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中国真正的巨星?!请务必铭记这6个人的名字!
2017年中国真正的巨星头衔,
应该只属于他们!
谁,才是2017年中国真正的巨星?
在北洋君看来,
中国真正的巨星,应该
是让中国有足够底气的巨星,
是让世界为中国侧目、
让全球为之一震的巨星,
是让敌对势力不敢妄动的巨星,
是让中国老百姓更有安全感的巨星,
是让中国更强大、民族更强盛的巨星!
2017年12月19日12时45分,
中国又一位巨星陨落,
为国家和民族忙碌了一辈子的童志鹏院士,
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周岁。
他,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国产军用电台,
在朝鲜战场大显神威;
他,为中国的“两弹一星”按上了“电子心”,
让“两弹一星”变得更厉害;
他,主持研制导弹、卫星电子测控系统,
为国家重大战略卫星通信事业
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穿越“电子硝烟”60多年,
见证新中国军事电子事业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他曾说:在现代化信息战争中,
电子系统就是武器系统背后的无名英雄!
他,又何尝不是“无名的英雄”!
英雄离世已有一周时间,
检索他的名字,
悼念的新闻只有几条……
他是大国脊梁,更是民族的英雄,
请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童志鹏,
中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NO.1
获博士学位即刻回国
决不允许任何人欺凌我们!
1924年,童志鹏出生在浙江宁波的慈溪县,
家中经营药材生意。
原本生活平静安康,
然而这一切被日军侵华的硝烟打碎了。
由于曾亲历日本侵华的遭遇,
从那时起,“为国家多做贡献”
成为童志鹏人生航线中最亮的灯塔。
1942年,童志鹏以优异的成绩
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最热门的电子专业。
四年后,他远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
90岁时,童老用颤颤巍巍的双手,
拿出一张他珍藏了60多年的照片,
照片中,只有26岁的他刚从大洋彼岸回国,
意气风发的他特意在
“尽忠报国”这四个大字前留影,
并暗下决心,要为祖国多做贡献!
还是留学生时,
他就时刻憧憬着回国,
他憧憬着自己撸起袖子,
热火朝天地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他满怀激情地在60行长诗里写道:
“多少祖国的弟兄们,
早已卷入这建设创造的热潮,
你们不再迟疑,更不愿袖手旁观……
在美国留学时的留影(左一)
1950年,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
踏上了“征服海洋和自己”的归途。
为方便离境,
他把自己全部家当留在了美国,
只随身携带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权威书籍
和一些自己的学习笔记,
在旧金山登上了驶往香港的船只
——克利夫兰总统号。
童志鹏亦深情写道:
“虽然我们没有拿起武器去复仇,
但我们一定要用双手,
科学建设新的中国,
再也不允许任何人侵略她,
再也不允许任何人欺凌我们!”
童志鹏拿起了科学这把利刃,
在朝鲜战场上兑现自己对祖国的誓言!
“回国不久,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
我接受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是
为抗美援朝前线提供电台。”
在朝鲜战场大显神威的702步谈机
在战场上,
有没有畅通高效的通讯保障设备,
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走向,
甚至胜负。
当时国内的电子工业基础基本为零,
他就去国民党留下的旧电器仓库里,
拆下上面的零部件。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在1951年4月
研制出新中国军用电台的第一台样机,
“当时一下子生产了八千部呐!”
