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耕读大学

衡荣农业 衡荣有机 2021-04-06

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效仿西方的工业化;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开启了全面西式教育。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发展至今,显露出一系列问题:

1、为机械化服务的反生命教育。以西方文化体系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现代教育,是一个没有温度、漠视生命、让生命服务非生命的教育体系。现代大学产出的知识都是为物质化、机械化的社会服务。

2、科学主义主导的去价值化教育。在科学主义主导下人文教育科学化的结果是,使服务于生命的人文科学,异化为物质化、去价值、去道德的物质化人文科学。使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失去生命坐标: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3、为资本服务反人类的科技教育:生命被非生命科学异化的结果,是物质化科技进步正在走向替代人、奴隶人、排斥人的反人类科技。 而奴隶主是资本家和科技精英。当代人类文明正在陷入反人类科技的危机。      

4、为城市化服务的反乡村教育:这种使作为人类文明之根、多元化文化之根、人类与自然联系之脐带的万年之久的世界乡村文明陷入断根的危机。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有着独特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道文化、儒学、佛学以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工业文明不仅破坏了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技术,也让基于农耕文明所建立的宗教、风俗、艺术、文化、教育等变得凋零,导致了中国乡村今天的空心化、破产化,直至乡村的逐渐消失。

所以要响应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现时体制内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模式,不可能达成。耕读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没有门槛、没有国界、立足乡村、以自然为师、以古农耕文明为根、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地球村大学。这里不仅开设有机农业、传统文化、生态环保、乡村建设、乡村教育相关的专业课程,还进行乡村实践。关于乡村的一切,在耕读大学里,学员们都有机会学习与实践,全方位参与乡村的建设与改造升级。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network



耕读大学学员学习现场


招生简章



01

    办学目标    


1、立足中国农耕文明,培育厚德载物的传道者与乡村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2、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培养怀有天下文明观的有机农业的运营者与管理者。


02

    办学理念    


1、以乡村整体发展为目标的系统农耕教育

2、以天地为师探索有机生态农业的农道教育

3、以耕读双修为内容的幸福农人教育

4、以乡土文化为魂建设诗意田园乡村的生活教育


03

    课程设置    


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农民智慧为根,以学生自学为本,以名师指导为辅,实施知行合一,耕读双修的教育方式。

耕读大学的课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传统文化、乡村社会、村社一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组织、有机农业技术体系与产业模式、生态环保、清洁能源、乡村建设、三亲教育、内置金融、健康生活等。


04

    上课地点    


耕读大学不设置统一的学习地点,学员们驻守在全国各地不同的乡村,全方位参与乡村的建设事务,老师们不定期到乡村授课,不定期为学员们提供集中学习,以及定期的网络教学。


05

    学制与管理    


1、学制:耕读大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学制的班级:

①三年制中专班,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

②一年半制中专班,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

③一年制大专班,招生对象为社会上有意愿参与有机农业、乡村建设的有志青年;

④三年制本科班,招生对象为社会上有意愿参与有机农业、乡村建设的有志青年;

⑤三年制研究生班,招生对象为农业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耕读大学中专班毕业后,可获得国家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其他班级完成学业后,可获得耕读大学颁发的毕业证。

学生毕业后,按照个人意愿与能力,可选择继续学习,也可选择在三亲教育生态村项目(详情请见“三亲教育生态村”的文章)工作,为中国的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2、管理:在耕读大学就读期间,以三亲教育生态村项目为平台,教学与实践合一,实现自食其力、自治管理、合作共生、耕读双修的自我管理模式。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06

    招生标准    


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公开招募有信仰、有理想,致力于中国乡村文明复兴、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社会的有志青年。学校将通过筛选、面试、录取等环节,以洞察心性、评估潜力的方式选拔学生。


07

    学费    


耕读大学旨在为中国乡村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凡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免收学费。


师资力量


耕读大学教师团队由国内一流专家组成,有丰富的学习与实践资源,为学员创造学习与成长的空间。

部分任课专家

温铁军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建学院执行院长。


张孝德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研究和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胡跃高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建增

衡荣农业创办人,衡荣有机农业研究院理事长,全域生态乡村技术集成中心负责人。

何慧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河南省灵宝市弘农书院院长。2007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农林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农民组织建设研究。 曾挂职河南省兰考县副县长、县委常委;曾挂职过副区长、市长助理等职务,期间积极推动了豫东地区的当代新乡村建设试验。

曹山明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会长。

朱安妮

生物技术高级工程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锄禾网首席有机专家;中国有机行者(2012)、中国有机农业年度人物(2017)

谭英

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项目顾问,传统文化主讲老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副教授,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少年部担任记者、编辑和主持,并兼任中央电视台7频道电视节目编导。

王小芬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导、副教授。

张世霞

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项目总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博士,曾在国际、国内基金会从事项目管理多年。现在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从事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发起成立北京市璞育社会工作事务所并任理事长。

