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像一个纯血北京人那样说儿化音?丨视知地图炮

2016-11-22 孙大一 视知


“装垫儿台”、“胸是炒鸡蛋”、“大猴儿峦”,据说这是北京话等级考试的标准考题。


“装垫儿台”反映的,是北京话“吞音”的特点,而北京话的“儿化”才是博大精深。


比如分辨老北京人和新移民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他们念“东直门、朝阳门、西便门、宣武门”,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门”应该读作“门儿”。


到底什么时候带儿化,什么时候不带儿化?现在北京人说话儿化音怎么越来越少了?


今天,我们就来教你掌握北京话的进阶技能:儿化音。


接下来你将看到:


       ● 儿化音不是北京话独有,却被北京话发扬光大

       ● 什么时候带儿化,什么时候不带?

       ● 北京哪儿的儿化音最重,得看阶级

 

生在西城长在宣武现住通州的值班编辑 / 孙大一



儿化音不只是北京话才有

-+-


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人说话爱带儿化音,所以不少刚来北京的外地朋友为了更好地融入陌生的城市,会故意的把前门、东直门、朝阳门叫成“前门儿”、“东直门儿”、“朝阳门儿”,却不知道这恰恰暴露了他。


● 北京地铁2号线里的各种门都不带儿化音

 

带儿化音的门,只有东便门、西便门和广渠门。具体的原因我们后面再说。


关于儿化音的产生,学术界有四种意见,分别认为儿化音产生于辽金、南宋时期、元代、明代和清朝初年。现在一般认为,儿化音在明代已经比较成熟,比如小说《金瓶梅》中就有很多儿化音的使用。



至于儿化音的来源,一般认为是汉语不断和北方阿尔泰语系语言,包括契丹语、蒙古语等,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


事实上,儿化音并不是北京话独有的。为了更好地让阅读者体会,我们专门找了几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同事念以下词语(有些同事表示他们的家乡话没有鸭梨和姐俩这两个词,于是他们就略过了)。语音分别是普通话、北京话、黑龙江话、青岛话、山西话、四川话和苏州话。


麻花 板擦 穿小鞋 鸭梨 姐俩 一板药 一把香蕉 唱歌

 

听完录音,我们能很清楚地发现:除了属于吴语方言的苏州以外,其他几个地区的方言都有一定的儿化现象(青岛方言这几个词的儿化并不明显)。成都话是西南官话的一种,也属于北方方言。所以成都话也带儿化音,只是儿化的位置和语音语调与北方大部分地区有所不同。


同样,作为正常的音变现象之一,儿化音也存在于普通话之中,比如打杂儿、小说儿、掉价儿。在普通话培训手册中,还有专门的儿化词语表。



如果你仔细听前面的录音,你会发现北京话和普通话是有些许不同的。许多人以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其实“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是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发音为标准音的。它没有北京话中大量的儿化、吞音、轻音等发音习惯,更易于学习和推广。



而普通话定义中,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中的北京话其实指的是北京官话。北京官话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北京话不同,它其实就是清朝的普通话,主要在上层社会中使用。


这里有一段溥仪的讲话,可以体会一下北京官话的发音。里面很少有儿化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0319t3t5hx

 


儿化音是怎样被北京话发扬光大

-+-


北京话有多爱带儿化音,列两组数据你就知道了。贾彩珠编著出版的《北京话儿化词典》中,收录了近七千条儿化词语。


有研究者曾经对120位出生在北京,且父母都是北京人的测试者说出的46万语料进行统计,发现他们说的话平均每38个字就会出现1个儿化音。


● 大栅栏得念作“大石烂儿”


除了使用频繁以外,北京话的儿化音与北方官话的儿化音的发音位置和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


语言学家王辅世曾经专门对北京儿化音的发音特点做过研究,发现北京话的儿化特别善于搅和,把不一样的发音搞成一样的。比如,在老北京人的口中,“啊儿”这个音是不存在的,与“安儿”相同。所以在北京人嘴里,“花儿”和“欢儿”、“一把儿”和“一板儿”、“没法儿”和“不耐烦儿”的儿化音都是一样的。


而说普通话的人大多能很敏感地分清这两种发音的不同。

 

初到北京的外地人最困惑的,就是北京人说话很多的儿化音几乎没有规律,同样是一个条字,在“面条儿”里带儿化音,而在“油条”中就不带。


有研究认为,北京话的儿化音至少有5种来源,其中3种是音的讹变形成的,包括“里”(比如这儿、那儿)、“日”(比如今儿、明儿)、“了”(多儿去了、要儿我的命)。


● 2015年一场中超比赛北京国安队的官方海报

 

还有一种是表示小的意思,比如钢镚儿、花瓣儿等等。北京人说各种门时只有说到东便门、西便门和广渠门三个小门儿时带儿化,因为这几个城门是明朝嘉靖年间新修的偏门,地位和规模都比其他城门低。天安门、中南海,那就万万不能加儿化音。