回忆往事,90岁的童老难掩激动。
这部著名的702步谈机
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最多的一种电台。
覆盖范围十几公里,信号清晰,
比美式电台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用电更省,成本也非常低。
《英雄儿女》王成使用的就是702步谈机
这部新中国第一代军用电台,
迅速装备前线部队,
成为我国志愿军中装备最多的一种电台,
为保障志愿军战场通信
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NO.2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为“两弹一星”装上“电子心”
战争结束后,童志鹏第一次穿上了军装,
中央军委授予他中校军衔。
童老心怀感激地说,
“那是我最愉快的一段人生时光。
部队非常重视科技人员,
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科研环境。
在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
部队每个月自己舍不得吃,
却多给我们2斤食用油,
改善科技人员的生活条件。
这是很不容易的。”
从1957年直到1964年,
童志鹏主持完成了新一代军用电台、
航空专用电台、航空雷达研制,
为“两弹一星”配套生产了相关的电子设备。
“文化大革命”期间,
童志鹏被打成 “特务”,
在研究所被监督劳动了6年。
童志鹏背砖、背水泥、运沙石土、
在车站当搬运工,
从整天搞科研的研究人员到
发着高烧背50多公斤一袋的水泥,
不堪重负的童志鹏感到天旋地转。
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
和强大的内心挺过了这段最痛苦的岁月。
对于那些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
童志鹏也淡然处之,
他常常告诫青年研究者:
“我一生遇到很多挫折,
困难肯定是有的,这是常事,
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
上世纪70年代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1972年,童志鹏
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1974年 ,他担任卫星通信工程测控
系统总体任务负责人,
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他回忆说:“那时候工作起来感觉‘很爽’。
为了尽快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我们几乎每天加班至晚上12点以后,
周末也在加班,
宵夜就是馒头就咸菜,
但是大家也不觉得累,
精神很愉快,干劲十足。”
NO.3
我头破血流
但还没有粉身碎骨
1987年,63岁的童志鹏
担任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
他提出:“我们的科学研究
应设法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
超前一步的工作,而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
1990年,童志鹏担任我国第一个陆军
指挥自动化信息系统工程行政总指挥,
领导研制了该工程“神经中枢”系统,
对我国陆军大型C3I系统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
海湾战争后,
他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
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率先提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拉开了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
“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序幕。
1997年,73岁的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他而言,这并不是功成名就
身退之时,却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新征程、新起点。
进入21世纪,他又察觉到未来战争的
新特点与发展趋势……
90岁时,他密切关注一个
重要的国际前沿课题,
那就是目前世界各国竞相研制
但谁都还没有取得真正成功的
——平流层飞艇 !
站得高,看得远。
在现代战争中,
居高临下的空中侦察,
是不可少的手段。
马航事件后,
中国发射了一个高分辨率卫星。
高分辨率卫星的地面分辨率是两米,
两米以下的就看不清了。
童老说:平流层飞艇在二十公里的高度,
理论地面分辨率可以到二十厘米,
是卫星的十倍。
侦察机、无人机和预警机
受燃料限制无法在高空长时间停留。
而平流层飞艇可以在空中定点停留几年之久,
制空能力让飞机望尘莫及。
但20多年了,平流层飞艇
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真正的突破。
但其战略意义重大,
谁能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
谁就能在未来的军事较量中抢占先机。
童老说:最开始想搞平流层飞艇的时候,
没想到有这么多这么难的问题,
当时还是太年轻了(70多岁)。
为了早日实现研发“平流层飞艇”的心愿,
年逾耄耋,他仍坚持参加每一次外场实验,
有一次在实验前一天他摔了一跤,
摔得头破血流,
满脸满身都是纱布、绷带,
大家都劝他不要去了。
但他说:
我头破血流,
但还没有粉身碎骨。
第二天他果然出现在现场。
若没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定力,
若没有一种为国奉献的信念,
怎能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我已经90岁了,
我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平流层飞艇上天。”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成荫!
希望童老未了的心愿,
我们能替他完成!
NO.4
向2017年陨落的
大国脊梁致敬!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
国产航母下水、大飞机C919起飞、
货运飞船升空、“复兴号”上线、
可燃冰试采成功、水陆两栖大飞机AG600首飞……
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我们在感到振奋、骄傲的同时,
更不应忘记,
在2017年,我们失去了
黄大年、任新民、吴文俊、南仁东、高伯龙
等大国脊梁……
2017年1月8日
黄大年
(1958.8.28~2017.1.8)
地球物理学家
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
2009年,黄大年说服妻子放弃一切回到祖国。
媒体报道时称“他的回国,
让美国航母演习舰队后退100海里。”
他研究的项目就像在飞机、舰船、
卫星等移动平台上安装“千里眼”!