郑川

中国农业大学荒漠化防治中心特聘研究员,有机农业、生态环保技术集成专家,畜牧养殖专家。

张健

万若(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被认定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2012年荣获第四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2011年入选北京“海聚工程”,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

马平

天津大学建筑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绿色建筑研究院院长。2010年创办全球首家社会化设计师服务平台——设计群网,创立了中国梦绿色建筑创意设计大赛品牌,组织设计师服务乡村的大平台小团队商业圈模式,乡村设计师个人品牌系统,带领设计群网12万设计师践行创意落地,设计下乡,已经为6省20个乡镇的56个乡村提供过规划和设计服务。

王春华

中国梦竞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绿色建筑研究院副院长。

闫洪明

中国有机十大行者。1982年1月,分配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身边工作;1997年底至2000年7月,在钱老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影响下,进行有机功能性食品的探索;2000年7月,在山东滨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003年4月,成立了北京润地物华有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用于有机农业和功能食品的技术研发;2006年5月,成立了山东惠民润地物华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用于有机农业的种植技术和功能食品的品种研发;2012年,历经了十几年的有机科研后,蛙声小镇品牌的功能食品批量生产并进入健康食品领域。

吴向明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机项目组组长,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掌握大量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现就职于杭州智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曾任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渔农居实业有限公司新大有机农场生产场长、深圳金水湾生态农场场长、惠州盛世生态农场场长、深圳市检察官训练基地农场场长、浙江义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杭州东创科技农业顾问。

刘小平

农艺师,有机农场主。

张保根

国际易学研究会易经文化与信息科学研究会会员,中华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习者。

沈亦可

10年集成电路研发、理化检验、产品质量管理经验,22年知识产权法律工作经验、25年全国和地方净水行业协会工作经验,2013年从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上海分所负责人任上辞职、并放弃所有行业协会头衔,以及政府认可的专家身份,专职从事环保公益事业。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深度水处理研究会理事、上海酵环自然生态文明研究公益团队发起人、北京自然之友终身会员,虚拟社区自媒体、上善若水《净水科普馆》发起人,驻牛耕部落项目负责人。

郑冰

山西永济蒲韩社区理事长兼总干事。

李云凤

云凤合作社创办人及理事长。经过十多年在实践中不断的钻研,将种养循环的生态农业技术本土化,创立生态产业“产学研调监检销”体系,引领农民走生态农业循环产业系统生产路。先后被授予“长春市第四届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养猪大王”、“长春市先进科普工作者”、“吉林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获得《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证书》。

贾海珍

乐和生活方式践行者和传播者。乐和仙谷生态家园守护者。

十余载儒释道传统文化修习,潜心探索儿童生命教育、家庭五行关系和女子身心灵健康成长的和谐之道,长期在山谷举办亲子和成人耕读生活体验,在体验中指导和解决夫妻关系、亲子教育以及个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乐和仙谷青少年成长营。后半生将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生活方式上的传承,提炼活化运用实践于现实生活中,努力在山谷打造一个乐和生活方式的山居村落、健康的食物链、生态的居家环境和圣贤的教育系统。


贾晓明

清源居士。

中国古代建筑专家、民俗文化专家,明清皇家建筑及建造原理传承人,中国道教协会重大项目设计专家,传统建筑匠人世家第六代传承人。

曾参与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孔庙、恭王府、中南海、山海关、雍和宫、白云观、东岳庙等多项重大古建筑抢救性修复工程。

多次获奖,主持设计和建造的北京市人大办公楼古建筑大屋顶荐目,获得国家建筑界最高奖——鲁班奖。

赵一凡

2010年在安徽庐江学习两年传统文化,后调至北京黄埔大学国学班进修文字学,多次利用假期时间在当地少年团委举办的少儿夏令营中担任辅导老师,并在当地幼儿园实习任教,主要从事幼儿读经教育。加入华夏儿童启蒙教育项目以来,在蒲韩社区试点新乐庄私塾任教,在自我修学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儿童教育与乡村文化,并负责幼儿的国学启蒙课程。

吕姝静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主攻专业音乐与舞蹈学,传媒音乐研究方向。曾在大学阶段实习任教,主要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实习任教,主要教授学院所开设的歌曲写作课程教学,并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编写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会音乐考级用书《儿童歌唱考级作品集》;多次参与华夏儿童启蒙教育师资培训,现在山西永济试点新乐庄私塾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报名方式


2018年度的报读已经截止,请留意我们公众号关于2019年的招生信息!



热文推荐

扎根于中国传统的有机农场:人与自然不再分道扬镳

有机农业开启生态文明时代

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

垃圾分类

村落与有机农业

我为什么不看好“现代化”

国际有机农业的发展

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哲学与科技范式革命


扫一扫 

有机农产品

轻松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