● 1890年拍摄的东便门城楼,跟其他城门比起来确实非常小,对见惯了壮观建筑的老北京人来说,不加个“儿”以示区别实在不舒服


最后一种是口语中说话语速过快形成的,比如不知道说快了就会变成“不儿道”,我告诉你变成“我告儿你”。


当然,北京话中儿化音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肯定不止以上几种,更多的只是一种约定俗成。儿化音作为口语中的一种音变现象,会受很多情况的影响。


比如情绪,北京话中的不少儿化音都是夹带着情绪的,有的北京人在兴奋的时候说话带儿化音就会特别多,而像“抽大烟儿的”就明显带有一种蔑视、瞧不起的感情。


居住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儿化音的使用,都是老北京人,东城的跟南城的说的会不一样,崇文和宣武也可能稍有不同,甚至同一个胡同的人在使用儿化音时都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别。


这么说来,北京人说的儿化音其实是不太有规律可循的,不过有一点共识是,在越正式的场合,儿化音出现的就会越少,而当一个北京人在你和你对话时使用的儿化音越多,那可能代表他跟你关系越密切。

 


为什么北京南城的儿化音多?

-+-


大多数人对北京话有印象,往往是因为影视作品的传播。70后和85前的老年人可能是因为《我爱我家》里的和平熟悉北京话,85后的中年人可能是因为《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现在的年轻人最常听的北京话则来自大张伟大老师。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底层老百姓,或者说都来自于北京的南城,大概指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当然现在这两个区已经没了。


北京一直有南城穷,北城富的说法,也有说法是“东城富西城阔,崇文穷宣武破”。中国古代讲究风水,北京的北边是上风上水,而当时北京的北城范围,过了如今的北三环往北,就不再算京城地界。于是东内城外扩的富商府邸,主要是正东和东北向。


● 二环里以长安街为界,北边就是北城,包括东城、西城,南城就是图中的崇文和宣武 

 

清朝初年,统治者在北京推行满汉划城而居,规定除了编入八旗的汉人以外,所有的汉族官员及商民一律迁移到南城。


后来虽然满汉不断融合,不过住在北城的大都是达官显贵,而住在南城的则是普通老百姓居多。南城说书卖艺做买卖的格外多,像天桥、磁器口、菜市口、闹市口都在南城一带。所以北京的北城更通行官话,儿化音较少,南城一直都比较市井,儿化音也就更重一些。


● 建国初期,依然有民间艺人在天桥卖艺


到了上个世纪,从清朝灭亡到建国后共和国功臣们的进入,北京北城的人们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而南城始终还都是普通的本地老百姓在居住着。因此,北京南城人中,大多数祖上几代就是北京人,所以他们的儿化音也就更重。


而北城的人们不少都是建国后才进入北京,所以儿化音并不重,再加上普通话在50年代的推广,所以北京北边的人说话更趋近于普通话。


在这种特殊国情之下,儿化音一度成为了


阶级的象征。


解放后进入北京的家庭里的孩子大都是高干子弟,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说话的口音有明显不同。部队大院的家庭都会让自己的孩子说普通话,一旦孩子嘴里出现几句儿化音和吞音很重的南城胡同话,他们会非常不高兴,甚至会为此发怒。


● 王朔(右)出身于军委训练总监部大院,属于根正苗壮的大院子弟;冯小刚(左)只是在北京市委党校的大院生活过一段时间,算不得正统的纯血大院子弟,一直低眉顺眼向纯血大院子弟靠拢。所以北京排挤外来人口,不如先解决内部歧视


区分大院子弟和南城百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爱我家》中,出生在南城曲艺家庭里的和平儿化音特别重。




而高干子弟的贾家人,比如贾志国、贾小凡,儿化音都比较少,只有游手好闲的贾志新整天在外面瞎混,学了一嘴胡同串子味儿。




到了本世纪初,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进入北京,北京话的儿化音正在不断减少,甚至有的已经陆续消失,说着一口流利北京话的人越来越少。


不少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会在说话时强调儿化音,以显示自己“纯血北京人”的身份,殊不知这种纯血的“本地语言”一直被纯血的大院子弟歧视,而后者才是真正的接班人。


一些外来移民,也会通过刻意学习儿化音,来表明自己的“北京身份”。但是掌握不了儿化音的真谛,就很容易学成周杰伦。



参考资料:


赵杰:《北京话的满语底层和“轻音”、“儿化”探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金汕:《当代北京语言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4;

庄宇:《当代汉语儿化词的调查和研究》,黑龙江大学,2008;

周晨萌:《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6;

林焘、沈炯:《北京话儿化韵的语音分歧》,《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贾彩珠:《北京话儿化词典》,语文出版社,1990年版。


END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视频/文章

减肥吃土盗墓中国龙苏联互联网古代自行车


· 视知 ·

知识看得见



同时,我们还在招聘编辑、新媒体运营、内容营销和实习生请砸简历到job@ishizh.com转载须知后台回复“转载”获取内容授权
 投稿邮箱 editor@ishizh.com 合作邮箱 business@ishizh.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