2010年11月22日,黄大年(左二)带领团队成员研究学术问题。
回国七年,他不敢浪费每一秒钟,
因为癌症和过度劳累,2017年1月8日,
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年仅59岁!
黄大年说: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
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
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2017年2月12日
任新民
(1915.12.5~2017.2.12)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元勋
他,密歇根大学博士,
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
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生活,
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
1970年4月24日,
长征一号成功发射了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从而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作为火箭技术总负责人,
任新民难掩激动的泪水。
长征一号火箭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被称为“中国航天的总总师”!
2017年2月12日,
这位敢于担当的中国火箭巨星,
在北京悄然陨落。
他说:“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这句平凡的话语,
是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2017年5月7日
吴文俊
(1919.5.12~2017.5.7)
数学泰斗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他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
82岁高龄时,他又站在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上。
五十年代从事拓扑学研究 (《人民画报》1957年第4期) 摄影 钱浩
他提出的数学机械化,
解决了曲面拼接、计算机视觉、
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核心问题。
2017年5月7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在北京逝世。
浩瀚宇宙中,
一颗被命名为“吴文俊星”的小行星和光同尘,
世间巨星却已陨落。
吴文俊说:
“不能外国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
应该让外国人跟我们跑。 ”
2017年9月15日
南仁东
(1945.2~2017.9.15)
中国天眼之父
他,非常不起眼,
看上去像一位建筑工人,
但他让中国的天文探索事业,
赶超所有国家20年!
“天眼”是什么?
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它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
看得最远的国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南仁东放弃比国内高300多倍的工资,
回国开始主持天眼项目。
2016年9月25日,
中国的天眼FAST项目终于完工。
他的“天眼”让宇宙没有死角。
一年后的这一天,
南仁东由于肺癌病情恶化,
永远告别了世界……
南仁东说:
“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
但国家,要有知识。”
2017年12月6日
高伯龙
(1928.6.29~2017.12.6)
理论物理学家
激光物理专家
他解开了钱学森的“密码”,
为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
让中国的导弹“指哪儿打哪儿!”
2014年6月21日,86岁的他
穿着跨栏背心编程的镜头上了央视!
网友笑着说,中国又出一位“扫地僧”,
哭着说,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2017年12月6日中午12时,
高伯龙卸下重担,享年89岁!
高伯龙说:
“真正的爱国应该是
把自己的前途
与国家的利益密切结合。”
今天中国的强大和自信,
正是有着千千万万颗“中国巨星”!
他们不求名利,
他们心怀家国,
他们已经做了自己
为祖国和民族所能做的一切!
而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就是让世人铭记他们的名字,
铭记他们的功勋!
黄大年、任新民、吴文俊、
南仁东、高伯龙、童志鹏!
他们是2017年
中国最最闪耀的,巨星!
本文参考:《 童志鹏:“童”心系国,为两弹一星装“心”》(光明网)
《 童志鹏:直面信息战》(央视十套《大家》栏目)
《认识南仁东!记住南仁东!》(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周刊“)
《泪别吴文俊学长!天空永远闪耀文俊星》(微信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
《吴文俊先生一路走好!您的”中国数学梦“由我们来守护》(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网“)
《黄大年:生命,为祖国澎湃!》(微信公众号”漫漫说“)
《任新民辞世:最后一位”航天四老“这一辈子》(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
—THE END—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北洋君的工资就涨10块!
求点
本刊往期精彩内容,点击文字查看:
这个河北80后女博士后火了!跑到郊区当农民,一年收入800万……
她倾国又倾城,她是一代艺术大师,却在赤裸孤独中走完一生!
今天,中国又诞生一名世界级“巨星”,他是最有可能穿越时空的人!
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竟然是这个做过土匪、还当过“汉奸”的河北人!
他撞毁日本飞机!母亲哭瞎女友殉情,妹妹竟要给日军的妻子写信!
版权声明:北洋之家©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严禁私自转载、节选本公号内容,本公号保留追究盗用者版权责任的权利,并会定期检索投诉,请阅读转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