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李婷|寻找沙街的影子
寻找沙街的影子
李婷
在我的印象中,圭江岸畔的北流城区几乎都是全新的面目。春节回家,与八十多岁高龄的父亲闲聊时,喜欢寻古访幽的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北流城有没有古老的街道。他老人家不假思索地说:有,叫沙街。沙街,在哪?带着这个疑问,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在泛黄的故纸堆里,找到了徐霞客当年来北流所描述的繁华沙街。父亲说:就在今天的东门口一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找个借口,驱车便进了城。去寻找徐霞客笔下沙街的影子。
大明年间,徐霞客先生来到北流,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街市颇盛”的沙街。围绕着沙街,他一一记录下街墟、登龙桥、宝圭驿、广济桥等景物,描述了街墟、沙街上的贸易盛况。四百年过去了,他笔下的沙街,是否繁华依旧?徐霞客游记里,对于北流城区的描述,虽然寥寥数语,这里的繁华和便利,却已跃然纸上:“经县前,出东门,则街市颇盛:一街循城而北者,为街墟;一街随江而东者,为沙街……绣江南自粤东高州来,至此已胜巨舟。”先生笔下的沙街,就是今天城区最繁华的东门口一带。
今天我来到这里,早已见不到徐霞客眼中的景物了。只是高楼林立的“沿江路”一小段而已。昔日街面的细沙,早已随着前人的脚底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面和光洁的瓷砖。徐霞客当年停泊的码头,如今只是一段延伸到江边的台阶。江水虽依然“能胜巨舟”,但已不见了浩浩荡荡的船帆,停泊在江边的画舫游船,成了今人喝茶赏景的好去处。千百年来,沙街的旧物已日渐消失,沙街繁华的灵魂,却仍然在这里跳动不息。勤劳的父老乡亲在这里建起了一栋栋新颖漂亮的居民楼,成为了新的靓丽风景线。沙街虽说名存实亡,却一直是北流城最热闹的地处之一。
当年,徐霞客进入北流城,发现沙街上有处叫“朝宗驿”的驿馆,因这里“街市颇盛”,遂“饭于沙街”。其实,在徐霞客到达沙街之前,就有不少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到这里食宿过。沙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甚至更早。在陆路不发达的年代,唐宋时的迁客谪宦,被迁谪到海南、交趾,多取水路从梧州、藤县到北流,后取道鬼门关往南而去。沙街的“朝宗驿”,就成为这些官宦的歇脚之处。据史料记载,唐朝诗人沈佺期、名相李德裕,宋朝文豪苏东坡、名将李纲,明朝大学者解缙等人,就曾食宿于沙街。因之,才留下了与沙街有关的“双镜驿前双小洲,年年于此竞飞舟。翻思夺锦青天上,河汉江声共北流”之千古名句。
沙街数十米之遥处,绿树掩映着一座别致的古建筑,叫景苏楼。这是北流人为纪念一代文豪苏轼而建。“景苏”,则是取“景仰”之意。景苏楼算不得高大,只有两层,连旁边的得月亭加一起,整个景点也不足一亩地。但整个格局无不透出灵巧别致,极具情趣的气息。景苏楼面向圭江,推窗可望碧水波影。楼额有匾为:“坡仙舣筏”,敞厅内有取苏东坡前、后《赤壁赋》词句的长短联语两幅,短联是:“清风徐来客喜而笑;行歌相答江流有声。”长联为:“江水南来有野渡燃烟新泉浸石;仙山东望看绿松倚岭红树连岗”。简明扼要的对这里景致和内涵做出了诠释,让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其实,景苏楼的诞生,也是圭江畔的沙街这块沃土所滋养生的。
江岸的大榕树绿意盎然,根须婆娑,司空见惯的儿时情景弥漫心头。踏过圭江大桥,古色古香的风雨桥,便一脸沧桑的向我走来。斑驳的匾额言简意赅的告诉我,它叫登龙桥,已经有千岁高龄。与之有关的龙桥街深深辙痕,向我讲述着昔日的热闹与繁荣;五举巷的寻味故事,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通天桥的旧日传说,彰显着古桥的神奇魅力。传说归传说,登龙桥高超的干砌石建筑艺术,至今仍与容州真武阁并称为桂东奇迹,堪称一绝。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行走在光滑的石板街上,脚步的声响恍若秦皇汉武的回音,让我举目江水清波,去寻找历史的曾经,思绪生翼,浮想联翩。
