不下的姜红找到社区,查询到易爷爷的电话,打过去却是关机。
这下,姜红更担心了。她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当民警赶往狮子山小区,打开老人家门,才发现这令人冒冷汗的一幕:
“打开房门后,里面很凌乱,我们看到了老人摔倒在床底下,而双脚被翘起的床板卡住”。
原来,易爷爷从床上摔下来后,身体无法动弹,他已经被困在家里4天,滴水未进,身体极度虚弱。
民警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扶起易爷爷,给老人喂水。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他们又合力将易爷爷,从6楼抬下送上救护车。
经过救治,易爷爷生命体征平稳。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有更多的是没有被及时发现的。
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关键词“独居老人”和“去世多天”,你会发现下面链接有成百上千条。
仅仅两个月,独居老人去世多日被发现的新闻,就有十余条。
《2017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
身患疾病的老人,占全国老人总数的1/3,高达5600万人。
90%的空巢老人,最害怕的问题是:孤独。
50%的老人感觉家庭关系尚且融洽,仅有9.2%的老人对子女感到满意。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将中国老人们的现状归因为“代际剥削”:
“他们年轻时「死奔」(干活干到死),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上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馈却少得可怜。被榨干所有价值后,老人就变得好像一无是处,只能等死。”
有些老人已经做好心理建设:“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我记得很牢的。”
“我想,自己能够料理还是自己来。假如不能料理,我就到敬老院去。”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行动。
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外地打拼,挣钱供房,加班熬夜,还要养育孩子,“常回家看看”只是忙里偷闲。回家待几天就走了,是否真的足够呢?相比之下,解决老人最基础的需求,可能更加实际。
比如:
1、回老家时,在家装个远程摄像头,手机有空就扫一眼。
2、视频聊天、微信,每天保持5分钟。
3、拜托自己的邻居朋友,给他们留下父母电话、微信,拜托他们常上门看看。
4、把每次的“常回家看看”,变成有质量的陪伴。别吵架,和他们出游叙旧,回忆往事。
5、为父母的房间做适老化改造。
最后大妈想说的是,无论技术再先进,智能化养老的水平再高,亲情的温暖、亲人的陪伴、那些关怀感恩的爱,仍然是居家养老的过程中不可替代的。
您说是吗?
声明:内容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专属福利
如果您觉得此文不错,千万不要私藏,记得点个【在看】,或者转发收藏。
大妈说因为公众号更改了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北京大妈的文章,记得给我们加个“星标”,这样每次大妈发文第一时间就在您的列表里。
人生总有遗漏,但是别忘加“星标”哦!具体方法如下:
猜
你
想
供奉战犯的吴啊萍身份确认,涉事住持的官员朋友圈也藏不住了!
看
印度可以“免费医疗”,中国为什么不行?↓↓↓ 退休人点这里,上千节课免费听
因为公众号更改了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北京大妈的文章,记得给我们加个“星标”,这样每次大妈发文第一时间就在您的列表里。
人生总有遗漏,但是别忘加“星标”哦!具体方法如下:
猜
你
想
供奉战犯的吴啊萍身份确认,涉事住持的官员朋友圈也藏不住了!看
印度可以“免费医疗”,中国为什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