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飞|难舍大国长安城
难舍大国长安城
曹鹏飞
“气在锅里,馍在笼里,你大在西安城里”。儿时的一句口歌,是我对西安最初的印象。从香烟的图画上,知道有钟楼,有大雁塔。西安,就是城市;城市,就是西安。电视上有关城市的美好画面,都是给西安的。梦想着有一天,能去西安,能成为西安人。
第一次见西安,并不是初恋一般美好。在酷热的暑假,跟着二舅和表妹,高兴得看了动物园,即使有狗熊粪便难闻的气味,也挡不住我初次进城的激动。挤着满是汗味的电车,到了五路口天桥,在小三轮上买了三杯刨冰汽水,还被讹了十几块钱。我们的好心情顿时全无,索性钟楼也没看。初印象的西安,并没有电视里的城市那么美。整个一暑假,就在等驾坡的建筑工地上无趣度过。上学期间,并没有几次机会到西安,印象中只是灰蒙蒙的天空,火车站黏糊糊的地面,城墙露出黄土的缺口,还有强行把人拽上车的城际中巴车。
固然,这也是记忆中的西安,但不是我爱的西安。我爱的西安,是他带着满满自负的历史自豪感,是东西南北端直的大街,是方正的城,是空气中都弥漫着的汉民族的男人味儿。
上大学那会儿,205路公交车进北门,出西门,顺着太白路,水司、西北大、边家村、一路到沙井村。走了无数回。一到周末,我就从学校坐上205,到西大街,串回民街,进城隍庙。回民街越来越被人们熟知,成为旅游打卡热点。城隍庙去的人不多,我倒爱去。那会西大街旁的城隍庙牌楼正在重修,正面门匾“都城隍庙”,气势逼人。过牌坊,背面匾额书“你来了么”,问得我如沐春风,回家一般感觉。继续北走,过戏楼,就见城隍庙大殿。老家俗话说“城隍庙对戏楼”,应该源于此处。古柏参天,石碑庄严。大殿外又一通牌楼,正中悬挂硕大无比算盘一方,上书“人算不如天算”。这是城隍老爷给城中居民的忠告。让人想起《拾黄金》里夜宿城隍庙的花子,千般妄想,到头来一场空。城隍庙大殿,绿色琉璃瓦,年久衰败,瓦上荒草离离。大殿雕花木门,一尺多高的门槛斑驳腐朽。殿中光线昏暗,屋顶破损处投进来一束阳光,跳跃的灰尘在光柱里舞蹈。我最早见的城隍庙,就像城墙的缺口一样,诉说着古都的衰老和疲惫。后来,我只要到西大街,必去城隍庙,我看到了他的重生,就像西安城的重生一样。
除了205线路,上学时坐的最多的,就是710线路。到师大去。“纬二街到了……”走翠华路,到财经学院叫上柳毅,从师大后门进去,看“曲江流饮”,听樱花飘落。师大图书馆,确实配得上师大,古朴端庄,底蕴深厚。作为外校人,虽然没进去过,但是每次来都要到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坐坐,闻一闻文化的味道。乃至于毕业时,我俩都要专门来师大图书馆照一张相。虽然后来当了老师,但没上了师大,却是人生一大憾事。八里村,吴家坟,长延堡,至今耳熟能详。当然,最难以忘怀的,还是距师大不远的大雁塔。记不得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那个在无数图片上看到过的大雁塔,就那么雄伟地站在你的面前,带着大唐的风采。刚建好的北广场的喷泉并不吸引我,吸引我的是李白、杜甫,是韩愈、柳宗元,是张旭、怀素,是陆羽、一行;是地面上的书法镌刻,是灯箱上的雁塔题诗,是浮雕上的万邦来朝。我常常留恋于盛唐的骄傲,幻想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采。
更多的时候,我漫步于西安城的大街小巷,就像走在盛唐的诗歌里,历史不在我的脚下,而在我的胸中。我徘徊于书院门,柳公权的题字昭彰千古。关中书院,冯从吾先生的风采依旧,儒雅从容。湘子庙里,香烟袅袅,闹市中的心灵顿然醍醐灌顶。小雁塔前,荐福寺的钟声穿越千年,用平安唤醒古都的清晨。还有青龙寺,还有兴庆宫……西安城的去处,每一处都连接着每一个中国人大唐的梦。“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日新月异的西安,并没有舍弃曾经的厚重。虽然我离开了西安,但我又要去大明宫遗址公园,去汉城湖,去曲江。一遍遍走在城墙下,看护城河的水浊了又清。我心中有一个西安人的梦,我把钟鼓楼放在心中,天天从他身旁经过,从来没想过要攀登。
延安和西安,那么短短的路程,来来往往多少回,那一头才是心里的家。 “征东一场总是空,难舍大国长安城。自古长安地, 周秦汉代兴,山川花似锦, 八水绕城流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曹鹏飞,笔名巴西木。临潼人,延安市实验中学教师。爱生活,认真做事;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
无畏的太阳
○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合作伙伴
顾问:东方散文杂志总编 憨仲
西南作家杂志社主编 曾令琪
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宋永照 白 冰 国 哥 梁小玲
陈庆连 毕玉芝 张博 李婷 郭英
合作纸媒:东方散文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西南作家杂志
投稿邮箱:2108332259@qq.com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