熏风和煦,柳丝婆娑。神清气爽的我,漫步于圭江岸边,寻找着旧日的印痕。任由思绪追逐着历史的天空。往昔,先人逐水而居的生存法则,使得眼前成为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勤劳的先民善舟楫、习水性,圭江为当地人提供了渔猎不尽的食物,河道也成了人们耕猎谋生、出行、迁徙的便捷途径。他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伐木造舟,驾舟载物,与外地贸易往来,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这种古老的运输方式。打开泛黄的线装书,可以清楚的看到:汉唐时期的铜石岭就已开始冶铜、铸造铜鼓、铜制品;宋代平政岭垌也已出产制作精良、品种繁多的瓷器;明末清初,北流的商业繁荣异常,郁林五属及高廉各县土产货物荟萃于此,运往梧粤各处,故而北流赢得“小佛山”之称,享有“粤桂通衢”之美誉。宋代到清朝时期,圭江称得上是岭南地区南北水运的黄金水道。清乾隆年《北流县志》载,雍正六年,县城“临江税厂”年上缴白银多达一千三百多两,足见当时航运之繁盛。设想,千帆竞发的圭江舟楫相继,装载着各种货物的船只浩浩荡荡,其场景是何等的壮观啊!
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韦大爷祖祖辈辈就在江边居住,他用含糊不清的话语告诉我:早些年,这里是个码头,沙街就是码头前的一条不过百米的小街。虽然路段不长,吃、住、玩、用一应俱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天天像集市一般。如今的沙街已经改造的面目全非,变成一条具有现代气息的街道。现在这里汇集了学校、歌舞团、文化馆、文化局等单位,还有许多当地特色的饭店、酒馆。也许是人们为了留住个念想,有几家还沿袭着老地名依然叫沙街某某,真正属于沙街的老东西,只有那边水运社的骑楼屋还是老样子。韦大爷虽说年事已高,记忆和思维一点都不糊涂。他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圭江的水势减弱,货船减少,加之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沙街码头完全失去了功能,伴随着码头的荒废,曾经繁华的沙街也日渐人稀客少,风景不再。说到这里,老人似乎有些伤感,毕竟这里是他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告别了心地善良的韦大爷,我朝着沙街仅存的唯一标志,旧迹斑剥的水运社骑楼屋走去。沙街的影子还在那里晃动呢。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婷,广西北流人,现居广东省东莞市。自由撰稿人。为多家公司、慈善机构和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东方散文杂志编委,海河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业余时间爱好文学写作,时有作品见诸报端。先后在《东方散文》《散文天地》《青年作家》《海河文学》《文学月报》等数十种文学刊物登载。其中,《山样的父亲》荣获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奖优秀奖;《水般的母亲》荣获“海河杯”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楼观台感怀》荣获第二届“楼观杯”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二等奖。
书讯
马上抢
东方散文杂志编委、东方文韵签约作家、广东作家李婷创作的散文集《圭江流韵》,日前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共分为散发着浓郁乡情的《桑梓热土》、蕴藉 着民族气息的《古风弥漫》、彰显着快意无限的《诗意行走》、抒发着自然情怀的《山情水韵》、充溢着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深》五辑和附录部分。著名作家、东方散文杂志社总编辑憨仲为本书作了序言。
本书设计新颖,装帧大方,图文并茂,印刷精良。是近期散文界出版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不失为文学园地新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书价36.2元,快递费10元,电话(微信):18122821076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
无畏的太阳
○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合作伙伴
顾问:东方散文杂志总编 憨仲
西南作家杂志社主编 曾令琪
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宋永照 白 冰 国 哥 梁小玲
陈庆连 毕玉芝 张博 李婷 郭英
合作纸媒:东方散文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西南作家杂志
投稿邮箱:2108332259@qq.com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